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越來越重視交流養生知識,養生隊伍也慢慢壯大,因此人們的壽命也普遍有所提高。
但男性壽命普遍短於女性,這其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男性壽命的長短,除了受遺傳基因的影響外,更多的與日常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日常行為、運動方式、作息規律、飲食特點等等。
壽命短的男性,身上或許會有一些共性,男性可對照自己的身體看看,如果沒有,那真好,值得恭喜,如果不幸中了,那提醒你及時調養一下,確保健康的壽命更長久。
這些共性,男性朋友們不妨看看:
1軟:腰膝酸軟
有些男性,在三十多歲或四十多歲的時候就偶爾會有腰膝酸軟的現象,而有些男性七八十歲了身子骨也很硬朗,這是為何?
腰膝酸軟未必就是體力活做多了,而是折射出身體的肝腎功能下降,中醫理論認為,「膝為筋之府」,而肝主筋,肝臟為人體的「將軍之官」,所以腰膝酸軟說明肝腎作為身體的重要臟器,其功能已經失調,肝腎不好,身體的代謝自然受阻,周身的毒素無法更好的排解,勢必影響壽命。
2粗:
脖子粗
脖子的粗細往往反應人體的健康狀況,脖子越粗,意味著頸部呼吸道周圍脂肪和皮下脂肪較多,除此以外,脖子處分布甲狀腺、血管和淋巴,所以脖子越粗,患心腦血管相關疾病的比例明顯增加。
正常頸圍的尺寸為男性要小於28釐米,男性不妨測量一下,看自己是否達標?
方法:測量脖子後面最細的部位,到前方喉結下方。如下圖:
腰腹粗
多年以前,大家把男性的大肚子稱作「將軍肚」,感覺是男性發達的表現,其實不然,也或許事業發達了,但健康下降了!
腰腹越粗,內臟脂肪越多,所以哈佛大學研究結論:肥胖是萬病之首!養生人士也道出一句經典的描述: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指的就是腰腹粗與壽命的關係。
以BMI值作為參考,就可了解自己的體重,也進而判斷自己是否體重超標,腰腹是否增加了。
3硬:
脾氣硬
脾氣秉性是一個人「個性」的描述,一旦形成很難改變,具有穩定性,因此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說法,但是好脾氣易於健康,壞脾氣,容易短壽。
有人形容一個人的壞脾氣,就像廁所裡的石頭「又臭又硬」,說明脾氣壞到極點,脾氣硬,容易導致肝氣鬱結,身體氣機不暢,而百病皆生於氣,顯然脾氣硬對健康長壽不利。
便便又幹又硬
很多男性飲食習慣喜歡乾食、又喜歡喝酒,熬夜、久坐、加之喝水普遍偏少等等諸多不良習慣,加之年齡增加後,腸道動力逐漸減弱,所以很多中年男性被「便秘」盯上了,便便又幹又硬,這種情況如果經常困擾男性,很容易引發男性血壓增高,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更高,因此容易短命。
血管硬
血管分布於周身,每個人從出生出生時會擁有一個內壁光滑、富有彈性的血管,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些男性吸菸、久坐、缺少運動、飲食不良等,導致血管壁增厚,甚至鈣化變硬,如果不注意的話,很容易形成栓,對健康和壽命造成威脅。
所以男性平時就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習慣。
上面這些男性容易短命的共性「1軟2粗3硬」您佔了嗎?希望你都沒有!
男性若要保持長壽,需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常運動
運動是獲得健康的重要保證,運動能促進細胞更好的呼吸,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排掉毒素,減少脂肪,身體會處於一個良性循環的狀態,但注意選擇合適自己的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車、打球等等。注意運動時間和強度以身體可接受為宜。
養心:好心態
上文提到了良好的心態,容易產生良好的情緒,心態不好,情緒不好,更容易造成壓力,而壓力也是很多疾病的源頭,所以男性日常應調整內心,使得內心平穩,情緒不會大起大落,為健康加分!
養肝
肝臟宜養不宜氣,喜傷心、怒傷肝,所以平時注意少生氣,同時多喝一些養肝茶,幫助肝臟代謝排毒,降低肝臟負擔,春天萬物復甦,肝屬木,與自然同輝,所以本來就被認代表陽剛之氣的男性,更要預防春天「肝火過旺」!
菊花、金銀花、決明子茶均為清肝火、解毒素的天然食材,很適合肝陽上亢的春天飲用,但這些食材屬性寒涼,不宜久用,但與溫熱性、同時有滋養肝腎效果的枸杞搭配,就可可以相得益彰了,對清肝明目、美容養顏均有不錯的食療功效。
養腎
杜絕熬夜:熬夜是健康的「一把刀」,刀刀催人老,杜絕熬夜,促進肝腎休息,也更容易獲得健康和長壽。
注意飲食:五色入五臟,黑色入腎,所以男性日常飲食不妨多攝取黑色食物。
黑豆、黑米、黑芝麻:這些食材很常見,吃法也較多,男性可以適當多吃一些。
桑葚:桑葚得到男性朋友的熱愛,是因為可滋腎陰,又可潤腸通便,同時對解酒有較好的效果,如果不是正季,適量食用桑葚幹也不失明智之舉。
養腸道
人老腸道先衰,好的腸道更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以男性應少量飲酒,多喝水,避免久坐,在飲食習慣中注意調整,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多吃新鮮果蔬:新鮮果蔬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抗氧化成分,延緩腸道衰老,同時增強身體免疫力。
多吃粗雜糧:粗雜糧也是人體腸道健康所需,粗雜糧還含有豐富的葉酸,男性適當補充該成分,還可以提高男性荷爾蒙的分泌,對男性提高陽剛之氣有益。
好了,希望看到此篇文章的男性朋友們,能夠注重日常的保養,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喜歡此文,歡迎點讚、留言或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