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借晉華DRAM事件解構我國存儲晶片產業瓶頸

2020-11-21 觀察者網

本文來自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作者:王方林、郭建楠、李佳玉。

近來,關於福建晉華、臺灣聯華電子與美國美光有關DRAM專利侵權的事件成為產業熱點。從晉華和美光的三次互訴,到美國商務部對晉華禁售和聯電暫停與晉華的合作,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中興因美國制裁而運營停擺的事件。晉華事件走向如何尚不得而知,本文僅從專利與產業鏈角度,結合全球市場格局,解構我國發展存儲晶片產業的困難、現狀和潛力。雖然存儲晶片產業發展道阻且長,但是我們別無選擇。

01

存儲晶片是什麼

存儲晶片是半導體元器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幾乎存在於所有的電子設備中。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產業的發展,其在整個產業鏈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存儲晶片的種類很多,按用途可分為主存儲晶片和輔助存儲晶片。前者又稱內存儲晶片(內存),可以與CPU直接交換數據,速度快、容量小、價格高。後者為外存儲晶片(外存),指除內存及緩存以外的儲存晶片。此類儲存晶片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速度慢、容量大、價格低。按照斷電後數據是否丟失,可分為易失性存儲晶片和非易失性存儲晶片。易失性存儲晶片常見的有DRAM和SRAM,前者就是這次晉華事件的主角。非易失性存儲晶片常見的是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和NOR快閃記憶體晶片。

圖1 存儲晶片分類 數據來源: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相對於CPU,存儲晶片的設計和製造複雜度略低。但其技術含量依然非常高,對於行業後來者,絕非一朝一夕可以追趕。以此次晉華事件涉及的DRAM晶片為例,主要涉及五大類技術。

存儲單元設計包括電容器設計和電路設計,是存儲晶片最核心的部分。電容器存儲數據,電路負責控制數據的訪問。常見的電容器有平面型電容器、溝槽型電容器和目前流行的堆疊型電容器。早期的存儲單元電路包含3個電晶體和一個電容器(3T1C)構成,慢慢演變為1T1C或1T等多種類型。

陣列架構是存儲單元的矩陣排布形式,晶片通過wordlines和bitlines訪問和控制存儲單元。常見的bitlines包括開放式架構、摺疊式架構等。同時陣列設計上還需要設計行、列冗餘,以適應可能出現的壞點等。

錯誤檢測與修正用以解決存儲單元受環境、宇宙輻射導致的電位自發反轉問題。通常需要設計冗餘存儲單元或額外的電路來檢測和修復這些錯誤bits。另外,DRAM存儲晶片還包括晶片安全和晶片製造與封裝技術。

02

專利:集中於韓、日、美企業

我國存儲晶片產業發展較晚。目前,以投入NAND Flash市場的長江存儲、專注於移動存儲晶片的合肥長鑫和致力於普通存儲晶片的福建晉華三大企業為主。但發展存儲技術,國際企業的專利壁壘是繞不過去的坎。

我們選取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的全球存儲專利分析發現,有效專利和專利申請最多的國家/地區依次是美國、韓國、日本、中國和中國臺灣,如圖2。從這個數據看,我國(主要指大陸)專利並不弱。2002年就已經有大量申請,2010後申請大量增加。

但是,從申請主體可以發現,如圖3,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來自國際和中國臺灣的企業,如三星電子、旺宏電子、臺積電、SK海力士、美光科技、英特爾、華邦科技、IBM等。而申請前十的大陸企業只有中芯國際和兆易創新,且所申請專利多數是相對邊緣化的技術,還有部分前沿技術。

圖2 存儲晶片專利全球主要申請國家/地區及其申請趨勢 數據來源:incoPat,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圖3 在中國申請專利的主要企業及其申請趨勢 數據來源:incoPat,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從全球企業的專利申請趨勢看,如圖4,目前以三星、SK海力士、東芝和美光科技四家企業佔據絕對優勢。其中前三家是老牌專利巨頭,美光科技在2008年後申請逐漸增加,趕超東芝和海力士,直追三星。2007年後,旺宏電子、英飛凌、臺積電和富士通的申請明顯減少,可能來自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也印證了存儲晶片產業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特別是韓、美、日三國的四家企業。

