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基晶片」突破,石墨烯碳納米管制作,將帶動全球晶片發展

2020-08-13 小虎科技

從人類發現矽基半導體電晶體的存在到現在已經超過60年的歷史,跟隨著摩爾定律的發展,矽基晶片的性能越來越強,裡面的集成度也越來越高,目前一顆高端的晶片中就包含有上百億個晶體,這種發展的現象似乎在詮釋著數量等於「質量」。電晶體的數量越多性能就會越強,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蘋果的A13處理器只有85億個電晶體,而麒麟990集成了103億個電晶體,但是性能上,蘋果A系列處理器還是穩坐手機處理器第一的寶座。這是因為可以通過軟體系統和晶片架構的優化讓其性能得到充分利用,但是摩爾定律在同類型的晶片上是適用的。

目前在晶片納米工藝製作領域中,臺積電一馬當先,已經實現了5nm晶片的量產,而且已經著手2nm晶片的研發,我們知道,晶片中的電路是通過光刻和蝕刻之後得出來的,這就意味著當矽基晶片達到2nm之後,我們現有的光刻機已經無法達到這種生產要求了,而且付出的成本也會更高。2nm或已經達到矽基晶片的極限。那麼有沒有可能有一種新的方式讓我們打破「以數量取勝」的局面呢。答案就是我們要講的碳基材料。

碳納米管如何做成電子元件

按照傳統矽基晶片的工作方式,計算機是以二進位0和1的方式運行的,通俗的說就是「高和低」、「通和斷」。那麼新型材料的碳基晶片必然也要遵循這個道理,碳納米管需要做成碳管電晶體,這個環節是重要的。

首先我們要解決的是碳納米管的垂直擺放問題,其實也簡單,我們在納米管的一端修飾親水離子,另一端修飾疏水離子,這樣的碳管可以垂直分布在溶液中,當溶液滴在材料表面時。碳管也是垂直在材料表面的,最後完成上下基底的壓緊,通過真空乾燥、惰性的高溫環境下進行固定,這樣碳納米管就能垂直在材料兩端的表面上了。但要實現碳基晶片的批量生產,最關鍵是製備出碳管場效應薄膜,它要求碳管是超高純度、垂直順序排放、大面積排列且高密度均勻排列的碳納米管陣列薄膜,最後我們就完成了P型和N型碳電晶體的製作。

而我國北京大學張志勇、彭練矛課題組,發展出一種全新的提純和自組裝單層碳管的方法,單層碳管直徑為1.45±0.23納米,純度達99.99995%;在4英寸基底上獲得了間隔為5納米的垂直有序排列的碳管陣列。這種無摻雜的碳管CMOS電晶體,性能遠遠領先於傳統的矽基材料。但是想要投入使用的話還需要3-5年的時間。但這也為世界的碳基集成電路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找到突破矽基晶片性能的極限的方法。

碳基晶片的優缺點

碳基晶片相對於傳統晶片而言,在材料上擁有絕大的優勢,採用碳納米管做成的電晶體導電性能更強,這就讓碳基晶片擁有功耗更小、性能更強、成本更低、硬度更高、韌性更好等特點,可以用來做摺疊設備,比如現在流行的摺疊手機等。

西瓜視頻創作人「東城觀星」介紹碳管電晶體的理論極限運行速度可比矽電晶體快5~10倍,而功耗卻降低到其1/10,因此是極佳的電晶體製備材料,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會研究碳納米管的原因。但是碳基集成電路對碳納米管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是在純度達99.9999%以上,在目前的技術而言,想要批量提存這種類型的納米碳管顯得比較困難,但是隨著技術的突破,碳納米管純度的突破將會帶動我國整個碳基電路的發展。

總結

晶片是機器的大腦,也是整個城市的大腦、未來碳基晶片將被廣泛應用到超級計算機、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領域,碳基晶片將和這些高端的科技一同發展,這也是我們基建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目前,我國的碳基晶片技術已經領先了世界。

碳基晶片性能比矽基性能提升10以上,為何卻沒有得到批量的製作呢?未來能否代替矽基晶片,上西瓜視頻,搜索「東城觀星」,帶你了解碳基晶片和矽基晶片的區別在哪裡,碳基晶片是否還需要用到光刻機,以及我國在晶片中布局。漲知識,上西瓜視頻。

