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的兩朵烏雲

2020-11-06 儒博智學

來源 | 信口說

作者 | 信口說


在線教育風口正盛。

疫情疊加暑假,頭部玩家不斷用數據刺激著市場的神經。

猿輔導:K12正價在讀學生人次將達370萬左右,其中網課秋季正價在讀學生人數為220萬,斑馬AI課正價在讀學生人數150萬。

作業幫:2020年暑期,付費課學員總人次780萬,同比增長超過390%;暑期正價班學員就讀人次超過171萬,同比增長超過350%。

跟誰學:2020年第二季度正價課付費人次達到159.6萬,同比增長366.0%。

掌門1對1:今年4月報導顯示,付費學員人數增長約300%,單月課耗超5億元人民幣,遠超行業同類競品課耗的總和。


頭部玩家都已超過百萬學生量級,雖然我們不清楚各家對「正價課」的定義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線教育的火爆,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資本加入,進一步推動了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

無論是主動披露,還是知情人士透露後的不予置評,頭部玩家都在急迫地用高速增長的用戶數據,來吸引市場和資本的進一步關注。

2020年,猿輔導完成超10億美元融資,公司估值已經達到130億美元;作業幫在完成7.5億美元融資後,被傳出正在尋求新一輪6.5億美元融資,目標估值100億美元;掌門教育被報導已完成4.5億美元融資;火花思維完成2.5億美元E輪融資;豌豆思維獲得2億美元C輪融資……

二級市場,跟誰學無視國外機構煞費苦心的十多次做空,股價一路沖天,2020年已上漲4倍,市值超越新東方,更是引發市場對在線教育的無線想像。


頭部玩家加速向前,市場認知和集中度迅速提高。

但這場在線教育的狂歡中,兩朵烏雲正在襲來。


1
效果與規模

在線教育的教學效果,一直備受關注。

蔡元培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於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教育最終是要幫助學生進入社會,這裡面包含了教育的兩個重要功能:知識傳遞和社交。

但目前在線教育的環境,幾乎只能實現知識傳遞的功能,缺乏互動溝通,隔著屏幕,老師無法有效把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即使能夠自律的學生也難以一直保持專注。線下教學提供了很好的約束環境,在某一時段只能和同學一起學習,而且老師還能進行有效的現場監督,但在線教育的環境沒有約束性,學生也無法和同學、老師進行有效的實時互動。著名在線教育平臺MOOC的完課率只有4%,足以說明在線教育的效果困境。

其次是教學內容的本地化和學生的個性化,與目前頭部玩家大班模式的標準化和規模化是衝突的。當然,標準化的大班模式是短時間內進行規模擴張的最有效措施,要想在競爭中獲得高增長繼續拿資本的錢,就必須選擇能夠支持高增長的模式。但K12階段各地教學內容不盡相同,學生的基礎和接受能力也不同,統一化的大班教學只能做基礎知識和應試技巧的教學,要想進一步提高成績,就需要有個性化的針對。


再者,朋友圈廣告中大量的免費課、9元課、49元課,吸引來的多是羊毛黨,或者僅僅抱著嘗試一下的的態度,這種情況下的學習效果可想而知。

在線教育的教學效果有待提升,結果是機構花費了大量的營銷費用,但轉化率和留存率低,這一點在大班模式中更為明顯。據了解,某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的9元課,轉化率不到10%,49元課的轉化率不到20%。在保持規模增長的同時,儘可能提升教學效果,成為了在線教育機構面臨的緊迫問題。

名師授課+輔導老師,是現在頭部玩家在線大班的主要模式,而為了提升教學效果,越來越龐大的輔導老師隊伍,正在將在線教育機構「變重」,大班模式逐漸向小班模式靠攏。

跟誰學早已在「大班教學、小班服務」基礎模型之上,悄然迭代出了「大班教學、小班服務、個性體驗」的大小班切換課堂。跟誰學目前的教師和輔導老師總數約為一萬,其中約90%是輔導老師,並持續加大輔導老師的招聘力度,在武漢、西安、濟南、杭州等地建立了專門的輔導老師基地,打出了未來招聘萬人的標語。

猿輔導也進行了多場輔導老師的招聘專場,已經進駐北京、武漢、西安、鄭州、濟南、南京、成都、長沙、瀋陽等八地。學而思網校今年也在北京、西安、濟南、鎮江、武漢、成都之外,新建立鄭州、南京、天津、合肥、重慶、長沙、瀋陽、長春、石家莊等9家基地,主要用於輔導老師的培訓。

