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5nm光刻機也行?碳基晶片技術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2020-08-31 芭樂科技社

原創內容、請勿抄襲。

文|薰兒

不用光刻機能造晶片

l 光刻機有什麼用?

最近一段時間,晶片的製造成為了一個大熱門,也是一個「風口」行業,未來的房地產、網際網路、半導體都是資本願意進入的領域,網際網路的門檻是最低的,房地產的門檻千萬級別的,半導體行業是千億級別的。



半導體行業中「最燒錢」的還是設備和工藝,工藝的提升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有時候幾億美元下去,新工藝就有了,有時候幾百億美元都只能是「打水漂」。設備的投入就比較固定,最貴的就是光刻機。

荷蘭阿斯麥的高端光刻機,一年只生產26臺左右,售價是在1.5億美元左右,加上後期的調試和維護,至少要2億美元。光刻機的主要作用就是「顯影」,像華為這種晶片設計公司設計好晶片好,將「底片」拿給臺積電等公司。



臺積電等公司在用光刻機把「底片」顯示在晶圓上,然後就是用化工的方法腐蝕晶圓,把電晶體製造出來即可。

l 不用光刻機能造晶片嗎?

不用光刻機可以造晶片嗎?答案當然是可以的啦?晶片是集成電路的一種,本質上還是一個個開關,每一個邏輯電路開關背後就是電子的流動,要讓電子流動就必須要有「PN」節,通俗點理解就是要有大量的電子游離出來。

在50年前的時候,國內沒有技術,都是有人工的方式來製造「PN」節,根本不需要光刻機,有點像是實驗製取;但是的老美呢?先進一點,是把電路圖畫在牆上,用照相機拍下來,把底片拿出用雷射顯示在矽基板上,然後用化學腐蝕,再鍍上金屬。



l 可以降低對光刻設備的要求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有辦法製造出「PN」節就可以不用光刻機,至少能夠降低對光刻機的要求,關鍵還是材料,只要材料有所突破,那麼問題就可以解決。回顧整個晶片的發展史,一開始的晶片也不是矽基晶片,而是用「鍺」製作半導體。

石墨烯晶片強技術突破

l 蘇州中科院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蘇州中科院了,前段時間,就有小道消息稱,他們能夠在實驗室實現5納米晶片的製造,而且不需要高端光刻機的參與,只需要雷射設備就行了。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但是蘇州中科院的確在晶片的材料上有所突破,他們製造出了新型的電晶體,這一新型的電晶體是用石墨烯材料製作的,根據透露,該新型晶片是使用「鍺」、「矽」、「石墨烯」三種材料混合製成的。

這種新型晶片的性能出色,在未來,矽基晶片面臨摩爾定律的制約,它的性能和價值遠超矽基晶片10倍。


l 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在新型晶片材料上也有突破,彭練矛團隊利用碳納米管制造出了碳基晶片,性能也是十分優越,可以說是「吊打」碳基晶片。像石墨烯和碳基納米管其實基本組成都是碳,但是材料就是這麼神奇,在微觀層面上就將具有半導體的特性,能夠出現電子通道。



但是北京大學的碳基晶片跟蘇州中科院的新型電晶體還是有差別的,北京大學的碳納米管可能比較靠譜,已經不需要「鍺」金屬,這種金屬太稀有了,很早之間就被人放棄了,但是碳不同,到處都是。

不過石墨烯在電容上是可以,充放電一流,因此可以嘗試做在晶片內部應用,最起碼,未來的超大數據時代,內存晶片上會有石墨烯的一席之地。

新材料的優勢

目前這些新型材料在停留在實驗室製取的階段,雖然不用依賴5納米的高端光刻機,但是如何量產是個大問題,讓我們期待未來的發展。不過醜話說在前頭,這種新材料是專為國內定製的,僅僅適合國內,外國可能會借鑑,但是不會採用。



即使是這種石墨烯、碳基晶片的技術有所突破,國外可能都不會採用,因為它們在矽基晶片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一旦採用新的晶片材料,對於整個行業來說,就是一次大的「洗牌」;而國內就不一樣了,剛剛起步,投入沒有那麼大。甚至可以「彎道超車」。

