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導航為什麼那麼難用?這才是真相-車載,導航,為什麼,難用...

2021-01-08 快科技

這個問題雖然不至於算是「人類未解之謎」,但是它的困擾程度也絕對能在用車方面排得上號。

先來劃定一下討論範圍。所謂的「車載導航」功能,一般是基於車機系統/車載大屏而來的,而「車機/大屏」在我看來又包括三種存在形式:前裝、準前裝、後裝

前裝:車輛出廠時標配。

準前裝:出廠時不標配,車主購車時在4S店加裝。4S店宣傳時稱為原廠導航和非原廠導航,但一般都是非原廠的。

後裝:時間上,並不是提車時安裝的產品,空間上,在4S店以外安裝的產品。

本文討論的「車載導航」,包括這三種形態的產品,但是會把重點放在前裝導航上。以下文章涉及」車載導航「字眼時,也大多數是指前裝導航產品。(原因後面說)

事實上,不管是前裝、準前裝還是後裝,在這兩年都繞不開一個非常強的對手:手機導航。前幾天,我司在微信公眾號(極客汽車)以及今日頭條平臺上做過這麼一個調查:你開車的時候用手機導航還是車機導航?

投票結果:用手機導航的佔了大多數。

微信公眾號平臺收到了將近600個投票,其中使用手機導航的佔到了84%,使用車機進行導航的只有16%。今日頭條平臺有3000多人投票,選擇使用手機導航的佔到了67%,使用車機導航的有33%。

兩個平臺的投票結果有一定的差異,產生這種差異的原因先擱置不聊,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大部分人在開車的時候是更喜歡用手機進行導航的,只是比例多少的問題。

所以,手機導航之於車機導航,不能說在體驗上完全碾壓,讓車機導航很沒面子倒是肯定的。

那麼車載導航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這是一個非常錯綜複雜的問題,這篇文章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力求解釋一些基本問題以供參考。

從產品本身以及用戶角度來說,我覺得可以歸納為兩方面:聯網能力差、交互體驗差。

聯網能力差:

先說聯網。聯網能力對於車載導航的影響又可以分成三部分:實時路況/躲避擁堵、地圖數據更新、目的地在線查詢。如果以手機導航作為參照來比對,你應該會對此深有共鳴。

實時路況/躲避擁堵:這完全是被手機導航教育的功能,但是又非常非常實用。它需要不間斷的online,車機不具備聯網能力的話,做不到這一點。

地圖數據更新:車載導航的地圖更新頻率,慢的可能一年一次,快的也不過一季度一次。至於更新方式,」老司機「可能都知道,要麼是去4S店做更新,要麼是自己把地圖數據存在SD卡上,用它來更新。

最要命的是,去4S店(官方更新)進行地圖升級,大部分情況下居然是要收費的!不管是操作形式還是思維方式,都已經太落後於時代了。再看看現在手機導航的地圖包更新方式,天壤之別。在技術層面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汽車不能聯網,不能實現類似OTA更新(ontheair)的方式。

目的地在線查詢:你以為在車機導航裡,隨便哪個目的地都可以搜出來?這麼想就天真了。地圖供應商並不會向整車廠提供非常大的POI(興趣點)數據包,也就是說,很多POI其實壓根不在車機導航的信息庫裡。

舉個例子,曾經觀致汽車提出過一個需求,希望做richpoi,這讓研發團隊很頭疼,因為在他們的服務經驗裡,沒有這樣的先例。另一方面,手機導航App對於POI的處理方式是本地+雲端,相比手機,車機導航在本地端可能勉強一戰,但是雲端能力的缺失,就是大問題了。

實時路況/躲避擁堵、地圖數據更新、目的地在線查詢,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用車載導航的時候,是不是遇到了這些問題?如果具備聯網能力,不能說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但至少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先決條件。

說到這兒,又涉及到一個問題:車機為什麼不能聯網?

原因在於:以前整車廠對於車聯網的認識以及需求還遠沒有現在這麼強烈,即使認識到了online的重要性,數據流量也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交互體驗差:

如果說聯網能力差是硬傷,那麼交互體驗方面,多少有點見仁見智,但是想必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會覺得車載導航的交互有問題,尤其是當有了手機導航App作為參照之後。

當然,並不是說在開車場景下,手機導航的交互方式就一定好,事實上,駕駛場景下肯定要考慮安全等問題,但我們仍然能列舉出車載導航在交互方面的很多問題。按照導航操作的流程來分析:

