正文翻譯: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Chinese typewriters have been obxts of curiosity confusion and even a fair bit of ridicule — after all how do you type a language that has no alphabet?
超過一個世紀的時間,中文打字機有些令人好奇困惑,並且有一些可笑——畢竟,你怎麼打出一個非字母的的語言?
中文打字機看起來像一個介於熟食店切肉機和一個小型印刷機之間的東西。沒有按鍵,只有排列在網格系統中的幾千個小金屬字符。由於中文沒有字母表,也沒有按字母順序排列,操作人員必須熟記每個字符的位置——一臺典型的機器上約有2500個。中文打字機是一個工程奇蹟,設計者必須開發一種沒有鍵盤的打字機。
美國網友的評論翻譯:
1、他們的字母表好老舊啊。我在想中國人有沒有試著讓它更現代化,更字母化?
2、其實語言並不是我們和中國人之間最大的溝通隔閡。一個中國小朋友能用智慧型手機打字速度很快——甚至超過——美國小朋友。在古騰堡印刷機問世幾百年以前,中國就有活字印刷術,但是沒有用注音標識(而且反正他們喜歡把字一個個刻在木條上),所以活字印刷術沒有很流行。幫你普及一下
3、象形文字的概念和字母文字的完全不同。前者是每一個字都是概念象徵,而後者是每一個字都是發音。前者是表象和發音相互獨立的,而後者是字母和發音緊緊聯繫在一起的。這兩種語言系統都各有千秋,各有短板。
4、其實也沒有很快。一筆一划地輸入也需要時間。所以哪種輸入方式較快:是直接找到字符快,還是一筆一划的寫出一個詞來得快?(就好像哪種晶片構架運行比較快……CISC?還是RISC?)
5、中國學者曾考慮取消漢字體系,代之以更「現代」的羅馬字符,但是簡練的漢字在計算機上卻是完美的。中國人有能力用任何語言表達任何東西——不需要一套共通的語音。在火車站看到一對廣州老夫婦給從北京來的人寫便條——沒有這套體系,他們無法溝通(老一輩的南方人可能根本無法聽懂普通話)。
6、技術的進化是社會進化中最吸引人的方面之一。有許多許多技術,現在已經完全過時,但是如果它們被保留下來,回顧一下仍然令人陶醉,如果它們迄今仍然能發揮功用,那就更棒了。舉幾個例子:包括基於電子管電機的電話交換系統和早期的發動機技術。
7、這世上還存在」錯誤的」語言?有這麼個「錯誤」的語言嗎?我猜你的最高學歷也就是GED(一般教育水平)了,那與你的智商相符。
8、中國打字機有許多變種,看起來像這樣:不過漢字真的很有魅力!
小編有言:
中文是唯一在用的語素文字!漢語很久以前是屈折語,後來變成了孤立語;英文正從屈折語向孤立語轉變。!以現在的眼光看待過去的事物,就可以形成心理上的優越感麼……話說我們發展出活字印刷的時候,歐洲人還成天到處燒女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