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存儲晶片廠商布局DRAM,加速國產替代

2020-11-21 電子發燒友

國內存儲晶片廠商布局DRAM,加速國產替代

佚名 發表於 2020-06-15 17:39:03

存儲晶片是未來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新興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元件,因此存儲晶片的自主可控對我國新一輪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國作為全球電子產品的製造基地,長期以來都是存儲器產品最大的需求市場,但是國內存儲晶片的自製率較低,國產替代的空間十分廣闊。

巨頭瓜分全球,高度壟斷

存儲器的核心是存儲晶片。以斷電後數據是否丟失為劃分依據,存儲晶片可分為「易失性晶片」和「非易失性晶片」兩大類。 易失性存儲晶片通常被用在隨機存儲器RAM中,通常在斷電之後,這類存儲器就會丟失數據。常見RAM晶片有兩大類:SRAM和DRAM。

SRAM被稱為靜態RAM,是目前讀寫速度最快的存儲設備,但是由於造價昂貴,因此SRAM只在對速度要求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級緩衝,二級緩衝。

DRAM是指動態RAM。DRAM能留存數據的時間很短,通常斷電即消失,讀寫速度比SRAM要慢不少,但DRAM比SRAM要便宜得多,因此DRAM常被用作計算機的內存。

據數據顯示,韓國三星、海力士和美國美光科技三大廠商共佔全球存儲晶片市場份額的95%。其中,三星佔據市場份額最大達44.5%,得益於存儲業務的高速增長,三星在2017年超越了英特爾,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廠商。位列二三名的海力士和美光分別佔市場的27.9%和22.9%。

從細分領域來看,全球85%的DRAM市場被三家企業瓜分,其中三星DRAM佔全球市場份額的45.8%。NAND Flash市場幾乎全部被三星、海力士、東芝、閃迪、美光和英特爾等六家瓜分,其中,三星NAND佔全球市場的37%。 由於這三家企業在產業鏈上遊擁有絕對的支配地位,所以產品議價能力極強,甚至可以操縱市場價格。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DRAM晶片進口國。因核心技術被壟斷,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速度極為緩慢。加之電子產業對DRAM存在剛性需求,僅去年一年,DRAM晶片的價格就上漲了40%之多。 存儲晶片國產化之路,勢在必行。

布局DRAM,加速國產替代

在存儲晶片領域,主要包括DRAM、NandFlash、NorFlash等三大存儲器晶片,其中DRAM晶片是存儲晶片中佔比最大的一類。DRAM憑藉體積小、價格低、集成度高、功耗低、讀寫速度快等特點,一直是適用於內存最好的介質。

在過去的十年裡,智能機和便攜設備的發展驅動外存介質不斷地更新迭代,而在外存介質洗牌的過程中,DRAM的市場地位始終非常穩固。

據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DRAM佔存儲市場的比重均保持在55%以上,2018年全球DRAM市場規模達989億美元,佔整個存儲市場的58%。但這一領域的市場份額長期被海外巨頭霸佔,前四大廠商牢牢佔據全球DRAM市場99%的份額。三星為DRAM市場龍頭,市佔率長期保持在42%以上,SK海力士與美光緊隨其後,市佔率分別為31%和23%,國產DRAM份額不足1%。

而中國又是全球半導體最大的消費市場,2018年,中國進口了超過900億美元的存儲晶片,這其中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美光電子三分天下,極大的國內市場需求與極低的自給率嚴重不匹配。

在上一輪消費電子、汽車電子所帶來的科技發展浪潮中,日韓企業壟斷DRAM存儲晶片行業,利用我國巨大的集成電路消費市場,國外企業通過漲價把巨大的利潤攬入懷中,而在未來5G大時代下,下遊包括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的發展,更是將爆發出更大存儲晶片發展市場,為分享全球下一步科技發展的紅利,實現國內晶片上的獨立自主,存儲晶片是重點的領域之一。

在此背景下,自2014年以來,國家大量資金開始投入到DRAM內存領域,一期大基金集成電路製造領域投資超500億元,佔比份額最大,達到了47.8%。

從需求端來看,存儲器的需求結構正快速向著多樣化轉變,在智能機出貨量增長乏力的背景下,DRAM的市場將由過去的智能機需求單點拉動轉變為智能機需求和伺服器需求齊頭並進。2020年後5G和AI的普及和應用將成為拉動半導體需求的重要力量,同時下一代DRAM製程也將開始普及,整個DRAM市場供需關係會更加複雜,但規模總體向上的趨勢是確定的。

