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今年經濟增速要達到5%,還需6-8萬億刺激措施

2021-01-03 界面新聞

記者 陳鵬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周三舉行的富國基金ETF投資春季策略會上表示,若全球疫情在4月左右出現拐點,預計今年中國GDP增速有望達到5%左右,並且至少還要投入6萬-8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措施。

李迅雷指出,經驗表明中國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預計中國不會出現疫情二次爆發;美國最晚可能在4月末控制住新冠疫情,這意味著全球疫情是可控的。

不過,他強調,疫情對中國經濟的衝擊遠超次貸危機。現有經濟數據已經反映出今年經濟形勢非常嚴峻,一季度GDP大概率為負增長,後續企業復工不理想、居民收入減少,以及就業壓力等問題還會陸續顯現。因此,中國要實現全年GDP5%以上的增長,至少還要投入6萬-8萬億元人民幣的刺激措施。

截至目前,在財政領域,國內各級財政已經安排疫情防控資金超過1210億元,並將在今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在金融領域,央行通過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和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向市場注入超過1.3萬億元的流動性。

李迅雷表示,考慮到通脹壓力,今年穩增長應該更多使用財政政策而非貨幣政策,主要依靠投資加槓桿,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加大基建投資力度。他建議,赤字率可以由去年的2.8%提高到3.5%。

「投資能夠立竿見影,」李迅雷說,「雖然長期來講,改革是必要的,但現在是『遠水不解近渴』。企業首先要活下來,居民的收入水平要得到一個提升。」

與此同時,政策應進行結構調整。比如,在地方政府槓桿水平過高的情況下,中央政府可以加杆杆,發行特別國債正是這樣的措施。政府亟需扶持企業,增加中低收入階層居民的收入。此外,銀行要適度讓利,給企業優惠貸款。

李迅雷指出,要實現GDP翻番目標,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速應該在5.5%~6%。但對於這一目標能否實現,「現在下結論太早了。」在悲觀預期下,若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全年停擺,中國GDP增速可能在0附近。

「因為疫情還是在擴散當中, 要到什麼時候能夠終止呢 ?確實不好說 。按照我們現在的預測來講, 疫情可能要到4月末出現一個全球性的拐點,但這個預期會不會到來?我想誰都沒有確實的把握說疫情什麼時候結束 。」

