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一):後疫情時代超半數企業快速反應,向...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對人們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出了全新的挑戰。疫情後就業市場發生了結構性改變,企業迫於生存壓力調整組織結構,進入被動防禦模式;員工的焦慮感加重,內心從期待突破和發展轉為對職業穩定性與安全感的渴求,對僱主的期待也發生相應改變。智聯招聘針對疫情對企業與員工生存狀況的影響及僱傭關係的變化進行了調研,並結合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發布《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一)——後疫情時代的新僱主經濟》,旨在洞察後疫情時代企業與員工不同的困境與需求,為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新僱主經濟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核心發現】

l 線下業務受阻,企業臨危自救

l 超半數企業快速反應,向「敏捷高效型」組織邁進。

l 數位化轉型,任重而道遠

l 無力輸血,1/4企業有裁員動作

l 向內求索,超6成員工自我驅動

l 靈活就業需求激增,供需缺口提供新的機遇

l 焦慮加劇,企業無從幫助,共生關係面臨深化

l 疫情之下「好僱主」的標準更新,「學習型組織」、穩定性、人性化成為寶貴資產

一、組織更加敏捷、高效,數位化建設任重道遠

01線下業務受阻,企業臨危自救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新冠疫情無疑給企業一記「迎頭重擊」,導致多線業務受阻,線下場景的生意更是舉步維艱。據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71%的受訪者認為,疫情期間其所在公司的線下業務受阻,其中,私營企業/民營企業從業者感受較為明顯,佔74.2%。

新冠病毒導致的交通封閉、人員滯留、消費場景空置等系列問題,導致諸多企無法正常開展業務。這也直接導致企業進項現金流「卡殼」,在調研中,超4成以上受訪者表示公司資金鍊出現問題。另有部分受訪者表示公司出現產品與技術方面的問題。線下業務本是大部分企業的運營之基,此道不通,生存之路卡點重重。

業務受阻帶來的訂單減少、年度銷售計劃難以落實等引發營收危機。據《財經》3月份的調研數據顯示,42%的企業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減少50%以上。企業經歷了短暫的「陣腳大亂」之後,紛紛開啟自救,強化內生動力應對外部危機。。

02超半數企業快速反應,向「敏捷高效型」組織邁進。

多數企業正在通過組織瘦身、重構及業務調整等形式展開「自救」。根據智聯招聘8月份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55%的受訪者表示所在企業進行業務調整。其中,56.3%的受訪者表示原有工作業務減少,另有39.9%的受訪者與25.4%的受訪者表示原有業務進行轉型或升級。

改革的同時,為使高效敏捷性得以延續,企業正在重新定義崗位職責和工作流程,鼓勵跨部門協作,這也為員工提出了新的要求。近7成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在疫情期間對員工提出了新的業務要求,如考核指標更嚴格與技能提升等。

有分析指出,後疫情時代,企業的績效考核即便有些指標不完全以任務為導向,每日衡量工具也逐漸與中短期目標實現平衡。巨大的不確定性和變革,意味著管理者應制定敏捷靈活的目標,而不是固定目標。

03數位化轉型,任重而道遠

經此一「疫」,企業在一夜之間切換到全數位化模式。線上辦公軟體日益風靡,能效和管理效率依此大幅提升,企業的數位化建設成為共識。調研數據顯示,40%的受訪者表示數位化辦公可以簡化流程、提高辦公效率,35.5%的受訪者認為數位化辦公有助於節省溝通時間與距離成本。

遠程辦公已成為勢不可擋的未來工作趨勢。但企業是否已做好充分準備好相關的基礎建設?

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發現已成功完成數位化轉型的企業並不多,只有不到3成的受訪者表示其所在企業採用了數位化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數位化轉型的加快、組織科層化機構的瘦身,可以使「拍腦門子管理」轉變為「大數據管理」,縮短決策鏈條,幫助企業提升抗風險韌性。但大多數企業的數位化升級仍浮於表面,在調研中,多數企業僅基於辦公軟體進行線上辦公,進行系統業務線數位化轉型者只有2成,轉型之路任重而道遠。

04無力輸血,1/4企業有裁員動作

企業立身面臨倒懸之危,加之組織規模精簡、數位化進程的推進,裁員減薪也成為對衝風險的權宜之計。據智聯招聘調研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白領工資縮水問題十分普遍,佔比達37.3%,另外,近3成受訪者的所在企業有裁員動作。

疫情期間經歷的企業減薪裁員現象與平臺上的薪酬數據相互印證,平均薪酬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