責任編輯:g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國產替代加速 晶片與PCB板塊迎新行情
    公司同時布局周期性和成長性覆銅板,享受兩類產品的增長邏輯。國金證券指出,傳統類覆銅板下遊PCB產能正在逐步向大陸轉移,相應覆銅板行業也在轉移;高頻覆銅板市場雖被國外廠商壟斷,在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高端材料國產替代將進一步加速。考慮到公司格局優良、高頻覆銅板業務具有稀缺性,因此公司能夠享受一定的溢價。
  • 這些存儲廠商正加速布局!
    這些存儲廠商正加速布局!今年以來,三星、英特爾、鎧俠、SK海力士等存儲廠商紛紛推出PCIe 4.0 SSD,群聯、慧榮等控制晶片廠商也在加速發布PCIe 4.0 SSD控制晶片產品,更好的布局企業級SSD市場。
  • 「5G+北鬥」雙劍合璧,存儲晶片國產替代迎來巨大機遇?
    據了解,北鬥導系統已經突破了500餘種器部件由國產化研製,在北鬥三號衛星核心器部件上國產化率達100%。基於北鬥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製造、位置服務等廠商採用,廣泛進入消費、共享經濟和民生領域,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而以上的各種場景和應用,都與晶片息息相關,並且給國產替代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潛力。
  • 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宏旺半導體提供存儲晶片國產化替代方案
    就在前不久,美國也用類似的理由打壓華為,然後就開始實施斷供斷貨,其斷供的主要就是在晶片半導體系列。美國的制裁,雖然短期內對晶片半導體有著不小的影響,但從長遠來看,也將促進晶片的國產替代進程,尤其是在存儲晶片這一領域。
  • 國內低功耗ble藍牙晶片實現進口替代
    低功耗藍牙作為物聯網重要無線連接技術,使用場景越來越豐富,國內廠商也在加速布局,除去傳統藍牙晶片企業積極轉型或拓展新板塊,低功耗藍牙創業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萌發。儘管國外低功耗藍牙晶片發展較早佔據優勢,但國外產品普遍價格昂貴,且面臨著繼續開發難度大、國內本土化服務不足等劣勢,為國內企業進入低功耗藍牙晶片領域創造了機會。
  • 打破美韓壟斷,為何國產存儲晶片eMCP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
    eMMC是將NAND Flash晶片和控制晶片封裝在一起,這一個優勢,使得手機等設備廠商能專注於產品開發的其它部分,並縮短向市場推出產品的時間。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和終端產品的迭代加快,eMCP應運而生。和eMMC相比,eMCP是高品質的eMMC+LPDDR的二合一存儲產品,適用於高集成度的嵌入式存儲應用環境。
  • 關鍵技術國產替代加速 國內MCU能替代國外產品嗎
    這些企業的運營模式也是相當簡單,看國外哪個廠商的MCU在國內賣得火、或者抓住國外廠商即將退市的產品,照著做一個管腳兼容的產品,以更低的價格去取代,這就造成了賽道擁擠、利潤低下,把原本以拼設計為重點的晶片產業轉變為以供應量和製造成本取勝的行業,這做法就限制了公司的成長,不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 早年,國產MCU在ARM內核方向的一個重要發展分支是做歐美品牌的兼容替代。
  • 高階HDI供應緊需求增 國產廠商加速布局
    隨著5G基站建設和換機潮加速,PCB產業迎來量價齊升,其中高密度多層板(HDI)在終端產品小型化需求中具有優勢,也顯著滿足了電子產品的更高性能需求。同時,當前智慧型手機、筆電、汽車電子等市場對HDI板需求較大,也加速了HDI板的需求增長。在HDI市場紅利初期,韓系廠商LG和三星卻在近期先後宣布退出HDI市場。
  • 海思自產晶片或將有望!ASML正式官宣,未來加速布局國內市場
    除了華為之外,國內其他廠商也都在加快晶片製造技術的開發,如中芯國際、比亞迪等,更多的廠商都進入了晶片研發和製造領域。而且,在半導體晶片製造這一環上,與國外的晶片製造巨頭相比,國內廠商還落後不少;特別是像7nm、5nm等先進位程晶片,國內廠商至今也不能生產,幾乎都是交給臺積電等代工企業代為生產。
  • 國產CPU有望擺脫美國控制 國產晶片替代正在加速實現
    原標題:國產CPU有望擺脫美國控制 國產晶片替代正在加速實現   飛騰公司總經理竇強在 2020 飛騰生態夥伴大會上透露,飛騰 2021 年的晶片交付將突破 200
  •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國產替代是發展關鍵