相關焦點

  • 李迅雷:年內可選消費壓力最大 GDP翻番目標亟待6-8萬億刺激
    來源:金融界網站疫情影響下,年內經濟不容樂觀。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後,市場對於後續經濟刺激充滿遐想。不過,政策樂觀之餘或仍需謹慎。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目前國內消費受損嚴重,服務和可選耐用品是重災區。
  • 李迅雷:2500-2600點就是A股底部!GDP增速有望超過5%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李迅雷:2500-2600點就是A股底部!GDP增速有望超過5% 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機會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2020年全球經濟下行已成定局,疫情持續時長成不確定因素,大家對於是否會發生金融危機,如何來防控疫情以及應對流動性短缺等問題爭議頗大。
  • 李迅雷重磅發聲:A股2500、2600點就是底部 一季度GDP負增長沒懸念
    李迅雷認為,不管是否出現金融危機,經濟衰退似乎是必然的結局,327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實現全面奔小康的目標,並提出了諸多舉措,如果這些舉措的力度足夠大,可以增加廣義財政支出6萬億左右,則GDP增速有望超過5%。投資中要把握結構性機會,而不是賭趨勢、追漲殺跌,要更多的抓住結構轉型中的產業、地域集聚機會。
  • 「專訪」李迅雷:美歐已在金融危機邊緣,中國要防房價暴跌
    李迅雷:這個舉措主要還是應對流動性問題,現在市場比較恐慌,與其等到市場大跌之後再降息,還不如現在先降了。預計美聯儲接下來可能還會繼續降息,可能降到負利率。界面新聞:您認為今年發生全球金融危機乃至經濟危機的風險有多高?李迅雷:我覺得已經進入到金融危機的邊緣了,尤其是美國和歐洲。未來主要看哪些美國的大企業借錢來回購股票,到時候,債能不能還得了?
  • 大規模刺激措施易放難收全球經濟復甦需探索一攬子改革措施_要聞...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令全球公共衛生遭遇危機,更是打亂了全球經濟復甦進程,甚至一度令世界經濟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年初至今,全球決策者為了抵禦危機和扶助經濟,不僅推出了激進的貨幣寬鬆措施,同時出爐了大額的財政刺激計劃。其中,財政措施注重於幫助居民家庭和企業減輕支出負擔,維持居民家庭和企業的收入,而貨幣措施則注重於增加流動性。
  • 李迅雷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一、政策不會急轉彎,明年穩增長有保障 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這是對我國今年防疫和經濟工作的肯定。我國最早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由於疫情防控封鎖,經濟活動趨於停滯,1季度GDP增速僅為-6.8%,在主要經濟體中最低。
  • 李迅雷: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一、政策不會急轉彎,明年穩增長有保障  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這是對我國今年防疫和經濟工作的肯定。我國最早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由於疫情防控封鎖,經濟活動趨於停滯,1季度GDP增速僅為-6.8%,在主要經濟體中最低。
  • 我國的GDP增速再被上調,今年的GDP和人均GDP能達到多少
    世界銀行並不是唯一一個上調我國今年GDP增速的機構,而我國的GDP增速能被多家機構上調,跟我國的經濟持續向好分不開。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的GDP增速分別為-6.8%、3.2%和4.9%,四季度甚至有希望回到6%以上,真正實現V型反轉。因為在疫情之前,我國的GDP增速也只有6.1%。
  • 中泰證券李迅雷:分化加劇 消費升級依然是長期趨勢
    李迅雷稱,2020年GDP增速達到5.6%就能夠實現GDP翻番的目標。明年CPI大概率是「前高后低」的走勢,1月份可能達到5%以上的峰值,但之後預計會回落,而PPI則依然在零附近。他認為,2020年經濟政策走向的特點是迎來系統化的調控。關於貨幣政策,李迅雷表示M2與GDP之差處在歷史低位,CPI會結構性上漲,但通脹壓力不大。
  • 李迅雷:疫情只是全球經濟衰退的導火索 真正的原因是這個
    作者|李迅雷(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網易研究局專欄作家)李迅雷世界經濟本身就在走弱 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趨勢目前來看,中國疫情控制得還是比較好的,但是由於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川普為了連任採取了很多短期的刺激措施,這些措施是治標不治本的,進一步增加了美國政府的債務水平,又給社會帶來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是需要通過改革來解決的,然而改革又不到位。這樣的話,全球經濟都會有繼續下行的一種壓力。
  • 2018-2019經濟下行原因:內需為主 外需為輔
    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的增速從2017年的40.7%下行到2018年的25%,今年前十個月同比增速大幅下滑至6.9%。受境內外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今年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GDP增速已經從去年全年的6.6%下降到今年三季度的6.0%。明年我國或將面臨更為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潛在經濟增速還可能下行,通脹壓力上升,政策寬鬆空間進一步縮小。
  • 李迅雷:明年宏觀政策的八大看點
    一、政策不會急轉彎,明年穩增長有保障會議指出,「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這是對我國今年防疫和經濟工作的肯定。我國最早受到新冠疫情衝擊,由於疫情防控封鎖,經濟活動趨於停滯,1季度GDP增速僅為-6.8%,在主要經濟體中最低。
  • 李迅雷:消費券或可讓消費增速超過8%!全民普發基本可行
    而在經濟失速、需求銳減情況下,選擇使用消費券的方式,促進消費回補與潛力釋放,主要原因是相較於投資,消費見效更快,能夠儘快帶動消費,活躍市場,促進人流和物流等流動性。消費券具有明顯的槓桿撬動作用——以杭州為例發放消費券的實際效果是普遍關心的問題,實際效果怎麼樣?以次貸危機後的杭州為例,從2009年1月開始,杭州先後發放了兩期消費券,總額達到10.5億元。
  • 烏茲別克斯坦經濟今年開局穩健
    烏茲別克斯坦經濟今年開局穩健  □ 經濟日報駐塔什幹記者 李遙遠    今年一季度,烏茲別克斯坦農業產值增幅為6.7%,零售貿易額增長12.8%。數據反映出,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烏茲別克斯坦保持了經濟穩定增長,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圖為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一家大型超市的肉類櫃檯。
  • 李迅雷:改革才能解決根本問題 疫情推動改革
    (2)全球化告一段落,疫情加劇全球貿易更低迷由於全球受到疫情影響,全球貿易的放緩使得今年全球GDP的增速出現了負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別在3月份和6月份做過兩次預測,在3月份的這次預測當中,它認為全球的GDP增速是-3%,到了6月份再做預測的時候又把它進一步下調到了-4.9%,其中美國是-8%,OEH、日本、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也都出現了負的增長。
  •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搶人大戰 南昌應著重吸引省內人才
    「一般來說,城市人口增長率在1.2%~1.5%之間較為正常,去年南昌人口同比增長0.99%,相對較低。」南昌市統計局相關人士說。據統計,2015年南昌常住人口較上年末增加6.27萬人,2016年增加6.85萬人,2017年增加9.21萬人,2018年增加8.2萬人。
  • 5月新增社融超3萬億 M2連續三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速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11日電(魏薇)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依然保持強勁。6月10日,央行發布了5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11.1%,與上月持平,這是繼3月末M2增速重回兩位數後,第三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速運行。
  • 李迅雷:2020年出口結構分析及明年展望
    來源: 李迅雷金融與投資李迅雷為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副理事長,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摘要1、外需表現持續超預期。今年中國出口在疫情衝擊下持續超預期,近5個月平均出口增速為12%,尤其是11月出口季調同比高達25.4%,創11年以來新高。中國出口的表現也持續好於其他主要經濟體,出口份額一度超過18%,創歷史新高。
  • 李迅雷:長期看哪些資產是真「黃金」?
    來源:李迅雷金融與投資(ID:lixunlei0722)作者:中泰宏觀研究團隊01經濟為何反彈?從GDP各分項來看,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拉動降到了歷史低位,而資本形成的貢獻達到了歷史高位。而固定資產投資中,表現最亮眼的就是房地產投資。前三季度名義GDP增速有3.6%,而房地產投資就增長了接近6%。
  • 去年GDP增速6.1% 六問解讀中國經濟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名義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名義增長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