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2020-12-24 百家號

新華社重慶12月18日電(記者何宗渝、周蕊、汪奧娜)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

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開放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強勁復甦。

「巨龍」起舞,撐起中國經濟的「脊梁」

寒冬時節,位於重慶的長安汽車生產工廠一片繁忙景象。雖然疫情一度導致汽車產業短暫「休克」,但自4月以來,長安汽車產銷量迅速回升,1-11月銷量突破180萬輛,同比增長15.3%;今年新上市的UNI-T智能網聯車型,已連續5個月銷量超過1萬輛。

「汽車產業鏈條長、分布廣,年初暴發的疫情給企業生產帶來巨大挑戰,緊急時刻我們梳理出一份涉及200多家上遊供應商的復工需求清單,管理人員全員上陣、逐家落實,在各級政府部門的協調幫助下快速打通了供應鏈,復工復產3天後就實現了第一輛整車下線。」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說,強大的動員能力、產業配套和經濟韌性,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得以充分彰顯。

「得益於以長安汽車為代表的汽車產業強勁復甦,今年前三季度重慶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拉動全市經濟增長2.6%。」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塗興永說。

不僅在重慶,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中,除湖北因疫情影響經濟增速明顯下滑外,前三季度有9個省市的經濟增速超過2%。

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各省市克服疫情影響、經濟強勁復甦,不僅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還在持續孕育新動能中不斷積蓄髮展後勁。

在居於「龍頭」位置的上海,去年8月20日揭牌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截至今年11月底新籤約項目已達461個、投資總額3157億元,且主要布局前沿產業。如依託特斯拉、上海汽車等大型企業,深度布局智能網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已籤約上下遊企業30餘家、投資超過100億元。

創新引領,打造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帶」

10月底,位於合肥高新區的國儀量子(合肥)技術有限公司一口氣發布了4款新產品,其中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儀相較於國外同類產品,不僅實現了元器件高度國產化,交貨周期也更短。

「技術和產品的儲備體現的是高科技企業的後勁,目前我們儲備的技術和產品與已上市產品的比例已經達到1:1。」該公司副總經理張偉說,企業正卯足幹勁往前衝,不斷探索更新的技術、創造更好的產品、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安徽正全力推進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工程及26個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表示,越來越多的創新要素在安徽集聚,成為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

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安徽高新技術產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3.4%和14.3%,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7.1%。

作為長江經濟帶上遊的兩大重要城市,今年以來重慶和成都可謂「雙星閃耀」:華為、英特爾等國內外領軍企業相繼發力,一條以成都為核心,集IC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材料設備於一體的晶片產業鏈在四川逐漸成形,有望帶動今年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隨著長安汽車全球研發中心、騰訊西南總部、阿里巴巴西南總部等重大創新項目陸續投用,拉動重慶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1%和11.2%……

開放發展,為「雙循環」提供範式

受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外向型企業遭遇衝擊。以上海冠華不鏽鋼製品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出口額佔銷售額的比重曾高達95%,上半年卻出現了多年未見的單月「零出口」。

公司董事長黃華峰告訴記者,在上海市商務委的牽線搭橋下,公司與電商平臺拼多多、百聯集團等合作,推出自主品牌「喜時」,不僅培育出多個線上和線下「爆款」產品,還實現了高端產品熱銷。「幾個月間,甚至有消費者已經復購5次!」

「下半年以來,國內銷量逐月攀升、出口也逐漸回暖,企業已經轉向『雙循環』發展模式。」黃華峰說。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絕不是要弱化對外開放,而是要推動更高水平的開放、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長江經濟帶作為中國經濟的關鍵板塊之一,正不斷探索「雙循環」範式,引領開放發展。

上海不僅是長江經濟帶的「龍頭」,更是高水平開放的「領頭羊」。11月10日閉幕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商業展覽面積比上屆擴大近3萬平方米,參展各方意向成交額按一年計增長2.1%。

