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於溺水 發生時如何搶救

2020-12-17 央廣網

遇到溺水,如何搶救

【大課堂】

據媒體報導,洪澇災害期間,多地發生人員溺水死亡事件。當前又值暑假,防止青少年溺水也要多注意。每年暑假期間,青少年溺水事件時有發生。相關數據顯示,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傷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兒童和青年十大主要死因之一。我國每年約有5.7萬人死於溺水,其中少年兒童溺水死亡人數佔總溺水死亡人數的56.04%。

在醫學上,溺水又稱淹溺(submersion),是指人淹沒於水或其他液體介質中並受到傷害的狀況,是重要的急診理化損傷症候群之一;淹溺的嚴重情況為溺死(drowning),一般認為淹溺後於24小時內死亡者稱為溺死。溺水原因的多重性、溺水環境的複雜性、溺水致死的危害性,為溺水淹溺蒙上了層層面紗。如何揭示溺水淹溺之真相,科學認識居家「淺水」、江河「淡水」、海洋「鹹水」衍生的「九水」淹溺,對於當下防控洪澇災害,讓人們遠離溺水具有重要意義。

居家「淺水」乾性淹溺。在溺水患者中,涉及深度較小的生活用水,引發機體應激反應所致的淹溺,俗稱「嗆死」。屍檢肺內多無水,醫學上常稱為「乾性淹溺」,或「乾性溺水」。常見有:一是生活「用水」淹溺(居家的浴缸、廁所、水桶、魚缸等都可能是潛在的發生溺水的地方發生的意外);二是治病「藥水」淹溺(居家的患者在服藥過程中,因驚慌恐懼驟然寒冷等刺激發生的意外等);三是日常「飲水」淹溺(居家老人和兒童飲水過程中嗆咳出現的神經反射導致的喉頭痙攣和聲門關閉出現梗阻及窒息發生的意外)。

江河「淡水」溼性淹溺。在溺水患者中,涉及江河淡水大量進入相關臟器組織所致的淹溺,可稱為溼性淹溺。常見有:一是肺部「灌水」淹溺(溺水時間很長喉部肌肉鬆弛,水大量進入肺內以進行性呼吸窘迫和難治性低氧血症,造成可能與溺水時水進入肺部出現的「病理性盥洗」有關);二是胃部「積水」淹溺(當發生淹溺時,大部分淹溺者在淹溺時發生掙扎和呼吸運動,隨著掙扎和缺氧,大量水被吞入胃內,吞水同時亦可有部分水被吸入或從胃內返流入氣道);三是血管「多水」淹溺(淡水進入血液循環,引起高血容量,從而稀釋血液,即低滲狀態——水電解質失衡等引發心臟驟停)。

海洋「鹹水」特性淹溺。在溺水患者中,涉及海洋鹹水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同因素對機體刺激所致的淹溺可稱為特性淹溺。常見有:一是低溫「冷水」淹溺(低溫可造成機體高凝狀態、高血糖、血流緩慢和心律異常,是導致淹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浸漬症候群是指在跌入冰水時突然死亡);二是過敏「毒水」淹溺(海洋中有毒生物如海蜇、水母等,侵襲機體過敏引發的急性喉頭水腫造成的氣道梗阻窒息及過敏性休克);三是高滲「鹽水」淹溺(海水是高滲液體對呼吸道和肺泡有化學性刺激作用可引起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腫、低血容量、高鈣血症可使心跳緩慢、心律失常、傳導阻滯,甚至心跳停止)。

上述淹溺現象既相互關聯,又各具特點,但其病理生理機制終歸為循環呼吸衰竭直至心搏驟停,搶救時應進行心肺復甦(CPR)。具體如何做?

對意識不清(沒有反應)的溺水者,迅速判斷患者呼吸和循環徵象(脈搏、肢體活動、發聲等),沒有呼吸或呼吸異常,應該立即給予人工呼吸(連續5次),並實施高質量心肺復甦(按壓、通氣以及電除顫),直至患者恢復心跳(清醒、出現自主動作等)或專業人員到達接手。

附近有腹部提壓心肺復甦儀等急救設備時,應迅速取來實施腹部提壓心肺復甦方法進行急救。腹部提壓心肺復甦方法可排出氣道異物,利於呼吸與循環同步進行,搶救溺水患者時尤為適用。

(作者:王立祥,系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現為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相關焦點

