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字,預計閱讀時間。
英國是創新金融(Alternative Finance,本意為可替代金融)的發源地,2005年Zopa的成立開啟了金融創新的大門。牛津大學和NESTA最早提出了創新金融(Alternative Finance,簡稱Alt Fi)的概念,即在網際網路背景下發展出的新金融業態,主要包括眾籌(Crowdfunding)和P2P網貸(Peer-to-Peer Lending),也被歸屬於網際網路金融(Internet Finance),或者金融科技(FinTech)。美國由於機構投資人佔據了投資端的主要地位,因而美國的P2P網貸平臺一般自稱為「借貸市場」(Marketplace Lending)。而英國金融監管局(FCA)將創新金融都定義為眾籌(Crowdfunding),並分為以貸款為基礎的眾籌(Loan-based crowdfunding)和以投資為基礎的眾籌(Investment-based crowdfunding,包括股權和債券型的眾籌平臺)。
英國的諮詢機構Intelligent Partnership根據對英國創新金融市場的調研,發布了《2015-2016年度的創新金融報告》[1]。在牛津大學和NESTA 2014年的報告基礎上,Intelligent Partnership回顧了英國Alt Fi在2015年的發展,並展望了其未來一年的發展趨勢。
目前,英國Alt Fi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點:
1,增長迅速。
根據ALTFI[2]提供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11月,英國Alt Fi市場總累計交易額達到46億英鎊,僅2015年交易額就達到22.9億英鎊,與2014年17.4億英鎊的交易量相比,增長了31.6%。其中,P2P網貸交易量超過了40億英鎊,而眾籌也超過了1億英鎊。在P2P網貸市場中,Zopa、Funding Circle、RateSetter佔據的市場份額超過了60%。
2,逐漸成熟。
從第一家P2P網貸平臺的建立,Alt Fi發展迅速。隨著英國養老金投資(SIPP)和免稅儲蓄帳戶(ISA)將P2P貸款和眾籌納入計劃,機構投資人的逐漸介入以及監管制度的跟進,英國Alt Fi也在日趨成熟。Alt Fi市場的參與者從個人,發展到企業、機構,如今基金、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也紛紛加入進來。
目前在倫敦證券交易所(LSE)掛牌的有三隻基金P2P Global Investment (P2P)、Ranger Direct Lending (RDL)和VPC Specialty Lending Invest (VSL)主要投資於創新金融平臺。據報導,Lendinvest在2016年也要推出專門投資於房地產抵押貸款的基金。一些風投資金也在進入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如ESF Capital收購了英國小企業借貸平臺ThinCats 73.4%的股權。而據報導JP Morgan這樣的老牌金融機構也有意向Zopa投入資金。大英商務銀行British Business Bank (BBB)在購入RateSetter的快速小企業貸款計劃(Rapidly scaling SME lending programme)之後,又挑選了10-20家P2P網貸平臺尋求貸款資產,同時BBB還會將一部分借款客戶推介給P2P網貸平臺。
FCA自2014年4月開始對英國創新金融市場進行監管,其監管框架主要如下圖。目前列入監管的是有金融資產回報的P2P網貸平臺、債券型眾籌和股權型眾籌,FCA也對社交媒體的使用給出監管意見。2016年2月,FCA將發布這個行業的監管回顧和監管框架。
英國養老金投資(SIPP)已將將P2P貸款納入計劃,政府也同意免稅儲蓄帳戶(ISA)可以包括創新金融,專門的創新金融ISA(Innovative Finance ISA,簡稱IFISA)將於2016年4月6日啟動。創新金融市場逐漸成熟,已經不再是可替代的(alternative),而成為金融行業的主要部分。
3,模式多樣。
報告中顯示,英國目前健在的創新金融平臺有88家,包括了53家P2P網貸平臺、33家眾籌平臺、以及2家票據融資(Invoice Financing)平臺。
P2P網貸平臺從借款端又可分為企業借貸(Peer-to-peer business lending,簡稱P2B)、個人借貸(Peer-to-peer consumer lending,簡稱P2C)兩種形式。而不同平臺涉及的領域又各自不同,有專門為學生貸款的,有專門服務於房產市場的等等。各家平臺的產品結構、貸款期限、擔保機制、還款方式等等更是五花八門。RateSetter最早提出了風險準備金(Contingency fund,Ratesetter自稱為Provision Fund)的概念,目前有9家平臺採用了這種模式來為投資人增信,降低他們對信用風險的疑慮,不過這部分資金並不受FCA監管。
