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鵬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周三舉行的富國基金ETF投資春季策略會上表示,若全球疫情在4月左右出現拐點,預計今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5%左右,並且至少還要投入6萬-8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措施。
李迅雷指出,經驗表明中國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預計中國不會出現疫情二次爆發;美國最晚可能在4月末控制住新冠疫情,這意味著全球疫情是可控的。
不過,他強調,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遠超次貸危機。現有經濟數據已經反映出今年經濟形勢非常嚴峻,一季度GDP大概率為負增長,後續企業復工不理想、居民收入減少,以及就業壓力等問題還會陸續顯現。因此,中國要實現全年GDP5%以上的增長,至少還要投入6萬-8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措施。
截至目前,在財政領域,國內各級財政已經安排疫情防控資金超過1210億元,並將在今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在金融領域,央行通過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向市場注入超過1.3萬億元的流動性。
李迅雷表示,考慮到通脹壓力,今年穩增長應該更多使用財政政策而非貨幣政策,主要依靠投資加槓桿,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他建議,赤字率可以由去年的2.8%提高到3.5%。
「投資能夠立竿見影,」李迅雷說,「雖然長期來講,改革是必要的,但現在是『遠水不解近渴』。企業首先要活下來,居民的收入水平要得到一個提升。」
與此同時,政策應進行結構調整。比如,在地方政府槓桿水平過高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可以加杆杆,發行特別國債正是這樣的措施。政府亟需扶持企業,增加中低收入階層居民的收入。此外,銀行要適度讓利,給企業優惠貸款。
李迅雷指出,要實現GDP翻番目標,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應該在5.5%~6%。但對於這一目標能否實現,「現在下結論太早了。」在悲觀預期下,若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全年停擺,中國GDP增速可能在0附近。
「因為疫情還是在擴散當中, 要到什麼時候能夠終止呢 ?確實不好說 。按照我們現在的預測來講, 疫情可能要到4月末出現一個全球性的拐點,但這個預期會不會到來?我想誰都沒有確實的把握說疫情什麼時候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