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金融:發展線上消費金融,金融科技是關鍵

2020-12-17 MBA中國網

本網3月13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外出消費的機會大幅減少。與之相關的各行各業備受影響,並波及與之緊密相關的線下場景消費金融行業。隨著用戶消費行為轉移至線上,線上消費場景同步擴容,這將衝抵一部分來自線下場景的消極影響,同時也將更加考驗平臺的金融科技實力與創新能力。

對於國美金融類較早開始布局金融科技轉型戰略、積極拓展線上服務的金融科技企業來說,這將成為行業加速科技轉型的一個關鍵時點。

線上需求增加,金融科技關注度再升級

國美金融相關負責人認為,儘管線下場景消費金融受到了一定的影響,但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是暫時的,我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增長的基本面沒有變化,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用戶對品質生活的需求不會改變,消費金融的未來發展空間依舊廣闊。

線下場景受到衝擊,消費金融行業對線上可支持用戶完成購物與消費分期服務寄予了更高的期待。國美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金融科技企業可線上響應並完成用戶的金融服務需求。

例如,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做好自我防護,全民居家隔離並減少外出,線上綜合購物商城則成為民眾消費的主要途徑之一,針對線上消費場景的金融服務,則能更加貼合用戶在這期間的金融需求。

據了解,自2018年3月,國美金融落地「家金融」全場景服務,通過金融科技的力量,全力打通線上線下場景資源,旗下消費金融產品「國美易卡」全面升級,服務類型涵蓋了在線商城分期、門店購物分期等,目前旗下消費金融不僅線下覆蓋全國700個城市超過2400家門店;線上還覆蓋國美線上綜合商城,疫情期間用戶可足不出戶完成線上購物與消費分期服務。

針對線下場景,國美金融也在積極創新:如何發揮強大門店場景優勢,又能滿足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購物與分期服務的行為。國美金融在3月13日至3月31日開展「黑色星期伍」活動,使用國美易卡在國美門店進行購物分期,可享受限時免息優惠,0利率0手續費,最高可達24期免息。在這過程中,藉助金融科技的優勢,用戶無需到達現場線上辦理分期即可。

有報告數據顯示,對比發達國家80%以上成年人可從銀行獲得消費金融,我國僅40%成年人可以獲得傳統金融機構的服務。

消費金融供給仍顯不足,而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消費金融拉動內需、穩定增長的作用將愈發明顯。從消費金融領域來看,線上服務場景化、數位化發展的大趨勢或將更顯現,而此次疫情也在一定程度有助於金融科技企業發揮所長、反思不足,對於企業風險控制體系、應急處理等綜合能力將是一次考驗。

加速線上金融科技業務發展

據了解,國美金融在發揮自身高效數據體系的同時,還全面接入央行徵信系統,廣泛與外部合規徵信機構合作。基於大數據技術,國美金融將不同數據源整合在一起,構建反欺詐模型,建立知識圖譜,有效地分析複雜關係中存在的特定的潛在風險,降低欺詐風險。

國美金融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國美金融的金融科技能力是保障金融服務正常、高效運行的重要支撐。國美金融在立足自身的零售場景、產業鏈資源優勢的基礎上,聚焦「家金融」核心戰略,構建了消費金融、財富管理、企業融資、支付業務四大產品品牌體系。目前,國美金融已累計為2600萬家庭用戶和眾多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未來,國美金融在金融科技服務提供商轉型戰略的指導下,將加速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金融科技業務的發展。

