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騰信金融科技賦能,助推消費金融生態發展

2020-12-17 千龍網產經中心

11月,銀保監會辦公廳向各地銀保監局下發《關於促進消費金融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消費金融公司撥備覆蓋率可以從現在的150%降低至130%、拓寬市場化融資手段、增加資本補充方式。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

2020年以來,儘管疫情在全球持續擴散蔓延,我國消費市場發展面臨諸多制約因素,但長期看,消費升級是必然趨勢,也是未來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依靠,網際網路巨頭、銀行業金融機構依舊在加速申請消費金融牌照。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各種促進消費政策的出臺和更多持牌機構的加入,消費金融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未來,持牌消費金融機構將以技術驅動為核心競爭力,加快線上產品布局,讓更多人享受到智能、便捷的消費金融服務。

在此背景下,深耕消費金融領域多年的中騰信對於市場的變化趨勢更具敏銳性,早早地開始了對科技創新的不懈探索,並擁有專業的科技團隊,已在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生物識別、知識圖譜等方面均已實現成功的落地應用,並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為科技賦能金融的全新加速器,在消費金融市場發揮了積極作用。

其早在2017年底,141號文出臺後,就已明確自身助貸身份——做專注於獲客與風控的金融科技服務商,專注為中小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託機構等機構提供獲客與風控技術輔助服務,合作方涵蓋中航信託、外貿信託、中信百信銀行等幾十家頭部持牌金融機構。

技術上,中騰信通過自主研發的反欺詐偵測系統、決策引擎系統、催收系統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流程的風控技術輔助服務,可幫助合作機構快速提升服務能力。

中騰信憑藉多年業務實踐中積累了大量服務長尾客群的經驗,還可助力中小銀行深耕特定業務、特定客群和特定區域,建立起差異化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金融場景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行性路徑。尤其以金融機構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金融科技企業,利用新技術提供全方位的科技賦能、風控賦能、營銷賦能,快速提升了傳統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能力。

中騰信表示,未來,以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為代表的不斷成熟的金融科技,將繼續釋放消費金融行業潛力,為消費金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新的力量。

