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模幹擾與共模幹擾,差模幹擾引起的傳導FALL數據

2021-01-05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差模幹擾與共模幹擾,差模幹擾引起的傳導FALL數據

李倩 發表於 2018-04-28 11:25:47

要理解傳導幹擾測試,首先要清楚一個概念:差模幹擾與共模幹擾 。  

差模幹擾:存在於L-N線之間,電流從L進入,流過整流二極體正極,再流經負載,通過熱地,到整流二極體,再回到N,在這條通路上,有高速開關的大功率器件,有反向恢復時間極短的二極體,這些器件產生的高頻幹擾,都會從整條迴路流過,從而被接收機檢測到,導致傳導超標。 

共模幹擾:共模幹擾是因為大地與設備電纜之間存在寄生電容,高頻幹擾噪聲會通過該寄生電容,在大地與電纜之間產生共模電流,從而導致共模幹擾。  下圖為差模幹擾引起的傳導FALL數據,該測試數據前端超標,為差模幹擾引起:     

下圖為開關電源EMI原理部分:

圖中CX2001為安規薄膜電容(當電容被擊穿或損壞時,表現為開路)其跨在L線與N線之間,當L-N之間的電流,流經負載時,會將高頻雜波帶到迴路當中。此時X電容的作用就是在負載與X電容之間形成一條迴路,使的高頻分流,在該迴路中消耗掉,而不會進入市電,即通過電容的短路交流電讓幹擾有迴路不串到外部。 對差模幹擾的整改對策:

1. 增大X電容容值;

2. 增大共模電感感量,利用其漏感,抑制差模噪聲(因為共模電感幾種繞線方式,雙線並繞或雙線分開繞制,不管哪種繞法,由於繞制不緊密,線長等的差異,肯定會出現漏磁現象,即一邊線圈產生的磁力線不能完全通過另一線圈,這使得L-N線之間有感應電動勢,相當於在L-N之間串聯了一個電感) 

下圖為共模幹擾測試FALL數據:

電源線纜與大地之間的寄生電容,使得共模幹擾有了迴路,幹擾噪聲通過該電容,流向大地,在LISN-線纜-寄生電容-地之間形成共模幹擾電流,從而被接收機檢測到,導致傳導超標(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主板傳導測試時,不接地通過,一夾地線就超標。USB模式下不接地時,電流迴路只能通過L-二極體-負載-熱地-二極體-N,共模電流不能回到LISN,LISN檢測到的噪聲較小,而當主板的冷地與大地直接相連時,線纜與大地之間有了迴路,此時若共模噪聲未被前端LC濾波電路吸收的話,就會導致傳導超標)   對共模幹擾的整改對策:

1. 加大共模電感感量;

2. 調整L-GND,N-GND上的LC濾波器,濾掉共模噪聲;

