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鑌鐵寶刀是什麼樣子的?可能解開大馬士革刀失傳之謎

2021-01-05 大唐說故事

古代的大馬士革刀原產於中亞的波斯地區,當時工匠們採用的是印度的烏茲鋼作為原材料,打造出來的刀劍剛柔並濟。從一些史料中可以了解到,在中國西漢時期一直到元朝之前,中亞大馬士革地區鍛造的冷兵器就具有很明顯的優勢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大馬士革刀吧。

漢武帝曾經得到一把匈奴人使用的西域寶刀,命人仿造未能成功,於是派遣張騫到西域尋找寶刀的製作材料和工藝。南北朝時期的一些史料,已經開始頻繁地出現「鑌鐵」一詞。而鑌鐵,指的就是來自中亞地區,以大馬士革鋼為代表的經過鍛打的精鋼。

然而在13世紀,波斯大馬士革刀工藝在它的原產地神秘地消失,至今除了少數一些保存在博物館裡的大馬士革刀劍文物以外,沒有留下其他任何關於製作工藝的記載。

一項曾經稱霸世界的冷兵器製作工藝,就這樣神秘地失傳了!

現代大馬士革刀,指的是手工摺疊鍛打的大馬士革刀,它出現於20世紀中葉,從美國流行起來,進而傳播到歐洲,在21世紀初開始受到中國刀劍愛好者的重視。許多人認為,手鍛大馬士革刀工藝源自美國,並舉出許多以打造手鍛大馬士革刀出名的美國刀具大師為例。但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早在這些美國鍛造刀匠大師以前,中國元代甚至更早以前,這種手鍛大馬士革刀工藝,就已經在中國北方的直隸、甘肅等地出現。許多地方至今保留著手鍛大馬士革花紋鋼的傳統工藝。元代專門成立鑌鐵局,管理鑌鐵刀劍的製造和加工。

波斯大馬士革刀失傳,與中國元代以來的手鍛大馬士革刀工藝,這看似相隔十萬八千裡的兩件事,是否存在某種必然的聯繫?答案是,的確存在!

造成這種聯繫的,正是元朝的締造者,蒙古帝國。

公園13世紀,蒙古帝國從亞洲中部崛起。他的目標不只是奪取中原地區,而是向東西兩個方向擴張,建立一個超大版圖的帝國。

蒙古帝國進行過三次西徵,期間徹底摧毀了中亞波斯地區大大小小的政權,佔領城池,劫掠百姓,一直徵伐到東歐的匈牙利、波蘭一帶。

元朝時期,蒙古帝國在中亞建立汗國,長期進行統治,期間為徹底摧毀當地人的反抗能力,實行兵器管制,並擄掠了大批當地工匠,驅趕到元朝和蒙古高原,為蒙古統治者服務。

據史料推斷,蒙古帝國先後擄掠了上萬名中亞大馬士革刀匠。這些刀匠和中國本地招募的工匠一起,被編為匠戶,要求必須父傳子承,世代為匠。

由於大馬士革鋼堅硬、精美、鋒利,是製作武器的極佳材料,極受蒙古人推崇,受到朝廷的重視。

為此,朝廷在中央設立了武備寺,下分設30多個軍器局司,主要分布在今北京、河北一帶,如保定軍器人匠提舉司。據歷史記載,張德輝北上和林,稱這裡為「刀匠精養之地」,馬可波羅也曾在去往大都途中一個地方(今河北),看到那裡「製造各種刀劍武器和軍需品」的情形。這批大馬士革刀匠編制於各軍,專門負責煉製刀劍兵器(鑌鐵、銅、鋼、鍮石等物),常年固著於官府局院中,禁止動搖,常稱為系官匠戶。這些刀匠「技藝極精,攻城之具尤精」。有了堅硬、鋒利的刀劍武器,從而恃北方之馬力,就中國之技藝,成就了蒙古軍卓絕的武功。

另外,朝廷賜給諸王、駙馬、勳臣等以大馬士革刀匠,成為貴族軍將的私屬,基本脫離了國家控制。他們生產製造的「寶飾鑌鐵撾」「鑌鐵環刀」「鑌鐵寶刀」等器物極受元代上層貴族的歡迎。據元朝葉子奇《草木子》記載:「北人茶飯重開割,其所佩小篦刀,用鑌鐵、定鐵造之,價格貴於金,實為犀利。王公貴人皆佩之」。