以色列科技企業沃特金中國區首席代表伊萬說,沃特金已經將中國區總部落戶在上海陸家嘴,目前正積極推動建設位於浙江省湖州市的工廠,加速推動進博會同款展品的本地化生產。

經歷了一個多月的海上「旅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首批出口歐洲的3000多輛Model 3汽車11月26日抵達比利時澤布呂赫港,並將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銷售。

「我們見證了中國在疫情下的經濟復甦,也看到了中國持續對外開放的決心,對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的信心更強了。」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說。

相關焦點

  • 逆風破浪的中國經濟丨「巨龍」起舞 強勁復甦——聚焦長江經濟帶發展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開放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強勁復甦。
  • 長江經濟帶發展:「巨龍」起舞強勁復甦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從唐古拉山傾瀉而下,猶如一條「巨龍」奔向大海,串聯11個省市組成長江經濟帶「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經濟的「脊梁」。  今年以來,長江經濟帶沿線各省市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開放發展,實現了經濟增長強勁復甦。
  • 【獅城時評】「雙十一」感受經濟復甦的強勁脈搏
    【獅城時評】「雙十一」感受經濟復甦的強勁脈搏 2020-11-16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強勁復甦,提升全球經濟!
    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和經濟學家預計,明年中國有望引領全球經濟復甦。中國經濟表現強勁,外國企業也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恩在本月早些時候該組織發布的《經濟展望》中表示:「中國較早開始復甦,預計將實現強勁增長,在2021年佔世界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以上。」
  • 股指:經濟強勁復甦 慢牛格局延續
    目前來看,美元流動性依舊寬鬆,外資仍在加速流入A股市場,經濟也在強勁復甦,A股仍處於「慢牛」行情當中。今年中美股市的同步性較強,只是各階段漲跌幅有較大的差異。宏觀經濟和企業盈利經濟強勁復甦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衝擊,經濟停滯,實際GDP跌至-6.8%。而與企業收入密切相關的「名義GDP增速」也跌至-5.3%。疫情之後的經濟明顯回升,三季度GDP已經回升至4.90%,中國成為全球表現最好的經濟體。
  • 【中國經濟站穩2020】數字經濟增長強勁 成為經濟復甦新動能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0年的中國經濟延續穩定復甦,並為世界注入更大確定性。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年終專稿《中國經濟站穩2020》盤點中國經濟不同凡響的2020年。本期推出:《數字經濟增長強勁,成為經濟復甦新動能》。  央廣網北京12月2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現在頭暈情況怎麼樣?」
  • 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千裡之外的湘江之畔,三一重工「18號廠房」的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遍布全國40多萬臺挖掘機、吊裝設備、混凝土機械等設備的大數據,設備每揮動一鏟、移動一步都有跡可查……這,便是三一重工創立的「挖掘機指數」,一個觀察經濟運行的重要參照。
  • 深圳「夜間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受疫情影響,今年實體經濟承受了一定的衝擊。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平穩期,深圳夜間經濟恢復如何?日前,記者探訪夜間經濟示範街區華強北看到,夜幕降臨後,這些區域依舊是繁華盛景,花燈如晝,「夜間經濟」復甦勢頭強勁。
  • 專訪: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為非洲提供機遇——訪肯亞經濟學者貝亞特...
    新華社奈洛比12月15日電專訪:中國經濟強勁復甦為非洲提供機遇——訪肯亞經濟學者貝亞特麗斯·馬蒂裡-邁索裡新華社記者楊臻肯亞裡亞拉大學國際商業和貿易高級講師貝亞特麗斯·馬蒂裡-邁索裡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強勁的復甦勢頭給非洲疫後經濟復甦帶來啟示
  • 經合組織:中國經濟強勁復甦護航全球經濟-新聞中心-北方網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日前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8%,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合組織中國經濟政策辦公室主任馬吉特·莫爾納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經濟在今年的強勢復甦將對全球經濟的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