可以發現,這些在線教育機構選擇的輔導老師基地,都是有師範院校的城市,保障了人才的供給。同時,輔導老師這一幾乎是新創立的崗位,解決了龐大規模的學生就業需求,而且在當地的薪酬可觀。以跟誰學為例,其在武漢招聘的輔導老師,無責任底薪漲到5000元,提成是按照階梯核算,遠高於武漢平均薪資水平。

在這場在線教育的角逐之中,大規模輔導老師的招聘、培訓、管理,成為了競爭的核心之一。

另一方面,大量家長用腳投票,導致強調個性化教學優勢的在線1對1再次興起。強監管、高互動、快反饋是1對1相對於班課模式的先天優勢,這種約束環境是對教學效果極其重要的保障,特別是對於K12低齡段的學生,直接的溝通才能保持其專注。1對1也能更好地支持內容的本地化研發,老師不用千人一面的授課,根據當地的教學大綱做深度的解析,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也可以及時靈活調整和被滿足。

在線大班鏖戰之時,低調的掌門1對1悄悄完成了新一輪超4.5億美元融資,投資方為軟銀願景基金、元生資本、加拿大養老基金、世界銀行旗下國際金融公司和CMC資本等。在線1對1學科輔導業務中,掌門1對1已經佔據垂直賽道近80%的市場份額。個性化教學帶來的良好教學效果,使得掌門的學員續費率高達87%,轉介紹率超50%,目前掌門教育單月課耗超5億元,今年營收有望達到60億元。依託1對1,掌門教育已經成為在線教育第一梯隊的另一極。


2
流量的焦慮

不可忽視的是,兩個暑假+疫情下的燒錢獲客,已經幾乎將在線教育的流量消耗殆盡。

頭部玩家的正價課程在讀總人數不過千萬,相比於1.5億總人數的中小學生,似乎佔比微不足道、滲透率尚有提升空間。但種種跡象表明,在線教育可以獲得的流量,正在接近天花板,特別是疫情之中全民被迫接受網課,能夠接觸到網課的學生幾乎都已上線,已經沒有更多挖掘空間。

即使是跟誰學引以為神秘武器的獲客能力,也在競爭中失去了魔力。從數據看,跟誰學銷售費用在成本結構中的佔比一路攀升,已經從2019年初的37%翻倍上漲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73%,隨之而來的是經營利潤迅速轉虧。

獲客成本上升之外,營銷帶來的收入增長也在放緩。最近四個季度,跟誰學的銷售費用同比增長都是6倍以上,但收入的增長只有3倍多,而銷售費用直接對應的當季現金收入增速下降得更多,這會導致下一季度的確認收入增速進一步降低。

流量見頂後,邊際獲客成本上升,虧損加劇,這一幕仿佛是2018年的在線英語1對1的大戰。不同的是,在線K12有更大的行業空間,也有更多輾轉騰挪的餘地。

前端的流量工具再次加入競爭。好未來的牌照搜題APP「題拍拍」密集出現在各地的地面渠道廣告中;作業幫宣稱,其暑期正價班新增人次中超過67%來於自有流量(主要是牌照搜題APP);有道也在廣受歡迎的有道詞典APP中嵌入了「有道精品課」功能頁。伴魚獨闢蹊徑,憑藉繪本獲取低成本用戶流量,進而推廣矩陣式課程,少兒英語1對1是高客單價、重服務的核心收入產品,伴魚AI課和伴魚精讀課則是高毛利、中客單價的利潤型產品,已實現累計用戶4000多萬,付費用戶總數超過160萬。

從在線教育機構角度看,OMO模式將是線上流量枯竭後向線下拓展的必然選擇。學而思網校宣布與聯想的線下門店達成戰略合作,字節跳動被曝出正在接觸兩家營收規模在1億元左右的線下K12培訓機構,以加快在教育板塊的布局。從線上到線下,這與前兩年電商行業的競爭轉向對線下零售店的收購,如出一轍。可以想像,K12在線教育的大戰燒到線下門店的那一天,已經不遠。

