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兩朵烏雲毀了名聲的開爾文

2021-01-05 量子研究

學過物理的人應該聽說過開爾文的兩朵烏雲之說: 「十九世紀末,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晴朗天空中的遠處飄浮著兩朵的令人不安的烏雲...」,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兩朵烏雲掀起了狂風暴雨,催生出了二十世界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開爾文爵士成了被歷史無情打臉的典型之一,在大眾心裡是一個驕傲自大、要被打倒的學術權威形象。

圖1:頭頂兩朵烏雲的開爾文勳爵

然而,開爾文真的是這樣的人嗎?

仔細查閱開爾文的經歷以及兩朵烏雲之說的上下文和歷史背景,可以發現開爾文是一個極富遠見的人,他在做「兩朵烏雲」演講時,已經清楚地意識到當時古典物理學的僵局,並且給後繼者指明應該遵循什麼方向。

咱們先看一下開爾文的經歷,在維基百科中時這麼介紹的:

開爾文勳爵(Lord Kelvin),原名威廉·湯姆森(1824年6月26日-1907年12月17日),在北愛爾蘭出生的英國數學物理學家、工程師,也是熱力學溫標(絕對溫標)的發明人,被稱為熱力學之父。在格拉斯哥大學時他與休布來克本進行了密切的合作,研究了電學的數學分析、將第一和第二熱力學定律公式化,和把各門新興物理學科統一為現代形式。他被廣為人知是由於他認識到了溫度的下限,也就是絕對零度。

他對電報機所作出的貢獻使他開始出名並帶給他財富和榮譽。先是因為在橫跨大西洋的電報工程中所作出的貢獻,他在1866年獲得爵士頭銜。到1892年,由於他在熱力學方面的工作,以及反對愛爾蘭自治的作為,使他被封為拉格斯的開爾文男爵,所以他通常被稱為開爾文男爵,這個頭銜來自於流經他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實驗室的開爾文河。受爵後,他因而成為首位進入英國上議院的科學家。

注意,開爾文第一次被封爵是因為在橫跨大西洋的電報工程中所作出的貢獻,第二次受爵才是熱力學上的貢獻以及在政治上的貢獻。開爵是一個全能性人才,橫跨工程、物理、數學、社會等多個方面,在當時具有非常高的聲望。

開爵在航海時發明了一種預測潮汐的機器,以及可調節指南針,以便糾正由於船舶製造中大量使用鐵而產生的磁偏差。在電學方面,開爾文發明了包括象限靜電計,電流天平等儀器,也被稱為「開爾文天平」或「安培天平」。

圖2:開爾文發明的預測潮汐的機器

圖3:開爾文發明的可調節指南針

可能是樹大招風。開爵太出名了,容易招黑。據說還有一段話廣泛被誤認為是開爾文所說:「物理學沒有什麼新的可以發現的事物了;所有剩下的只是更多和更精確的測量」;這段話要麼沒有引用,要麼說是引自對英國科學促進會的講話(1900年)中。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開爾文說了這段話;這段話其實是根據阿爾伯特·邁克耳孫所說的話改編的,他在1894年的一次演講中指出:「……似乎可以說,物理學宏大的基本原則已經牢固確立……一個著名的物理學家說,未來物理科學的真理應當從六位小數中尋找」。 麥可遜在芝加哥講話時,還有一位美國實驗物理學家密裡根也在場,他猜測麥可遜說的「著名的物理學家」是那位一言九鼎的開爾文勳爵。溫伯格在《終極理論之夢》書中對這一歷史也有所提及,被他稱為「在科學傳說裡,有一個不知是誰杜撰的故事」。這一黑,更加加深了開爵驕傲自大的形象。

說完開爵,現在來好好說一說「兩朵烏雲」的來龍去脈。

「兩朵烏雲」最原始出處來自1901年7月出版的 《哲學雜誌》 和 《科學雜誌》合刊上,刊登的是開爾文於1900年4月27日在英國皇家學會上發表演講的修訂版,題為「在熱和光動力理論上空的十九世紀烏雲」。