3.主板儘可能接地,減小對地阻抗,從而減小線纜與大地的寄生電容。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源線的噪聲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優化設計
    一.電源線噪聲 電網中各種用電設備產生的電磁騷擾沿著電源線傳播所造成的,電源線的噪聲分為兩大類: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 1.共模幹擾(Common-mode Interference):兩導線上的幹擾電流振幅相等,而方向相同者稱為共模幹擾。(任何載流體與地之間不希望有的電位)
  • 預防485通訊中的差模、共模幹擾
    485通信線由兩根雙絞的線組成,它是通過兩根通信線之間的電壓差的方式來傳遞信號,因此稱之為差分電壓傳輸。 差模幹擾在兩根信號線之間傳輸,屬於對稱性幹擾。
  • 帶整流橋輸入級的開關電源差模幹擾特性
    濾波器是降低電磁幹擾發射的常規手段,但傳統的濾波器設計過程是通過反覆的「試探一糾錯」來實現,缺乏系統性的機理研究,不但耗費資金,而且延誤產品投放市場的時機[[4]通常根據傳導禍合方式的不同將電磁幹擾分為差模(DM)和共模(CM)兩種[}4} : DM是由快速電流變化率(dildt的開關電流作用在電路寄生電感上形成的噪聲;CM則是由於快速電壓變化率
  • 單端、差分、差模、共模信號的愛恨情仇
    共模信號和差模信號共模信號和差模信號這兩個概念多用於差分電路如(差分放大電路),單獨一根信號線沒法談共模差模,兩根信號線才會有差模信號共模信號的說法,分別描述了這兩根信號線電位與地線電位之差(共模)和這兩根信號線電位之差(差模),這裡和單端信號和差分信號有一些類似。
  • 一文徹底讀懂共模與差模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共模電感有兩組線圈或多組線圈,有方向要求;而差模電感只有一組線圈,沒有方向要求;把共模電感做差模用有方向要求;穿磁珠的單線電感是差模作用。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1、騷擾電磁場在線-線之間產生差模電流,在負載上引起幹擾,這就是差模幹擾;騷擾電磁場在線-地之間產生共模電流,共模電流在負載上產生差模電壓,引起幹擾,這就是共模的地環路幹擾。2、抑制共模幹擾的濾波電感叫共模電感;抑制差模幹擾的濾波電感叫差模電感。
  • 詳解電路迴路中的差模電流和共模電流
    本節我們進一步說明差模電流和共模電流的定義和概念。圖中是一個簡單的電路,包括一個閉合的迴路,有一個差模信號源,一個負載。在差模信號源作用下,迴路中產生了差模電流。由於迴路導體與周圍的導體之間存在雜散電容,這些雜散電容為交流信號提供了一個通路,因此會有一部分電流從差模迴路中逃逸出來,從空間雜散電容返回信號源。這就是共模電流。這裡存在兩個電流迴路,差模電流迴路和共模電流迴路。具體多少電流從共模迴路返回,取決於兩個迴路的阻抗之差。如果差模阻抗為0,共模阻抗為無限大,就不會有共模電流。
  • 差模電感基礎知識詳細解析
    差模電感(DM inductor)必須流過交流電源電流,一般是採用μ值較低的鐵粉心(Iron powdercore),由於μ值較低所以感值較低,典型值是數十uH到數百uH之間。區別共模電感與差模電感的區別抗電磁波幹擾用的兩種電感:共模電感和差模電感。
  • 什麼叫共模信號_共模和差模的區別
    通過不對稱電路可轉換成差模電壓,直接影響測控信號,造成元器件損壞(這就是一些系統I/O模件損壞率較高的主要原因)。這種共模幹擾可為直流、亦可為交流。差模幹擾是指作用於信號兩極間的幹擾電壓,主要由空間電磁場在信號間耦合感應及由不平衡電路轉換共模幹擾所形成的電壓,這種讓直接疊加在信號上,直接影響測量與控制精度。
  • 詳解電磁幹擾的原理
    如上所述,幹擾可以分成很多類別,這些幹擾既產生於電氣電子設備,又幹擾電氣電子設備,造成設備的故障和停用,帶來經濟和人員傷害。為了使各種設備能夠互不幹擾,正常工作,應運而生了EMC技術。   簡而言之,EMC是「不發乾擾,不受幹擾」。現在國內外都在研究開發EMC技術,並應用於電氣電子設備的製造中。   什麼是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
  • 什麼是模三幹擾
    在LTE優化過程中,我們會常常聽到模三幹擾,那麼究竟什麼是模三幹擾?今天就讓5G君給你科普一下!科普模三幹擾前,我們先說說LTE的資源單位!CCE(Control Channel Element)控制信道的資源單位1 CCE=36REs 1CCE=9REGs2.模三幹擾的形成
  • 電子工程師不可不知的解決EMI傳導幹擾8大方法