對於流量的迫切渴求,刺激頭部玩家不斷開疆拓土,橫向上拓科、拓班,縱向上延伸到低幼和更廣範圍的年齡階段。

猿輔導是最成功的嘗鮮者。「斑馬系」產品大殺四方,為後續的兩輪10億美元級融資提供了強大的背書。2020年3月,斑馬AI英語月收入突破3億,低齡段課程被驗證成功;緊接著,斑馬數學業務的月收入也接近了1.5億規模,一年時間躋身垂直賽道第一梯隊,目前數理思維領域的兩大創業公司最新披露的數據,火花思維月營收1.5億,豌豆思維8000萬。另一方面,猿輔導旗下的粉筆教育,已經成為公務員考試培訓領域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單月營收達到5.5億元,連續5個月同比增長200%。猿輔導「貪吃蛇」式的擴張尚未停止。

細分賽道的龍頭也展現出了極強的拓張意願。VIPkid成為在線英語1對1賽道唯一的贏家後,新推出大班課的大米網校、小班雙師的中外教培優、啟蒙英語和數學思維,尋求下一個增長曲線。K12在線1對1賽道80%的市場份額,奠定了掌門1對1的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和學員粘性的優勢,在拓班、拓科和下沉城市的延伸中提供了強大的支持,而K12學科也讓掌門在低幼和6-18歲的更廣範圍年齡階段的拓張,極具潛力。

一旦頭部在線教育公司的拓科和延伸能力被驗證,必將加速競爭和集中度的提升,行業成熟提前到來,頭部玩家優勢加強,中小機構和新進入者的機會更加渺茫。


3
組織的挑戰

在線教育行業發生的種種改變,幾乎都能在提升效果、獲取流量裡找到答案。

應對這兩個挑戰,在線教育機構更多需要的,是向內尋求組織能力的提升。

資本和人才加速湧入後,頭部玩家在教研教學、師資儲備、品牌影響、獲客渠道上已經沒有根本性的差別,任何被證明有效的競爭手段都會迅速被學習、實施,唯一有差別的,是組織基因和管理效率。

競爭對手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複製,唯一複製不了的是他的發展歷史。

猿輔導和作業幫是題庫工具起家,具有先天流量優勢;跟誰學是名師起家,名師成為發展前期保障教學效果和低成本獲客的利器;學而思網校的壯大依託了學而思培優線下的紮實基礎和標準化體系;VIPkid北美10萬教師,是其成為黑馬的堅實壁壘……發展至今,當初的單點優勢都已經轉化為各家獨有的組織能力的一部分。

如何保障招生引流的措施高效落地,如何提高營銷廣告的轉化率,如何迅速組織起龐大的老師團隊,如何實現產品的迭代創新,如何讓學生的學習更有效果……最終的競爭都是組織能力的競爭。

規模化帶來的管理挑戰,也加劇了機構對自身組織能力提升的訴求。頭部的在線教育機構,都是在短短幾年間,膨脹為一個過萬人的龐大組織。或許他們也沒有想到如此快速的增長,如何管理這樣一個龐大的組織,是每家都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高速增長的同時,精細化管理不得不提上日程。

跟誰學早期在設備採購上就對成本卡得就很細,例如很多員工電腦沒必要高端配置,就採購能滿足基本需求的電腦,只有對於設計、技術這類需要高運算能力的,才會配置蘋果電腦。而後持續加大技術創新,賦能組織效率,2020半年報研發投入超過2億元,有近2200位內容、技術和產品研發人員。

作業幫依據在線教育特點和用戶需求,形成了一套教研教學及服務運營體系,在教學教研上,特意把教研、教學和輔導老師體系分開,各自獨立運作,用數據化提升組織管理,日常跟蹤課程各環節學情、上課提醒、一對一答疑輔導、家訪等,通過數據化工具和專用產品進行學生端管理,提升人效,實現精細化運營。

掌門教育已經搭建起完善的智能化教學路徑體系。從智能排課、智能測評、智能備課、智能教學到作業批改,通過數據追蹤、學情分析,精準匹配,優化校準,為孩子高效學習打造正向循環的同時,通過科技在教育中的場景化落地實現管理的標準化和高效率,為教師「降本增效」, 目標在每個環節都爭取做到精進1-2%。