元朝皇帝也把大馬士革鋼製造的兵器、器物作為最佳禮物賜給大臣,以示高貴與器重。元文宗曾先後兩次給自己的愛將萬戶也速迭兒賜鑌鐵寶刀。鑌鐵在當時是極為珍貴的刀劍兵器。

由於大馬士革刀匠能為蒙古貴族製作華美、鋒利得刀劍,所以與蒙古貴族利益直接相關的刀匠的處境也較先得到改善。

對於這些大馬士革匠戶的生活,歷史也有詳細描述:「每至晌午以蒸餅、燒餅、碑餅、軟執子餅之類為點心。旦晚多便水飯。人家多用木匙, 少使筋, 仍以大烏盆術構就地分坐而共食之。菜則生蔥、韭蒜、醬、幹鹽之屬。」

這雖是一幅簡陋、艱難的生活圖景, 但與一般農民比較, 他們更少受到季節豐歉及賦稅雜謠的影響, 因而生活較有基本保障。身份待遇也較普通農民要高。

匠戶家族的基本待遇是「 給之食, 復其戶」,他們世代相承, 其子女「男習工事, 女習鑿繡」。匠戶制度直到清朝順治年間被明令廢除,集中在今北京、河北一帶的這些刀匠匠戶重獲自由,同時失去了政府的供養,多數匠戶轉做其他行業,只有極少數家族一直以父傳子承的方式延續著這項手藝。

保定上谷冷兵器研究會秘書長張勇,以及相關的專家、學者,對大馬士革刀工藝在中國的延續和發展做了大量調查和研究,成立匠人工坊,傳承古法,培育新人,製作真正純手工鍛造的大馬士革鋼,對當今大馬士革工藝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現如今,匠人工坊已經在手鍛大馬士革刀領域小有名氣。中國工匠製作的手鍛大馬士革刀,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潛移默化地融入了許多中國元素,在一向由歐美風格引領的大馬士革刀收藏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相關焦點