導航前:主要表現為目的地的輸入以及系統給出的反饋。某德系品牌被公認為是車內交互做的比較好的一家,但儘管這樣,想在他們的車裡查詢一個目的地,步驟也非常繁瑣。

以查找一個附近的餐館為例,需要經過「導航-目的地搜索-興趣點-在當前位置附近搜索-餐飲及酒吧-中餐館-北京菜-瀏覽餐館」這樣⼀個極其漫長複雜的過程

事實上,很多歐系品牌車型在目的地查詢上都是以「門牌號」作為查詢依據的,這是歐洲人的使用習慣,但中國人更喜歡以「POI」的方式查詢。在這方面,自主品牌反而做的更好。

其實,最近一兩年的很多新車已經在目的地搜索方面改進了很多。隨著車聯網的逐漸普及,查詢目的地的方式變得更多樣,比如可以用人工呼叫系統查詢,可以在手機上查詢然後發送到車機,等等。而就車機本身來說,也有很多的車型開始支持通過硬體完成的觸控手寫輸入,比如寶馬和奧迪在多維旋鈕上集成觸控板的做法。另外車內語音交互也開始被重視(體驗不敢恭維)。

當然,也不能完全照搬手機上的那套輸入方式,想想在汽車的觸控螢幕上摁虛擬全鍵盤的情景,體驗也好不到哪去。

導航中:首先,語音提示是一個大問題。不知道有多少人覺得車載導航的語音提示不好用,尤其是在經過複雜的立交橋、岔路口時。我們在北京測試某個車型的導航系統時,它對於「進出主路」給出的語音提示居然是「前方***米上下坡道」,再加上語音合成的很不自然,導致基本的路線指示都讓人聽起來非常彆扭,更別提很多男司機喜聞樂見的林志玲導航、柳巖導航了。

很多導航的UI也讓人感覺像上個世紀的產物,這不僅僅是配色、設計的問題,在導航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對於所顯示信息/元素的取捨,大家可以自行腦補,或者去車裡觀察一下自己的車機導航,是不是或多或少存在這個問題。肯定是有的美有的醜,醜也就算了,關鍵是很多都不符合交互邏輯。

其實,如果不考慮實時路況/躲避擁堵以及語音提示的問題,車載導航在實際導航過程中的體驗也不至於那麼不堪。而且相比於手機導航,車規硬體在某些方面更有優勢,比如能提供比手機更好的定位能力等等。只是,經歷了前面那些「磨難」,恐怕大多數人都沒有毅力堅持到後面這步了。於是,只能拿起手機,默默的打開高德、百度。

行業問題:

以上是用戶體驗層面的問題,但這些其實還都是表象。如果從行業角度來看,整車廠、供應商其實也是車載導航不好用的「元兇」。這個用詞可能有點誇張,而且人家本意也不是想搞砸,但是前面說過,車載導航是一個很複雜的系統,需要很多環節一起努力。

比如,在過去圖商只是提供現成的方案給整車廠,比如地圖界面的UI、交互等,提供幾個option給車廠選擇,基本上很少針對某個品牌進行個性化的定製,而且賣的更多是「商品」而「非服務」。

再說,一個車載導航系統,需要整車廠、圖商、導航引擎商、車機生產商多方參與,但是想改變固有模式和體驗,誰來做?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其實很難被界定。而且,導航也還只是整個車載系統/車聯網服務的一個功能模塊,導航廠商/圖商可能想做改變,但是又很難整合整個車載系統。

再聊聊準前裝/後裝車機

前面的討論主要是針對前裝導航來說的,不過現在準前裝、後裝也越來越常見了。它們的體驗,比前裝又好一些。這個原因其實不難分析:這些車機多半採用安卓系統,可以自由安裝App,高德不行裝百度,百度不行裝凱立德,總之這幾個導航App一般都會同時存在於這些車機裡。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安裝App」這種方式簡單粗暴的解決了上面提到的某些行業問題和交互問題,而且被移動網際網路充分教育的用戶,可能也更習慣使用這些導航產品。再加上有些新推出的後裝車機開始加入3G/4G聯網功能,這就又解決了很多問題。

