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付卡營銷模式圈錢套路大起底:一次性交完幾年課時費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我卡裡還有8000多元,朋友卡裡還有1萬多元。」

  作為三鼎家政的充值用戶,北京市民蔡曉芳心中的煩悶甚至超過了這個暑日的焦躁。

  「當時的活動是存1.1萬元,保潔價格是22元/小時。相對於市場價30元/小時,還是可以的。」蔡曉芳回憶說,後來覺得保潔阿姨做的還可以就推薦給了朋友,「誰知道現在反而是坑了朋友」。

  此前媒體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75.3%的受訪者辦理過預付卡,60.2%的受訪者確認自己周圍有人因此受騙,73.1%的受訪者希望預付卡專項整治行動常態化。

  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和實惠的同時,預付卡的規範化發展,勢在必行。

  預付課時費成培訓機構「行規」

  當初之所以選擇充值上萬元,蔡曉芳給出的答案是充值後單次服務價格更合適,而且還是大品牌。

  根據三鼎家政集團官網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全國性的直營連鎖企業,成立於1998年,主營家政服務在全國多地設立運營中心,下設200個分公司和經營網點,日提供訂單服務10萬單。從事家政行業20年的三鼎家政從河南起家,再到後來總部搬到北京,其推出的家政卡業務模式曾經一度成為家政行業的標杆。

  在蔡曉芳向記者出示的接近500人的維權QQ群和相關微信維權群中,超半數人投訴到12345、工商、消委會等部門,但成功退款的寥寥無幾。

  這並不是蔡曉芳遭遇的首例預付卡跑路事件。「前年,家附近的健身房突然關門,理由是與所在商場存在糾紛,在法院審理結束後才能給我們退款,但兩年過去了,人去樓空,再也找不到人了。我和朋友加起來『打水漂』的錢將近3萬元。」蔡曉芳說。

  近年來,商家帶著預付款跑路事件層出不窮。那麼,問題來了,一些消費者為何仍然執著於辦理預付卡。

  答案好像很無奈——被逼的。

  某綜合早教課程,96節課時包:1.6萬元;

  繪畫課程,兩年課程包:3.8萬元;

  英語課程,一年課時包:2.8萬元;

  記憶類課程,96節課時包:2.8萬元。

  「孩子一歲半之後,我就開始給她上早教課程,交費時都是預付費,而且報的課時越多相對越便宜,有的則是一年起報。沒辦法,11萬元就這麼交出去了。有的課程,我家孩子能上到4歲。」北京市民鄭樂向記者苦笑道。

  然而,鄭樂似乎也是幸運的。起碼在過去的一年中,這11萬元的收款方沒有跑路。

  「至少要先買24節課」「必須先交第一期課,5萬」……鄭樂告訴記者,類似這樣的預付費形式,在教育培訓機構中並不鮮見。一次性預付課時費,成為行業不成文的收費規矩。一次性預付少則幾千元,多則高達20萬元,各種五花八門的課時和班型,全部都要求家長一次性提前買單。

  記者近日在北京市隨機走訪了幾家培訓機構,在豐臺區、大興區、朝陽區的幼兒教育機構中,僅以舞蹈一項為例,一次性的預付費金額高達24900元。諸如鋼琴、遊泳、繪畫等培訓課程,在藝術培訓機構都必須按期預付。比如,在一家位於崇文門附近的藝術教育機構,兒童基礎鋼琴課的收費標準為每節課220元。按照規定,家長必須一次性先預付一期的課程,該課程一期為54節或108節,預付費得上萬元。

  除此之外,有些培訓課程預付的時間跨度還很大,甚至要求預付3年的「學費」。北京某知名培訓機構為美國本科留學所做的精英計劃,將託福、SAT、AP等多項課程整合,一次性要求預付10萬至20萬元不等,時間跨度為2年至3年。「這麼多錢一下就划走了。3年的『學費』必須一次性先交才能上課。」北京市海澱區的一名高一學生,一個多月前剛剛報了某培訓機構的出國課程。就這一項課程,他的父母預付了一筆高額的費用。