圖4 全球存儲晶片專利主要申請企業及其申請趨勢 數據來源:incoPat,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圖5 高引用存儲晶片專利的主要分布企業 數據來源:incoPat,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如今,我國要發展存儲晶片產業,不得不面對來自國際巨頭的專利壁壘,而專利許可可能是相對高效的一個選擇。通過前1000件高引用存儲專利分析發現,其技術方向分布相對集中,且美國企業佔據絕對優勢,如美光科技、閃迪、AMD、IBM和英特爾。這也導致目前頭部企業間專利許可成為普遍做法。

03

產業鏈:受制於人

無論是長江存儲的NAND Flash還是晉華、長鑫的DRAM,都是IDM項目。分析產業鏈各環節,無論是設計、EDA軟體,還是材料、裝備,我們普遍都受制於人。尤其在EDA軟體和裝備領域,幾乎無法避開美國的技術與產品。

1、 設計環節

晉華的技術主要來自聯電。美光懷疑其前員工盜取公司技術,並交給聯電,聯電又將技術分享給了晉華,這才導致美光起訴聯電和晉華,以及後續一系列事件。但是,晉華的DRAM技術到底是否構成侵權,只有產品問世後才可知。

長江存儲主攻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它與美國飛索半導體(Spansion)聯合開發了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並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共同研發32層3D NAND Flash晶片技術。從技術角度看,長江存儲在自主研發的道路上有一定積累。2018年8月,長江存儲對外發布其突破性技術——Xtacking™,該技術可為3D NAND快閃記憶體帶來前所未有的I/O高性能、更高的存儲密度,以及更短的產品上市周期。

無論對於晉華、長江存儲還是長鑫,技術來源都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無論技術授權、合作開發,還是自主研發,只有從技術源頭掌握關鍵技術,才能避免被卡脖子。

2、 EDA軟體

全球EDA軟體市場被三巨頭——Synopsys(美)、Cadence(美)、Mentor(德)所壟斷,國內IC設計公司幾乎100%採用國外產品。雖然國內EDA軟體開發龍頭華大九天近期獲得了超過億元的融資,但和三巨頭相比差距巨大,短期內難以追趕。就EDA軟體來說,美國輕易就可以通過停止服務等手段,對國內存儲晶片廠商甚至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造成巨大的影響,迫使停止設計研發工作。

3、 材料

國產集成電路材料已經佔據一定市場份額,並逐步在個別細分領域擠佔國際廠商的市場空間。其中,靶材、溼電子化學品、CMP材料等細分領域產品已經取得較大突破。部分產品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本土產線已基本實現大批量供貨。電子氣體、矽片、掩膜版等產品技術水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本土產線已實現小批量供貨。只有光刻膠等產品與國際一流水平還有較大差距。

表1 日、美、德企業在全球集成電路材料市場仍然佔主導地位 數據來源:SEMI,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但是,我們也需要認識到與國外龍頭廠商相比的巨大差距,日、美、德企業在全球集成電路材料市場仍然佔據主導地位。針對美國未來有可能在材料領域的產品管制,除了加大對國內供應鏈的扶持,降低材料的對外依賴度外,還可以拓展非美系供應商,畢竟在材料領域,美系廠商的市場份額和對其依賴度還沒有那麼高,如表1。

4、 裝備

集成電路裝備產業具有極高的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細分市場TOP3市佔率超過90%甚至一家獨大的現象普遍存在。晶圓製造核心裝備光刻機、刻蝕機、CVD和PVD,都呈現寡頭壟斷局面。如在PVD領域,美國企業應用材料(AMAT)佔據85%市場份額。

圖6 晶圓製造等關鍵核心設備仍呈現寡頭壟斷局面 數據來源:SEMI,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目前,國內裝備在關鍵領域初步實現了產業鏈成套布局——曝光Liho、刻蝕ETCH、薄膜CVD、溼法WET、檢測、熱處理、測試等環節,且部分工藝製程能夠滿足國內客戶的需求。國內廠商有多項產品已經批量出貨,其中主要的廠商有北方華創、中微半導體、睿勵科學儀器和上海盛美半導體等。

從晉華的裝備採購清單看,核心關鍵裝備還是從美、日、韓等國採購,比如刻蝕工藝機臺、薄膜沉積工藝機臺、膜厚檢測機、晶圓邊緣檢測機、各類缺陷檢測機等都需要從美國進口。國產裝備採購比例較低,除了中微半導體的刻蝕機,其餘集中在低技術壁壘的各類清洗裝備。