但是,這遠遠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車載導航,仍然需要在前裝路徑上解決問題。

一個特別好的現象是,隨著車聯網概念的火熱,車載導航不好用的局面,已經慢慢開始從前裝角度改變。

相關焦點

  • 明明有車載導航,為什麼很多人還是選擇用手機導航?真相是這樣
    提到導航,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導航產品呢?如果是高德導航、百度導航之類的,那你主要用手機導航。但是如果除了高德導航和百度導航之外,你還能隨口說出四維圖新導航、凱立德導航,甚至是道道通導航之類的話,那你很可能裝有車載導航。但是實際上,現在即使是開車導航,很多用戶用的也是手機導航,而非車載導航。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明有車載導航,為什麼很多人還是選擇用手機導航?
  • 車載導航和手機導航哪個更好用?
    汽車導航曾經是高配車型的標誌,到現在仍然有很多車都不給配GPS導航系統,可是我們對它的需求已經沒有那麼大了,可以說不稀罕了,這是為什麼?不是這個世界奇怪,只是世界發展太快。智慧型手機和網絡的高速發展,讓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變。
  • 車載導航不好用麼?為什麼還要裝手機支架用手機來導航?
    現在人們都會注意到,很多車上本來就有導航,但是還要裝手機支架用手機來導航,這不是說明車載導航沒用嗎?現在除了部分新出的部分車型外,其它車載導航基本就不好用。說白了,現在的手機支架的出現主要是給手機導航用的,汽車廠家的車載導航不行,為什麼汽車廠家不設計手機支架呢?
  • 為什麼大多數車主不用車載導航,而還是用回手機支架導航
    要說汽車導航,汽車價格是現在多數花費了大量的成本,在車輛上的導航系統,但少數業主買單。更多或使用汽車手機支架,為車輛自身的導航系統,但業主已被「打入冷宮」,並認為這是為什麼呢?如今我們現在智慧型手機上各個功能已經逐漸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像是手機導航相關的APP,使用率也是非常高,再加上消費者對於手機的依賴,上車後基本很少會碰觸不是很靈敏的車載導航。
  • 為什麼說有了手機導航還要安裝車載導航?看完你就懂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道路的變化,導航已經是車主必不可缺少的一項裝備,車載影音導航系統中的導航只能說是其功能之一。手機導航與車載導航的區別車載導航的好處:1、從視覺效果來看。車載導航屏幕一般是6.5到10.2寸,除了平板電腦一般手機都沒有這麼大的尺寸。2、從內飾角度來看,手機一般使用支架固定在前儀錶盤上,車載導航在原廠設計的cd機中間位置,毫無違和感。3、從安全角度來看,使用大屏車載導航一般喵一眼就知道怎麼走了。小屏手機有時候,還得認真去看,行駛中就比較不完全。
  • 手機導航這麼好,為什麼我還堅定地安裝車載導航?
    現在的路是越來越多,路況也是越來越複雜,只要我們開車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導航是必不可少的。而人們出行常用的導航工具基本上也就三種:手機導航、車載專用導航儀和可攜式導航儀。        可攜式導航儀就跟七寸MP5差不多,現在用的已經是越來越少,小轎車基本上不怎麼用,大車上用的還有一部分。
  • 車載導航和手機導航哪個好用 99%的人都不知道!
    要說起汽車上哪個配置最「雞肋」,相信99%的老司機都會說汽車導航!好像現在大部分「老司機」寧願用手機導航,也不願意用車載導航,但其實,真相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今天,我們圖音便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帶你辯證地看待一下!
  • 感覺手機導航更好用,那麼車載導航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車載裡的導航是廠家生產時就已安裝設置好了,它是很難更新的,而且是更新是一煩惱的事,所以好多司機都不喜歡用自有的廠家導航,而是用手機上的導航。手機導航好用,是因為手機導航功能齊全,更新迅速,國內的百度地圖和高德地圖各有各的特色,在出行,購物等生活中使用方便;更是有了網絡的大數據的運算,道路規劃,躲避擁擠路況都是無法比擬的。作為傳統的車載導航,在手機導航越來越強大的今天都黯然失色,更新慢,道路規劃不合理,搜索不準確都是廣大車主吐槽的方面,難道車載導航就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嗎,我認為這不是絕對的。
  • 凱立德:昔日車載導航一哥,如今為什麼沒人用了?
    對於許多老車主來說,對凱立德這款導航應用都會非常熟悉,它在車載導航中力壓行業中的另一巨頭高德成為一哥,而百度地圖進駐車載導航已是後來的事了。但是為何當年的車載導航一哥,如今用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高德和百度的導航已經與手機應用完美結合,並且更新的非常及時。
  • 車載導航發展簡史