相關焦點

  • 預付卡營銷模式圈錢套路大起底
    預付課時費成培訓機構「行規」    當初之所以選擇充值上萬元,蔡曉芳給出的答案是充值後單次服務價格更合適,而且還是大品牌。    根據三鼎家政集團官網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全國性的直營連鎖企業,成立於1998年,主營家政服務在全國多地設立運營中心,下設200個分公司和經營網點,日提供訂單服務10萬單。
  • 健身房關門,預付卡咋就成了吞錢卡?不能讓跑路者逍遙法外
    它們幾乎都採用同一種營銷模式——預付費,就是先交錢才能享受到產品或服務。預付費模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小企業的資金缺口,為其進入市場搶佔先機贏得了時間,家門口、小區裡的設店思路也讓消費者能更方便地獲取服務。看似你情我願、互利共贏的預付費模式,卻因為監管體制不完善,導致不少利慾薰心的商家,將預付費模式變成了圈錢套路。
  • 預付卡坑人套路多!告別套路 雲分唄是認真的
    相應的套路也是行業內最多的。近日,一則新聞登上了微博熱搜。來自杭州的一位網友,因為理髮商家的套路,往一張預付卡裡陸續充值了2.5萬元,但是沒過多久,理髮店的招牌變了,當她把這卡拿過去的時候,對方表示沒法用,除非再往卡裡充同等金額才能繼續用。
  • 充值享優惠,預付卡花式「圈錢」
    充值享優惠,預付卡花式「圈錢」  湖南超四成消費者辦理過預付卡,衝動消費傾向明顯  9月11日,長沙某乾洗店,辦理充值卡可以享受六到八折不等的優惠。   記者 潘顯璇 攝  不論是位於大商場裡的連鎖店,還是不起眼的社區店,在長沙,越來越多的商家熱衷推預付式會員卡。
  • 預付卡套路多 亟待監管升級
    原標題:預付卡套路多 亟待監管升級   又見預付充值後商家關門,消費者該如何保障自身權益?
  • 預付卡又成「圈錢卡」!卡裡餘額2.5萬想繼續用?得再充2.5萬
    你上過哪些預付卡的「當」  目前預付卡已經成了理髮店、健身房、美容院和培訓機構的「必備武器」。不少消費者被哄著騙著,都會辦理預先充值的會員卡。但是能逃過預付卡套路的人,卻成了少數。  預付卡的大坑屢被報導,現已變成「圈錢卡」、「吞錢卡」。
  • 第三方支付公司騙局浮出水面 預付卡圈錢逾7億元
    「華南機票大王」縱橫天地電子商旅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澤良去年意外因病去世後,引爆28億債務黑洞,旗下公司打著一系列私募基金、預付卡幌子,在廣東省多個城市大肆圈錢的騙局也浮出水面。    2011年12月22日,廣東益民獲批第三方支付牌照,成為全國第三批、廣東省內第四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業務類型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
  • 優勝教育預收的巨額課時費 怎麼能說沒就沒?
    家長黃女士表示:「6月25日給他轉的,直接預付了三年的課時費,是十六萬八千元。本月16日晚,班主任通知我們學校關停。13日還在正常上課,之前真的一丁點苗頭都沒有,完全沒想到!」  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10月17日晚上7點多,優勝教育的老師直接給我發微信說,西四校區宣布關停,優勝總部會負責處理負債。我們都懵了。」
  • 消費者索回預付卡退款應成為常態 防止商家圈錢跑路
    在商家捲款跑路、消費者預付卡打水漂較為常見的背景下,這一新聞無疑引人注目。更關鍵的是,理當對預付卡經營行為從嚴監管、科學監管,方能避免消費者被圈錢和宰割,讓消費者索回退款不再罕見。雖然商務部發布的《單用途商業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要求發卡企業發行預付卡時備案,但很多商家根本未履行任何備案手續,導致大量預付卡成為無備案、無存管、無監管的「三無卡」。
  • 預付卡套路多!楊凌示範區市場監管局聯合消協發布消費警示
