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富士康」誕生,獲得小米、華為青睞,半年吸金233億

2020-09-05 崑崙科技

放眼全球代工領域,第一代工廠當屬富士康,其不僅是蘋果公司最為看重的代工廠,而且同華為、小米等巨頭也聯繫密切。不過,代工廠的技術門檻不算太高,因此近年來有不少代工廠受全球手機市場影響迅速發展,極少數代工廠甚至擁有了挑戰富士康地位的實力,例如比亞迪

在大多數消費者的印象中,比亞迪只是一個汽車、電池製造商,但該公司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這一面正是「代工大佬」。據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成立於1995年,起初主營業務只是生產銷售電池,後期涉及汽車以及電動汽車業務,而其代工板塊在這期間默默發展,2007年前後的一場官司,將比亞迪代工板塊搬到檯面上。

自此後,比亞迪「隱形代工巨頭」的身份不再是秘密,不過由於比亞迪十分低調,因此目前依然有很多消費者不知其第二層身份。2019年,小米9供不應求的情況成為了比亞迪代工走進大眾視野的契機,比亞迪也有代工廠一事開始廣為人知。

2019年下半年,華為合作對象偉創力,單方面中止同華為相關生產線、拒不歸還所屬華為的物料,被華為踢出供應鏈體系。隨後,華為宣布同比亞迪進行戰略合作,繼小米牽手比亞迪之後,比亞迪的代工業務又得到了華為的認可。

因為這兩件事,部分消費者對於比亞迪代工成績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逐步深入的了解再一次令比亞迪的代工水平展現得以展現,該公司甚至被稱為第二個「富士康」。先後獲得小米、華為青睞的比亞迪,並非空有噱頭,而是真有實力。

近日,比亞迪公布2020半年度財報,比亞迪在上半年實現營收605.03億元。其中手機部件以及組裝業務的收入高達233.8億元,約佔該公司半年度中營收的38.6%,比例之高足以證明,比亞迪無愧於第二個「富士康」的稱號。

當然,代工業務收入佔比較高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受疫情影響汽車業務營收縮水。據相關數據可知,比亞迪汽車及相關產品業務收入同比下滑5.62%,總收入為320.72億元。由此可見,比亞迪的主要收入依然來源於汽車業務,但這並不妨礙比亞迪成長為不輸富士康的代工巨頭。