圖7 晉華部分裝備採購清單 數據來源: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

當下,任何一座晶圓廠的順利投產,幾乎不可能離開美國產的設備。正如上表中所列,應用材料、科磊(KLA-Tencor)等都是晉華重要的供應商。退一步講,由於裝備產品是複雜而精密的系統級產品,即使採購非美供應商裝備,其中關鍵零部件、核心軟體及作業系統也有可能是美國企業所供應。因此,可以說在裝備領域,國內存儲晶片企業或者製造企業最容易被美國卡脖子。

04

全球千億美金市場:寡頭壟斷

隨著全球信息化浪潮洶湧澎湃,存儲晶片市場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根據WSTS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存儲晶片產業營收達1319億美元,佔半導體產業收入30%左右,過去五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7%。其中DRAM和NAND市場規模達到730億和550億美元,分別佔存儲晶片市場的56%和40%。

圖8 存儲產業在半導體產業佔比逐步提升 數據來源:WSTS,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圖9 DRAM和NAND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WSTS,J. P. Morgan,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全球存儲產業迅速發展的源動力主要來自PC、智慧型手機、平板、數據中心伺服器對存儲的需求,以下是DRAM和NAND按應用的需求佔比以及變化情況。


圖10. DRAM和NAND需求分析與增長情況(按應用分) 數據來源:Gartner,Bloomberg,J. P. Morgan,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隨著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放緩,5G等新應用尚未形成大規模需求,DRAM及NAND產品需求與價格均進入下行通道。WSTS預測,2018-2020年存儲產業年複合收入增速將維持在8%上下。


 

圖11 DRAM和NAND現貨價格走勢 數據來源:Wind,DRAM Exchange,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存儲晶片產業的競爭格局,歷經多年整合,呈現寡頭壟斷局面。據IDC統計,2018年一季度DRAM實現營業收入232億美元,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分別擁有46%,27%,23%的市場份額,合計市佔率超95%。2018年一季度NAND實現營業收入136億美元,三星、威騰電子/東芝、SK海力士、美光分別擁有42%,29%,13%及12%的市場份額,合計市佔率超96%。


圖12 DRAM和NAND競爭格局分析 數據來源:IDC,IHS,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存儲晶片889億美元,比2016年增長39.6%。DRAM、NAND的寡頭壟斷造成下遊客戶毫無議價能力。2017財年,三星、SK海力士、美光三家存儲巨頭的半導體業務在中國的營收分別為104、254、89億美金,合計達到447億美金,超過中國存儲晶片進口額度的半數。

因此,無論從經濟安全,還是信息安全角度,我國都亟待發展存儲晶片產業。

05

我國存儲晶片市場:短期格局難變

作為全球最大的存儲晶片消費市場之一,面對產業基礎薄弱,自給率極低的窘境,在政府引導和支持下,產業界全力以赴追趕超越,加快發展。目前,國內有三大存儲項目:紫光集團與武漢、南京及成都合作展開的NAND與DRAM項目,兆易創新與合肥合作的DRAM項目(合肥長鑫),聯電與福建省合作的DRAM項目(福建晉華)。


表2 主要存儲晶片企業分析 數據來源:光大證券研究所,CICC,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2018.05)

紫光集團(長江存儲+紫光南京+紫光成都)

紫光集團在南京、成都各有一座半導體產業基地,又與武漢新芯合作成立長江存儲國家存儲晶片基地。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主要生產DRAM以及NAND晶片,成都基地和長江存儲將專注於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

長江存儲2016年7月成立,由紫光集團、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湖北集成電路基金、湖北科投聯合投資240億美元。

2016年12月,以長江存儲為主體的國家存儲晶片基地正式開工,建設3座全球單座面積最大的3D NAND Flash廠。項目一期2018年建成投產,實現零的突破,成功進入市場,預計2019年毛利轉正,2020年月產能30萬片,2023年月產能100萬片,年產值達1000 億人民幣。


圖13 長江存儲項目重要時間節點 數據來源:長江存儲,企名片,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紫光南京/成都半導體產業基地均由紫光集團投資建設,目前處於建設期,未來產能均為30萬片/月。

合肥長鑫

合肥長鑫存儲由兆易創新與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合作,建設19nm、12寸晶圓DRAM晶片項目,預算金額180億元。

