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的「前6分鐘」是一個怪圈,優酷、阿里文學、阿里影業投10...

2021-01-09 CNET科技資訊網

CNET科技資訊網 4月19日 北京消息(文/周雅):網絡電影行業經常會提到三要素「片名 海報 前6分鐘」,然而這個理論在優酷副總裁劉開珞的眼裡卻是一個怪圈——現在的網絡電影基於點擊量,形成「一個有效的點擊作為一個基礎的付費單位來分帳」的模式,這種模式有一系列的負面連鎖反應,導致網絡電影的關注點只在於片名刺激、海報吸睛、能讓人看夠前6分鐘就算「成功」了,直接的結果是,製作商更注重在營銷端和眼球經濟,缺乏提升內容品質的動力。

現在,優酷希望打破這個怪圈,改變網絡電影目前的格局。4月18日在北京,優酷攜手阿里文學、阿里影業,共同投入10億資源,啟動「HAO計劃」,為網絡電影內容生產者提供包含開放的平臺、開放的IP、開放的資源在內的一站式服務。所謂的「HAO計劃」,「H」代表行業新展望(Hope),「A」代表藝術(Art),「O」代表開放(Open)。

 

優酷副總裁劉開珞

做網絡電影的「水電煤」

在三個聯合發起方中,阿里文學提供的是開放的IP。在這裡,就著阿里文學,我們回顧一下網絡文學的幾個階段。從2004年起,網絡文學大規模商業化,以內容為主;到了2010年,移動閱讀的興起開始了第二個階段渠道為王。發展到2016年前後,網絡文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我們叫它用戶創造,內容為王的時代。

久而久之,行業呈現出來兩個狀態,一個是網絡文學的從業者、作者更加注重IP的培育,以及如何去激活這樣一個產業鏈。同時,大家發現,只有進行包括文學、影視、遊戲的聯動,跨界的合作,才能夠共同把IP的產業鏈做大。

阿里文學總編輯周運表示,阿里文學過去兩年內以IP內容為核心,進行了一系列布局。一方面在充分尊重作者意志的前提下進行全版權籤約;同時,聯動作者與內容提供商的版權代理,為IP找到孵化渠道。在整個過程中,阿里文學從IP的選題、策劃階段就會有專門的高級編輯組進行跟進,並且會根據作品在平臺上的數據表現,去跟作者溝通,讓其按照更合適的方式進行後續的創作。如今,阿里文學和優酷的合作,將確保網絡電影IP的供給和分發。

阿里影業娛樂寶則提供開放的資源,將從項目融資、廣告植入、衍生授權和整合營銷四個方面為網絡電影賦能。阿里影業整合開發業務資深總監董方列舉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的案例,娛樂寶將其做到了三億左右的成交,從內容到商品的設計、到最後的銷售、結算整個鏈路來包裝。

具體而言,阿里影業娛樂寶接到每一個IP合作的時候,都會給這個IP做一個所謂的IP品牌手冊,手冊的內容包括從定性到定量兩個維度——定量有跟集團的大數據部門商業基本部合作,去抓取數據,數據覆蓋淘系的瀏覽數據、阿里生態圈跟內容相關的數據和外網的數據,整個數據挖掘之後,再去搜集這個IP背後受眾的人群,通過人群畫像,反過來把所有數據聯繫起來,剝離出更多價值;定性的角度來看,阿里影業娛樂寶團隊會進行IP核心元素的抽離、風格的提煉,讓用戶對IP背後人群有一個定性的認知。並且,為每一個IP開發它的不同的風格、不同系列的圖庫,尋求規劃更多品類。

在整個衍生品授權的鏈路中,阿里和IP雙方從頭到尾都知道這個衍生品開發的業務,雙方有的放矢。背靠海量淘系商家的娛樂寶,願景是成為助力優酷網絡電影崛起的一支「奇兵」。

阿里文學CEO黎直前表示,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正在打造文化娛樂產業全鏈路的新基礎設施:「從網絡文學到網絡電影,未來將引入更多合作方和資源,幫助優質的網絡電影發展超級網劇、電視劇、院線大電影等衍生產品。」