相關焦點

  • 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國美金融加速線上發展
    從家庭用戶來看,金融科技企業主要通過消費金融等手段實現普惠化。國美金融是業內較早探索金融場景應用式發展的金融科技企業。在依託國美深耕零售領域30餘年,積累了豐厚的零售經驗及強大的場景資源,國美金融提出讓金融服務走進零售門店,2020年國美金融將加速線上金融科技的發展,將零售+金融的一體化業務空間變大。
  • 消費逐月回暖,平安銀行國美聯名信用卡給用戶金融服務新體驗
    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副司長李黨會6月30日在商務部舉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圍繞「六穩」「六保」陸續出臺的一系列援企紓困、穩崗就業、促進消費等政策措施正在逐步顯效,各地復商復市加快推進,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國內消費市場也得到逐步改善,1-5月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7億元,同比下降
  • 乘灣區金融「東風」善於科技創新 招聯金融引領消費金融發展
    短暫40年,深圳從一個邊陲小漁村發展到人口過千萬的國際化大都市,GDP從1979年的1.79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2.69萬億元,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蹟。而GDP萬倍增長的背後,金融業改革成為最大的推動力。特區的金融探索,也讓招聯金融成為了CEPA框架下成立的首家消費金融公司。
  • 消費金融:請回答2020!|中郵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
    疫情期間,中原消費金融近三分之二的面試通過線上化平臺開展,做到戰「疫」、引才兩不誤。關鍵詞二:科技疫情對消費金融行業的衝擊巨大,也適時提醒從業者及早面對行業已經出現的問題,為更長遠的未來發展謀篇布局。其中,科技成為促進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金融時報》記者:今年最亮眼的科技應用是什麼?
  • 金融科技公司的消費金融市場機遇在哪裡?
    業務可持續性方面遭遇的瓶頸,使從業機構在「單打獨鬥」模式的基礎上開始探索「科技賦能」模式。 然而,並非所有網際網路金融機構都有機會為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尤其是參與消費金融盛宴。當線上流量趨於瓶頸時,更多的消費金融增量將來自於線下。
  • 中騰信金融科技賦能,助推消費金融生態發展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2020年以來,儘管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蔓延,我國消費市場發展面臨諸多制約因素,但長期看,消費升級是必然趨勢,也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依靠,網際網路巨頭、銀行業金融機構依舊在加速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 國美聯姻拼多多唱「雙黃」,野心在零售還是金融?
    並先後成立美美投資(原美美理財)、美易理財,投資控股華人金融。遺憾的是,受監管政策及自身經營的種種因素,3家P2P平臺已全部停止運營。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敗退之後,國美金融著力發展消費金融。2018年3月,國美金融旗下消費金融產品全面升級,上線了服務內容更為強大的國美易卡。
  • 政產學研各界共商科技金融與金融科技的發展趨勢
    針對未來保險科技的發展,他認為,要深度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而且要線上線下結合,加大網銷比例,提升風險識別與風險監測能力。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發表了題為「雙循環格局中的數位化因素」主旨演講。他認為,循環是市場經濟的生命,循環的效率決定著資源配置的效率、經濟運行的成本、生產要素的產出、人民收入的結構、支付的能力和消費的品質。
  • 中銀消費金融構建科技驅動新生態 激促消費金融十年格局重塑
    在發展過程中,中銀消費金融從最初的探索線下面籤模式到現在逐步搭建了線上線下融合全方位一體化的綜合營銷服務體系,形成了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為主,場景商戶、金融機構協同為翼的多元化發展格局,並加速向輕資產、輕投入、輕人力的輕型化消費金融發展模式轉型。「作為對傳統商業銀行業態的重要補充,消費金融行業是我國金融改革的重要創新實踐,具有與生俱來的創新基因和市場活力。」
  • 金融科技發展、挑戰與監管——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
    很榮幸受邀參加本屆新加坡金融科技節。藉此機會,很高興與大家分享中國金融科技實踐和我們的一些思考。一、中國的金融科技應用取得很大成績近年來,金融科技在中國迅猛發展。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持續推進,產品和工具應用日益豐富,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