    華天科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益於國產替代加速,集成電路市場景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公司國內客戶訂單大幅增長。此外,相關成本費用的下降,也使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國產替代是發展關鍵近年來,國內集成電路產量不斷上升。
  • OLED 材料廠商相繼上市,產業鏈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由於技術壁壘以及專利壁壘,大部分生產廠商集中於 OLED中間體和前端材料(粗品),行業內能夠提供終端材料 (升華品)的公司較少,目前生產廠商主要還集中在國外知名材料廠商,包括德國默克、美國陶氏、日本出光興產等公司。
  • 國產存儲晶片現狀如何?|中國半導體|dram|長鑫存儲|存儲晶片|長江...
    我國半導體存儲晶片的現狀如何?與美光科技等存儲晶片巨頭的差距還有多遠呢?國產晶片供需缺口較大我國一直在努力減少對國外半導體製造公司的依賴,根據《中國大陸的半導體和設備市場:分析與製造趨勢》報告顯示, 2019年我國在集成電路上的進口4451.3億塊集成電路,同比增長6.6%,進口額為3055.5億美元,同比下降2.1%。
  • 加速國產替代!長江存儲打入華為Mate 40供應鏈
    在這裡面,也看到了中國國內半導體產業鏈彼此協同合作和未來長遠的發展機會。 此外,楊士寧還展示了 Xtacking 技術,表示:「在這一方面,長江存儲也是走在國際最前沿,技術也是非常先進的,以後可以委託給中芯國際代工;同時也要感謝國產同行的支持。」他還表示,目前只有帶有 Xtacking 標籤的終端產品才擁有真正的長江存儲國產快閃記憶體晶片。
  • 開源電子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把握電子元器件國產替代加速歷史機遇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開源證券研究所劉翔 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 【電子】 把握電子元器件國產替代加速歷史機遇——電子行業2021年度策略報告-20201205 1、PCB行業下遊需求呈現復甦,汽車類產品見到確定性修復,車用PCB市場隨著汽車電子化及新能源車的趨勢,有望加速擴容,內資廠商亦將逐漸替代臺資廠商的份額。
  • 三星海力士斷供華為存儲晶片,國產替代之路還有多遠?
    不同於三星電子涉及手機生產、存儲晶片、代工、顯示面板等廣泛領域,鎂光、海力士的銷售額主要來自存儲產品。今年上半年海力士的營收為133億美元,其中有40%的份額來自華為等中國廠商的貢獻。顯然美國商務部的限制措施對海力士的影響遠大於三星。全球存儲晶片市場歷來有比較大的波動,主要原因是四大存儲廠商生產出過多的晶片,但市場的需求放緩導致市場供過於求。
  • 高階HDI需求大增 國產廠商加速布局(附受益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隨著5G基站建設和換機潮加速,PCB產業迎來量價齊升,其中高密度多層板(HDI)在終端產品小型化需求中具有優勢,也顯著滿足了電子產品的更高性能需求。同時,當前智慧型手機、筆電、汽車電子等市場對HDI板需求較大,也加速了HDI板的需求增長。
  • 阿里推出首個區塊鏈場景商用晶片方案,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落地
    此外,平頭哥日前與國內最大智能語音晶片商全志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全志科技將基於平頭哥玄鐵處理器研發全新的計算晶片,該晶片將應用於工業控制、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預計3年出貨5000萬顆。今年的兩會上再提出「關於推動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科學發展」的提案,建議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並大力扶持矽材料功率半導體晶片技術攻關。在政策利好支持下,半導體發展有了良好的產業環境。在科創板及大基金的資金力挺下,再加上政策加碼,國產替代步伐提速。
  • 晶片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自主可控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2、封測:行業顯著回暖,淨利率有望逐漸修復 封測行業在2020Q2及2020Q3持續高稼動率運轉,利潤加速攀升。2019Q3 封測行業開啟了本輪行業景氣修復及國產替代加速,收入端持續高增長,超預期有望從收入端向利潤端傳導。
  • 兆易創新積極布局DRAM領域 將實現國內存儲晶片設計企業在DRAM領域...
    打開APP 兆易創新積極布局DRAM領域 將實現國內存儲晶片設計企業在DRAM領域的突破 全球半導體觀察 發表於 2020-03-27 15: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