    預付卡套路多!現代生活中有了預付卡的確帶來了不少便利但問題也隨之而來理性認識楊凌示範區市場監管局聯合示範區消協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預付卡消費套路多,應當謹慎理性,加強防範意識,並發布以下消費警示。
  • 預付卡未消費完店鋪倒閉,穗消協這樣建議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穗消宣)預付卡還沒消費完,店鋪卻倒閉了!網民「melody「日前遭遇了這樣的煩惱。廣州市消委會「維權君」表示,由於該店已經倒閉,通過協商、調解等途徑難以維權成功,建議消費者準備好相關證據,直接報警,或撥打廣州市政府服務熱線12345求助。
  • 規範預付卡消費亟需完善法律保障
    □ 潘鐸印近些年來,作為一種消費模式,預付卡已經深深地滲透到各行各業,健身卡、美容卡、剪髮卡、洗車卡……在服務行業,預付卡已經成為很多商家的標配。預付卡消費本是個雙贏的好事,對消費者來說,可以減少購物過程中的現金交易,還能夠享受到折扣;對商家來說,可以快速回籠資金,降低經營風險,還可以「錢生錢」。
  • 亂象頻生 如何破解預付卡困局
    預付消費 滿是套路■ 案例1讀者梁女士反映,自己十年前在河西區富裕廣場小區一家美髮店辦理美發卡一張,商家說存的多折扣就大,除了美發項目還可做美容項目,全家人都可憑卡消費。「就在家門口,消費也方便,又是知名連鎖店,於是辦了張萬元卡,能打五折。店裡的美容項目沒多久取消了,只能美發了,由於卡裡存的錢多,這麼多年也沒用完。
  • 預付卡怎麼玩營銷?京東是這樣回答的!
    現場,預付卡業務作為此次戰略發布中的營銷增值服務,為企業提供了營銷服務新場景方案,京東預付卡業務負責人羅曉華表示:「數位化零售時代,京東預付卡將打造企業營銷利器,依靠京東共享優勢、技術重構營銷場景,解決企業營銷痛點,通過實現品牌商的品牌宣傳、會員管理、促銷獎勵、活動效果評估,打造完整營銷解決方案。」
  • 變質的預付卡
    這一消費模式通常是「預付卡高折扣讓利」,商家通過大額折扣誘使消費者存入一定額度現金,但也因缺乏監管,「跑路」風險不斷引發爭議,維權艱難。  究其原因,多位業內人士反饋稱,單用途預付卡按規定應在銀行存管20%-40%保證金,但進行資金存管主要是地方規模較大的零售企業。
  • 疫情之下的預付卡糾紛調查
    原標題:無法消費的消費卡——疫情之下的預付卡糾紛調查健身房老闆「跑路」,導致數千元的消費卡作廢;教育機構一紙公告宣布倒閉,連帶餘額過萬元的課程費「打水漂」……疫情期間,多地頻現預付費消費糾紛。僅2月份以來,全國有數十家教育培訓機構因關停、不返還消費者預交費被投訴,其中不乏知名機構。
  • 預付卡的陷阱:前腳充值後腳跑路 交錢容易退錢難
    躲過預付卡的陷阱  「您辦張卡麼?充1000打8折。」這樣的套路,相信每一個消費者都曾遇到,無論是理髮店,還是遊樂場,預付卡總是商家招攬客戶的利器。  錢花不完挺難受,商家跑路更心煩,伴隨預付卡機制而來的隱患也顯而易見,我們該如何保證預付機制不成為騙錢套路?
  • 「搜」法 | 預付卡變「坑人卡」!辦理會員時,這些「套路」要小心
    「搜」法 | 預付卡變「坑人卡」!辦理會員時,這些「套路」要小心 2021-01-10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裡面套路竟然這麼深……
    這麼失聯也不是辦法……健身房頻頻關門,有的是經營不善,有的是為了圈錢,接下來就為大家揭秘部分健身房圈錢套路!(內容有點長,但請大家耐心看完,警惕該類騙局)套路一隻付3個月租金,場地用半年因此,有的健身會所為了圈錢,開業短短幾個月就閃人,經營者就不用承擔之後的維持成本和時間成本。套路四多數老闆「隱身」全程不露面
  • 疫情之下的預付卡糾紛成投訴熱點
    健身房老闆「跑路」,導致數千元的消費卡作廢;教育機構一紙公告宣布倒閉,連帶餘額過萬元的課程費「打水漂」……疫情期間,多地頻現預付費消費糾紛。僅2月份以來,全國有數十家教育培訓機構因關停、不返還消費者預交費被投訴,其中不乏知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