在這裡,你可以自己「開店」

優酷將打造自運營開放平臺,網絡電影生產者(內容生產者)可以在優酷開設自己的「店鋪」,上傳電影後,自主定價並在「店鋪」裡運營,吸引自己的粉絲,接受打賞,各項收入可在後臺自動結算,構建「自成長體系」。 

未來,這一開放平臺不僅會解決從「商家」到「買家」的問題,還將挺進行業上遊,幫助內容供應商找到合適的導演、編劇、後期製作、宣傳公司…… 

在內容端,優酷將向所有IP源頭開放,接受包括文學、電視劇、網劇、音樂、遊戲、動漫在內的全品類IP孵化成網絡電影,為行業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

值得一提的是,優酷、阿里文學還將聯手芒果娛樂,把馬伯庸名作《西遊搖滾記》改編為系列網絡電影,這也是馬伯庸文學作品的首次影視化。另一部阿里文學IP《刑兇手札》,將由泰海影視改編,著名導演沈嚴擔任監製,將要被包裝成「中國版《神探夏洛克》」。兩個項目都將於今年在優酷獨家上線。 

用新分帳模型,抬高好內容收益的「天花板」

針對開篇所提到的網絡電影行業的「三要素」痛點,優酷也想到了解決辦法——開放新分帳模型,引入「播放時長」和「會員拉新」兩個維度,評估一部網絡電影的貢獻,優酷希望,網絡電影行業還是應該回歸內容價值。

另外,優酷還將推行網絡電影單片點播,創造獨立於會員收入的網絡電影市場。單點分成、會員分成、廣告分成將貫穿一部網絡電影的分帳生命周期,抬高好內容收益的「天花板」。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表示,優酷網絡電影的目標是鼓勵「好內容」,攜手「好夥伴」,催生「好生態」。優酷憑藉自身開放的平臺,又有阿里大文娛版塊內開放的IP、開放的資源加持,勢必在網絡電影行業內颳起一陣「好風」。