文章一開始 , 開爾文就開宗明義: 「 動力學理論斷言熱和光都是運動的方式, 現在這種理論的優美性和明晰性被兩朵烏雲遮蔽得黯然失色了。 第一朵烏雲是隨著光的波動論而開始出現的。 菲涅耳和託馬斯·楊研究過這個理論, 它包括這樣一個問題: 地球如何能夠通過本質上是光以太這樣的彈性固體運動呢? 第二朵鳥雲是麥克斯韋一玻耳茲曼關於能量均分的學說。」

他認為, 舊以太觀念「當物質原子相對於它們周圍的以太運動時, 原子就要排除它們前面空間中的以太」讓人非常不好接受,我們需要有令人滿意的以太和物質的關係, 使所有現象更快地得到充分解釋。 並且開爾文在總結總寫到「恐怕我們還必須把第一朵烏雲看作是很濃厚的」。

圖4:以太假說--地球行經承載光的介質以太

開爾文用大半篇幅論述了第二朵烏雲。 他簡述了能量均分學說出現的歷史, 舉例論述了該學說的內容及其面臨的困難。開爾文特別指出理論上計算的雙原子或多原子的定壓熱容量和定容熱容量之比的值與實驗觀察值的偏差 (理論值比實際值要小 )。開爾文寫道 : 「 與觀察的明顯偏離絕對足以否證玻耳茲曼一麥克斯韋學說」,「事實上, 玻耳茲曼一麥克斯韋學說的偏差比上面列舉的還要大」。他進而指出, 當我們考慮到分子光譜的有關數據時, 情況變得甚至更為嚴重, 我們從光譜發現, 每個分子的自由度比用來決定冷的數目大得多. 「實際上不存在玻耳茲曼一麥克斯韋學說與氣體比熱真實情況相符的可能性。」 顯然 , 開爾文論述第二朵烏雲時舉的是氣體比熱的例子, 也涉及到分子光譜, 然而卻沒有提到黑體輻射問題, 儘管黑體輻射問題的研究動搖了玻耳茲曼一麥克斯韋的能量均分學說, 是上世紀末物理學家十分熱衷的問題。 開爾文在文章中連致力於黑體輻射研究的普朗克和維恩都未提及。開爾文談到, 玻耳茲曼和麥克斯韋兩人都承認他們的學說與實驗相矛盾, 並且迫切要求解釋這種矛盾。 並且開爾文明確宣布 : 「達到所期望的結果的最簡單途徑就是否認能量均分這一結論」。

圖5:一個α螺旋肽分子的熱運動。這種不停的運動是既隨機又複雜的,而且任一原子的能量起伏都可以很大。然而,使用能量均分定理可以計算出每個原子的平均動能,以及許多振動態的平均勢能。灰色、紅色及藍色的球分別代表碳、氧及氮原子,而小白球則代表氫原子。

這裡可以看出開爾文是很謹慎的看待第一朵烏雲的,他指出現有的以太說難以讓人接受,需要有新的以太觀念來解釋現象。在第二朵烏雲上面,開爾文闡述了矛盾的所在,以及各大佬的觀點,然後明確指出解決矛盾最簡單途徑就是否認能量均分這一結論。

看到這裡不得不佩服開爾文的遠見,在這兩個問題上,他都抓住了問題的核心,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很正確:1. 呼喚新的以太觀,我們知道在後來的相對論中直接拋棄了以太說,這也算是新的以太觀;2. 否認能量均分結論,後來的量子化假說也算是對能量均分的否定。

這其實跟我們現在學術會議中做大會報告的大佬一樣,先講自己的工作進展,然後分析了本領域中遇到的困難,最後提一提解決思路,套路一樣一樣的。沒顯得很驕傲自滿,只不過開爾文當時站的角度更高。注意開爾文還是首位進入英國上議院的科學家,地位相當的高,面對一群小弟講話,吹吹牛似乎也很正常。試想年終總結大會上,哪個老闆不對學生吹吹牛打打氣。

圖6:十九世紀的英國上議院

人們更傾向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情。二十世紀發展起來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確實是對傳統物理學的顛覆,很不幸,開爾文因為兩個烏雲的比喻成了被顛覆的權威的代表。如同亞里斯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後來由於各種「反形上學「的學說興起,亞里斯多德在大眾眼裡似乎也成了被打倒的對象。

目前「兩朵烏雲「的比喻仍在沿用,例如,暗物質和暗能量被稱為「籠罩在21世紀物理學上的兩朵烏雲」。

參考文獻:

[1] Lord Kelvin, Phil. Mag., 2-7,1 (1901)

[2] Lord Kelvin, Boltimore Lecture on Molecular Dynamics and the Wave Theory of Light, London(1904)

[3] John Horgan, The End of Science. (1996)

[4] 史蒂芬.溫伯格. 終極理論之夢. 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第一代開爾文男爵威廉·湯姆森

(本文為量子研究創作,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開爾文的兩朵「烏雲」——經典物理學的危機
    作為一位大物理學家,開爾文的感覺是敏銳的。然而,他還是低估了這兩朵「烏雲」的威力。它們是從根基上動搖了經典物理學大廈,使經典物理學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開爾文所稱的第一朵烏雲就是指的邁克耳遜一莫雷的「以太」漂移實驗。
  • 在線教育的兩朵烏雲
    但這場在線教育的狂歡中,兩朵烏雲正在襲來。2020年3月,斑馬AI英語月收入突破3億,低齡段課程被驗證成功;緊接著,斑馬數學業務的月收入也接近了1.5億規模,一年時間躋身垂直賽道第一梯隊,目前數理思維領域的兩大創業公司最新披露的數據,火花思維月營收1.5億,豌豆思維8000萬。另一方面,猿輔導旗下的粉筆教育,已經成為公務員考試培訓領域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單月營收達到5.5億元,連續5個月同比增長200%。猿輔導「貪吃蛇」式的擴張尚未停止。
  • 兩線測電阻和開爾文測電阻(四線)的區別
    其實,這種只是普通的兩線制測電阻,那麼,他對於電阻要求測量的精度不高,隨便測。這種測量方法回引入導線和接觸電阻,所以,精度一般。如果是對於精度要求很高的電阻,準確度又上升了等級要求。這種方式就不能達到我們想要測試的準確電阻了,這個時候就要採用四線制(也叫開爾文測電阻,因為是他發明的,這個人超厲害的,除了這些發明,他在其他領域也有不錯的成就,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百度百度啦)。
  • 主線科技CEO張天雷:智能駕駛領域的三朵「烏雲」
    把這些人做一些分類的話,基本上現在我們覺得在市場上分為兩大陣營,可能表達的意思不到位,這兩個陣營的人互相之間還有些意見,因為我有非常多的好朋友有的在主機廠,還有的在非常大的科技企業,互相覺得我要打擊你等等這樣的。從我們來看,主機廠他是非常的注重它自己的產品的完善度和交付能力。而在另外一個極端,科技公司非常注重它產品的智能性。
  • 星太奇:古老師「名聲」全被假人給毀了,這下真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星太奇:古老師「名聲」全被假人給毀了,這下真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上回說到冬瓜小學在星太奇和奮豆大神的影響下,掀起了一場假人的熱潮,就連古老師都在某商城入手了自己的假人,想要放在教室裡威懾學生,結果還被星太奇給放了氣。放了氣後的假人反而更加像古老師了,但在某些尷尬的場合,像古老師可不是一件好事。
  • 關於開爾文電橋的原理詳解
    採用四端子檢測電阻的成熟開爾文測量方法改進測量。結果也表明,應特別注意電路板布局。遵循本文中給出的布局實踐,我們可依賴開爾文測量方法,高精度測量檢測電阻上的毫伏級壓降。 開爾文電橋 在討論超高精度CSM/CSA之前,我們首先將時間回溯,了解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家及先鋒工程師,開爾文男爵(圖1)。
  • 開爾文勳爵:以失敗定義一生
    開爾文勳爵(網絡圖)開爾文的發明專利使他有了很多收入,他漸漸成了富翁。但是他把大量的金錢都用在新的研究上。1870年,開爾文的弱不禁風的妻子害病死去,他們結婚十八年以來,感情很好,可惜她沒有能夠同湯姆生共享天年。妻子去世以後,開爾文買了一艘遊艇,把全部精力放在航海研究上。他熱愛大海,喜歡乘風破浪地航行。過去幾次橫渡大西洋的情景,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 PGONE被封殺,馬蘇名聲毀了,網友:為什麼放過李小璐?
    隨著事情的推進,馬蘇名聲也毀了,她欺騙了網友和賈乃亮,還被爆出曾經追求過PGONE,有網友疑惑道:為什麼放過李小璐?這位女主角?如果不是因為有甜馨,要保護甜馨,你覺得現在李小璐的處境會如何呢?