在線教育的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也許還有更多的烏雲在醞釀。

但勇敢的水手們,會一直乘風破浪。

相關焦點

  • 被兩朵烏雲毀了名聲的開爾文
    學過物理的人應該聽說過開爾文的兩朵烏雲之說: 「十九世紀末,物理學的大廈已經建成,晴朗天空中的遠處飄浮著兩朵的令人不安的烏雲...」,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兩朵烏雲掀起了狂風暴雨,催生出了二十世界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開爾文爵士成了被歷史無情打臉的典型之一,在大眾心裡是一個驕傲自大、要被打倒的學術權威形象。
  • 開爾文的兩朵「烏雲」——經典物理學的危機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這兩朵「烏雲」的威力。它們是從根基上動搖了經典物理學大廈,使經典物理學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開爾文所稱的第一朵烏雲就是指的邁克耳遜一莫雷的「以太」漂移實驗。人們知道,水波的傳播要有水做媒介,聲波的傳播要有空氣做媒介,它們離開了介質都不能傳播。太陽光穿過真空傳到地球上,幾十億光年以外的星系發出的光,也穿過宇宙空間傳到地球上。光波為什麼能在真空中傳播?它的傳播介質是什麼?
  • 主線科技CEO張天雷:智能駕駛領域的三朵「烏雲」
    把這些人做一些分類的話,基本上現在我們覺得在市場上分為兩大陣營,可能表達的意思不到位,這兩個陣營的人互相之間還有些意見,因為我有非常多的好朋友有的在主機廠,還有的在非常大的科技企業,互相覺得我要打擊你等等這樣的。從我們來看,主機廠他是非常的注重它自己的產品的完善度和交付能力。而在另外一個極端,科技公司非常注重它產品的智能性。
  • 白帽社區「烏雲」關閉 公告稱網站服務升級
    烏雲運營團隊在官網聲明中稱,烏雲及相關服務將進行升級,將在最短的時間內回歸……不管是從前,現在,還是未來,我們都將堅持這麼做下去。  烏雲還在公告中強調:一直以來,烏雲致力於讓安全性作為用戶選擇產品的重要考量之一,促進企業更重視安全,讓更多人重視安全關注安全,從而營造出更好的安全生態。
  • 烏雲主站負責人「瘋狗」:烏雲平臺發展
    【IT168 評論】9月12日消息,烏雲首屆安全峰會今日召開。從現場情況來看,這次大會受到了業界的最廣泛關注。會議開始,烏雲主站負責人「瘋狗」對烏雲做了簡單的介紹。烏雲從2012年7月12日有了第一個註冊用戶,到現在白帽子數量是6214個,註冊廠商1827個。
  • 10月份公共品牌INC指數: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讓人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原指事情有兩個線索,先說其中的一個。出自《紅樓夢》54回:「老祖宗一張口難說兩家話,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謊且不表,再整那觀燈看戲的人。」咱先來聊聊平陰玫瑰吧。
  • 烏雲疑雲:創始人被捕背後的故事 | 獵雲網
    江湖傳言,他曾在雲集了一萬名白帽子的烏雲眾測(烏雲於2014年推出的安全眾包平臺)排行榜中名列第二。2013年底,方小頓找到楊蔚。本以為只是一次技術探討,卻讓楊蔚面臨一次重要選擇。一頓烤肉的工夫,兩人就達成共識,楊蔚決定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烏雲,負責烏雲眾測。在烏雲這個小生態圈子裡,湧現了許多知名白帽子。豬豬俠也是其中之一。
  • 她來自《黑糖瑪奇朵》,現年31歲,擁有兩棟豪宅
    《黑糖瑪奇朵》是臺灣的經典偶像劇之一,這齣戲由布萊克Girl和棒棒糖的成員主演,雖然按照現在的設想,劇情不合邏輯,但當時卻獲得了相當好的收視率,在男主角中很受歡迎,其中扮演甜美迷人角色的丫頭-詹子晴也很受歡迎。
  • 華為「兩朵雲」破解移動寬帶困局
    「兩朵雲」破解難題  針對上述問題,華為提出自己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就是「兩朵雲」的概念。  「目前,移動網際網路上的應用主要還是基於2G時代的網際網路的內容,但將來,移動寬帶不只是網際網路和移動語音網絡的簡單疊加,而是以更合適、更經濟的網絡拓撲出現。
  • 51CTO學院喜迎兩周年慶典 領跑職業在線教育市場(組圖)
    51CTO學院的成立重新定義了技術人員查找資料及學習的習慣,從讀書、論壇、博客、下載等方式轉變為在線視頻培訓。兩年來,隨著在線教育迅速的發展,51CTO學院已經擁有500名講師,350萬學員,18大類126小類的課程體系,3000門課程及50000個視頻。不論從內容質量、涵蓋品類,服務質量來講,51CTO學院都已經是中國最大的IT實戰在線教育培訓平臺。