眾籌的形式則更是多種多樣,有捐贈型眾籌(Donation-based crowdfunding)、回報型眾籌(Reward-based crowdfunding)、股權型眾籌(Equity-based crowdfunding)。從眾籌平臺的投標模式來看,有13家採用了「all or nothing」模式,即未達到籌款目標就算失敗,另外11家採用的是「tipping point」,即達到某個預設的金額即使未完成預定融資目標,投標也可以成立。
眾籌平臺中還有些分類不太明確的創新模式,比如債券類眾籌(Debt-based securities)、養老保險融資(Pension-led funding)和社區股份(Community shares)。債券類眾籌(Debt-based securities)被FCA分類於投資型眾籌(investment-based crowdfunding)。這類型平臺一般幫助借款的企業出售迷你債券(mini-bond)和公司債券(corporate debenture),英國有7家平臺提供迷你債券,一般利率高期限短,而僅有1家平臺(Abundance Generation)為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20年期的公司債券,這些債券理論上都可以在二級市場出售。至於養老保險融資(Pension-led funding)則是讓小企業主使用他們為員工積累的養老金來投資於自己的企業,一般以智慧財產權作為抵押。社區股份(Community shares)是指可退出股本(withdrawable share capital),由合作社或者合作式的社團發行一部分股份來籌集資金。
4,機會與挑戰並存
英國創新金融仍處於行業的發展中階段,雖然有監管的介入,但是仍然各種亂象叢生。目前這個行業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沒有納入金融補償框架(Financial Service Compensation Scheme),即存款保險;二是新興的企業可追尋的歷史記錄較少;三是監管和數據信息水平較低、網絡安全風險大;四是擴大、上市和追求交易量的動機使得一些平臺降低了資產質量;五是欺詐的風險;六是監管的風險。
單從P2P網貸來看,風險就有借款人違約、平臺破產、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而眾籌平臺還有價值評估風險、股權稀釋、企業退出、資金挪用等風險。目前,英國平臺最大的倒閉平臺有Quakle、Yes Secure和Big Carrots。雖然這個行業充滿了風險,但同時也充滿機會,較差的小平臺會逐漸被大平臺收購,行業逐漸整合,傳統金融機構加入也為其帶來發展的推動力。創新金融的發展同時也沉澱下大量的數據,為大數據的應用提供了基礎。
5,經濟的推動力
根據英國政府的估計,每年小企業有10億英鎊的融資缺口,而創新金融恰恰可以填補這個缺口。根據ALTFI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第一季度,英國的P2B借貸平臺就為小企業提供了3.39億英鎊資金,遠高於政府的貸款框架。這也是英國政府支持創新金融發展的基礎。強制推薦機制(mandatory referral scheme)將會讓英國十家主要銀行將不符合其信用要求的貸款企業推薦給創新金融平臺。這些政策都將推動英國的Alt Fi在經濟上的促進作用。
6,投資資產的補充
從投資人角度來說,Alt Fi帶來了一種新型的投資資產。P2P網貸為投資市場提供了一種與股市、債券市場關聯較小的、波動較低、相對收益較高的資產,而這種資產的多樣性也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廣闊的投資選擇。P2P網貸平臺預期收益率在4%到15%,期限從6個月到5年不等。而股權眾籌為投資人參與企業股權提供了成本較低的方式,並可在倫敦股票交易所(AIM)和ICAP證券期貨交易所(ISDX)上交易掛牌企業的股權。這些對投資市場都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吸引著一般投資人的進入。
在英國創新金融發展的現階段,仍有很多專業的財務顧問對這些高風險、未經驗證、未被監管的金融活動存在疑慮,但是在低利率的環境中,這樣的金融資產也為投資人提供了相對較高的風險回報。創新金融仍然在路上、在發展,這個行業未來將會更加透明、公正、健康。
[1] 本文所有圖表來源於Intelligent Partnership的報告《2015-2016年度的創新金融報告》https://intelligent-partnership.com/alternative-finance-20152016-press-1/
[2] http://www.altfi.com/
非常感謝您的報名,請您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沙龍分享群。
[Source]
本文系未央網專欄作者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