    對策一:儘量減少每個迴路的有效面積    圖1 迴路電流產生的傳導幹擾  傳導幹擾分差模幹擾DI和共模幹擾CI兩種先來看看傳導幹擾是怎麼產生的。如圖1所示,迴路電流產生傳導幹擾。這裡面有好幾個迴路電流,我們可以把每個迴路都看成是一個感應線圈,或變壓器線圈的初、次級,當某個迴路中有電流流過時,另外一個迴路中就會產生感應電動勢,從而產生幹擾。減少幹擾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儘量減少每個迴路的有效面積。
  • 淺談開關電源中電磁幹擾的產生及其抑制
    這種脈衝幹擾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在開關管導通瞬間,變壓器初級線圈產生很大的湧流,並在初級線圈的兩端出現較高的浪湧尖峰電壓;在開關斷開瞬間,由於初級線圈的漏磁通,致使一部分能量沒有從一次線圈傳輸到二次線圈,儲藏在漏感中的這部分能量將和開關管本身的極間電容、電阻形成帶有尖峰的衰減振蕩,疊加在開關管的關斷電壓上,形成關尖峰電壓。這個噪音聲會傳導到輸入輸出端,形成傳導幹擾。
  • 出色模擬工程師必備系列(一):電磁幹擾(EMI)
    zR1ednc問: 什麼是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為什麼有二種?zR1ednc答: 從幹擾源發出的幹擾洩漏到外部的途徑、或者是幹擾侵入到受幹擾的設備中的途徑,有電壓、電流通過電源線或信號線的傳導傳輸和靠電磁波在空間輻射傳輸二種途徑。zR1ednc電壓電流的變化通過導線傳輸時有二種形態,我們將此稱做「共模」和「差模」。
  • 高速CAN FD收發器的總線網絡電磁幹擾原因分析
    圖1 電磁兼容 如圖1所示,電磁幹擾信號的耦合途徑有傳導和輻射兩種。而根據耦合結果不同,幹擾又分為共模幹擾和差模幹擾,共模幹擾存在於所有的信號線(包括信號線、數據線和電源線等)和地線之間,而差模幹擾存在於信號線之間。 提高電磁兼容性措施的有三個方面:提高電子設備本身的EMC性能、對輻射性耦合使用屏蔽技術加以抑制、對傳導耦合採取隔離加以抑制。
  • 通信開關電源的特性以及抑制電磁幹擾的技術解析
    、重量輕、高性能、高可靠性等特點被廣泛應用於通信系統、自動控制、家用電器等領域,特別是廣泛應用於程控交換、光數據傳輸無線基站、有線電視系統及IP網絡中,是信息技術設備正常工作的核心動力。自從2003年8月1日中國強制實施3C認證(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K作以來,掀起了」電磁兼容熱」,近距離的電磁幹擾研究與控制愈來愈引起電子研究人員們的關注,當前已成為研究領域的一個新熱點。本文將針對通信開關電源電幹擾的產生機理系統地論述相關的抑制技術。
  • 如何提高濾波器對差模噪聲的抑制能力
    抑制電磁幹擾採用的技術主要包括濾波技術、布局與布線技術、屏蔽技術、接地技術、密封技術等。而幹擾源的傳播途徑分為傳導幹擾和輻射幹擾。傳導噪聲的頻率範圍很寬,從10kHz~30MHz,僅從產生幹擾的原因出發,通過控制脈衝的上升與下降時間來解決幹擾問題未必是一個好方法。為此了解共模和差模信號之間的差別,對正確理解脈衝磁路和工作模塊之間的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 中小功率反激電源EMI傳導問題分析
    1.下圖是差模噪音路徑和簡化模型2.下圖是共模噪音路徑和簡化模型從以上模型可以看出,不管是差模還是共模,EMI的本質就是歐姆定律。無非就是串聯分壓和並聯分流,通過各種方法讓LISN少分壓、少分流而已。散熱片懸空時,共模電流icm會通過C2流到大地,從而被LISN拾到,導致共模幹擾增加。散熱片接地時,共模電流icm被短路到原邊幹擾源的地,不經過LISN,即降低了共模幹擾。看看變壓器屏蔽層的作用,見下圖。
  • 地線的定義、阻抗及其幹擾與抑制
    2.地線的阻抗 談到地線的阻抗引起的地線上各點之間的電位差能夠造成電路的誤動作,許多人覺得不可思議:我們用歐姆表測量地線的電阻時,地線的電阻往往在毫歐姆級,電流流過這麼小的電阻時怎麼會產生這麼大的電壓降,導致電路工作的異常。 要搞清這個問題,首先要區分開導線的電阻與阻抗兩個不同的概念。
  • 解決LED驅動電源電磁幹擾的三大硬體措施
    這就電磁幹擾根源之一。基本上在所有電磁幹擾問題的題目中,主要是因為不適當的接地引起的。有三種信號接地方法:單點、多點和混合。在開關電路頻率低於1MHz時,可採用單點接地方法,但不適宜高頻;在高頻應用中,最好採用多點接地。混合接地是低頻用單點接地,而高頻用多點接地的方法。地線布局是關鍵,高頻數字電路和低電平模擬電路的接地電路盡不能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