合肥長鑫2018年一季度已完成設備安裝,一期計劃產能12.5萬片/月,三期全部滿產產能為37.5萬片/月。第一階段主要生產基於19nm平臺的8GB LPDDR4產品,用於智慧型手機。目前已開始投產,預計2018年底良率可達10%,2019年底良率可達80%左右,實現大規模量產。

圖14 合肥長鑫項目重要時間節點 數據來源:合肥長鑫,光大證券研究所,企名片,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福建晉華

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晉江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資,與臺灣聯電展開技術合作,總投資56.5億美元,建設12寸內存晶圓廠生產線,從事利基型DRAM的研發和生產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PC及數據中心,未來瞄準消費電子產品。雖然消費電子的存儲需求步入存量博弈階段,但市場規模依舊龐大。

該項目共4期,每期設計產能6萬片/月,總計24萬片/月。預計4期滿產總產值500億人民幣。規劃第一階段提供25nm 4GB DDR4/DDR3產品,爭取2018年研發成功,後續繼續研發1xnm產品。此次美國禁售,原計劃很大可能將會推遲。


圖15 福建晉華項目重要時間節點 數據來源:福建晉華,光大證券研究所,CICC,企名片,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圖16 中國大陸主要半導體製造產線分布圖 數據來源:CICC,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

從上述規劃看,我國廠商仍處於起步階段,存儲晶片研發、良品率、成本控制等能否達到預期,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產能釋放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從產能規劃看,國產存儲晶片市佔率短期內將維持較低水平,2-3年內難以超過1%,2020年後有望得到較大提升。

從存儲晶片產業的專利分布、申請趨勢以及產業鏈環節的深入分析看,我們清晰的看到自身技術積累的薄弱,在人才儲備、產能規模、企業體量與國際巨頭還有顯著的差距。雖然晉華事件走向何方還不明朗,但我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決心只會更加堅定。面臨挑戰,我們必須著眼於產業生態打造,進一步整合資源,完善產業鏈布局,同時加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技術研發,尋找技術變革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可喜的是,10月26日,中國存儲晶片產業聯盟在武漢成立,行業抱團取暖,團結就是力量。雖然產業發展道阻且長,但是我們別無選擇。