  • 後疫情時代 馬上金融破局金融科技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前期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重新釋放出來。後疫情時代,數位化和線上化業務將面臨更大發展機遇成為業界共識。當前,在經歷爆發式增長後,消費金融行業正逐步回歸理性,而平安、小米等巨頭的湧入也讓行業競爭愈發激烈。消費金融邁入「下半場」,金融科技實力成為破局關鍵。
  • 慶國美30周年 國美華人金融舉行祝福造句送紅包活動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三十年滄桑巨變,三十年也成就了中國大陸最大的家電零售連鎖企業——國美電器。三十年前,國美集團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從此揭開了國美帝國的歷史。三十年後,國美30周年促銷活動開啟:線下有滿1000返200、套購家電最高立減50%、高端家電單臺5折起等一系列鉅惠活動;線上有國美華人金融平臺送出的海量紅包。線上、線下全渠道來襲,引爆了國美30周年慶跨年季的高潮!
  • 金融科技發展亮點多
    12月8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0年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表示,近年來,金融科技在中國迅猛發展。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持續推進,產品和工具應用日益豐富,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包容性大幅提高。
  • 閃銀:金融科技發展的關鍵在於思路創新
    來源:創商網「在過去的幾年中,相較於支付、信貸等領域,金融機構在資管領域的金融科技應用並不夠,只在線上獲客、智能投顧等領域有所嘗試。」有業內專家表示。如何改變金融服務覆蓋的「不全、不均、不速」的問題呢?
  • 積極踐行普惠金融 中銀消費金融一直在行動
    在金融支持實體、銀行扶持小微這一國家戰略指導下,各大銀行、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和新型金融業態打造了具有各自特色的普惠金融業務發展模式。中銀消費金融秉承「建設新時代高質量消費金融公司」的理念,憑藉不斷創新的業務水平榮獲「普惠金融消費者影響力獎」。
  • 中銀消費金融構建科技驅動新生態
    面對巨頭新入場帶來的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田紅豔認為,存量消費金融公司可以採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應對策略:首先要繼續發揮國有大行背景的底層基因帶來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其次,持續推進「場景金融」新生態,完善場景業務生態體系和獲客體系建設;最後,立足公司業務改革與轉型,加快「金融+科技」建設,加快建立線下線上融合、以線上為主,線下代理分銷、線上自營獲客、線上場景合作
  • 消費金融公司PK傳統銀行 招聯金融純線上發展模式「意外」獲勝
    眾所周知,消費金融行業的「參與者」主要包括傳統銀行、網際網路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網際網路小貸公司等。傳統銀行已佔最為優質的客群,市場佔有率較高,資金渠道多元、成本較低,但也有區域性銀行卻無法在異地展業等缺陷。因此,專家認為,消費金融公司主體擴容,且不斷推進線上化轉型,有望迎來快速增長,招聯金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馬上金融快速成長秘訣:依託科技發展普惠金融
    業內預計,在國家明確定調「消費金融是居民消費的配套保障」和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背景下,消費金融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消費金融市場的爆發,給所有消費金融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坦言,馬上金融能夠在短期內迅速崛起,一個重要的原因正在於抓住了這種機遇。
  • 企業成長故事 | 馬上消費金融:助力重慶完善金融科技生態圈
    馬上消費金融的爆發式增長,勾勒出了重慶及兩江新區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大致軌跡。如果把這條軌跡看成是一條拋物線,那麼2019年無疑就是到目前為止的最高點。過去的一年,重慶先是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金融科技應用試點的城市。未來幾年裡,以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將更加廣泛地深入應用到金融領域。
  • 消費金融助力雙循環 興業消費金融助推行業高質量發展
    而經濟指標的恢復對於消費金融公司而言少了很多後顧之憂。今年5月,黨中央首次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如何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發揮國內巨大的市場優勢和創新潛能,穩住產業鏈和經濟運行,有效對衝日益增長的國際風險,各行業都在科學謀劃、積極落實。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應當發揮自身專業特點,利用金融之力創造新的消費增量,為消費轉型升級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