對於這種新型的石墨烯、碳基晶片,你有什麼看法?真的不用5nm的光刻機嗎?歡迎下方留言。

想了解更多,那就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不需要5nm光刻機?碳基晶片迎來新突破,性能超矽基晶片10倍
    目前華為的晶片不容樂觀,中科院方面卻傳來一個好消息,我們的晶片或許能夠實現彎道超車,碳基晶片迎來了新的突破,碳基晶片也可以稱之石墨烯晶片,該晶片不需要經過光刻機這個流程,所以可以完美地避開光刻機這一個缺陷,並且石墨烯晶片在性能上超過矽基晶片10倍。
  • 不必再等光刻機?北大碳基晶片技術突破,性能比矽基晶片好10倍
    國民們紛紛看到了希望,認為既然國產光刻機目前一直停留在90nm的技術水平上,一時間沒辦法突破5nm甚至是5nm以下的光刻機技術,那麼對於碳基晶片技術上得到了突破以後,能不能嘗試用碳基晶片這樣的新材料替換傳統的矽集成電路的製造壁壘?
  • 我國碳基晶片的突破需要EUV光刻機嗎?
    碳基晶片是否需要光刻機可以肯定的是,碳基晶片是不需要光刻機的,所以也不會使用光刻膠,要不然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花費這麼大精力去研發碳基晶片還要依賴光刻機的話,那麼它的使用價值並不高也就是先用雷射將電路刻在掩蓋板上(相當於我們印刷的轉印技術),再通過用紫光通過掩蓋板將電路印在矽片上進行曝光,塗上光刻膠等刻蝕後就能在矽圓上製造出數億的電晶體,最後進行封裝測試,晶片就製作完成。而這個過程是無法離開光刻機和刻蝕機的。
  • 不等光刻機了?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或比矽基晶片強?
    另外一方面,矽基晶片在製造過程中遇到了阻礙,那就是摩爾定律的極限,目前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已經突破了3nm製造工藝,而理論上矽基晶片只能將製造工藝達到2nm,想要進一步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了。而就在前一段時間,北京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宣布:中科院的張志勇教授以及彭練矛教授的基於碳基納米管晶體晶片的研發團取得了重大突破
  • 光刻機不再重要?石墨烯晶片再次突破,性能比矽基晶片好10倍
    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目前也只能量產14nm的製程工藝,臺積電已經可以量產5nm的製程工藝了,並且3nm製程工藝也正在進行中。光刻機製造過程中光刻機起到了重要的位置,全球能夠生產高端的光刻機被荷蘭ASML所壟斷,我國早先就向這家企業訂購高端的光刻機
  • 不等光刻機了!中國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的十倍
    雖然中國在半導體領域的技術上,與西方國家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中國在晶片領域也傳來了好消息,那就是中科院在碳基晶片取得了重大突破,比現在的傳統矽基晶片性能要提升10倍。中國缺少高精度光刻機,想要製造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5nm晶片,就不能再等光刻機突破,及時的轉變研發方向,碳基晶片的概念誕生了。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據目前了解,傳統的矽基晶片已經由國外領先進行研發,使用矽基製造出的晶片會陷入一個瓶頸當中,其中極限工藝製程大概在2nm到1.5nm,目前,臺積電的製程工藝維持在5nm,更高級別的3nm還在探索研發。即便是5nm工藝製程在我國都難以得到實現,就連中芯國際也是束手無策。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性能提升10倍,碳基晶片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據目前了解,傳統的矽基晶片已經由國外領先進行研發,使用矽基製造出的晶片會陷入一個瓶頸當中,其中極限工藝製程大概在2nm到1.5nm,目前,臺積電的製程工藝維持在5nm,更高級別的即便是5nm工藝製程在我國都難以得到實現,就連中芯國際也是束手無策。為了取得晶片的發展進程,也有了碳基晶片這個概念,碳基晶片簡稱,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也就是換了一種材料來製成晶片。
  • 北大碳基晶片傳好消息,性能比半導體晶片好10倍,還需光刻機嗎
    導讀:北大碳基晶片傳好消息,性能比半導體晶片好10倍,還需光刻機嗎?光刻機才行,而一臺光刻機設備暗含上萬個零部件,也並不是說研發就能研發出來的,因此光刻機也就成為了國產半導體企業發展所無法逾越的一座大山;不過老話說的好,我們不能一棵樹吊死,高科技是層出不窮的,就算是沒有光刻機,也將有更先進的技術出現,現有的晶片技術也有可能被替代;科技發展的規律,從簡單發展到複雜,再從複雜發展到進一步的簡單
  • 碳基晶片取得突破,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或比矽基晶片提升10倍
    但是傳統的矽基晶片已經被國外領先,用矽製造的晶片基本上陷入了一個片瓶頸。極限制程大概在2nm到1.5nm之間。目前臺積電的製程工藝還在5nm,更高的3nm還在探索中。於是有了碳基晶片這個概念,碳基晶片也叫石墨烯晶片,是由石墨烯碳納米管制成。換一種材料來製造晶片,而且是在別人沒有取得突破的情況下進行,這說明我們已經領先一步。