  • 失傳的世界名刀——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用烏茲鋼錠製造,擁有鑄造型花紋,通常為彎刀,其最大的特點是刀身布滿各種花紋,如行雲似流水,美妙異常。這種花紋是在鑄造中形成的。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大馬士革刀獨特的冶煉技術和鍛造方式一直是波斯人的技術秘密,不為外界所知。大馬士革刀以伊朗為代表。
  • 匠人工坊與新中式大馬士革刀
    近年來,新中式大馬士革刀日趨流行。什麼是新中式大馬士革刀?這要從大馬士革刀的起源說起。大馬士革刀起源於古代波斯,也有說起源於印度,其實兩者並不矛盾。從原料產地上來說,早期鍛造大馬士革刀的烏茲鋼錠來自印度烏茲地區。從工藝發源地來說,大馬士革刀工藝最初掌握在古代波斯諸祖手裡,以烏茲鋼為原料的平面花紋刃經由中亞重要的貿易城市大馬士革傳入歐洲,因此被歐洲人命名為大馬士革刀。
  • 大馬士革刀的起源
    目前,歷史學家還沒有發現任何有關波斯大馬士革刀鍛造方法和淬火④技巧的可靠記述,如今中東地區也早已沒有人傳承這項工藝。因此歷史學界認為古代波斯大馬士革刀的製作工藝已經失傳⑤。近現代以來,歐洲、俄羅斯曾有一些冶金學家試圖復原大馬士革刀工藝,但是都以失敗告終⑥。古代波斯大馬士革刀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究竟是如何鍛造出來的,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 大馬士革刀工藝葬送在蒙古鐵蹄之下,工匠東遷將這項技術帶到中國
    這些科學家為什麼不去大馬士革刀的原產地一探究竟?原因很簡單,因為早在十二世紀以前,大馬士革刀的製作工藝就已經在它的原產地西亞一帶失傳了。從公元五世紀到公元十三世紀,西亞波斯地區堪稱整個歐亞大陸重要的冷兵器製造中心,這裡出產的大馬士革刀以及鋼坯,經由商人和僧侶,源源不斷地向西傳入歐洲,向東傳入中國。歐洲人盛譽其為大馬士革刀(大馬士革鋼),中國人則稱之為鑌鐵。
  • 大馬士革刀的起源 - 匠人工坊小刀匠
    目前,歷史學家還沒有發現任何有關波斯大馬士革刀鍛造方法和淬火④技巧的可靠記述,如今中東地區也早已沒有人傳承這項工藝。因此歷史學界認為古代波斯大馬士革刀的製作工藝已經失傳⑤。近現代以來,歐洲、俄羅斯曾有一些冶金學家試圖復原大馬士革刀工藝,但是都以失敗告終⑥。古代波斯大馬士革刀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究竟是如何鍛造出來的,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
  • 大馬士革刀的秘密已經破解,為何市面上卻鮮少有之?
    但若是想要收藏一把正兒八經的「大馬士革刀」可就不那麼容易了,雖然現在市面上也有著各種各樣的「大馬士革刀」,但絕大多數都是有其形而無其實,真正意義上的大馬士革刀實則在市面上鮮少有之。甚至還有很多人都說真正的「大馬士革刀」鍛造工藝已經失傳了。然而事實上,真正的「大馬士革刀」的秘密並未失傳,而且從古至今一路傳承下來的「大馬士革刀」雖然少,卻也不是沒有。
  • 國際頂級大馬士革刀什麼樣?究竟什麼是大馬士革刀?
    大馬士革刀,因其發源地敘利亞大馬士革城而得名,位列世界三大名刃之首,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冷兵器。「大馬士革」這個詞,最初是希臘人用希臘文記錄下來的阿拉伯語 Dimashq ash-Sham ,我們音譯為大馬士革,在英語中譯作 Damascus。在歐美國家的解釋中,大馬士革刀是一種鍛造鋼,是由從印度和斯裡蘭卡進口的烏茲鋼錠在近東鍛造而成的刀劍。
  • 大馬士革刀的定義
    大馬士革刀①,現在泛指各種花紋鋼刀②。按製作原理,大馬士革刀可以分為鑄造型③和鍛造型④兩類,其中鑄造型的波斯大馬士革刀的製作工藝早已經失傳⑤。⑤ 波斯大馬士革刀失傳的原因:18世紀中葉,古代大馬士革刀在很短的時期內,神秘地減少並消失了。關於大馬士革刀失傳之謎,至今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其原因,可能有三個方面。一是原料絕產說。波斯大馬士革刀的主要原料是烏茲鋼,印度用來冶煉烏茲鋼的持有鐵礦開採殆盡了,沒有了烏茲鋼,也就沒有了古代大馬士革刀。
  • 給現代大馬士革刀工藝換個古名兒,你覺得哪個更合適?
    因此有人覺得大馬士革刀是一個「洋玩意兒」,大馬士革鋼工藝也是「洋工藝」。事實上,這種摺疊鍛打工藝,歷史十分悠久了,我國至遲到東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關於花紋鋼的記載。另外,根據古兵器學家周緯的說法,亞洲花紋刃技術也正是從我國古代流出去的。不成想造就了「世界三大名刃」,而我們自己的刀劍工藝卻只存在於典籍中,在事實上衰落下去了。