  • 兒童溺水猛如虎!掌握溺水4個搶救步驟,分秒必爭奪生機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45萬人死於溺水,其中50%以上發生於15歲以下兒童。在我國,溺水是15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的首位死因, 溺水死亡率為 6/10 萬 ~ 8/10 萬 , 約佔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 44%,我國每年有近 5 萬名 0~14 歲兒童死於意外傷害,其中因溺水身亡的兒童高達 2 萬名。
  • 汕大教授李麗萍:熟練操作心肺復甦,利用溺水搶救黃金5分鐘
    6月21日下午3時許,重慶市潼南區米心鎮發生一起8名兒童溺亡事件。事發當日8名小學生相約到童家壩陪江河一寬闊的河灘處玩耍,期間1名學生不慎失足落水,其餘7人前去施救,結果全部溺亡。 記者今日採訪中華預防醫學會傷害預防與控制分會主任委員、汕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李麗萍,據她介紹,溺水是我國全人群第四位傷害死因,14歲以下兒童的首位死因。據統計,中國每年有近7萬人因溺水死亡,其中約六成為兒童,儘管溺水的發生率為僅為交通事故發生率的千分之五,但致死率卻非常高,平均每十個人溺水就會有六人死亡。」 低發生率和高致死率的溺水傷害現狀值得全社會的深思。
  • 一旦發生溺水,搶救過程中這一招是「殺人」,而這招才是救人!
    不知從何時起,溺水成為了威脅國人性命的另一道致命兇手。據WHO報導:全球每年大約有接近50萬人溺水死亡,其中我國每年因溺水事故而喪生的人就達到6萬人,溺水死亡也成為了兒童第三位致死因素。在很多人印象中,溺水似乎發生在江河湖海,但事實上遊泳池、甚至家裡的浴缸也成為溺水現場。而一旦發生溺水事件,不少施救者就會往往第一時間進行「控水」。
  • 這種「溺水」急救方法會致命!發現溺水要這樣搶救,切記!
    2020年6月21日15時30分左右,重慶市潼南區米心鎮童家村涪江河壩水域發現有人落水,初步調查,失蹤人員均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鎮小學學生,周末放假自發相約到童家壩涪江河一寬闊的河灘處玩耍,期間有1名學生不慎失足落水,旁邊7名學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學生一併落水,經全力搜救打撈,重慶潼南區8名落水小學生全部打撈出水,均已無生命體徵,而這樣慘痛的事情年年通報
  • 提高家長監護意識,守護花季生命——預防溺水事故發生
    7月21日上午,對於廈門的賴女士一家來說,是一個天塌下來的時刻,因為賴女士親眼目睹自己的女兒離開人世……白頭人送黑頭人。南靖龍山鎮鎮政府通報:2019年7月21日上午,龍山鎮某海遊泳池發生一起溺水事故。龍山鎮派出所接到報警後,立即出警趕至現場。
  • 全球每年約110萬例早產兒死於併發症 母乳是高危早產兒的救命稻草
    今年11月17日,正值第十個「世界早產日」,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早產兒全球報告》,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早產兒,超過全部新生兒的10%。而在這些早產兒中,全球每年大約有110萬例死於早產併發症。其中中國是早產兒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排在全球第二位。
  • 溺水!溺水!煙臺這些海水浴場危險,一定要小心
    溺水案例1 5月28日17時43分,芝罘區北島一名男子不慎墜入海中,發生溺水,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聞訊後立即調派附近醫院的救護車前往現場
  • 每年猝死54萬,能被搶救的不足1%!地鐵不配AED原因何在?
    9月25日早7:59,人頭洶湧的北京地鐵13號線霍營站一名45歲男乘客在去往東直門站的扶梯處突然暈倒,後被乘客抬上站臺,有兩名熱心群眾先後對其實施心肺復甦。站方呼叫民警、呼叫專業醫護乘客、呼叫急救車……約半個小時後,急救人員到達現場並將其送往醫院搶救。
  • 針對中國研究發現 吃食鹽替代品每年可預防近50萬人死亡
    4月22日,據外媒報導,喬治研究所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的上一項新模型研究顯示,在中國,全國範圍內用富鉀食用鹽替代普通家用鹽,每年可防止近50萬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吃太多鹽會增加血壓,這是導致中風或心臟病過早死亡的最大因素之一。
  • 中國每年55萬人心源性猝死,關注身邊的這個東西,關鍵時刻能救你的命
