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疫情期間七成中國企業高管...

2021-01-08 和訊網

  71.5%中國企業高管疫情後對中國的醫療系統評價更正面

  56.9%中國企業高管對中國經濟發展表示樂觀

  78.8%中國企業高管未來一年內會考慮購買商業醫療保險

  2020年7月15日,醫療保險提供商保柏環球(Bupa Global)在北京發布《後疫情時代的信心和轉變——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該報告旨在探索中國企業高管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對生活、工作和宏觀經濟的預測與態度。報告顯示,疫情期間七成中國企業高管經歷過生理或精神健康問題,但僅8.7%的人會尋求專業幫助。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後,71.5%的中國企業高管對中國醫療系統的整體看法更正面; 56.9%的高管對中國經濟發展表示樂觀,但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仍然是他們目前最大的擔憂。

  如今,隨著國內疫情進入常態化階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的身心健康狀況和情緒的調適也成為後疫情時期企業保持良好運作的重要因素。有鑑於此,保柏環球(Bupa Global)展開了一項針對中國企業高管的調研活動,旨在為了更好地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他們對自身健康的關注度,對不同醫療體系的態度,對醫療保險的期待,以及他們對世界和中國宏觀經濟的看法。本次調研活動收集了中國一二線大城市各行各業1031名包括企業主、總裁、高級管理層、總監及以上級別在內的高級管理人員的反饋,其中部分受訪樣本來自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LinkedIn)。

  高管心理健康成為疫情常態化後值得關注的問題

  報告顯示,在疫情爆發時,有七成中國高管都經歷過生理或精神的問題——主要為生活乏味、持續低落、焦慮,甚至是精神疲憊、心力交瘁。但是,僅有8.7%的人會向醫護人士、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尋求專業幫助。

  疫情進入常態化後,雖然高級管理人員對家人和自身健康安全、患上傳染病等方面的擔憂已經有所減少,但生活習慣已經產生了長遠的改變。疫情給高管們帶來的五大改變分別是:1)提高個人衛生意識和改善個人衛生習慣;2)健康飲食並更有規律地運動;3)在人多繁雜的地方會提高警覺;4)更注重保持個人心理健康;5)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其中近五成高管更注重個人心理健康,反映高端人士保持心理健康意識的提升。

  高管對於中國經濟前景表示樂觀,而對於全球經濟相對悲觀

  報告中的另一主要發現是,56.9%的企業高管們對中國經濟發展表示樂觀。他們認為國內經濟會很快復甦,與疫情前一樣強勢發展甚至更強,但是仍有六成以上的企業高管對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潛在的經濟衰退表示擔憂。約四成企業高管對全球經濟復甦相對悲觀,認為疫情會對全球經濟產生持續性影響,經濟會陷入衰退。

  高管對醫療系統評價更正面,對遠程診療和精神健康的關注度上升

  此外,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後,71.5%的中國高管對中國醫療系統的整體看法更正面;53.5%對公立醫療系統的評價比以前更好。因此,保柏環球預測,高管人士對國內公立醫療系統信任度高,對貴賓體驗的保險需求將繼續增加,保險公司應加大公立醫院特需門診和國際醫療部方面保障。

  此外,在政府鼓勵人們購買商業醫療健康保險的大環境下,大眾對自費私人醫保購買-意願有增加趨勢,78%表示在一年內會增購商業醫療健康保險,更有58% 稱在商業醫療健康保險預期會花費更高。高管對於自費醫保和公司醫保的需求也充分反映了後疫情時代的特點。重大疾病及住院、及對流行病的保障需求同時位居自費和公司醫保需求首兩位。另外首五位中也發現,高管更關注預防性治療保障,期望得到更高的保障總額。而對於公司醫療保險的需求中,提供線上/虛擬醫生診症服務躋身前五位,精神健康支持例如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的診療保障的需求自疫情爆發以來呈明顯增加態勢,保柏環球預測這方面的保障將會成為公司醫保的基本要求。

  保柏環球執行長Sheldon Kenton表示:「作為在醫療保健領域擁有超過70年環球經驗的全球醫療計劃系列管理方,保柏環球希望通過此次調研,深入發掘中國企業高管在疫情期間和現階段的主要訴求,幫助合作夥伴加深了解中國企業高管們對個人心理健康情況的關注、對不同醫療系統態度的改變、對醫療保險的期望,以及對待中國和全球宏觀經濟的最新市場情緒,並據此為其提供更契合的解決方案,擁抱疫情後即將到來的產業全面復甦。」

  關於《後疫情時代的信心和轉變——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

  保柏環球《後疫情時代的信心和轉變——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旨在探索疫情後不同行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對生活、工作和宏觀經濟的預測與態度。該調研通過Insight Focus調研公司的受訪者樣本庫和領英LinkedIn用戶在線問卷填寫方式進行,來自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重慶、武漢等一二線城市的1031名企業高管接受了調研。受訪對象為部門主管或總監以上級別,包括企業主、總裁、高級管理層在內的高級管理人員。