在筆者看來,是不是楊偉東所說的「好風」或許只能等市場和觀眾考量,不過,這一天的北京確實颳起了一陣春風。

相關焦點

  • 阿里文學IP《偃師傳說》優酷獨家熱映
    4月,兩部由HAO計劃孵化出的網絡電影給了行業更多的可能性和想像力。《盜浪淘沙》上映五天成功登頂優酷電影熱播榜和骨朵網絡電影排行榜榜首。 近日,另一部由阿里文學作家狸貓愛吃魚的小說《偃師傳說》改編的網絡電影《傀儡姬》獨家登陸優酷,成為了國內首部單片付費的網絡電影。
  • TOP20電影投中12部,全年收入29億元,阿里影業再出大招
    而淘票票作為頭部在線票務平臺,在阿里影業的生態體系內有著較為重要的地位。它可以與優酷這樣網絡長視頻平臺進行協作,發揮出「1+1大於2」的效果,這也是其相對於同行的優勢所在。「燈塔」作為一站式數位化宣發平臺,旨在為內容片房提供數據、策略、渠道及結局方案,全面提升電影宣發的效率。燈塔截至目前已經服務了電影行業3/4的片方,兩年來合作影片票房累計超600億元。
  • 阿里影業,時勢造英雄
    圖為2017年11月,阿里巴巴集團CEO逍遙子探班位於北京潤世中心的阿里影業,和員工在亮劍項目室合影不久前,阿里影業發布的2019財報顯示,其公司業務穩步增長,經營利潤實現良性轉變,營收達到30.3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7.75億元增長9%;淨虧損從過往期間的12.45億元收窄至報告期的人民幣2.54億元,同比大幅收窄10億元。逆勢上揚。
  • 揮之不去的虧損,阿里影業再出發
    據媒體統計,在過去一年內15部10億級別的電影中,阿里影業佔據了8部,涵蓋了《我不是是藥神》(9分)、《紅海行動》(8.3分)、《狗十三》(8.4分)、《無雙》(8.2分)等高口碑的華語電影。由此,阿里影業幾乎壓中了2018年度所有高口碑、高熱度的頭部影片,被業內冠以「爆款收割機」的稱號。
  • 收購優酷土豆 阿里娛樂版圖生變
    □本報記者 王榮10月16日,在紐交所掛牌的優酷土豆集團(NYSE:YOKU)股價上漲了21.93%,創出了最近幾年的最大當日漲幅。此次大漲的原因是,當天阿里集團對其提出私有化要約,擬以26.6美元/股的價格收購其全部已發行普通股,溢價30.2%。如收購成功,優酷土豆將成為阿里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並私有化退市。
  • 騰訊影業與阿里影業大規模主控電影項目時機已到?
    ,在此基礎上,騰訊影業與阿里影業主控電影項目的時機或已到來。五年多來,藉助與淘票票的深度整合,阿里影業已經成為國內主流電影發行商。同時,阿里影業在影院端擁有鳳凰雲智平臺,並布局了針對IP授權的阿里魚,以及針對行業數據服務的燈塔等。
  • 阿里不懂優酷?
    樊路遠語氣嚴肅,那一刻,張元感受到阿里體系與老優酷的明顯不同。那是優酷被收購的第三年,制度已經全面阿里化。據多名員工講述,樊路遠到來後,又進行了小範圍整改。嚴抓考勤被反覆提及:員工需在9點半前打卡,遲到則內部公示,主管扣錢。後來部門架構也有所調整,阿里媽媽負責優酷商業化的200人團隊被整合到優酷體系內,優酷劇集部門的自製劇相關業務已劃分至阿里影業,優酷劇集中心僅保留採購和定製職能。
  • 阿里影業李捷:製造可能
    利用淘票票自下而上進入電影產業,是阿里影業此時的打法。到2018年第一季度,淘票票的市場份額峰值一度達到43.6%。這時候起,阿里影業也順勢加碼了內容。2018年11月,阿里影業推出了「錦橙合制計劃」。此時正是國產片重新佔領市場優勢的時期。阿里影業也以合制的方式,在資金、宣發、平臺資源上為這些電影提供彈藥支持。
  • 阿里收購優酷土豆:內容進入GGC時代!
    56億美元,阿里宣布收購優酷土豆!10月16日,阿里宣布向優酷土豆董事會發出要約,擬現金收購優酷土豆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所有流通的A類和B類普通股票,此筆交易總價約合56億美元,包括阿里巴巴此前入股優土時投入的12億美元。
  • 阿里文學用生態助力優質內容「出圈」
    這幾天,一部由網絡小說《盜浪淘沙》改編的古裝探險電影《盜浪淘沙之九重天棺》走紅全網。上映僅僅5天,這部硬核探險片憑藉刺激劇情以及精良的特效製作,成功登頂優酷電影熱播榜和骨朵網絡電影排行榜榜首。《盜浪淘沙》是陳家老四籤約阿里文學後的第一本書。此前,陳家老四在行業裡完全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透明」。就是這樣一部沒有任何「粉絲濾鏡」加持的新人新作,卻能迅速從網文衍生成網絡電影,其成功離不開作者的天賦和堅持,也得益於其籤約平臺阿里文學對優質內容實施的一體化培育方案。
  • 阿里影業的新「雙線邏輯」:科技鋪軌,「內容」賽道提速
    而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市場不確定性風險極大,阿里影業的電影投資策略此時得到更多驗證,在行業資源進一步向頭部公司集中化的趨勢下,也意味著一個新的時間窗口的到來。與此同時,6月25日,同樣來自「薪火計劃」的影片《灰燼重生》上線優酷。在上線優酷之前,《灰燼重生》曾入圍釜山、金馬、平遙、塔林黑夜、瑞典哥德堡等多個電影節進行展映。這背後意味著,阿里影業在電影領域的持續投入正得到電影核心創作圈層的更多認可。