    根據《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統計,中國每年發生心源性猝死約54.4萬例,平均每天1500例,也就是每一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往往發生突然,且難以提前察覺,從發病到死亡的時間一般在瞬間至一小時之內。
  • 每年1.2萬人死於喝甜飲料!為何含糖飲料危害這麼大?
    我們身邊有不少人都喜歡把含糖飲料當水喝......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酸酸甜甜」的背後,每年約有1.2萬人死於喝甜飲料!2020年11月5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我國喝甜飲料過多造成的冠心病和2型糖尿病的疾病負擔越來越大,特別是經濟增長較快的省份的中青年男性人群。
  • 浙江5歲男孩在小區遊泳池溺亡 警方:孩子溺水時,無人發現
    7月21日晚上9點左右,一個消息在金華濱江-金色藍庭業主群裡炸開了鍋。網傳該小區一小孩在泳池遊泳過程中,不幸溺水。很快,消息也在金華其他微信群及朋友圈快速傳播。眾說紛紜。
  • 1歲寶寶栽進水桶溺水 醫生提醒:家有幼兒不要再用這些容器儲水
    正在客廳玩耍的甜甜走進了浴室,平時很喜歡玩水的孩子,玩水時重心不穩、頭朝下栽進了水桶。大約過了4、5分鐘,家人才發現栽在水桶裡的甜甜,可孩子當時已經口唇青紫,呼叫沒有任何反應。家人立即呼叫120,同時按壓孩子腹部想讓孩子把水吐出來;120急救人員趕到後,途中予以心肺復甦後孩子面色好轉,但依舊意識模糊,被送往就近的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兒科急診。
  • 入選國家數字出版精品項目,有來急救百科C位出圈
    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完成了權威急救指南,研發上線了有來急救百科app和有來急救百科H5,同時通過關鍵詞匹配在百度搜索建立了急救卡片。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死亡的患者約70萬人,是居民死亡原因的第4位或第5位,也是1~34歲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公眾急救知識的普及情況對降低突發事件和災難發生時的傷殘率、提高生存質量起到重要作用。
  • 1歲寶寶栽進水桶溺水 醫生提醒:家有幼兒,不要再用這些容器儲水
    9月27日下午四點半左右,家人洗完衣服,將剩下的水倒進了水桶中,大概有半桶水左右,接著將浴室門掩上去做家務。家人沒留意正在客廳玩耍的甜甜走進了浴室,孩子平時很喜歡玩水,估計是在水桶邊玩水時重心不穩、頭朝下栽進了水桶。大約過了4、5分鐘,家人才發現栽在水桶裡的甜甜,孩子當時已經口唇青紫,面色發青,四肢冰涼,呼叫沒有任何反應。
  • 全球每年33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谷歌坐不住!繪全球空氣汙染地圖
    在過去的幾年裡,越來越多的谷歌的街景車已經不僅僅是拍照作用。它們還監控了空氣品質。這可能是有用的數據,但當你考慮到一個街區內的空氣汙染水平可能會急劇變化時,它就嚴重不足了。據估計,僅在美國,每年就有5.5萬人死於空氣汙染,全球有33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 谷歌,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搜尋引擎公司認為它可以提供幫助。
  • 湛江漁港公園發生溺水事件!時隔近一天,溺水屍體被找到,痛心!
    北京時間2020年7月9日晚上,也是高考結束的第二天,在湛江漁港公園海灘淺水區有一名剛剛結束高考的畢業生在附近玩水球時不幸溺水。事情發生在7月9日晚上20時許,八名剛剛結束高考的小夥伴相約去湛江漁港公園一起遊玩,而不幸溺水的這名男同學是湛江雷州附城中學的高三畢業生。
  • 福州6歲男孩不慎溺水,心跳呼吸全無,所幸現場有他們
    因事發地較偏遠,持續約半小時,救護車才趕到,醫生、護士緊急用藥後,又就地做了10多分鐘心肺復甦,小武才恢復心跳,但仍沒清醒。當時,陳江湖不放心,跟著上了救護車,一路上,小武的心跳很不穩定,時快時慢,驟停多次,陳江湖配合救護車上的醫生、護士,輪流給小武做心肺復甦,漸漸地,小武的呼吸心跳才平穩。
  • 每年有1700萬人死於高血脂,身體出現這3個徵兆,需要警惕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大約有1700萬人死於這種慢性疾病,佔全球總死亡人數的30%左右。 血脂高不高?看這3處 無故頭痛頭昏 頭痛是高血脂的常見症狀,多為持續性鈍痛或搏動性脹痛,甚至有炸裂樣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