相關焦點

  • 第二個「富士康」?國產巨頭獲華為、小米支持,半年吸金233億
    有了小米與華為的加入,這對比亞迪來說是代工領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從另外一方面,比亞迪的代工業務也逐漸得到市場的認可。酒香不怕巷子深,國內兩大手機廠商將代工的業務都交給了富士康,人們對於比亞迪的關注度開始越來越高了,作為一家汽車廠商,既然在代工領域既然還這麼優秀。
  • 第二個「富士康」誕生,獲得華為小米青睞,搶下蘋果代工訂單
    說起手機代工廠商,許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富士康、偉創力,殊不知,以汽車與電池出名的比亞迪早已涉足代工領域,並成為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商。如今,比亞迪已經拿下蘋果、小米、華為等巨頭的訂單,其代工業務營收也逐漸增長,表現優異。
  • 中國代工界隱形巨頭,拿下小米華為蘋果的訂單,半年進帳233億
    在中國代工領域,臺積電和富士康的名號,對全球消費者來說都如雷貫耳,前者是全球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後者是全球最大的手機代工廠。但實際上,中國代工界還有一隱形巨頭,拿下小米華為蘋果的訂單,半年進帳超23億。其中,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收入在233.8億元,同比增長0.24%,成為比亞迪第二大收入來源。
  • 大陸第一的代工巨頭,獲得蘋果的青睞,成為富士康的勁敵
    自上世紀90年代起,中國製造業就得到迅速發展,誕生了不少代工巨頭,世界最大代工廠的富士康就是其中之一。據悉,大約有90%的iPhone都由富士康生產。不可否認,比亞迪手機代工業務的崛起並不光彩,但同樣它的實力卻毋庸置疑,否則不會拿下小米、華為等多位大客戶。
  • 一巨頭半年賺233億!富士康已被挖走四百人:「一哥」地位不保
    絕對是當之無愧的「一哥」,憑藉蘋果的「青睞」,在業界出了名,但是近幾年一個代工巨頭的崛起,一度讓富士康氣的跳腳。去年雷軍的一條微博將這一巨頭帶到大家面前:「小米9代工廠,除了富士康,還新增了比亞迪!」。
  • 半年進帳233億!大陸第一的代工巨頭,行業地位僅次富士康
    2019年3月,雷軍一則「小米9代工廠,除了富士康,新增了比亞迪!」的微博,將比亞迪的IT代工業務帶到大眾的面前。因為比亞迪的報價總是比富士康低,造成了富士康訂單出現了大量流失。直到2006年,富士康員工將大量系統文件傳輸至比亞迪的行為被發現,比亞迪快速成長的秘密才被揭開。
  • 第二個富士康崛起!偉創力「退場」助力,華為、小米訂單轉移
    縱觀整個手機行業,包括蘋果、華為在內的手機廠商,實際上都沒有或者少有自建工廠自己生產手機的,就拿蘋果來說,基本上都是富士康組裝生產的,同時這家全球最大的代工廠商還擁有大量華為、小米的訂單。至於比亞迪的代工業務,其實比電動汽車業務要早得多,還是諾基亞和摩託羅拉時代的時候,比亞迪就在為這兩個品牌做代工,因為堅持技術開發,低廉的成本和可靠的性能,獲得了大廠的青睞
  • 半年吸金78億,背靠華為蘋果問鼎全球第一,這家中國公司很低調
    根據Gartner發布的最新數據,華為手機二季度銷量5412萬部,佔比18.4%排名全球第二,蘋果則以3838萬部銷量排名全球第三。8月24日,瑞聲科技披露上半年業績,公司上半年營收78.4億元,淨利潤達到3.2億,尤其是二季度表現亮眼,銷售額同比增長12.1%,達到42.8億元。
  • 中國巨頭喜提全球第一,獲得三星、華為的青睞,半年吸金超30億
    另外根據官方的上半年財報,雖然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手機出貨量大幅下降,但匯頂科技營收仍達到30億,相比去年同期增加匯頂科技與國內絕大多數主流手機品牌都維持著親密的合作關係,並且還近期還獲得三星的青睞。
  • 蘋果、華為背後的贏家:半年入帳119億,小米和谷歌都離不開它
    根據第三方機構IDC的數據統計,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中,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高達2.784億部。其中華為雖然降幅超過5個百分點,但是卻是首次登頂,還拿到20%的市場份額。老對手蘋果憑藉電商節的銷量逆勢增長11%,3760萬部手機銷量成就13.5%的市場份額,只是這一次蘋果輸給了華為。
  • 蘋果、華為的背後贏家:半年入帳119億,小米和谷歌都離不開它
    根據第三方機構IDC的數據統計,剛剛過去的第二季度中,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高達2.784億部。其中華為雖然降幅超過5個百分點,但是卻是首次登頂,還拿到20%的市場份額。老對手蘋果憑藉電商節的銷量逆勢增長11%,3760萬部手機銷量成就13.5%的市場份額,只是這一次蘋果輸給了華為。手機廠商銷量的提升,直接帶動周邊行業的發展,國內類似富士康和立訊精密的企業自然也收穫頗豐。或許是代工巨頭富士康的鋒芒顯現,手機供應鏈其他企業的風光被無形中遮擋,此刻領益智造的名氣有些低沉。
