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PU有望擺脫美國控制 國產晶片替代正在加速實現

2021-01-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國產CPU有望擺脫美國控制 國產晶片替代正在加速實現

  飛騰公司總經理竇強在 2020 飛騰生態夥伴大會上透露,飛騰 2021 年的晶片交付將突破 200 萬片,全年營收預計超過 20 億元。另據透露,國產 CPU 在一些領域已經從能用進入到了好用的階段,出貨量就是很好的證明。國產 CPU 的代表飛騰 2020 年交付晶片 150 萬片,比 2019 年的 20 萬片大幅增長 650%,營收也達到了 13 億元。

  國產CPU有望擺脫美國控制

  「無論是招攬人才還是技術合作,我們都走市場化的道路。不走市場化的道路就沒辦法和一流企業競爭,不做到一流就永遠做不起來。」飛騰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明確指出包括飛騰在內的國內晶片公司在市場化競爭中面臨的挑戰。

  「行業市場無論對CPU的性能和品質的要求都更高,我們更高性能產品的推出確實能夠覆蓋更多對算力要求更高的市場。」郭御風認為,「明年行業市場可能會進入初步的爆發期,但因為行業市場應用更複雜,周期也更長,產品的驗證和完美適配需要更多時間。我認為2022年我們的行業市場應該是一個春天。」

  大部分行業市場CPU的需求都是千萬級,這也就意味著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飛騰的CPU交貨能夠達到千萬級。

  WSTS & CSIA-Fabless的數據顯示,國產晶片產品在全球市場的佔比從2013年的4.3%增長到了2019年的10.3%。不過,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裝備、存儲設備、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核心晶片,國產晶片的市場佔有率大都低於0.5%,僅少數晶片的市場佔有率能超過20%。

(文章來源:中關村在線)

(責任編輯:DF118)