(責任編輯:李亦斐 HF063)

相關焦點

  • 保柏環球發布企業高管調研報告 建議險企加強公立醫院特需門診保障
    發布日期:2020-07-15 17:17   本網訊 記者錢林浩報導 7月15日,國際醫療保險提供商保柏環球(Bupa Global)在北京發布《後疫情時代的信心和轉變——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以下簡稱
  • 保柏環球:78.8%中國企業高管未來一年內會考慮購買商業醫療保險
    來源:金融界網站7月15日,全球領先的國際醫療保險提供商保柏環球(Bupa Global)在北京發布《後疫情時代的信心和轉變——中國企業高管調研報告》。該報告旨在探索中國企業高管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對生活、工作和宏觀經濟的預測與態度。
  • CSA:中國語言服務企業為後疫情時代指明方向
    CSA:中國語言服務企業為後疫情時代指明方向4月底5月初,國際知名語言服務諮詢公司 CSA Research(原Common Sense Advisory, Inc.)與北京語言大學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河北民族師範學院語言服務研究所合作,對135家中國語言服務企業如何應對新冠疫情進行調查。這是CSA Research首次與國內機構合作開展語言服務行業調研。
  • 3000高管報名!中國數字企業峰會全方位解讀後疫情時代數位化之路
    突如其來的的疫情,對於各行各業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房地產企業從停止售樓到轉為線上售樓,網際網路醫療加快落地,無接觸金融服務普及,零售業、汽車業、製造業面對銷量、業績直線下滑,加速產業上下遊全面轉型發展……這一切,僅僅只是疫情爆發至今2個月發生的變化。身處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會是何種走向呢?受到強烈衝擊的各類企業,又該怎麼辦呢?
  • IBM:疫情下的數位化轉型,戳中了中國企業的四個痛點
    IBM商業價值研究院針對後疫情時代數位化重塑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對13個行業、近300位企業高管進行了調研,《中外管理》在此梳理、披露當下中國企業在數位化重塑中面臨的四大痛點問題。IBM商業價值研究院針對後疫情時代數位化重塑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對13個行業、近300位企業高管進行了調研,發布了《共創共贏,聚智前行中國智慧企業轉型升級藍圖》研究報告。在報告中,總結出了不同行業面臨的共性問題,並且總結了當下企業在數位化重塑中面臨的四大痛點問題。在此,《中外管理》為您梳理、披露。
  • 《中國語言服務企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調研報告》在京發布
    6月28日 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舉辦成立三周年特別活動——中美俄語言服務高峰論壇於近日舉行,大會發布了《中國語言服務企業應對新冠疫情調研報告》中英文版本。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聯席主席王繼輝教授在致辭中表示,語言服務40人論壇自成立以來為高校、社會、國家做出了卓越貢獻,語言服務將會發展成為培養21世紀高端人才的獨立學科。大會發布了《中國語言服務企業應對新冠疫情調研報告》中英文版本。
  •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報告 超四分之三高管表示企業正在變革
    5月18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全球資本信心晴雨表》(簡稱「《晴雨表》」)顯示,儘管多數中國企業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但受訪者普遍對國內市場的前景持謹慎樂觀態度。為應對疫情所帶來的危機,超過四分之三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企業正在進行變革,重新評估其運營模式,並在供應鏈、自動化進程、數位化轉型、勞動力管理等方面採取變革措施。與去年同期相比,受訪者對全球和中國併購市場活動的預期明顯下降;但自2月下旬以來,市場的基調有所改善,超過60%的受訪者預測未來12個月全球和中國的併購交易都將增加,57%的中國受訪者預計他們的公司將在未來12個月內開展併購活動。
  • 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一):後疫情時代超半數企業快速反應,向...
    智聯招聘針對疫情對企業與員工生存狀況的影響及僱傭關係的變化進行了調研,並結合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發布《2020僱傭關係趨勢報告(一)——後疫情時代的新僱主經濟》,旨在洞察後疫情時代企業與員工不同的困境與需求,為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新僱主經濟提供更清晰的思路。
  • 億康先達陸雁:「四大潛力提升企業高管領導力,應鼓勵女性高管承擔...
    根據億康先達建立的領導力潛力模型,上述四個潛力可以預測一位企業領導者如何能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領導能力。陸雁說,在疫情之下,領導力中的人性化大大提升,企業需要更人性化、更加關愛、更加包容地進行團隊管理,所以對領導力屬性的要求更多了。
  • 全球七成智慧型手機中國製造 疫情面前如何應對?
    受疫情影響,今年中國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將比預期減少5%,其中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在今年一季度會有超過30%的下滑。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亂了張全(化名)的工作節奏,在原本的計劃中,作為手機企業高管的他將在十五天後帶領團隊前往西班牙參加2020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 日本資生堂高管談中國市場:不要再寫我們是外資,我們是本土企業