另有研究發現,部分人願以主動降低工資薪酬為代價,只為保住「飯碗」,近五分之一的白領在問及對未來的期許時選擇「只求不失業」的選項。收入縮水、短時間內會失業等不安因素促使員工的選擇愈發保守,無奈之下,負面情緒開始蔓延。

據人才在市場上的流動數據顯示,疫情之後,更多高學歷、高年資的職業精英回流至求職市場。2020年上半年,人才市場上高學歷(本科、碩士及以上)求職人群分別同比增長了12.6%和22.4%;工作經驗豐富(10年以上)的求職者同比增長18.5%。

二、個體通過自我驅動,努力突破崗位局限為企業貢獻更多個人價值

05向內求索,超6成員工自我驅動

面對裁員、降薪的「生存挑戰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個體亦開始致力於向內求索修煉定力。部分職場人士選擇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內生力量,對自身進行「優化升級」。數據顯示,為更好地適應未來的不確定性,61.6%的受訪者保持學習習慣,成為複合型人才,另有60.2%的受訪者進行自我驅動,主動加強專業學習。

調查發現,主動參加技能培訓成為現階段職場人應對失業焦慮的主要手段,疫情期間,44.88%的白領表示參加過學習培訓,稍年長的職場前輩對學習培訓的重要性認知更明確,職場人正在通過價值實現的機會進行自我驅動。

06靈活就業需求激增,供需缺口提供新的機遇

在部分職場人通過積極求職與採取「靈活就業」等手段自救時,企業對「靈活就業」的認可與需求也出現猛增,成為企業自救的方法之一,員工與僱主間的關係開始打破「常規格子」,形成新的供需缺口。根據智聯招聘大數據顯示,多種「靈活就業」形式需大於求的情況均顯著。

不確定性為企業與個體帶來了更多可挖掘的機遇,在去年就已有超過7成的白領對靈活就業表示期待與認可,而今年智聯招聘的一項調研數據也顯示,32.5%的受訪白領表示有從事過靈活就業或兼職,其中就職於受疫情打擊最大的100人以下小微企業的白領更多體驗了斜槓生活,佔比達到36.6%。

「靈活就業」不僅使個體可以突破崗位局限,為企業貢獻更多個人價值,也為自己爭取到更多元化的收入渠道。

三、不確定環境中,企業與個體將致力於向內求索、修煉定力,重塑新生

07焦慮加劇,僱主如何幫助員工?

2019年智聯招聘發布的《僱傭關係趨勢調研報告》中顯示,僱傭雙方基於互利衍生的依存關係逐漸緊密,企業與個人成為「共生體」。

但由於企業面臨生存危機,大多數管理者無暇顧及員工心理問題加之缺乏關注員工心理的意識、不知從何著手幫助等多重因素,超過6成的企業在疫情期間,沒有有效幫助員工降低焦慮感。

且在全球經濟下行的壓力下,企業翻箱倒櫃尋找應對策略,管理層的焦慮通過組織架構層層下移,對員工的要求不降反增。在智聯招聘8月的調查中,69.2%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對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其中包括工作量的增加、考核指標的嚴格化以及工作內容擴充等方面,與此同時,67.8%的受訪者表示,企業在對員工提出新工作要求後,並沒有提供相應支持。

可見,在危機與後危機時代,企業與員工間的共生關係面臨進一步深化重塑。

08疫情之下,好僱主的標準更新

後疫情時代,員工對僱主有了新的期待與需求。當本就普遍存在的職場焦慮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被進一步加劇後,員工希望企業能「拉自己一把」,僱傭雙方通過賦予彼此安全感和希望,實現更深刻的共生關係。今年8月的調研數據顯示,有31.3%的受訪者表示希望企業 「幫助員工成長」,「學習型組織」成為員工心中理想的企業組織架構。

同時,安全感和確定性成為危機中的寶貴資產。「穩定性」成為職場人選擇企業時的一項重要指標。

客觀來說,規模更大的企業其抗風險能力更強、更具穩定性。據今年8月的智聯招聘平臺數據顯示,相比於小型企業表現出更強穩定性的大型企業,更受求職人士的青睞。2020年第二季度大型企業(萬人以上規模)求職人數同比增速為20.2%,而中小型企業增速均在10%以下,而微型企業(小於百人規模)同比增速僅為0.3%。

