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銀保監會辦公廳向各地銀保監局下發《關於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消費金融公司撥備覆蓋率可以從現在的150%降低至130%、拓寬市場化融資手段、增加資本補充方式。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
2020年以來,儘管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蔓延,我國消費市場發展面臨諸多制約因素,但長期看,消費升級是必然趨勢,也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依靠,網際網路巨頭、銀行業金融機構依舊在加速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各種促進消費政策的出臺和更多持牌機構的加入,消費金融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未來,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將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競爭力,加快線上產品布局,讓更多人享受到智能、便捷的消費金融服務。
在此背景下,深耕消費金融領域多年的中騰信對於市場的變化趨勢更具敏銳性,早早地開始了對科技創新的不懈探索,並擁有專業的科技團隊,已在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生物識別、知識圖譜等方面均已實現成功的落地應用,並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科技賦能金融的全新加速器,在消費金融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其早在2017年底,141號文出臺後,就已明確自身助貸身份——做專注於獲客與風控的金融科技服務商,專注為中小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機構等機構提供獲客與風控技術輔助服務,合作方涵蓋中航信託、外貿信託、中信百信銀行等幾十家頭部持牌金融機構。
技術上,中騰信通過自主研發的反欺詐偵測系統、決策引擎系統、催收系統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的風控技術輔助服務,可幫助合作機構快速提升服務能力。
中騰信憑藉多年業務實踐中積累了大量服務長尾客群的經驗,還可助力中小銀行深耕特定業務、特定客群和特定區域,建立起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金融場景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行性路徑。尤其以金融機構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金融科技企業,利用新技術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賦能、風控賦能、營銷賦能,快速提升了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能力。
中騰信表示,未來,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為代表的不斷成熟的金融科技,將繼續釋放消費金融行業潛力,為消費金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