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強大和繁榮的城市,周邊環繞的,必是以公共運輸為主導發展的新城鎮。因為城市所擁有的自然景觀、土地,和經濟福祉等資源,是有限的。大城市不斷擴容,必然導致部分功能,向周邊小城市疏散。而紐帶,正是強大的軌道交通。
這幾年,鹽城的交通建設日新月異,高鐵、高架、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展良好,取得了斐然的成就。尤其是高鐵建設如火如荼,鹽通高鐵計劃年底通車,通蘇嘉甬高鐵進入公示階段,鹽城與上海為主的長三角核心城市的時空距離將大幅度縮小。遠景規劃3條軌道線路,根據2013-2030鹽城市城市總體規劃圖,遠景規劃形成兩兩相交的
3條軌道線路
軌道1號線——經河東中心後向南布設,覆蓋河東片區南部,支撐河東片區南北向客流。線路經過先鋒島—建軍路商業中心—鐵路客運站—河東行政區—河東商業金融中心—河東南工業片區,線路長度27公裡,與快速公交B1線總體走向相近;
軌道2號線——經過城北物流中心—建軍路商業中心—市行政中心—城南商務中心—伍佑組團中心,線路長度27公裡;
軌道3號線——西段修改線形,沿振興路連接高新產業區中心,依次經過高新技術園區中心—城西中心—城南商務中心—鐵路客運站—河東大洋灣—環保產業園區中心,線路長度33公裡。
市域軌道:建設聯繫鹽城主城區—大豐城區—大豐港城的快速公交線路,採用市域軌道形式,由 鹽城鐵路客運站出發經過新機場、大豐城區中心向東至大豐港城,沿新鹽大道—226 省道 —幸福路布局。
規劃結合軌道線路終端在鐵路貨站站北、皮岔河南、崗溝河東、新鹽大道南、九華山路東建設軌道交通綜合基地,每處用地 8~10 公頃。
另外一條快速公交線路聯繫裡下河地區—鹽城中心城區—丹頂鶴自然保護區,沿途經過都市區主要景觀節點,以旅遊休閒交通為主,是都市區範圍的主要景觀軸線,其中鹽城中心城區範圍內採用地鐵方式(城市軌道三號線),外圍地區採用BRT形式。
近期,鹽城市行政審批局發布了《鹽城市區SRT一號線項目核准前公示》,這就意味著很快鹽城也要有自己的虛擬軌道交通一號線了。該項目建設地點為市區中軸線青年路,躍進路至寶興路段,猶如給這座讓人打開心扉的城市繫上了一條美麗的金腰帶。
什麼是超級虛擬軌道交通呢?
鹽城市超級虛擬軌道交通(SRT)
鹽城市虛擬軌道交通是全國首條超級虛擬軌道交通線,列車採用地面虛擬軌道運營,列車採用4節車廂編組,虛擬軌道列車屬於新型城市軌道交通工具,集合了公共汽車、有軌電車和輕動車組的部分特點,是汽車列車和火車列車的特殊融合物,將成為緩解城市路面交通壓力的新嘗試。
超級虛擬軌道交通一號線將打通這座城市的「任督二脈」,把城東、城中、城西牢牢地串聯在一起,極大地促進這三地的互聯互通與人員往來。城東有教育的優勢,城中有商業的優勢,城西有工業的優勢,未來這三地將形成優勢互補、良性競爭的態勢。
隨著市區空間不斷擴大,長距離快速公交、瞬時大容量公交出行需求持續增長,需精準設置SRT線路,依法依規制定運營辦法,充分運用現有道路資源,最大限度發揮項目綜合效益,方便群眾綠色、智能、便捷、安全出行,該項目總投資為36539萬元。
鹽城市區SRT一號線投資主體為江蘇興鹽超軌交通有限公司,全線總長約為13公裡,設站點17座,其中:新建4座,對原有公交站臺改建13座。於此同時,對現狀亭湖新區公交回車場進行改建,並利用寶興路交叉口西高架下側空間建設快充充電樁2臺。
鹽通高鐵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相互交流發展的重要橋梁,「要想富,先修路」,中國省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一直大力發展其交通線路網,近年來,各省市在交通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城市交通越來越便利,經濟也越來越好,江蘇省是中國東南部地區重要的經濟省份,也是東南部沿海的中心之一,在它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改善它的交通線路網的建設,今天我們來談談它現在正在建設中的鹽通高速鐵路。
徐鹽高速鐵路,簡稱徐鹽高鐵,又名徐鹽客運專線,是一條連接江蘇省徐州市與鹽城市的高速鐵路,是江蘇省東西向高速鐵路,是江蘇省腹地重要的鐵路大動脈之一。
2015年12月28日,徐鹽高速鐵路開工建設;2019年12月16日,徐鹽高速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鹽通高速鐵路:鹽城至南通,線路全長159公裡,共設東臺站、海安縣站、南通西站、大豐站、如皋南站5座車站,設計時速為350公裡,其完成後,徐旅館淮塩城時,鐵路通蘇嘉城時,鐵路滬通鐵路、南沿江城時鐵路等鐵路連接,長江三角地區的鐵路網絡的布局,改善整個沿海鐵路通道的運輸能力和運輸質量提高的重要作用,這也是中國高速鐵路網「八縱八橫」第一縱沿海高速鐵路最後開工的「一環」,預計2020年全通。
鹽通高速鐵路159公裡中有90公裡在鹽城境內,是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同時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涂、最廣的海域面積,境內河渠縱橫,物產豐富,有「魚米之鄉」的美稱,自然環境優美舒適,自然保護也很出色,現在以「東方溼地、鶴鹿故鄉」為標榜,提高了旅遊品牌的知名度。
鹽泰錫常宜城際鐵路是江蘇省鐵路儲備項目之一,鹽泰錫宜城際鐵路的主線大致走向:鹽城-興化-泰州-泰興-靖江-江陰-無錫-常州-宜興。鹽泰錫常宜城際鐵路北接新長鐵路,主線起於鹽城南站,經江陰過江通道(在建)跨越長江經江陰、無錫、常州終至宜興市,與寧杭客運專線接軌。
鹽泰錫宜高鐵跨度範圍大,影響深遠,可以將南北跨度約為270千米的蘇中、蘇北、蘇南不同城市納入「2小時快速交通圈」,為加快蘇北、蘇中快速崛起提供重要支撐。
鹽城
鹽城,江蘇省地級市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市相連
鹽城,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中部
鹽城,江蘇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 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江蘇省中部,東臨黃海,南與南通接壤,西南與揚州、泰州為鄰,西北與淮安市相連,北隔灌河和連雲港市相望。
鹽城全市土地總面積16931平方千米,其中沿海灘涂面積4553平方千米,戶籍人口824.7萬人,常住人口720萬人
鹽城全市土地總面積16931平方千米,其中沿海灘涂面積4553平方千米。擁有江蘇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 2018年底全市戶籍人口824.7萬人,常住人口720萬人。
鹽城海陸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內河航運五位一體的立體化交通運輸網絡。南洋國際機場、鹽城港大豐港區、濱海港區、射陽港區、響水港區成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 ,鹽城市成為同時擁有空港、海港兩個一類開放口岸的地級市, 是國家沿海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戰略的交匯點。
2019年,鹽城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02.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