  • 阿里影業的新「雙線邏輯」:科技鋪軌,「內容」賽道提速
    與此同時,6月25日,同樣來自「薪火計劃」的影片《灰燼重生》上線優酷。在上線優酷之前,《灰燼重生》曾入圍釜山、金馬、平遙、塔林黑夜、瑞典哥德堡等多個電影節進行展映。目前,《八佰》票房已經突破27億,並且在9月10日宣布公映密鑰延期一個月,將跨越國慶檔,票房有望繼續走高。 而由阿里影業主控的愛情片《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成為過去的七夕檔的」黑馬「。根據燈塔數據,上映首日票房實現破億,目前總票房已經達到4.9億。
  • 「渣男」阿里,始亂終棄?
    要說現在阿里系的閱讀軟體,其實也只有一個書旗,還是在阿里收購 UC 瀏覽器時順帶收購的。 2015 年,阿里整合了書旗小說和淘寶閱讀,成立了阿里文學。 阿里文學現在表現咋樣呢?
  • 阿里文學CEO宇乾:作者籤約阿里文學其實是籤約大文娛生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9日訊 1月18日下午,在首屆阿里文學行業生態峰會上,阿里文學宣布籤下酒徒、何常在、墨熊、風行烈、安思源等知名作家。會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CFO、阿里文學CEO宇乾表示:阿里文學的作者實際上並不是單純的籤約阿里文學,其實是籤約阿里巴巴大文娛,籤約整個阿里巴巴的文化娛樂產業生態。  阿里文學大神籤約儀式經過20年的發展,網絡文學進入了以IP為核心的聯動時代,閱讀成為多觸點的IP消費。
  • 阿里影業成績不佳 馬雲的功守道能拯救世界嗎?
    不過,這次《功守道》並非馬雲單純玩票性質的舉動,也肩負著重振阿里影業的任務。阿里影業成績不佳 馬雲的功守道能拯救世界嗎?(圖片來自於谷歌)阿里影業成績不佳,「墨鏡」最終也沒能挽救阿里影業在被收購之前曾經推出了高口碑電影《親愛的》。2014年6月24日的時候他們正式被阿里巴巴所收購,並在2015年正式啟動了收購之後的首部電影《擺渡人》。
  • 阿里不懂優酷?後者的未來在哪裡?
    11月10日,楊偉東受賄案判決書曝光。判決書顯示,在職期間,楊偉東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受賄賂款855萬餘元,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並處沒收財產200萬元。這是當年優酷因貪腐受處罰的最高級別員工,但並非最後一個。
  • 阿里文娛持續發力網絡電影,優酷新分帳模式將大幅提升片方收入
    2020年上半年,網絡電影市場獲得了飛速發展,數十部網絡電影於各大視頻平臺分帳超千萬。為能讓更多網絡電影項目獲得更高收益,阿里文娛旗下優酷電影宣布對現有的網絡電影分帳模式進行升級,通過更合理的分級階梯、更多的資源支持,幫助更多影片衝破票房天花板。新規則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
  • 阿里文娛持續發力網絡電影 優酷新分帳模式將大幅提升片方收入
    中新網8月20日電 2020年上半年,網絡電影市場獲得了飛速發展,數十部網絡電影於各大視頻平臺分帳超千萬。為能讓更多網絡電影項目獲得更高收益,阿里文娛旗下優酷電影宣布對現有的網絡電影分帳模式進行升級,通過更合理的分級階梯、更多的資源支持,幫助更多影片衝破票房天花板。新規則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
  • 背靠阿里大樹的阿里影業為何久久不能盈利
    於是,2016年12月阿里影業開始了第一次換帥,張強轉任聯席總裁,由阿里影業董事長俞永福兼任CEO。兼任CEO後,俞永福立刻開始了對阿里影業的調整,在他不到一年的任期內,曾多次對外表示,阿里影業不做傳統意義上的電影公司,而是要將阿里影業打造為為行業提供基礎設施的服務平臺。但就在俞永福為阿里影業制定的發展路徑還未步入正軌時,阿里影業的第二次換帥已經來臨。
  • 阿里大文娛CFO、阿里文學總裁黎直前退出阿里文學關聯公司法定代表人
    來源:金融界網站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阿里文學關聯公司廣州阿里巴巴文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阿里大文娛CFO、阿里文學總裁、阿里互娛總裁黎直前退出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和經理,由吳嘉接任,此外阿里健康CEO朱順炎卸任監事,由馮雲樂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