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中國的國產智慧型手機的三大品牌中,華為不僅在手機的設計使用還是在自主研發的科技領域上,都無疑是獨佔鰲頭。也是,華為低調的這麼些年,一直專注於自主研發高新技術,如今那已經成為「絕版」的麒麟1000晶片就是最好的代表。雖然麒麟系列的晶片將會在9月中旬就面臨停產,但這也不能抹滅華為在國產手機的發展中、在中國芯的自主研發上做出的貢獻。
事實上 ,晶片製造最大的難關並不在於晶片的設計和晶片的封測,反而在於晶片製造過程中的材料和設備,其中光刻機就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麒麟1000晶片之所以能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晶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麒麟1000晶片處理器都是採用臺積電5nm工藝代工生產的。目前除了臺積電的5nm工藝技術最為成熟和先進以外,還沒有其他的供應商能夠比得過臺積電。
正因為如此,這一次美國對華為在入美和晶片使用上的狙擊雖然可恥,但無疑還是成功的。不可否認的是,麒麟晶片雖然在性能上非常穩定也很強勁,在2019年華為引領著5G時代的到來發展中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如今高科技領域每天都在更新換代,麒麟晶片不可能一直佔據領先地位,終將會被別的更高科技的晶片所替代。
北大碳基晶片技術突破 領先了傳統晶片將近10倍
就在這段時間,中科院研發碳基晶片即將問世的消息是鋪天蓋地的傳出。國民們紛紛看到了希望,認為既然國產光刻機目前一直停留在90nm的技術水平上,一時間沒辦法突破5nm甚至是5nm以下的光刻機技術,那麼對於碳基晶片技術上得到了突破以後,能不能嘗試用碳基晶片這樣的新材料替換傳統的矽集成電路的製造壁壘?
這碳基晶片說得簡單通俗一點,就是大家聽說過的,採用碳基半導體的材料製作出來的晶片。而碳基半導體晶片中最好的材料就是石墨烯。在此之前主要用在汽車發動機上面,就好比是比亞迪這樣的國產汽車企業,就是使用的石墨烯技術,將傳統的燃油動力一躍升級成電力動力。而如今石墨烯晶片即將問世,是不是意味著石墨烯技術上的成熟,能夠促使碳基晶片儘快面世?
了解過的人都應該知道,我們現在手機所採用的晶片處理器都是矽基晶片,而矽基晶片在穩定性和損耗性上都比不上碳基晶片,甚至碳基晶片的性能是矽基晶片的10倍左右。這對於華為來說,絕對是一個好消息。或許,等到碳基晶片面世之後,不僅能夠解決華為目前的困境,也能向世人宣示國產晶片並不是一直落後的,它在進步,一直在砥礪前行!
有了碳基晶片意味著不必再等光刻機?
問題來了,碳基晶片如果問世了,是不是就說明我們不需要在苦苦地等著光刻機的技術使用?能夠提出這樣想法的人,想必不只是一個兩個,而是大部分國人都希望如此。但很遺憾的是,即便是碳基晶片真的面世了,也不能夠時候就不再需要等待光刻機了。
其實這個不難理解,小語就這麼說吧,雖然碳基晶片在生產和製造的工藝過程中,光刻機技術的使用並不是顯得尤為重要,更有甚者也是可有可無,但讓人失望的是,碳基晶片的適用範圍並沒有大家想像當中的那麼廣,很多矽基晶片能適用的範圍碳基晶片並沒有辦法涉及,這是讓人覺得失望和遺憾的。
只能說,碳基晶片即使在性能和穩定性上面都比傳統的矽基晶片好了近10倍,也不能改變碳基晶片只能適用於特定的領域,而具有局限性。
當然,上面的言論也僅僅只是小語對於碳基晶片的認知和目前碳基晶片的技術領域上所能知曉的範圍。明天的事情誰也說不準,碳基晶片在適用範圍上能否擴大,並且能夠成功替代矽基晶片的使用,我想,這還是少不了科研人員夜以繼日的付出和鑽研。說到這裡,小語真心地想要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付出過汗水和淚水的所有科研人員說一聲:你們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