  • 「開爾文」脫「水」?國際計量大會一錘定音!
    「開爾文」定義大換臉……2018年11月13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在法國巴黎開幕,來自國際計量局正式成員國和附屬成員國(經濟體)的近300名代表出席大會。中國質量新聞網截圖備受關注的國際單位制修訂將在此次大會上進行表決,在SI基本單位量子化演進的大潮中,基於「水的三相點」定義的「開爾文」,自然也在重新定義之列。
  • 七大國際單位之熱力學溫度:開爾文
    熱力學溫度由開爾文定義,符號T,單位K(開爾文,簡稱開),是七大國際單位之一。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定義熱力學溫度單位為開氏度(oK)。1967年,第十三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將其改為開爾文(K)。開爾文以絕對零度(0K)為最低溫度,並將水的三相點的溫度規定為273.16K,開爾文定義為:水的三相點熱力學溫度的1/273.16。
  • 中英聯合團隊修正經典開爾文方程理論
    中新網安徽新聞12月10日電 (記者吳蘭)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王奉超教授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安德烈·海姆教授團隊合作,在納米限域毛細凝聚理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修正了經典開爾文方程理論
  • 西南交大博士以第一作者在自然雜誌發表文章,對傳統開爾文公式進行...
    毛細凝聚現象通常由開爾文方程進行科學描述,該方程提出距今已有150餘年,能很好地解釋在大於10 nm通道中的毛細凝聚現象,這個寬度只有人頭髮絲的千分之一。然而若想要毛細凝聚發生在環境溼度條件(通常是相對溼度30-50%) 下,通常需要更小(<1 nm) 的通道尺寸,而這個尺寸跟水分子自身大小(大約0.3 nm)相當。
  • 烏雲主站負責人「瘋狗」:烏雲平臺發展
    【IT168 評論】9月12日消息,烏雲首屆安全峰會今日召開。從現場情況來看,這次大會受到了業界的最廣泛關注。會議開始,烏雲主站負責人「瘋狗」對烏雲做了簡單的介紹。烏雲從2012年7月12日有了第一個註冊用戶,到現在白帽子數量是6214個,註冊廠商1827個。
  • 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一開爾文以上
    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以上被認為是該領域一個重要裡程碑,對於將現有原型擴展至更大更強的量子計算機來說,研究結果將能帶來極大影響。 量子比特對應經典的計算比特,可以通過超導電路實現或在半導體(比如矽)內形成。這類固態平臺需要冷卻至極低溫度,因為熱量產生的振動會干擾量子比特,進而影響性能。
  • Intel量子計算機技術 首次突破1開爾文
    最近在《自然》這款學術權威的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科研技術,「熱」量子計算機技術,該技術是將需要在約0.1開爾文(零下273.05攝氏度)下運轉的量子計算機,溫度提升至1.1左右開爾文溫度。該技術能將矽中的電子自旋作為量子比特,並且可以和周圍在1.1開爾文左右溫度的材料有效的隔離開,從而引入定域電子來操控量子比特,科研人員聲稱這將是此類量子處理器擴展至百萬量子比特所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
  • 修正開爾文方程!90後女科學家發現納米限域毛細凝聚新現象
    圖 | 刊登Nature開爾文方程的提出到現在有 150 多年的時間,新理論解釋了在大於 10 nm 通道中的毛細凝聚現象,這個寬度只有人的頭髮絲的千分之一。「簡單來講,我們這項研究結果,就是論證了開爾文方程在更小的原子級別尺度下的適用性,之前大家在應用開爾文方程時,可能仍心存疑惑,但現在我們可以更放心地應用開爾文方程來解決實際問題。」
  • 修正經典開爾文方程!中科大建立新理論
    開爾文方程從理論上描述了毛細管內彎曲的液氣界面引起的蒸氣壓變化,被認為是固液界面潤溼領域三大經典理論之一。然而,當通道直徑縮小到水分子大小相當的尺寸時,由於實驗觀測難度大,開爾文方程裡採用的彎月面曲率、接觸角等概念難以被準確定義,而如何在納米尺度下修正開爾文方程,一直是研究者們關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