  • 深藏不露的中國電池巨頭,為小米華為提供電池,半年吸金115億
    公司主要為小米、華為等廠商提供電池,根據欣旺達發布的最新財報,僅今年上半年,欣旺達便吸金115億。欣旺達雖然知名度並不高,但成績卻十分引人注目,稱其為深藏不露的電池巨頭毫不為過。欣旺達並不是單靠電池業務就吸金過百億,據悉,公司擁有六大產業群,六大產業群目前發展狀況可以用全面開花來形容。當然,電池作為欣旺達的立足業務,公司對電池業務重視程度自然更高。而且,單從市場規模來看,消費者電池產業市場規模遠比其他五個產業群要大得多,因此電池業務營收貢獻也相對高。
  • 最賺錢的中國手機殼巨頭,背靠華為和蘋果,9個月吸金超6億
    根據中研普華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手機殼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國內手機殼市場的規模將突破4800億。而隨著消費者對手機保護重視程度的提高,手機殼市場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 最賺錢的中國手機殼巨頭,背靠華為和蘋果,9個月吸金超6億
    根據中研普華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手機殼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國內手機殼市場的規模將突破4800億。而隨著消費者對手機保護重視程度的提高,手機殼市場的規模還在不斷擴大。
  • 中國電池界的新巨頭,獲得小米、華為青睞,靠賣電池年入超4億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的數據,2016年全球TWS耳機的出貨量還只有918萬部,而隨著AirPods的熱銷和其他廠商的入局,2019年這一數字已經達到1.29億部。如今,TWS耳機的市場規模還在不斷擴大,而巨大的市場空間,則為上遊企業到帶來強勁的市場需求,中國電池界新巨頭就此誕生。
  • 厲害的何止富士康,中國巨頭造出全球30%的電腦,一年吸金2313億
    文/有魚 審核/張子揚 校對/葉知秋本文首發於百家號,禁止抄襲轉載憑藉著龐大的人口基數、廉價勞動力以及豐富的資源,中國一度被稱為「世界工廠」,誕生了無數在全球範圍鼎鼎有名的代工企業,例如富士康。雖然外界對富士康的毀譽參半,但這並不妨礙其成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
  • 華為小米訂單增加了?富士康一季度招工超5萬人
    本報記者 倪雨晴 駱軼琪 廣州報導2月18日,根據臺灣媒體報導,富士康在春節後啟動了新一輪招工,主要原因是獲得了華為手機的訂單。華為、小米訂單或增加招工訴求的多寡,與合作品牌廠商的出貨量息息相關。作為富士康的核心客戶,蘋果和華為的表現正好相反。在手機產品業績不達預期之後,蘋果公司已下定決心調整對硬體業務的依賴程度。
  • 第二大代工巨頭崛起!美國偉創力退場後,華為、小米轉移訂單助力
    導讀:第二大代工巨頭崛起!美國偉創力退場後,華為、小米轉移訂單助力!像我們熟知的蘋果、華為和小米等眾多的手機廠家都是將自己的手機生產訂單交給代工廠來完成生產的;一直以來,蘋果公司的iPhone手機都是由郭臺銘的富士康組裝生產,這也讓富士康迅速的發展成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代工巨頭企業;但由於代工廠的門檻和技術要求並不高,只要有設備、工人和訂單資源,就能輕鬆的組建一家代工企業,並挑戰行業老大的位置,所以在國內也湧現出了一些代工巨頭企業
  • 第二大代工巨頭崛起!美國偉創力退場後,華為、小米轉移訂單助力
    導讀:第二大代工巨頭崛起!美國偉創力退場後,華為、小米轉移訂單助力!像我們熟知的蘋果、華為和小米等眾多的手機廠家都是將自己的手機生產訂單交給代工廠來完成生產的,與此同時,雷軍的小米手機也開始將部分手機的生產訂單轉給比亞迪代工,有了華為和小米公司的助力以後,比亞迪在代工領域也開始不斷的擴張,比亞迪甚至還收購了偉創力位於長沙新建的工廠,其首批生產的就是華為手機
  • 小米華為三星都在送錢,半年淨賺超16億,這家中國巨頭卻很低調
    在華為、小米等全球知名手機品牌的產業鏈中,外界最熟悉的當屬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光學巨頭舜宇光學、以及類似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屏幕供應商。但實際上,還有一家非常低調的中國巨頭,小米、華為、三星都在送錢。這家中國巨頭正是聞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