同時,4成以上受訪者將「人性化」納入對僱主的考量指標。據智聯招聘《2020年春季白領跳槽指數調研報告》顯示,在充滿生存威脅的環境中,職場人還在遭受工作體驗的下滑,有63.65%的受訪白領表示自己經歷過職場PUA(即發生在職場中的精神控制現象),這類現象以「不停地打擊與否定你」與「美化壓榨行為、要求你感恩」為代表場景。

員工期待僱主更加人性化、能夠為自身提供相應幫助,也期待僱主能夠激發員工成就感、減少員工對職業的焦慮感。

員工與僱主之間完美的關係是「互相成就」,面對疫情黑天鵝帶來的危機,企業僱主期待員工具備「成長性思維」,樂於接受挑戰,積極擴展自己能力閾值;員工亦需要企業打造出「學習型組織」幫助其成長,並希望在企業中看到穩定的職業預期,以對衝不確定性環境帶來的壓力和焦慮感。

在今年的特殊函數條件變化下,組織和個體正不斷強化內生力量,進化為適應新環境的新物種。員工與企業間唇齒相依的共生關係,也將走向新的維度——從「共生同盟」到「內生重塑」。

相關焦點

  • 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三):半數企業「瘦身」增韌 近6成員工規劃第...
    智聯招聘針對疫情對企業與人才對新就業形態的直觀體驗與看法進行了調研,並結合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發布《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三)——新格局下的新就業形態》,旨在洞察新就業形態的內在機理變化,為後疫情時代的職場可能性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 《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出爐:複合型人才成職場新寵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周聰今年年初,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職場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期智聯招聘發布《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二)》。根據報告顯示,近6成企業在人才選擇方面更加務實。
  • 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二):職場生存焦慮 如何做到不可替代?
    來源:金融界網站背景 信息革命的大潮疊加著新冠疫情的巨浪,迫使企業快速向敏捷高效型組織迭代:原有業務模式面臨重構,眾多企業普遍「瘦身」,以走向精緻型組織。 新一輪的就業壓力層層傳導,使得失業焦慮瀰漫職場,職場人不得不提升自身技能以對抗風險。
  • 智聯招聘:2020年的僱傭關係更關注組織效率
    來源:時刻頭條在當下技術快速迭代和社會飛速發展的時代變革中,疊加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人力資源市場以及僱傭關係均呈現出新變化。同時,智聯招聘通過深入洞察這一市場上僱傭關係的內在肌理變化,積極總結趨勢,實現了更多人才和機會的有效精準對接。尤其是智聯招聘以多年的數據積累為基礎,每年推出的一系列數據報告,以中國地區全行業為調研範圍,全方位展示了國內職場動態,成為反映人力市場變化規律和趨勢的晴雨表,被譽為「中國職場風向標」。
  • 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
    12月初,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易觀分析發布了《2020年Q3婚戀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報告,,2020年第3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上雲相親形式趨於常態化。
  • 有緣網大眾婚戀報告出爐,後疫情時代年輕人首選線上婚戀_新聞中心...
    12月初,第三方數據調研機構易觀分析發布了《2020年Q3婚戀行業數位化進程分析》報告,,2020年第3季度,中國網際網路婚戀交友市場規模以1.3%的環比增速達到12.06億人民幣,進入後疫情時期,線上雲相親形式趨於常態化。
  • 什麼值得買《消費幸福趨勢報告》:後疫情時代的六大消費新趨勢
    11月25日,值得買科技旗下消費內容社區什麼值得買,正式發布《11.11消費幸福趨勢報告》。報告以疫情後的第一個「雙11」期間(2020年11月1日-11月11日)什麼值得買平臺的真實消費數據為依據,系統梳理並直觀展現了中國大眾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的諸多變化,以期為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和助力。
  • 疫情對中國住宿行業的影響與趨勢報告
    中國飯店協會、優尼華盛聯合發布《新冠疫情對中國住宿行業的影響與趨勢報告》。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一度停業的住宿企業正逐步復工。截至2月底,已經復工的住宿企業比例達到63.3%,員工復產率達到65%。中國飯店協會業主委員會的調查顯示,各大主流國際品牌酒店管理集團不僅積極向賓客提供預訂取消政策,制定疫情期間的服務流程和防疫措施,保護賓客和員工的安全,而且還為酒店的運營提供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支持和指導,包括:(1)在經營方面,靈活地關閉、部分關閉或減少酒店設施;(2)在銷售方面,指導酒店根據目前快速變化的情況
  • 疫情下30%網際網路企業逆勢擴招,95後找工作不看薪資看穩定