    意氣風發的大中華區外企老總們由於疫情的原因,連進博會吉祥物熊貓「進寶」都戴上了口罩,提醒大家要保持社交距離,注意防護。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外企積極參展。「It is amazing!」這些外企大中華區的高管們正在經歷職業生涯中的關鍵時刻——疫情導致各大跨國巨頭節衣縮食,甚至用裁員這個「大殺器」來度過危機,但是中國市場最先恢復了生機,多家巨頭財報的數據表明,中國市場的營收成為了他們的業績增長點。「你才做了兩次核酸,我做了七八次了!」奔馳的一位高管對我說。
  • 調查顯示後疫情時代歐美企業繼續青睞中國供應商
    新華社法蘭克福12月12日電(記者沈忠浩)德國安聯集團旗下貿易信用保險公司裕利安怡日前發布的供應鏈調查報告顯示,後疫情時代中國是歐美企業尋找新供應商的重要目的地之一。裕利安怡近期對德國、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5國約1200家企業進行調查,主要涉及汽車、電信、能源、機械、化工和農產品等行業。調查顯示,94%的受訪企業表示新冠疫情暴發後一度面臨供應鏈中斷,約五分之一的企業遭遇嚴重的供應鏈中斷。為應對疫情影響,55%的受訪企業考慮在未來6至12個月內尋找新供應商,而考慮將海外生產遷回國內的企業不足15%。
  •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經濟 渣打銀行高管:中國找到「神奇處方」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近日刊發了渣打銀行高管評價中國經濟復甦的報導指出,中國應該是找到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衝擊的「神奇處方」。渣打銀行執行長溫拓思表示,中國似乎已經找到了促進經濟復甦的「神奇處方」,它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迅速反應使得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出人意料地恢復增長。溫拓思說,首先和最重要的是中國控制住了疫情,讓人們回歸更正常的工作模式。同時中國的社會保障網絡也相當出色。
  • 《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發布 疫情結束後將有...
    3月3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調研了當前新冠疫情下,中國餐飲企業受到的衝擊與目前所面臨的難點。報告中指出,疫情能否得到有效快速控制直接決定著餐飲行業受衝擊程度,預計疫情得到控制後,第三、第四季度餐飲業將有明顯好轉。
  • 第六代管理全球首發——第三屆ISODC中國組織發展高管峰會圓滿落幕
    黑天鵝事件頻發,國內外疫情和國際局勢對整體經濟環境影響超過很多人的預期,這些因素註定帶來企業經營環境的高速變化,讓VUCA成為新常態。唐榮明博士作為峰會的發起人,是中國首位赴美OD方向博士,從2018年首屆ISODC中國組織發展高管峰會起,一直在積極推廣組織發展(OD)在中國的發展,同時研究符合智能時代的新的管理思想。
  • 洞察新VUCA時代企業特質,Kincentric 發布2020中國最佳僱主榜單
    面對不同以往的全球市場環境,Kincentric中國最佳僱主榜單密切關注企業在充滿未知與多變的大環境下所採取的人力資本管理舉措,通過以員工調研為主,結合高管訪談和企業管理材料審計的方式,針對企業在員工敬業度、組織敏捷、引領型領導力和人才聚焦四大關鍵特質的表現進行評估。
  • 勝高股份高管自願降薪,哪些酒旅企業高管也在這樣做?
    新京報訊(記者 王真真)4月9日,勝高連鎖酒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勝高股份」)發布公告稱,受疫情影響,公司高管自願降低薪酬。疫情期間,勝高股份董事長、總裁、副總裁級自願降薪50%,總裁助理、總監、經理級及區總、店總自願降薪30%。
  • 重磅報告:「新冠肺炎疫情」3D列印企業調研分析
    前言:本報告已由中國增材製造產業聯盟呈遞工信部,由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3D列印醫療器械專委會呈遞中國藥監局、科技部。進入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內增材製造(3D列印)企業無法按時復工復產,對整個行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 後疫情時代中國團餐企業的創新與變革
    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態勢進一步鞏固,疫情衝擊終會結束,但是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將會持續。那麼,後疫情時代,中國團餐企業的發展將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如何在變革中重塑造行業未來?圍繞上述問題,筆者走訪了深圳市德保膳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天舒。
  • 專家表示:後疫情時代,CBD不會被遠程工作所取代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從紐約市的曼哈頓到倫敦的金融城、東京的丸之內、巴黎的拉德芳斯,平時人流鼎盛的中央商務區(CBD)在封鎖措施下門可羅雀。後疫情時代,當人們嘗到遠程辦公的甜頭,CBD會失去往日地位嗎?在2020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的北京CBD論壇上,諮詢公司安永合伙人赫米特(MarcLhermitte)通過視頻會議介紹了安永與城市土地研究所(ULI)共同發布的第二版《全球商務區吸引力報告》。報告認為,儘管未來遠程工作的比例相比疫情危機前將上升30%,但危機也暴露了社會交往的必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