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電子遷移提升1000倍[西瓜視頻]

2020-07-31 小虎科技

對於晶片來說,同類型體積下裡面晶體數量越多,性能就會越強,這是摩爾定律決定的。也是國內外晶片設計和加工廠商共同追求的高端納米工藝目標。

光刻機是製作晶片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市場上的那些 5nm、7nm、10nm、14nm 等講的不是晶片的電晶體數量,而是晶片中電晶體的大小,想要製作更小的電晶體,對光刻機上面的光源和鏡頭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根據【光速=頻率×波長】的原理,波長越小時,頻率越高。當頻率越高時紫外線的傳播路線就越直,抖動就越小,圖像的像素點就會越密越小。目前只有荷蘭ASML的EUV光刻機才能做到,其極紫外光源的波長為13.5nm 。

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碳基晶片需要ASML的EUV高端光刻機嗎

我國在矽基晶片時代的發展較晚,也如網友所說的是被牽著鼻子進步的,這麼多年下來突破性的進展很少,直到現在的矽電晶體已經快要到達使用極限的時候,我們的晶片納米技術還一直在攻破7nm工藝,那麼有沒有一種新的方式,既可以提升晶片的性能,還可以不用使用那麼高的納米工藝呢?答案是有的,這就是本文講的以碳納米管為材料的碳基晶片。

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那麼碳基晶片還會依賴於高端的ASML高端光刻機嗎?肯定不會的,畢竟我們研發的目的就是為了擺脫對ASML高端光刻機的控制,打造出我們自己的新材料晶片時代,由於具體的製作工藝並沒有爆料,但是肯定是,就算需要光刻機刻畫電路,國產的光刻機就已經足夠了。

打破矽晶片歷史,碳基晶片來臨

矽基晶片的發展歷史很長,而碳基高端晶片的技術才剛剛開始,由於矽基材料的特性,在目前的的一個普通的晶片中裝有上百億個電晶體,那麼它的功耗將會變得更高,熱量也變得更大,出故障的概率也相應增加,而且將上百億的電晶體裝在一個1cm不到的晶片中工藝非常的複雜,很多國家都做不到。

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西瓜視頻創作人52赫茲實驗室講解想要打破這種困境,就需要拋棄傳統的矽材料,而使用碳元素,用碳納米管做的電晶體電子遷移率是矽的1000倍,而且碳材料裡面電子活動更加自由,不容易摩擦發熱,使用碳納米管做為原材料的電晶體在同等柵長的情況下比矽基晶片的性能提升10倍以上。這將大大的提升了未來碳基晶片的性能,減少發熱功耗。

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碳基晶片和矽基晶片的區別

碳基晶片除了比相同柵長的矽基晶片功耗更低,性能更強、穩定性更高之外,還具有其獨有的特性—可拉伸性。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的市場應用中將變得更加廣泛,比如我們的智能穿戴設備,摺疊手機等,現在的手機屏幕已經攻克了柔性屏和曲面屏技術,但是因為受到硬體的現在,摺疊屏手機中還需要用到昂貴的鉸鏈,既不方便也增加了成本,如果內部電路和晶片可以用碳納米管制作,也就意味著拉伸性會更好,並且矽基的晶片在2nm左右,每提高一次工藝都是海量的投入。

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北京大學張志勇教授和彭練矛教授和其團隊的努力下,已經研發出全新的提存和組裝的方法,已經製作出99.9999%高純度、高密度的半導體陣列的碳納米管材料。但碳基材料的晶片受到目前材料和技術的限制,想要完成商用的話,至少還需要3-5年的時間,想要批量生產,估計要到10年後了。

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總結

和5G技術一樣,在碳基晶片的發展上,誰搶先一步突破,誰就優先取得了專利權和控制權,一個產品的研發就是建立在無數的突破和專利上面,碳基晶片的投入不光是成本上的,還有在人員上的,碳基晶片的研發只是開始,未來想要應用到各個平臺上面的話,就需要和其他硬體和軟體進行適配,這將需要大量的開發人員進行研究和探索。但有一點,碳基晶片必然是我國未來晶片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

碳基晶片來襲,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上西瓜視頻,搜索52赫茲實驗室,看西瓜視頻,漲知識。