相關焦點

  • 美方對晉華總經理髮出逮捕令 復盤晉華事件全過程
    那鎂光和聯電之間的智慧財產權糾紛又是怎麼牽扯到晉華的呢?由於晉華在存儲晶片上缺乏技術積累,選擇了與聯電合作的技術引進道路,由晉華出資,委託聯電開發 DRAM 相關技術。而在當前「懂王」高舉貿易保護主義大旗和炒作中國威脅論的大背景下,鎂光必然會借勢北美當下的大環境,遊說北美政府使用反制措施,北美政府中對將中國視為最大競爭對手的精英人士必然借勢把矛頭對準和聯電有合作關係的晉華。因為,這樣一來,既可以打擊中國發展半導體產業,對中國實現存儲晶片國產化替代造成負面作用,又能殺雞儆猴警告聯電,起到一箭雙鵰的效果。
  • 一起了解下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福建晉華
    據集邦諮詢的數據,2018年第一季三星、海力士、美光在DRAM產業的市佔率合計共佔95.4%的市場份額,而中國存儲廠商在該市場的份額依然為零。目前,我國存儲領域已形成包括發展NAND Flash的長江存儲,專注移動式內存的合肥長鑫以及致力於利基型內存的福建晉華三大陣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將是中國存儲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那麼三家廠商目前的進度如何?
  • 長鑫存儲DRAM晶片宣布投產 兆易創新應聲漲近9%
    兆易創新(個股資料操作策略股票診斷)中證網訊(記者 楊潔)據新華社消息,9月20日在安徽合肥召開的2019世界製造業大會上,長鑫存儲內存晶片自主製造項目宣布投產,其與國際主流DRAM產品同步的10納米級第一代8Gb DDR4首度亮相,一期設計產能每月
  • 福建晉華的「前車之鑑」,引發對中芯國際的「擔憂」
    具體來說,晉華投資並委託聯華電子開發與DRAM相關的技術。目標是在存儲晶片領域取得突破。福建晉華的IDM模型需要設計,製造和包裝。金華一期投資高達370億元,勢必產生巨大影響。美光科技與福建金華之間「矛盾」的起源2017年12月,美國鎂光科技以盜竊智慧財產權為由立即開始攻擊金華。
  • 晶片研發平臺國產化 晉華集成電路攜手CAXA CAD自主創新
    2020年11月26日,福建晉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華」)正式籤約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XA),採購CAXA CAD電子圖板2020,在技術研發平臺層面正式開始CAD國產化。
  • 一周芯聞 | 積塔半導體與先進半導體宣布合併;美國政府起訴福建晉華與聯華電子竊取美光技術
    美國政府起訴福建晉華與聯華電子竊取美光技術3. 總投資57億元,合晶鄭州8英寸矽片廠正式啟用4. 兆易創新17億併購上海思立微獲通過5. IC市場Q4增速降至6%,半導體產業進入周期性降溫6. SK海力士牽手清華成立智能存儲計算晶片聯合研究中心7. 傳英特爾將入門級晶片外包給臺積電生產8.
  • 國內三大存儲廠晶片明年進入量產
    而迫於壓力,手機製造商、電腦製造商也相應的上調了產品價格幾百元不等,消費者購買手機/電腦的成本更多了,縱使再多不滿消費者也只能乖乖買單,畢竟我國的智慧型手機/PC /伺服器廠商使用的 DRAM 內存、NAND 快閃記憶體幾乎都來自進口。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存儲晶片進口價值896億美元,而這個市場基本被三星、海力士、美光等三巨頭瓜分。也就是說,單半導體市場,國外廠家就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
  • 400億晶片項目打水漂?福建晉華深陷官司背負巨額罰金
    聯電近日的一則公告,讓昔日國產內存晶片三巨頭之一的福建晉華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在多年前福建晉華、長江存儲和合肥長鑫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內存基地目前長江存儲和長鑫已經實現了國產內存的量產並在市場取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而福建晉華多年前投入的400多億卻因為這樣的一件官司被迫停滯。同時,2018年美將其加入實體清單,設備和技術遭到斷供,讓筆巨額投資看不到未來。成立於2016年的福建晉華,在最開始就確定了其內存晶片的研發方向,與長鑫一樣採用的DRAM內存作為突破口,於是找來了合作夥伴臺灣聯電。
  • 5000億存儲晶片豪賭局的專利之殤
    ,中國大陸2016年開始陸續成立了三大存儲基地,分別是:位於武漢的長江存儲,由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掛帥;位於泉州的福建晉華,由臺聯電提供技術支持;以及位於合肥的合肥長鑫,由兆易創新董事長朱一明帶隊。但不幸的的,這5000億的豪賭,已經有三分之一倒在了專利戰面前,這就是此前震動業界的福建晉華事件。2017年12月份,當福建晉華高歌猛進的時候,美國存儲器龍頭美光以智慧財產權被竊為由,在美國加州起訴福建晉華與其合作方臺聯電,2018年10月份,美國商務部將福建晉華列入無法從美國公司購買元件、軟體和技術產品的實體名單,晉華成為中興通訊之後第二家被禁的中國企業。
  • 美法院窮追福建晉華向前高官發逮捕令,你如何看待?