    日前,一個#疫情下30%網際網路企業逆勢擴招#的話題在微博、今日頭條等平臺上傳開,隨之引發熱議。其中根據網際網路求職平臺拉勾發布的2020年《網際網路行業秋季校招校趨勢報告》顯示,今年網際網路領域近半數企業校招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其中三成企業有新增或擴增校招需求。那麼問題來了,網際網路行業為什麼能做到逆勢而行?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大環境下,找工作的難點與重點究竟是什麼?
  • 2020年中國電子元器件行業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超過半數企業...
    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迅速發展,電子元器件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國家對行業的重視度不斷加大。電子元器件上遊包括磁性材料、半導體材料等,下遊的終端產品市場包括消費電子、通訊設備、汽車電子等。2020年,電子元器件行業經歷了上遊半導體行業的低迷、新冠疫情等多重打擊,其發展受到較大影響。
  • 《後疫情時代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疫情期間七成中國企業高管...
    71.5%中國企業高管疫情後對中國的醫療系統評價更正面  56.9%中國企業高管對中國經濟發展表示樂觀  78.8%中國企業高管未來一年內會考慮購買商業醫療保險  2020年7月15日,醫療保險提供商保柏環球(Bupa Global)在北京發布《後疫情時代的信心和轉變——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
  • 後疫情時代汽車客戶關係進入新元年——2020中國汽車客戶之聲研討...
    當下的中國汽車市場,一方面總量同比萎縮依然嚴重,不少企業在苦苦掙扎,一些不良玩家被清理出局;但另一方面,也有數量眾多的企業逆勢飛揚,市場份額迅速增長,個別新勢力品牌更是一舉夯實了未來發展的基石。冰火兩重天的市場節奏背後,折射出的是消費時代的變遷和用戶心態的轉向。數據顯示,2020年的汽車消費者面對產品和服務問題更敏感,更偏向保護性思維,有形成群體「負心態」的趨勢。
  • 【AIOT產業趨勢】一文讀懂未來數位技術趨勢報告
    也正因為這種熱愛和需要,使得人們對技術賦予了更多期望,新數字時代已悄然來臨,未來的趨勢又將如何呢? 面對新的社會生存狀態,儘管消費端數位化蓬勃發展,供給端的技術和業務模式卻後繼乏力,無法充分發揮技術創新的收益。展望未來,應如何改變當前的技術應用方式,又應如何發揮技術對社會的賦能作用?
  • 濟南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出爐:超八成企業面臨人才緊缺,58個...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近日,圍繞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針對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等十大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情況開展了集中調查,編制了《濟南市2020年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幫助廣大企業和各類人才科學把握我市產業人才發展需求及未來趨勢,加快推進產業與人才深度融合、精準對接,形成人才引領產業、
  • 疫情加速超融合發展,助力中國企業放眼未來
    其中,大約半數的中國受訪企業表示已完全採用了超融合基礎架構,或者正在轉換過程中。僅1% 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採用超融合基礎架構的計劃。由Nutanix委託Vanson Bourne公司撰寫的《企業雲指數報告》旨在評估企業在私有雲、混合雲和公有雲應用方面的進展情況,調查範圍覆蓋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 展望後疫情時代科技創新「新趨勢」
    2021年01月04日 14: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彭茜 編輯:陳麗婕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特稿:展望後疫情時代科技創新「新趨勢」新華社記者彭茜在2020年的新冠疫情衝擊下,多國經濟
  • 深信服《2019年網絡安全態勢報告》發布,網站攻擊量半年超半數增長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深信服最新資訊 > 正文 深信服《2019年網絡安全態勢報告》發布,網站攻擊量半年超半數增長
  • 拉勾2020網際網路行業秋季校招趨勢報告
    2020年秋招是否還受疫情餘波影響?2021屆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在哪?拉勾2020《網際網路行業秋招趨勢報告》,帶大家來一窺究竟。可見,核心業務依託於網絡及軟體服務的網際網路企業普遍受疫情負面影響較小。調研顯示,近半數網際網路企業的校招沒有受到疫情影響,29.89%的企業甚至新增或擴增了校招需求。
  • 騰訊理財通發布報告:疫情後,超七成居民理財偏好趨於保守
    近日,騰訊理財通聯合券商中國、企鵝調研對國內居民進行調研,並對外發布了《後疫情時代國人財富管理報告》,對疫情後中國居民的財務狀況及投資理財觀念進行了全面的調研。報告顯示,投資理財成為居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公募基金成為居民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權益型基金則是居民配置成長型資產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