相關焦點

  • 碳基晶片突破,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答案是有的,這就是本文講的以碳納米管為材料的碳基晶片。>而使用碳元素,用碳納米管做的電晶體電子遷移率是矽的1000倍,而且碳材料裡面電子活動更加自由,不容易摩擦發熱,使用碳納米管做為原材料的電晶體在同等柵長的情況下比矽基晶片的性能提升10倍以上。
  • 北大院士研發碳基晶片,或打破摩爾定律[西瓜視頻]
    轉機來了,北大團隊研發「碳基晶片」最近,西瓜視頻創作人52赫茲實驗室介紹的北大團隊最新科研成果顯示,中國或許找到了解決矽基晶片止步於摩爾定律的辦法,那就是換一種材料經過多年研究,北京大學彭練矛院士領銜的研究團隊發現,碳納米管是一種有效的替代矽的材料,碳的電子遷移率是矽的1000倍,碳納米管電子自由程也比較長,這樣就不容易摩擦發熱,如果要達到跟矽基晶片同樣的性能,碳基晶片就不需要做的很小2020年,北京大學張志勇教授和彭練矛教授課題組正式對外公布
  • 中國晶片換道超車,北大團隊研發出碳基晶片性能是矽基的10倍
    根據理論計算表明,用碳納米管制成的電晶體與與相同特徵的矽電晶體相比,理論上運行速度可以提高5~10倍,而功耗則可以降低10倍,完美滿足超低功耗晶片的需求,但理論畢竟是理論,想要利用碳納米管制成晶片還存在著巨大的挑戰。
  • 華為新希望:碳基晶片性能達矽基5-10倍,量產只須突破兩難題
    但是,碳基晶片也有很大的缺陷,按現在在實驗室已經製成的碳納米管晶片來看,工作頻率較低,一般在1MHz以上,和矽基晶片1GMHz的工作頻率低了幾個數量級,所以,如果提升碳基晶片的工作頻率就成了發展碳米管的重要挑戰。
  • 北大碳基晶片迎來新突破 華為見況迅速與其對接合作
    如果我們把製造晶片比喻成建房子的話,那麼我們的晶片材料就是為房子奠基的磚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晶片材料越好,房子建造的就越穩固,也就相當於晶片的工作速度就越快,當然提到晶片的製作材料,大部分人還是會想到矽這一元素。
  • 揭秘「碳基晶片」的原理,將採用碳納米管工藝,性能或提升10倍
    那麼新型材料的碳基晶片必然也要遵循這個道理,碳納米管需要做成碳管電晶體,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要遵循電晶體二進位的運算方式,這是因為目前的人類所用應用程式和編程方式就已經習慣了這種方式,所有的編程代碼最後都會被轉換成機器二進位的運算。而且這也是最原始和最有效的機器運作方式。
  • 華為擺脫晶片困局的最後選擇:碳基晶片,性能或是矽基晶片10倍
    此路不通,那就只能再找一條出路,碳基晶片方案成為目前最好的選擇。碳基晶片也叫石墨烯晶片,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石墨烯碳納米管,目前全球所有國家都不具備這類技術,都還在研發階段,如果能利用這種全新的材料來製造晶片,我們才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 北大碳基晶片技術突破,性能比矽基晶片好10倍
    麒麟1000晶片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麒麟1000晶片處理器都是採用臺積電5nm工藝代工生產的。目前除了臺積電的5nm工藝技術最為成熟和先進以外,還沒有其他的供應商能夠比得過臺積電。
  • 專訪北大碳基晶片團隊:我們換道走了二十年,覺得能走下去
    北京大學信息學院電子學系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近日在北京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說道。手中一片8英寸晶圓上,排滿了碳納米管電晶體。不久前,張志勇-彭練矛課題組剛剛突破了半導體碳納米管關鍵的材料瓶頸,使其製備出的器件和電路在真實電子學表現上首次超過了矽基產品。相關成果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
  • 華為將與北大開發碳基晶片,或能解除目前所面臨的晶片之困