    這事本身只是半導體廠商之間的專利糾葛,但美光和背後的美國顯然不想看到我國半導體產業的崛起,也不想看到我國大陸企業和臺灣企業之間的強強聯手合作,於是一再進行各種阻擾,甚至動用長臂管轄權來進行迫害。不得不說,未來這三人的行為範圍會大大受限,為了安全只能在我國境內居住生活,處境的謹慎在謹慎。2、美國不斷打壓我國半導體:美國這2年對我們的科技產業可謂不斷採取措施打壓,中興、晉華、華為、哈工大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民企、國企、高等學府接連受到各種制裁,真正體現了什麼叫亡我之心不死。
  • 紫光集團組建DRAM事業群,發力存儲晶片領域
    記者 | 周伊雪1近日,半導體綜合性企業紫光集團在其官網宣布,公司已經成立一個新的事業群,專注於內存晶片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紫光集團是一家綜合性半導體企業,其重點布局的三大領域分別是移動晶片、存儲器以及企業網絡市場。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曾在公開場合談到,當今時代競爭與合作共存,在存儲晶片領域,紫光希望成為三星的平衡者。在外界看來,該表態似在暗示紫光希望挑戰三星在存儲器領域的霸主地位。不過,從市場份額來看,紫光集團現在的份額微乎其微。
  • 中芯國際之後,美國又盯上存儲晶片,長江存儲、合肥長鑫遇挑戰
    存儲晶片或是下一目標 就在中芯國際供應商被限制出口後,美國打擊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動作並未停止,據外媒DIGTIMES報導,除中芯國際外,華虹及快速發展中的長電科技、華天科技等封測廠,國內最大的NAND Flash廠長江存儲、DRAM廠合肥長鑫、設備大廠中微公司都在美國的關注名單中,下一個目標或是在DRAM領域。
  • 美國封殺國產晶片,宣布逮捕「福建晉華」總經理陳正坤
    比如今天所說的DRAM晶片製造廠商福建晉華。前兩天,美國舊金山法院發出逮捕令,將涉嫌竊取美光科技技術機密的三位嫌疑人列入通緝名單,其中就有福建晉華總經理陳正坤。福建晉華和臺灣聯合電子(臺聯電)福建晉華是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泉州和晉江市政府在 2016 年共同出資設立的存儲晶片製造廠家。
  • 美國封殺國產晶片,宣布逮捕「福建晉華」總經理陳正坤。
    比如今天所說的DRAM晶片製造廠商福建晉華。前兩天,美國舊金山法院發出逮捕令,將涉嫌竊取美光科技技術機密的三位嫌疑人列入通緝名單,其中就有福建晉華總經理陳正坤。福建晉華和臺灣聯合電子(臺聯電)福建晉華是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泉州和晉江市政府在 2016 年共同出資設立的存儲晶片製造廠家
  • 【關注】存儲晶片國內對比國外
    我國為什麼發展存儲晶片? 發展存儲晶片的必要性在於其大而重要。 存儲晶片是一個技術、資本、人才密集型的產業,發展存儲晶片的充分性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品牌化程度低;摩爾定律放緩;重IP和製造。地利:製造向國內轉移;國家大力支持。人和: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福建晉華三大存儲項目進展順利。天時地利人和,大陸存儲晶片發展進入加速階段,實現國產化指日可待。
  • 在DRAM內存晶片領域 國內目前依然是一片空白
    雖然國產3D NAND已經取得了突破了,但是在DRAM內存晶片領域,國內依然是一片空白。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福建晉華,由於遭遇美國「禁令」,已長期處於停擺狀態。 受此影響,碩果僅存的合肥長鑫存儲不得不小心翼翼,放慢節奏,強化合規,穩紮穩打。 根據最新的消息顯示,目前合肥長鑫的DRAM研發進展順利,已經提前進行機臺安裝,有望在今年年底順利量產國產DRAM內存。
  • 深陷美國官司,聯電撤資,福建晉華400億晶片項目何去何從?
    訴訟已持續三年這場官司的源頭,還要追溯到三年前,2017年底,美光在加州聯邦法庭起訴聯電和福建晉華,稱聯電通過美光的員工竊取其智慧財產權,包括存儲晶片的關鍵技術,並交由福建晉華;,隨後歐美設備商撤離,福建晉華投資60億美元的存儲晶片項目停產。
  • 美打壓國產晶片再出新招!擬逮捕福建晉華前總裁陳正坤等人
    據彭博社6月26日報導,美國舊金山法院在當地時間6月24日發出逮捕令,將涉嫌竊取美國存儲大廠位於愛達荷州的美光DRAM技術商業機密的三位嫌疑人列入通緝名單。三位嫌疑人當中有一位是大陸晶片製造商福建晉華前臺灣籍總裁陳正坤,另外兩位是臺灣聯華電子公司的兩位工程師何建廷和王永銘,他們都曾在美光任職。
  • 存儲晶片的重要性體現在哪?三層重要的意義告訴你
    過去,我國的存儲晶片基本依賴於進口,三星、東芝、SK海力士、美光等美日韓企業佔據主要市場份額。近年來,國家把集成電路產業列為「十三五」期間重要的新型戰略性產業,國產化「存儲晶片」開始逐步崛起,以長江存儲、晉華、長鑫等國內企業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為「中國芯」貢獻自己的力量。
  • 福建晉華總經理被裁定?
    24日,據彭博社報導,美國舊金山法院在 突然發出逮捕令,將三名牽涉美國存儲大廠美光 DRAM 技術商業機密案的三人列入通緝名單中,正式裁定要逮捕福建晉華總經理陳正坤,另兩名為曾任職瑞晶(後被美光併購)工程師,之後轉職到聯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