  • 在線教育的魔幻:​忙著搞在線教育的人,也被在線教育著
    在線教育,寄託了疫情期間給學生最好教育的決心,也是對疫情持久戰的宣戰。 停課不停學,是反擊疫情、振奮人心的第一槍。 在線教育這座高樓,平地而起。 在線教育被瘋狂追捧,線下機構也搏命式轉戰線上,力求能夠分到一杯羹,救命自保。
  • 在線教育究竟是網際網路行業還是教育行業?——未來在線教育行業將會...
    前言在線教育作為一級市場最熱的一個賽道,在2014至今,被頻繁熱炒很多投資者都在問「你怎麼看在線教育」本文我就簡單講兩句我覺得特別重要的一、在線教育是網際網路行業還是教育行業?在線教育首先是網際網路行業,其次才是教育行業!
  • 在線教育每天燒一億元的廣告費為哪般?
    是資本燃燒的熊熊烈火,是家長交的學費,是幾年前OFO摩拜千騎大戰,是餓了嗎美團百團大戰的在線教育大戰的延續。10年前,沒有資本會投教育行業,資本追求的是快速規模化、可複製化。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 「冰火兩重天」下,在線教育行業洗牌機會何在?
    如今疫情漸去,在線教育戰場依舊打得火熱,低價引流、免費教輔、天價廣告投放…在線教育「野蠻」拓客之路還要走多久?進入加時賽後,在線教育還有哪些機會?在線教育加時賽已啟動從2011年開始,在線教育站上了風口,得以快速發展。目前市面上有58%的線上機構成立時間不足五年。
  • 「花兩塊錢賺一分錢」風口上的在線教育,離盈利還有多遠?
    2020年,疫情讓教育培育行業迎來冰火兩重天,線下教育被短暫叫停後,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在線教育「逆襲而上」,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中科院6月發布的《中國K12在線教育市場調研及用戶消費行為報告》顯示,61%的家庭每年至少花1萬元以上用於在線教育費用,2022年K12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1500億元,滲透率將突破55%。
  • 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在線教育
    現如今網際網路技術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4G的風頭還沒過去5G接踵而至,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等的普及與便攜的特性,為在線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極其有利的技術和載體支持。而在線教育模式高效、便利、資源互通、低門檻、低成本的特性,打破了傳統教育地域、時間等的限制。所以說在線教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 扎心的短句,花開兩朵,一悲一傷
    一、故事的結局多是這樣,花開兩朵,一悲一傷。
  • 《飛虎之雷霆極戰》高能來襲,「警界三朵金花」顏值在線狙擊!
    《飛虎之雷霆極戰》高能來襲,「警界三朵金花」顏值在線狙擊!《飛虎隊之雷霆極戰》於9月6日開播了,早在沒開播之前,觀眾們就比較期待這部電視劇了,因為這部劇集結了無數女神,那些年TVB顏值男神女神,基本上都在這部劇中集合了,尤其是還有我們的「警界四朵金花」,他們的顏值分分鐘能將人在線「狙擊」,該劇劇情和名字相呼應,講述的是一夥神秘的勢力在中國香港進行犯罪行為,城市安全問題箭在弦上,這個時候,中國香港飛虎隊隊長開始挑選警界各類精英,組合成特別行動組
  • 在線教育or傳統教育
    超剛需的特徵使K12在線教育市場素被冠以「黃金賽道」之稱。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技研究所家庭調查顯示,K12在線教育市場每年以10%的增速在成長。不僅有市值百億的巨頭好未來、新東方、跟誰學,還有猿輔導、作業幫、掌門1對1等未上市的獨角獸,而公眾對在線一對一和大班課兩大主流模式的爭論也從未止息。一對一學科輔導作為最早成熟起來的賽道,經歷多次行業洗牌,格局相對穩定。
  • 徵兵「五朵金花」帶動從軍報國熱潮
    像項麗娟一樣傾心盡力抓徵兵的還有張琳、祝天豔、李慧和徐會,她們被譽為大理白族自治州徵兵工作中的「五朵金花」。她們有的是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有的是高校武裝部部長,有的是軍隊文職人員,她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積極努力,為徵兵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也在全省徵兵戰線樹起了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