    此路不通,那就只能再找一條出路,碳基晶片方案成為目前最好的選擇。碳基晶片也叫石墨烯晶片,其主要組成成分是石墨烯碳納米管,目前全球所有國家都不具備這類技術,都還在研發階段,如果能利用這種全新的材料來製造晶片,我們才能夠實現彎道超車。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據目前了解,傳統的矽基晶片已經由國外領先進行研發,使用矽基製造出的晶片會陷入一個瓶頸當中,其中極限工藝製程大概在2nm到1.5nm,目前,臺積電的製程工藝維持在5nm,更高級別的3nm還在探索研發。即便是5nm工藝製程在我國都難以得到實現,就連中芯國際也是束手無策。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為了取得晶片的發展進程,也有了碳基晶片這個概念,碳基晶片簡稱,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也就是換了一種材料來製成晶片。對於碳基晶片所取得的成就,華為也和該團隊進行了深入交流,如果有能力打造出碳基晶片,雙方將會進行合作。
  • 碳基晶片重大突破,北大助力中國芯,華為中興結束卡脖子
    ,首次在實驗上顯示出碳納米管器件和集成電路較傳統技術的性能優勢,2020年5月碳基晶片研究工作取得重大進展,並在國際頂級科學期刊《科學》上發表了成果。北大彭練矛團隊研發的5nm的碳納米管,綜合性能10倍領先於同時期性能最優的矽基電晶體;其工作速度3倍於英特爾最先進的14nm商用矽材料電晶體,能耗只有矽電晶體四分之一。
  • 北大碳基晶片真能換道超車嗎?華為任正非說出實情
    就在大家感到疑惑的時候,北大交出了答案。前幾個月之前,北大張志勇教授和彭練矛教授課題組研究成果被曝光,成功研製出碳基CMOS技術的電晶體和電路。這是碳基晶片首次被研製,也是我國在晶片領域發展的又一方向。
  • 北大「碳基晶片」,真能擺脫ASML光刻機,實現「換道超車」?
    碳基晶片市場上主流的晶片統稱為矽基晶片,採用矽材料製造而成,所有的先進技術都是針對矽基晶片來研發的。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過還能突破矽材料去製造晶片,聽起來就匪夷所思。然而北大的一項研究項目引起了晶片界的關注,北大「碳基晶片
  • 打破摩爾定律「碳基晶片」會取代矽基晶片嗎?
    近日,關於「碳基晶片」的消息在業內流傳,據悉,碳基集成電路技術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取代矽基集成電路的未來信息技術之一。有消息報導稱,北京大學電子系教授彭練矛帶領團隊採用了全新的組裝和提純方法,製造出高純半導體陣列的碳納米管材料,製造出晶片的核心元器件——電晶體,其工作速度3倍於英特爾最先進的14納米商用矽材料電晶體,能耗只有其四分之一。
  • 晶片之戰迎來轉折,中國碳基晶片獲得突破,可以彎道超越麼?
    什麼是碳基晶片?大家平時聽到的都是晶片這個詞,其實晶片也有不同的種類。目前使用的就是矽基晶片,顧名思義,是用SiO2,也就是沙子做成的晶片。為什麼用矽做晶片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矽在地球的含量非常非常的多,易於獲得。
  • 我國半導體崛起,中芯突破8nm,碳基晶片迎來未來「西瓜視頻」
    雖然和臺積電的5nm還是有點差距,但是相比於之前的14nm,提升還是非常大的,基本已經實現了高端晶片的生產工藝。下一步中芯要面對的是產品良率提升的問題,畢竟14nm的良率才剛剛提升不久,8nm工藝難度更大。
  • 光刻機太難,我們換道超車的唯一機會是北大研究的碳基晶片?
    雖然目前北大「碳基晶片」的概念是否只存在於理論,但依然具有重大的意義,在科學界大家都知道基礎理論學科是一切實踐結果的重要鋪墊,碳基晶片採用石墨烯材料,和矽材料相比,製成的碳基晶片能夠提升將近1000倍的性能。
  • 中國「碳基晶片」突破,石墨烯碳納米管制作,將帶動全球晶片發展
    那麼新型材料的碳基晶片必然也要遵循這個道理,碳納米管需要做成碳管電晶體,這個環節是重要的。西瓜視頻創作人「東城觀星」介紹碳管電晶體的理論極限運行速度可比矽電晶體快5~10倍,而功耗卻降低到其1/10,因此是極佳的電晶體製備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