相關焦點

  • 用科技賦能消費金融,中騰信大放異彩
    科技賦能開放潛力初顯,金融與科技的融合不斷深入。數字經濟在2020年蓬勃發展,為傳統線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應對之道。在此背景下,2020年"第一財經新金融峰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峰會以"唯變不變 存真求穩 開放生態"為主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導致全球經濟金融體系遭遇嚴峻的挑戰。
  • 中騰信:以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實體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科技的賦能。金融科技以其高效、便捷的服務、科技創新等優勢,可以滿足不同場景的深層次需求及服務迭代需求,其中深耕金融科技領域的中騰信就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少不了科技創新的助力,金融業因科技的不斷創新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科技創新逐漸成為金融行業改革的利器。中騰信在這方面展現了不俗表現,憑藉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全面的智能獲客能力、優質的風控技術輔助,在金融科技服務領域擁有核心實力。
  • 央行引導金融創新 中騰信科技賦能助推實體經濟
    例如,上海地區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擴大小微企業普惠金融貸款,開展了金融創新科技監管試點,重點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第一批8個項目已經落地;江西地區持續推進基於信用的小微信貸產品創新,各家銀行機構都創新推出了基於數據賦能的信用貸款產品,截至2020年10月末,江西信用貸款產品已達170餘種,普惠小微信用貸款餘額921.4億元,佔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的19.5%。
  • 中騰信:深耕金融科技,助推實體經
    例如,上海地區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擴大小微企業普惠金融貸款,開展了金融創新科技監管試點,重點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第一批8個項目已經落地;江西地區持續推進基於信用的小微信貸產品創新,各家銀行機構都創新推出了基於數據賦能的信用貸款產品,截至2020年10月末,江西信用貸款產品已達170餘種,普惠小微信用貸款餘額921.4億元,佔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的19.5%。
  • 中騰信:深耕金融科技,助推實體經濟
    例如,上海地區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擴大小微企業普惠金融貸款,開展了金融創新科技監管試點,重點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第一批8個項目已經落地;江西地區持續推進基於信用的小微信貸產品創新,各家銀行機構都創新推出了基於數據賦能的信用貸款產品,截至2020年10月末,江西信用貸款產品已達170餘種,普惠小微信用貸款餘額921.4億元,佔普惠小微貸款餘額的19.5%
  • 便捷信貸服務提速,銀行等金融機構急需中騰信等金融科技公司賦能...
    便捷信貸服務提速,銀行等金融機構急需中騰信等金融科技公司賦能 ,這不僅是一些地方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更成為了監管賦能實體經濟的抓手。
  • 便捷信貸服務提速,銀行等金融機構急需中騰信等金融科技公司賦能
    新冠疫情之後,監管更加重視推動金融機構加強便捷信貸服務,這不僅是一些地方摸索出來的成功經驗,更成為了監管賦能實體經濟的抓手。便捷信貸服務的背後,不是降低信貸風控標準,而是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技術,拓寬金融的服務邊界和效率。特別是在疫情時期,大量實體企業急需資金支持,但是利用傳統金融手段無法提供服務。
  • 金融科技人才缺口巨大 中騰信為銀行轉型升級賦能
    產業發展迅猛,金融科技人才要求高金融科技註定成為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它的價值在於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創新,提升金融產品定價的時效性和精確性,使投融資更好地匹配新經濟結構,助推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金融科技加速發展,中騰信以技術創新展望未來
    重磅新規的出臺和實行,讓金融科技的行業預期更加明確,也有利於金融科技行業的加速發展。認清形勢,才有可能在變局中找準方向,把握機遇。  央行副行長潘功勝指出,金融管理部門將一如既往鼓勵、支持金融科技企業在服務實體經濟和遵從審慎監管的前提下守正創新,推動金融科技成為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力量。  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則建議,發展金融科技,應面向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面向實體經濟有效需求,面向人民美好生活嚮往,加強與普惠金融、綠色金融、科創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的融合創新。
  • 銀行下注金融科技子公司 中騰信To B「第三勢力」如何競逐?
    藉助金融科技,走「小而美」的精細化發展道路成為中小銀行應對挑戰,把握未來的正確姿勢。  簡單來說,中小銀行的金融科技需求分為三個層次:基礎需求是局部技術外包,進階需求是業務核心系統建設,高階需求則是零售業務的完整解決方案。
  • 創新消費信貸服務受鼓勵,中騰信科技賦能銀行實現業務共贏
    今年以來,政策層不斷釋放消費金融的利好信號,不斷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和服務。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對於金融機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為了商業銀行能夠吃到政策紅利的關鍵。中騰信認為,對於部分難以在短期內提升金融科技實力的中小銀行而言,與第三方金融機構合作,建立牌照外優勢,或成為可行之舉。
  • 中騰信:展望2021,以金融科技助力經濟發展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是金融科技發展史上的重要年份,回顧這一年,舊秩序逐漸解體,新秩序漸進式構建,從銀行到小貸公司,從持牌金融到民間借貸,監管新規接連落地。梳理這些新規,有兩大共性值得關注,一是收緊政策,監管套利空間日漸縮減;二是明確導向,監管多次強調金融支持實體、扶持中小微,這也是未來金融科技的發力方向。
  • 金融科技賦能消費金融,國美金融加速線上發展
    本網3月4日訊 在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助推普惠金融事業發展的作用正日益凸顯。有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已經進入到高質量發展、優結構運行的新階段。金融科技的推進相較於傳統金融服務的一大優勢在於能夠覆蓋更多用戶與企業,通過簡化服務流程,增強用戶體驗,有效推進金融普惠化發展。
  • 行業秩序或將重構,中騰信持續專注金融科技
    業內普遍認為,《徵求意見稿》將給網絡小貸行業帶來洗牌和重塑,也意味著新金融合規持續升級,金融科技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從資金方角度,雖然當前國內信貸需求依然強勁,但市場競爭亦十分激烈,一些金融科技能力弱的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仍會選擇通過與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以快速提升自身的消費信貸業務和科技能力。
  • 科技賦能,漫道金服子公司寶付助力消費金融良性生態
    漫道金服子公司寶付作為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企業,持續藉助金融科技深耕消費金融,通過與消費金融客戶開展全鏈路合作打造構建良性生態。雖然受疫情影響,消費金融行業遭遇較大衝擊,但在國家構建「雙循環」新發局格局以及各種促消費政策的出臺,消費金融因為對消費顯著的提升作用,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 科技引領+金融賦能!「攜手2020」南京市鼓樓區科技金融創新峰會...
    賦能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9月24日,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政府將攜手新財富於深圳舉辦」南京市鼓樓區科技金融創新峰會」。本次峰會以「新視野 新賦能 新產業」為主題,旨在落實南京市「四新」行動要求,圍繞宏觀經濟形勢、數字經濟、供應鏈金融、智慧城市、未來網絡等新產業方向,聚焦科技引領和金融賦能,力邀知名經濟學家、產業專家、行業精英,共同探討新形勢下資本市場發展新徵程。
  • 中騰信:便捷信貸服務受提倡,中小金融機構謀求數字轉型
    近年來,監管越來越重視推動金融機構加強便捷信貸服務,便捷信貸服務的背後,不是降低信貸風控標準,而是利用金融科技和大數據技術,拓寬金融的服務邊界和效率。中騰信了解到,在此背景下,不同金融機構之間的數字鴻溝逐漸顯露,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由於資金、人才和技術基礎的差異,以及體制僵化、內部管理人員對金融科技的認識及支持不足,迫切地尋求起了緊跟時代、加速轉型的途徑。
  •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 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正式發布
    ,用科技賦能新金融,打造金融科技生態鏈體系,助力我市金融業加快發展,助推廈門率先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  2019年9月,我市召開金融產業促進大會,提出建設金融強市、打造金融科技之城的目標。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金融局、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思明區政府的指導下,華鑫證券、嘉晟集團聯合打造「華鑫嘉晟金融科技產業示範園」,構建金融科技聚集高地,布局金融科技產業生態集群。
  • 中郵消費金融2019業績向好 科技金融助推服務升級 惠及廣大用戶
    來源標題:中郵消費金融2019業績向好 科技金融助推服務升級 惠及廣大用戶2019年總資產306.54億元,淨資產34.34億元,淨利潤3.49億元。據了解,2019年中郵消費金融加大在風控系統升級、智慧金融服務和現代化運營系統搭建等金融科技創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以科技賦能普惠金融,實現經營業績的持續穩健增長。
  • 銀盛支付融合創新,金融科技賦能客戶
    深耕多樣化場景,堅持B端賦能作為首批獲得央行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企業,銀盛支付深入各種場景進行金融科技賦能,在深耕B端客戶、服務B端客戶的過程中,贏得了B端客戶的認可,如今已經成為逾1000萬B端商戶首選的綜合支付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