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貸天眼
2020年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票面年利率為5%,期限三年。初步轉換價為1.215港元/股,這一價格較國美4月17日的收盤價0.73港元/股,溢價達到約66.4%。
拼多多還有權延長債券持有期限2年,如果拼多多完成轉股,將發行12.83億新股,佔現有已發行股本約5.96%,或發行完成後的5.62%。
目前,國美的實控人為黃光裕及其夫人杜鵑,持股50.26%。
資本市場反映強烈
周一開盤後,拼多多一度漲超13%,股價再創新高,突破50美元關口;4月20日,國美零售早盤曾高開至32.88%,收盤漲幅收窄至16.44%,0.85港元的收盤價也創下兩個多月來的新高。
二級市場的反應是對拼多多聯姻國美的認可。眾所周知,拼多多的商品主打下沉市場,價格優惠,而國美曾經是家電零售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其創始人黃光裕更是三次坐上中國首富的寶座。2008年,國美集團年營收超過1100億元,而當年阿里巴巴和百度的營收都只有30億元。
當年的黃光裕在零售市場橫衝直撞,被稱作「價格屠夫」,從這個稱號不難看出,黃光裕當年針對零售的策略就是壓低供貨商報價,低價搶佔市場,讓利給消費者,這樣的經營理念與拼多多的黃崢不謀而合。
很多人認為,低價意味著質量不好。其實,這是個悖論,這也一向是拼多多希望擺脫的標籤,如今,聯姻國美,加強合作,國美的產品將全量上線拼多多,有了國美的背書,拼多多的產品給人的印象或許更多的是質優價廉而非價廉質糙。
事實上,拼多多與國美的合作由來已久。自2018年起,國美就入駐了拼多多,今年3月底,拼多多還與國美聯合推出「超級品牌日」活動,覆蓋了家電數碼、個護美妝、日用百貨等近10個品類6000多款精選產品。
數據顯示,2019年京東以22.39%的佔比成為中國家電零售渠道當之無愧的霸主,領先第二名蘇寧4.3個百分點,天貓則以11.72%的佔比名列第三,國美以4.88%家電渠道的佔比位列第四。
如今,蘇寧站隊阿里、京東背靠騰訊,拼多多與國美似乎是沒得選擇,但又是最佳選擇。與其說,拼多多擁抱國美,倒不如說國美傍上拼多多。
國美金融是否更看重與拼多多的合作?
國美的業務不僅有零售,還有金融業務,其中更是涉及小貸業務。國美的業務範圍廣,雖然主業是零售,但日子並不好過。3月31日晚,國美零售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集團營業收入594.8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7.57%;歸母淨利潤虧損25.9億元,較上年虧損大幅收窄。數據顯示,國美零售自2017年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了。
零售業務常年虧損,只好在其他業務上另謀出路。在目前幾乎各大公司都偏愛的金融業務上,國美自然也不會缺席。然而國美金融也並沒有取得想國美零售曾經那樣的輝煌成就,尤其是近些年,國家加強了對金融行業的監管,收緊了相關政策,國美金融或許更是感覺壓力山大。
國美金融發力消費金融
國美控股曾大力布局網際網路金融。並先後成立美美投資(原美美理財)、美易理財,投資控股華人金融。遺憾的是,受監管政策及自身經營的種種因素,3家P2P平臺已全部停止運營。
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敗退之後,國美金融著力發展消費金融。2018年3月,國美金融旗下消費金融產品全面升級,上線了服務內容更為強大的國美易卡。升級後,國美易卡更加貼合零售場景,服務類型涵蓋了在線商城分期、門店購物分期、信用卡還款等,有效提升金融場景覆蓋能力,擴展金融服務的廣度與深度。
其中,國美易卡的合作金融機構包括:招聯消費金融、浦發銀行天津分行、南京銀行等多達十幾家金融機構。目前,國美金融完成了全國34個省級區域600多個地縣級城市超過2000家線下門店的業務布局。
國美在金融尤其是消費貸這塊的業務布局和決心可見一斑。然而,2020年,流年不利,國美金融旗下小貸公司被罰,經營也陷入虧損。
4月16,天津市金融工作局發布公告顯示,按照《天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經天津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研究決定,對國美小額貸款有限公司2019年期間提供虛假經營信息行為給予責令限期改正,處頂格罰款50萬元的行政處罰。
除小貸業務遭受處罰以外,其金融整體業務表現也並不理想。港股上市公司國美金融科技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公告顯示,2019整體收入雖略有增加,但股東卻處於虧損狀態。
由此可見,國美雖然在零售業務上排得上名次,但其金融業務卻並不那麼令人滿意。國美的實體店雖然遍布全國,但如何將消費金融業務推向用戶卻是一個難題,實體店買完東西就走,付款要麼用現金要麼信用卡,國美的消費金融業務沒辦法發力。
國美商城本身的用戶量卻又無法和阿里、京東等電商大佬們匹敵,如今,聯手拼多多,幾個億的線上用戶擺在這裡,國美金融會不動心嗎?
小額貸業務是否會推向拼多多用戶?
2019年7月23日,國美小貸經營範圍新增「開展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同年12月24日,又將註冊資本由3億人民幣增至5億人民幣,可見國美發展小貸業務的決心不容小覷。
據國美披露,目前在全國線下超700個城市2400家門店,服務了1.8個億會員,國美金融的註冊用戶數僅達到2600萬。
而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平均月度活躍用戶數已經達到4.82億人,從用戶數的角度來看,拼多多已經成為了位列阿里之後的第二大電商平臺。
眾所周知,阿里有支付寶的螞蟻花唄、借唄,京東有京東白條和分期付款業務,說白了,這些都是小額貸款業務。同屬於電商大佬的拼多多在這一塊上還未跟上前輩的步伐,主要原因在於儘管用拼多多的人多,但在拼多多上花的錢並不多。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數達到5.85億,同時期,京東的活躍買家為3.62億。然而,人均消費情況卻恰恰相反,京東年度人均消費金額為5,761元,較拼多多的1,720元高出235%。
這中間除了有品牌的原因,或許跟消費能力也分不開。如今在品牌方面有了國美的背書,拼多多的品牌效應自然是更上一層樓,但是用戶的消費能力是否跟得上去?
這時候,國美金融會不會來插上一腳,將小額貸款業務推向拼多多用戶,從而促使拼多多跟上阿里、京東的步伐?這對國美的金融業務也是一個極大的促進,雖然目前還未聽到任何風聲,但這個趨勢似乎比較明顯。
國美金融是否會傍上拼多多,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