  • 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實現強勁復甦,但多方面風險卻依然存在
    一旦疫苗上市,疫情得到控制之後,人們放下對於病毒的恐懼,資金就會投入到經濟中。人們會想要出去,旅行,去餐館,重新開始他們的生活,我們將對經濟復甦的強勁程度感到震驚。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也預計2021年經濟將快速復甦,並指出2020年的經濟危機是由非經濟因素造成的。
  • 彭博:早期指標顯示中國經濟繼續復甦,出口強勁
    早期指標顯示,受全球對出口需求旺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股市走高支撐,12月中國經濟繼續復甦。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正在迎來快速復甦。(新華社)出口繁榮一直是中國經濟反彈的強勁驅動力之一,11月商品出口額達到創紀錄的2,680億美元。這種強勁勢頭似乎將在12月繼續。
  • 中國經濟迅速復甦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西班牙輿論分析認為,2020年西班牙對華出口逆勢增長並有望創出新高,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的穩健運行。西班牙智庫Funcas國際宏觀經濟分析專家雷蒙德·託雷斯認為,中國積極推進新發展格局,中國國內市場需求旺盛、消費升級,包括農產品在內的西班牙商品正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農產品在西班牙對外貿易中佔據重要地位,2020年前9個月,農產品佔西班牙出口總額的20%。
  • 五大中國主流媒體集中點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奮發向上經濟
    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簡稱:長三角城市群)以上海為中心,位於長江入海之前的衝積平原,根據2019年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範圍正式定為蘇浙皖滬三省一市全部區域。包括上海、蘇州、南京、杭州、寧波等東部發達城市。
  • 海外專家:看好中國經濟復甦前景 中國債券市場外資流入仍將強勁
    多家知名國際機構的專家認為,中國統籌推進新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經濟穩步復甦、前景看好。得益於疫情防控措施得當,中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加快推進,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數據顯示,二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扭轉了一季度的下降趨勢。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3個百分點。
  • 【地評線】桂聲網評:「挖掘機指數」見證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國內市場挖掘機單季銷量分別增長-11.6%、24.8%、33.2%;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國經濟的增速變化分別為-6.8%、3.2%、4.9%。兩條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呈現出了企穩回升、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彰顯出中國經濟內生復甦的強勁動力,也折射出中國經濟自身所具有的強大韌性和發展潛力。「春江水暖鴨先知」。年初,我國經濟按下了「暫停鍵」。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從增速上來看,目前我們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較高預期主要是受低基數效應的影響,並不意味著經濟的強勢復甦;從總量上來看,2021年的全球經濟總量也僅僅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IMF更是強調至2021年底,除中國外的全球主要經濟體都難以恢復到2019年的經濟增長水平。這表明全球經濟走出疫情危機全面復甦的道路將比想像中更加困難。
  • 貝萊德:經濟將強勁復甦,看好2021年的股市
    來源:環球外匯網官網原標題:貝萊德:經濟將強勁復甦,看好2021年的股市來源:環球外匯網貝萊德認為,隨著疫苗的分發,經濟復甦將加速,因此將2021年的股票評級上調至增持Pyle說:「就經濟活動而言,我們認為2021年是重啟經濟的非常有力的一年,也是重要的一年,我們將看到各國央行將利率維持在相當低的範圍內。」Pyle說,仍專注於優質股,尤其是美國績優股。該行策略師青睞那些即使財政支持令人失望也能表現良好的公司,他們看好一些周期性風險敞口。
  • 「中國經濟增長將帶動世界經濟復甦」
    國家統計局19日發布數據,前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同比增長0.7%。第三季度增長4.9%,增速進一步加快。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中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 世邦魏理仕:三季度經濟復甦提速 商業地產需求強勁反彈
    原標題:世邦魏理仕:三季度經濟復甦提速,商業地產需求強勁反彈   2020年第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