    如果是在市區駕車,駕駛者大多對駕駛線路爛熟於心——畢竟那個時候沒有這麼多四通八達的道路,路上也沒有這麼多車輛,城區甚至也沒有那麼大,誰誰誰記路特別厲害,還會被人送外號「活地圖」。來到今時今日,可能好多駕駛者根本沒動過「記路」的念頭,因為導航軟體的確太方便了,即使大家知道怎麼去目的地,甚至是每天上班都走一遍路徑,司機們也會習慣打開導航,因為在躲避擁堵這件事情上,電腦明顯勝過了人腦。早在30年代,就有想法比較多的人設計過原始的車載導航系統。
  • 90%車主都糾結 手機導航和車載導航哪個好
    對於那些不用車展導航卻堅持用手機導航的人來說,車載導航主要有以下缺點,是他們無法忍受的:1、觸控螢幕難使用現在大部分車載導航都是觸控螢幕,看起來好像很方便,但是在開車過程中你會發現,要把手伸去中控臺那裡,距離實在有點遠,並且,大部分車載導航屏幕觸摸反應都非常不靈敏,手寫半天都不能識別一個字……真是有點坑啊
  •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用汽車導航而用手機導航了?
    導讀: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用汽車導航而用手機導航了?其實使用手機導航也就是最近這幾年才開始興起的,現在智慧型手機非常的便宜,加上使用操作也非常的方便,而更為重要的事在使用導航的時候確實手機上面的導航APP真的要比車子上面的自帶的導航更精確一些,所以現在很多的車主在使用導航的時候多會直接使用手機上自帶的導航軟體。之前幾年的時候很多人如果上高速基本上還是要依賴於車載導航的,知名度比較高的一款車載導航軟體就是凱立德。
  • 手機導航和車載導航哪個更方便準確?
    曾幾何時,車載導航是豪車的專屬配置,要是車裡沒有一個導航,都不好意思出去顯擺自己的車。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車載導航的成本開始慢慢下降,在豪華車之外,也慢慢的普及開來,甚至在經濟型車上,也能陸續找到車載導航的影子。
  • 高端≠好用 GPS手機拼不過車載GPS導航
    方便≠好用「手機和車載GPS導航儀,你覺得哪一個比較好用?」「當然是車載GPS導航儀了。」「你現在用的手機是HD,車載GPS用什麼?」「車載就用的昂達那種很實惠的。」「手機導航哪裡有問題?」「很麻煩…」    [中關村在線GPS頻道]經常聽到朋友們說不會經常用到導航,所以手機有這個功能臨時應付一下就好。那麼既然是用手機導航我們也需要一些準備,就好比有了GPS手機卻沒有軟體,臨時想用的時候也靠不住。
  • 車載導航與手機導航哪個好?二者有何區別?難怪大家都用手機導航
    以前在智慧型手機還沒怎麼普及的時候,開車出門基本上都是用的汽車自帶的車載導航,當時初次見到這個東西的時候,覺得這玩意還是很先進的,一個小小的設備,竟然把全國的地圖都裝進去了。但是最近幾年,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爆發,加上4G網絡的加持,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手機導航,反而原有車自帶的車載導航不受待見了。當然出現這種情況的話,也是因為車載導航本身就有著一些短板。車載導航優缺點車載導航要說優點,那就是你的可視面比較大,車主能看得更舒服清晰。
  • 開車車載導航還是手機導航?老司機:用這種導航更加安全!
    開車車載導航還是手機導航?老司機:用這種導航更加安全!相信大多數人在有車之後生活會變得相比於以前更加的方便,畢竟開車出門更加的快捷。然而,大多數人在出門的時候都會面臨這樣的一個情況,那就是根本不熟悉道路。
  • 車載DVD導航一體機哪個好?車載導航儀品牌推薦
    記者在走訪南京汽配城中發現,各種各樣的車載DVD導航儀品牌非常繁多,而且車載導航儀價格差距也非常大。對於很多新手車主來說,很難判斷出車載導航儀哪個好。為此,記者採訪了汽車改裝汪磊師傅。  首先,建議車主參考( http://www.liulizhuan.com/dvd/ )這裡介紹的五款車載DVD導航一體機。
  • 導航 行車記錄儀火了 車載導航卻「慌張」了?
    行車記錄儀行車記錄儀的銷量開始猛增了,那麼,功能多樣的去哪兒了呢?為什麼它未曾引起這樣的場景呢? 行車記錄儀單方面的功能體驗雖然在各種影響裡撐起了汽車輔助產品的一片藍天,不過對於新的市場發展來說,車載導航也並未失去自己的各種優勢,夾著智能後視鏡產品細節上的不斷提升,車載導航一直都在。 行車記錄儀單向不多的功能體驗如今已經不足以充當未來主導汽車智能輔助的主要角色,所以,之後一段時間的智能輔助仍然寄托在它們兩個身上。
  • 車載導航
    車載導航 地圖導航 大小: 3.48M
  • 車載導航總是不如意,車聯網系統真的有用嗎?
    就是說呢車載導航就像是一個信息孤島,有很多小的點或者是新增的店根本就找不到,這就是車載導航和手機導航最大的區別。雖然說最近幾年各大車廠都把導航作為了車輛的標準配置,可是濫竽充數的真的也不在少數。有很多導航的引擎都是直接從國外移植過來的,簡單的漢化了一下見面就裝車了,所以說導航的界面操作根本就不符合我們國人的操作習慣。像我們頂頂大名的s9車載導航網友就吐查的非常厲害,恨不得砸掉他才解恨。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現在有很多車廠在做車聯網項目,希望能夠藉助車聯網來解決一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