  • 碳基晶片能替代矽基晶片?彭練矛攻克的技術,真能繞開光刻機嗎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目前半導體領域新型材料中,呼聲最高的就是碳基晶片了,那碳基晶片是否能夠替代矽基晶片呢,其中存在哪些難點,真的能夠繞開EUV光刻機實現量產嗎?根據實驗認證,28納米的碳基晶片,就能夠達到7nm矽基晶片的相關性能,所以在碳基晶片研發成功之後,我們只需要28nm的光刻機就夠了,也就意味著是可以繞過頂尖的光刻機,實現目前所需要的晶片主流配置,我們也將有能力實現自主的國產化。
  • 中國『芯』轉機,不用光刻機的碳基晶片誕生,彎道超車不是夢想
    而目前華為取得的成績是設計,而量產投入使用還需要頂級的晶片製造商—臺積電。作為全球頂級的的晶片代工廠,有米國背後的技術支撐,再加上ASML的頂級光刻機,臺積電在矽基晶片的製造工藝已經突破到5nm進程。而我國受到美國的技術封鎖,沒有ASML的頂級光刻機,在晶片的製造工藝上還停留在22nm階段,根本無法參與難度較高的晶片製造。
  • 碳基晶片突破,北大發布重要成果,性能提升10倍以上「西瓜視頻」
    光刻機是製作晶片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市場上的那些 5nm、7nm、10nm、14nm 等講的不是晶片的電晶體數量,而是晶片中電晶體的大小,想要製作更小的電晶體,對光刻機上面的光源和鏡頭等都有著極高的要求,根據【光速=頻率×波長】的原理,波長越小時,頻率越高。當頻率越高時紫外線的傳播路線就越直,抖動就越小,圖像的像素點就會越密越小。
  • 新一代「碳基晶片」誕生,碳納米管工藝迎來突破,性能或提升10倍
    的原因,在7nm晶片以下的生產工藝上一直無法突破,目前生產的晶片也只能達到24nm工藝,通過N+1工藝也只能勉強為14nm,和ASML目前最新的5nm工藝來說相差還是很遠的。新一代碳基晶片誕生在5月26日,北京碳基集成電路研究院傳來一個好消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彭練矛和張志勇教授帶領的研發團隊,花費了近20年的時間,終於在新型「碳基半導體」中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不僅是突破了「碳基半導體」製造設備的瓶頸,更是實現了全球領先的「碳基納米電晶體」晶片的製造技術。
  • 等不了光刻機了?石墨烯晶片迎來突破,性能是矽基晶片的十倍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雖然中國在晶片領域的相關技術上,和歐美國家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但在該領域中國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中科院在碳基晶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將比現在普遍使用的矽基晶片在性能上高出十倍。而隨後也迎來了一個好消息,目前矽基晶片在製造過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頸,也即將達到了摩爾定律的極限,最為精密的製程工藝也將定格在2nm,想再進一步發展幾乎是不可能的了,目前臺積電已經熟練掌握了5nm的製程工藝,也即將突破3nm的製程工藝。
  • 能繞過EUV光刻機生產晶片?中國選擇押注碳基晶片,是否選對了
    ,國人才意識到晶片對於我們的重要性,過度依賴於國外的技術,最終不會得到什麼好結果的,近日中國在晶片領域持續有大動作,中科院也宣布將入局光刻機的研發。,也並不是空穴來風,目前他已經在碳基電子學領域,研發出了整套的碳基CMOS集成電路無摻雜製備新技術,目前已經製備整體性能超越矽基器件10倍的碳管電晶體,已經接近理論極限柵長僅為5nm的技術,隨著這項技術的誕生,也加大了碳基晶片存在理論量產的可能性。
  • 光刻機不再重要?石墨烯晶片才是重點,比傳統晶片強大10倍
    導讀:光刻機不再重要?而我國由於在半導體晶片領域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所以也一直都沒能生產出高端的晶片來,目前國內能生產的最先進工藝的晶片還是中芯國際所生產的14nm的晶片,這和臺積電5nm工藝晶片相對比,其差距也還是很大的,而國產科技企業之所以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先進的光刻機,所以也始終無法生產出高端的晶片來!
  • 矽基晶片製造不指望光刻機,碳基晶片的研製成功展望未來
    在矽基晶片製造方面,華為旗下的海思已經研究出麒麟990 7nm 、麒麟1020 5nm晶片,製造這些晶片需要依靠EUV光刻機才能完成。可是受到國外米國的限制,荷蘭遲遲沒有交付給中芯國際付了高昂費用的7nm EUV光刻機。國內現在中芯國際製造22nm、14nm晶片,7nm及5nm還需要高精度 EUV光刻機才可以進行製造。我國每年晶片的需求在3000億美元,都需要進口。
  • 北大「碳基晶片」,真能擺脫ASML光刻機,實現「換道超車」?
    經過極其複雜的工序,最終製作出晶片。精度越高的光刻機,越能夠製作出質量好的晶片。可是再繼續往前探索,就可能觸及到晶片的物理極限。哪怕能實現5nm,3nm,可是在這之上的2nm和1nm該如何突破呢?碳基晶片市場上主流的晶片統稱為矽基晶片,採用矽材料製造而成,所有的先進技術都是針對矽基晶片來研發的。在此之前,沒有人想到過還能突破矽材料去製造晶片,聽起來就匪夷所思。
  • 光刻機不再重要?這個比傳統晶片強大10倍
    ,目前國內能生產的最先進工藝的晶片還是中芯國際所生產的14nm的晶片,這和臺積電5nm工藝晶片相對比,其差距也還是很大的,而國產科技企業之所以在半導體晶片領域發展緩慢,主要是因為我們沒有先進的光刻機在目前的晶片領域,想要生產出性能強大的高端晶片,就必須要突破光刻機這個難題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