  • 著名的大馬士革刀鍛造工藝,據說是地球上流傳最久的一流鍛刀技術
    世界著名的大馬士革鋼,了解它的也不在少數,這種材質和烏茲鋼極為相似,以至於有人嘆息,大馬士革刀早就失傳了!大馬士革刀其實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鑄造型花紋鋼,即烏茲鋼。發展到後來,鍛造型取代鑄造型,成為了現代的大馬士革刀。
  • 安徽有一個千古之謎無法解開,可以與金字塔之謎相提並論
    趕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們在對方的葬禮上說,要是當時去了就好了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64,閱讀約2分鐘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世界八大奇蹟",但由於時間太久,再加上一些人為的和一些不能為人所控制的自然因素,到目前為止,世界八大奇蹟中的6個已經被破壞,只有胡夫金字塔和兵馬俑還在,而世界八大奇蹟中最神秘的至今還在
  • 什麼樣的刀算是寶刀?標準就四個字,從古至今沒變過
    古往今來評價「寶刀」的最高標準就八個字:吹毛斷髮,削鐵如泥。將毛髮搭在刀刃上,一吹即斷。揮刀削砍鐵器,如同削泥塊一般。這樣的評判標準顯然有誇張的成分,但是從中可以看出人們對寶刀的性能期待:第一,好刀必須鋒利。
  • 這倆刀友太牛,憑一己之力把大馬士革刀推上神壇
    歷史上可能並沒有薩拉丁和理查的這次會晤,關於雙方炫耀武器以及斬斷紗巾的情節更無從考證。但是透過小說《護身符》裡的情節,可以看出來在司各特的年代,大馬士革刀已經在歐洲具備相當高的知名度,所以作者才會把它安排到作品當中,作為與英雄人物相匹配的兵刃。
  • 世界最真實的神秘事件未解之謎
    世界最真實的神秘事件未解之謎時間:2017-04-20 08:37   來源:搜狐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脊背發涼!世界最真實的神秘事件未解之謎 世界上那些神秘未解的事件一直在驅使人類去解開,很多令人費解的謎團,有的已經水落石出,有的至今未解,可能有一天會隨著人類的不斷探索而真相大白,下面給大家盤點世界上著名的27個至今未解的謎團。 1. 死亡羅布泊的     原標題:脊背發涼!
  • 大馬士革刀為什麼會成為世界名刃?是因為花紋漂亮還是性能好?
    人們喜愛大馬士革刀,是因為它的花紋很美嗎?錯,蛇的花紋也很美,然而卻沒什麼人喜歡蛇。起初人們單純是因為大馬士革刀性能優秀而對它情有獨鍾,並不十分在意刀身上的花紋。早期的花紋鋼刀甚至花紋都不怎麼明顯,經過一些特殊處理才能辨識出刀身上的紋理。
  • 廚房裡的大馬士革刀,真的值得買嗎?
    文 | 墨墨知道有一類廚刀令人過目難忘,心馳神往,因為它神秘、繁複的裝飾效果和削鐵如泥的傳說,它們的名字叫大馬士革。 大馬士革廚刀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們和古代的兵器有什麼不同?它們價格有高有低,是怎麼回事,真的值得擁有嗎? ▍什麼是大馬士革大馬士革鋼和大馬士革紋不是一回事。
  • 美國猶他州神秘巨石消失之謎解開了?外媒引「親歷者」描述曝出事情...
    【環球網報導】神秘巨石消失之謎解開了?還記得幾天前在美國猶他州神秘出現、又離奇消失的金屬巨石嗎?英國「天空新聞」12月2日「解謎」稱,有人解釋了這塊神秘物體消失的原因:一位名叫羅斯•伯納茲(Ross Bernards)的攝影師透露,當地時間11月27日晚些時候,他親眼目睹了四名男子把這塊巨石移走……
  • 歷史上真實的日本刀,和大馬士革刀不在一個檔次,非常廉價
    明代《明會典》中記載了一組有趣的數據:日本國附進刀劍每把鈔三貫,鑌鐵大刀每把絹五匹,大絹一匹值鈔百貫。照此計算,當時產自西域的鑌鐵大刀價格是日本刀的166倍。這裡的鑌鐵大刀就是大馬士革刀。唐朝貞觀年間生於疏勒國的慧琳和尚編寫的《一切經音義》記載,鑌鐵,以諸鐵和合。意思是說鑌鐵可能是多種鐵經鍛焊(將兩片以上金屬加熱後鍛打,使之融為一體)而成。
  • 選擇大馬士革刀,有哪些重要的潛規則?
    刀友們有沒有這種感覺,要說喜歡大馬士革刀,那是真的喜歡,但每回下定決心拿著私房錢來一把,都被網上各種說法勸退。仔細一想,其實腦子裡繞著的,無非就這麼幾個問題:所謂的現代大馬士革刀,到底是不是真的大馬士革刀?大馬士革刀到底是不是樣子貨,有沒有全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