相關焦點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或比矽基晶片提升10倍
    於是有了碳基晶片這個概念,碳基晶片也叫石墨烯晶片,是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換一種材料來製造晶片,而且是在別人沒有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進行,這說明我們已經領先一步。,製造出高純半導體陣列的碳納米管材料。在4英寸的基地下,製備出99.9999%的碳納米管陣列。碳基晶片取得巨大突破以後,華為就和該團隊展開了交流,如果有能力打造出碳基晶片,雙方或將展開更深入的合作。
  • 「石墨烯晶片」誕生,採用碳納米管工藝,性能或將提升10倍以上
    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因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
  • 石墨烯碳基晶片誕生,性能或將提升10倍以上,採用碳納米管工藝
    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因為受到了美國的制裁,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
  • 揭秘「碳基晶片」的原理,將採用碳納米管工藝,性能或提升10倍
    通過真空乾燥、惰性的高溫環境下進行固定,這樣碳納米管就能垂直在材料兩端的表面上了。但要實現碳基晶片的批量生產,最關鍵是製備出碳管場效應薄膜,它要求碳管是超高純度、垂直順序排放、大面積排列且高密度均勻排列的碳納米管陣列薄膜,最後我們就完成了P型和N型碳電晶體的製作。
  • 新一代「碳基晶片」誕生,碳納米管工藝迎來突破,性能或提升10倍
    那麼在這個時候,想要彎道超車生產出高端工藝的晶片,除了在製程工藝上突破外,我們還可以從材料上進行突破,就這樣,一種由新型碳納米管材料製作而成的我們都知道,目前手機和電腦中使用的這些晶片都是半導體矽基晶片,主要材料是矽晶體。而碳基晶片的材料採用的是碳納米管,兩者材質的不同,我們便有了兩種不同的稱呼。
  • 碳基晶片研發突破,石墨烯電晶體製作,被稱之為21世紀的神奇材料
    尤其是最近的晶片領域,在矽基晶片的納米工藝或即將達到瓶頸,全球科學人員都在研究下一代的電晶體製作材料,以便晶片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在下一代晶片領域的競爭中取得優先權。石墨烯的超導性被發現而物理材料不同,導電性也不同,目前想要實現物體超導性能,一般只有在低溫或者高溫的情況下才會出現,常溫狀態下超導性能的材料並不多。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但隨著晶片製造工藝在納米尺度逐漸逼近物理極限,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大幅躍升面臨終結,尋找接替矽基的新型半導體材料成為保障晶片性能高速發展的候選項。科學研究發現,以碳納米管為代表的碳基納米材料具備獨特的電學、力學和光學特性,同等工藝水平下製作的碳基晶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將比矽基晶片有明顯改善。
  • 技經觀察|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但隨著晶片製造工藝在納米尺度逐漸逼近物理極限,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大幅躍升面臨終結,尋找接替矽基的新型半導體材料成為保障晶片性能高速發展的候選項。科學研究發現,以碳納米管為代表的碳基納米材料具備獨特的電學、力學和光學特性,同等工藝水平下製作的碳基晶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將比矽基晶片有明顯改善。碳基納米材料成為半導體取得突破的可行方向之一。
  • 技經觀察|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本文節選自《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報告,是碳基半導體系列的綜述篇,對其發展的必然性和應用前景等大致狀況進行了描述。但隨著晶片製造工藝在納米尺度逐漸逼近物理極限,矽基半導體晶片性能大幅躍升面臨終結,尋找接替矽基的新型半導體材料成為保障晶片性能高速發展的候選項。科學研究發現,以碳納米管為代表的碳基納米材料具備獨特的電學、力學和光學特性,同等工藝水平下製作的碳基晶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將比矽基晶片有明顯改善。碳基納米材料成為半導體取得突破的可行方向之一。
  • 我國碳基晶片的突破需要EUV光刻機嗎?
    也就是先用雷射將電路刻在掩蓋板上(相當於我們印刷的轉印技術),再通過用紫光通過掩蓋板將電路印在矽片上進行曝光,塗上光刻膠等刻蝕後就能在矽圓上製造出數億的電晶體,最後進行封裝測試,晶片就製作完成。而這個過程是無法離開光刻機和刻蝕機的。
  • 技經觀察|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碳納米管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與吸附的其他分子發生相互作用,從而引起宏觀電阻發生改變,因此可以將碳納米管制作成氣體傳感器,通過測量碳納米管電阻的變化來檢測氣體的成分。碳納米管傳感器與普通傳感器相比具有尺寸小、靈敏度高、反應快、表面積大、能在室溫或更高溫度下操作等優點,可製成最小生物醫學分子級氣敏元件,應用於病人呼吸監測,將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產業篇