相關焦點

  • 華為正式進軍屏幕晶片領域 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網傳文件內容指出,雖然中國成為了屏幕生產、出口大國,但屏幕驅動晶片,卻主要靠進口,2019年京東方採購屏幕驅動晶片金額超過60億元,其中國產晶片佔比不到5%。事實上,一直以來,屏幕驅動晶片都為韓國和中國臺灣廠商所壟斷。
  • 華為正式進軍屏幕晶片領域,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驅動晶片的性能高低決定了LED顯示屏畫面播出的效果,是一個關鍵的零部件,就像人腦的中樞神經,掌管著全身的肢體行動以及大腦思維意識的運轉。網傳文件內容指出,雖然中國成為了屏幕生產、出口大國,但屏幕驅動晶片,卻主要靠進口,2019年京東方採購屏幕驅動晶片金額超過60億元,其中國產晶片佔比不到5%。事實上,一直以來,屏幕驅動晶片都為韓國和中國臺灣廠商所壟斷。
  • 華為正式進軍屏幕晶片領域 加速實現國產替代!
    驅動晶片的性能高低決定了LED顯示屏畫面播出的效果,是一個關鍵的零部件,就像人腦的中樞神經,掌管著全身的肢體行動以及大腦思維意識的運轉。網傳文件內容指出,雖然中國成為了屏幕生產、出口大國,但屏幕驅動晶片,卻主要靠進口,2019年京東方採購屏幕驅動晶片金額超過60億元,其中國產晶片佔比不到5%。
  • 國產替代加速 晶片與PCB板塊迎新行情
    國金證券指出,傳統類覆銅板下遊PCB產能正在逐步向大陸轉移,相應覆銅板行業也在轉移;高頻覆銅板市場雖被國外廠商壟斷,在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高端材料國產替代將進一步加速。考慮到公司格局優良、高頻覆銅板業務具有稀缺性,因此公司能夠享受一定的溢價。
  • 中芯被列入實體清單疊加稅務優惠 半導體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研報掘金】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疊加稅務優惠 半導體國產替代有望加速12月18日美國商務部正式發布公告,將中芯國際正式納入「實體清單」。根據公告,在列入實體清單後,美國出口商必須向美國政府申請許可證後才能繼續向其供貨。機構指出,中芯國際正式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對半導體板塊來說,此舉可能加劇行業產能緊張。在新形勢下,全球半導體新的供需矛盾,是原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格局和大國博弈下科技封鎖間的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從國產替代角度看,這是半導體設備材料廠商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大機會。
  • 半導體板塊發力走高,士蘭微中晶科技漲停,國產替代有望加速
    消息面上,近期,美國商務部正式宣布,將中芯國際添加到實體清單中。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採取這一行動來保護美國的國家安全,此舉源於中國的軍民融合(MCF)原則,以及中芯國際與中國軍事工業園區中相關實體之間活動的證據。
  • 電子2020:國產替代正在進行時
    2020年聚焦大空間和高增速細分子行業:半導體在國家意志驅動下,國產替代趨勢有望持續;5G換機潮有望驅動創新的零組件環節業績趨好;安卓TWS耳機滲透率提升,有望成為智能機之後的消費電子新熱點;5G基站側對於高頻高速PCB需求將在2020年加速。◆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進行,設計百花齊放、製造和封測行業集中度上升。
  • 阿里推出首個區塊鏈場景商用晶片方案,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落地
    此外,平頭哥日前與國內最大智能語音晶片商全志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全志科技將基於平頭哥玄鐵處理器研發全新的計算晶片,該晶片將應用於工業控制、智能家居、消費電子等領域,預計3年出貨5000萬顆。今年的兩會上再提出「關於推動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科學發展」的提案,建議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並大力扶持矽材料功率半導體晶片技術攻關。在政策利好支持下,半導體發展有了良好的產業環境。在科創板及大基金的資金力挺下,再加上政策加碼,國產替代步伐提速。
  • 晶片材料陸續取得重大突破!均可擺脫國外壟斷,助力國產晶片替代
    是的,光刻機是關鍵,但要真正實現國產晶片替代,除了光刻機等晶片製造設備外但可喜的是,近年來我國在各個方面都已經布局,各個材料都有企業在努力攻關,國內廠商開始逐漸在部分材料領域打破國外巨頭壟斷,實現國產替代。下面介紹三個最近突破的晶片製造材料,都非常的厲害!
  • 國產替代概念獲驗證?中興通訊AH股大漲,還有哪些國產替代在路上?
    消息面上,6月17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規模量產,已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正在技術導入。新導入的5nm晶片技術將使中興通訊在半導體領域達到最新標準,這意味著該公司或許將不再依賴美國公司或供應商。利好消息促進今日中興通訊AH股雙雙大漲,同時,使得中興通訊居於今日特大單資金淨流入榜首,為12.4億元。
  • 海光CPU晶片 一文看懂國產CPU!「造不如買」時代終結,替代進口曙光...
    (1)對 CPU 相關的元硬體研發引導、資金支持以及財稅優惠政策有所傾斜;(2)支持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國際合作等方式做大做強,提高國產化替代能力;(3)加強應用端扶持,推動國產化採購工作,將基於國產晶片的整機產品列入政府採購清單,鼓勵軟體、周邊設備對國產 CPU 進行優化和適配;(4)加強人才培養,2019 年 10 月工信部發布消息稱,將與教育部合作加強集成電路人才隊伍建設,將集成電路設置為一級學科
  • 國產晶片現狀大曝光!"純國產化"或可實現28nm工藝:促進國產替代潮
    【7月25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2020年5月份,美國再次針對華為海思晶片升級了「禁令新規」,這也意味著在9月14日後,全球各大晶片代工巨頭都將無法繼續為華為代工生產晶片產品,對此很多網友也是非常期待,國內晶片製造企業能夠實現「去美化」,不再使用美國的技術以及半導體設備,這樣就可以不再受到美國的「斷供」限制,讓國內的晶片代工廠商能夠繼續給華為代工生產晶片產品,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國產晶片想要實現突破
  • 集成電路國產替代進程加速 國產替代是發展關鍵
    華天科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受益於國產替代加速,集成電路市場景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公司國內客戶訂單大幅增長。此外,相關成本費用的下降,也使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國產替代是發展關鍵近年來,國內集成電路產量不斷上升。
  • 上海微電子成功研發22nm光刻機,半導體設備國產替代加速進階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資本的助力下,我國的半導體行業發展正逐步縮短與國外的差距,國產替代進程正在加速。」國產光刻機添新成就光刻機是生產晶片的核心裝備,它可以把掩模板上十分精細的圖形,通過光線的曝光印製到矽片上,有點類似於衝洗照片,是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
  • 天馬第六代屏幕即將量產,國產手機有望擺脫三星控制!
    大家都知道,在手機元器件方面國產手機做得相當差勁,不僅是處理器受制於人,而在關鍵的元器件——屏幕上,更是受到三星嚴重影響。之前也曾經爆發出多次疑似因為三星不提供屏幕,而導致國產手機缺貨的現象,可以說是有苦不敢言,一旦得罪了三星,後果將會非常嚴重。
  • 晶片大學成立!國產替代潮到來的背後是大國崛起
    ,進而國內多家零部件廠商開始逐漸考慮實現產業鏈的轉移,隨後一些ICT的國產化的持續推進、半導體產業鏈的國產化發展也在不斷地加速推進下去,由此可見在半導體設備材料、關鍵元器件的國產替代機遇正在受到各方的重視。
  • 通信行業:光模塊行業「換擋加速」 上遊晶片國產替代明顯加快
    光模塊行業換擋加速 上遊晶片國產替代明顯加快上周光博會成功閉幕,產業鏈上下遊共同驗證高景氣度。運營商市場駛入5G快車道,前傳市場已規模出貨,波分下沉趨勢下,CWDM/DWDM有望成為未來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數據中心市場方面,200G/400G已經上量,Top5雲和網際網路廠商仍是市場需求主要驅動力。
  • 國內存儲晶片廠商布局DRAM,加速國產替代
    打開APP 國內存儲晶片廠商布局DRAM,加速國產替代 佚名 發表於 2020-06-15 17:39:03 中國作為全球電子產品的製造基地,長期以來都是存儲器產品最大的需求市場,但是國內存儲晶片的自製率較低,國產替代的空間十分廣闊。 巨頭瓜分全球,高度壟斷 存儲器的核心是存儲晶片。以斷電後數據是否丟失為劃分依據,存儲晶片可分為「易失性晶片」和「非易失性晶片」兩大類。 易失性存儲晶片通常被用在隨機存儲器RAM中,通常在斷電之後,這類存儲器就會丟失數據。
  • ASIC對FPGA實現國產替代!中國正在向著晶片自主目標邁進
    但近日,睿創微納自主研發的ASIC處理器晶片已然可以取代FPGA,相較於FPGA,ASIC不論是在體積、成本、功耗以及專業紅外線圖像處理方面都具備相當的優勢。至此,國產紅外晶片已然後來居上,在國際市場也有了一席之地。
  • 勢在必行,浩辰軟體加速工業軟體國產化替代步伐
    大力發展科技產業,實現工業軟體國產化,成為當下時不我待的命題。為此,浩辰CAD在已經具有自主可控技術的基礎上仍在不斷強化國產替代方案,助推我國工業軟體國產化不斷深入。亟需被正視的現狀中國工業軟體發展的歷史影響因素已經無法深究,也無力改變,但是當下工業軟體的發展現狀卻不得不被正視,工業軟體主要包含三大領域,研發設計類(CAD、CAE、PLM等)、生產調度和過程控制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