    以碳納米管為代表的碳基半導體經過長期積累在近年來取得諸多進展,技術成熟度和產業化都迎來曙光,但技術發展和產業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碳基半導體和矽基半導體材料在性能和成本等不同角度擁有各自的優勢,未來碳基即使能打破矽基半導體完全壟斷的局面,碳基與矽基也仍將維持長時間共存和互補式發展的狀態。碳基半導體是產業發展機遇,但也註定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 國產晶片的希望,碳基晶片取得成功,或將超越矽基晶片
    前段時間,美國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相關企業為華為生產海思晶片。自從華為海思晶片的發展受到瓶頸以來,國內晶片製造行業一直是比較熱門的話題。從華為海思晶片的影響來看,國產晶片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無法在技術上創新。所以,沒有主動權的中國企業,在該領域一直會受到國際情況的影響。
  • 技經觀察 | 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 技術篇
    本文節選自《碳基半導體:中國晶片產業發展新機遇》報告,是碳基半導體系列的技術篇,對碳基半導體技術的研究進展進行了梳理並指出了其當前面臨的的難題。IBM研究表明,10nm技術節點後碳納米管晶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都將比矽晶片有明顯改善。從矽基7nm到5nm技術,晶片速度大約提升20%,而相比矽基7nm技術,碳納米管基7nm技術的晶片速度將提升300%。
  • 晶片之戰迎來轉折,中國碳基晶片獲得突破,可以彎道超越麼?
    碳納米管是呈六邊形排列的圓管,具有超高的電子遷移率和穩定性,用碳管排列形成的晶片比矽電晶體領先5個技術節點。他們不僅做出了超高純度的碳納米管,並且在晶圓矽片上,每微米排列了100到200個碳納米管。文章發表在《Science》上。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或比矽基晶片強?
    另外一方面,矽基晶片在製造過程中遇到了阻礙,那就是摩爾定律的極限,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已經突破了3nm製造工藝,而理論上矽基晶片只能將製造工藝達到2nm,想要進一步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了。而就在前一段時間,北京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宣布:中科院的張志勇教授以及彭練矛教授的基於碳基納米管晶體晶片的研發團取得了重大突破
  • 碳基晶片是否能取代矽基晶片?是否能助力半導體工業彎道超車?
    先來看一篇報導:據科技部門專家介紹,「石墨烯晶片」誕生,採用碳納米管工藝性能或將提升10倍以上。作為全球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研發上已經突破到了5nm工藝,並且正在向2nm工藝進發,但2nm之後矽基晶片的工藝似乎遇到了瓶頸。而我國雖然在晶片設計上有所成就,但是在光刻機等製造設備中卻無法突破。兩種情況的趨勢下,全世界科技人員開始了新材料晶片的研發。碳基晶片是否需要光刻機?
  • 華為晶片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雖然說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的發展比較落後,而且華為還遭遇打壓,被人斷供晶片,但我們從未放棄過在晶片領域的發展,而現在晶片之爭也迎來了一定的轉機,中國在碳基晶片領域取得新突破,對此不少網友也產生疑問:這能幫助實現彎道超車嗎?
  • 突然爆火的「碳基晶片」背後,是噱頭還是真實力?
    最近,在美國晶片制裁的大背景下,碳基晶片將取代矽基晶片的呼聲愈演愈烈,那麼什麼是碳基晶片?碳基晶片是否真有實力取代矽基晶片,成為下一代半導體領域發展新方向,還是只是譁眾取寵的市場噱頭呢?雖然近些年矽基晶片的發展遵循摩爾定律的發展趨勢穩步前進,但是因為矽基材料的工藝在進入納米級別後難度越來越高,所需的材料、技術和設計等各方面都將面臨物理限制的問題,導致傳統矽基晶片的發展速度也相應開始減慢。為了打破制約矽基晶片發展的瓶頸,科學家們開始研究用於替代矽基晶片的新材料,在眾多材料中,碳基材料的石墨烯被認為是最佳的替代材料。
  • 晶片之爭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導讀:晶片之爭迎來轉機,中國碳基晶片取得新突破,能實現彎道超車嗎?工藝,但隨著矽基晶片越來越靠近物理極限,摩爾定律也即將失效,所以現在整個科技領域也正在尋找矽基晶片的替代品;雖然說我國在矽基晶片領域的發展比較落後,而且華為還遭遇打壓,被人斷供晶片,但我們從未放棄過在晶片領域的發展,而現在晶片之爭也迎來了一定的轉機,中國在碳基晶片領域取得新突破,對此不少網友也產生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