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嘗試自殺8次,卻用紋身治癒了抑鬱

2020-12-14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聊起抑鬱症,很多人可能覺得內向、敏感、負能量的人才會抑鬱。

實際上,周星馳抑鬱症、黃渤抑鬱症、金凱瑞抑鬱症、憨豆先生抑鬱症、卓別林抑鬱症…

就連那個放蕩不羈、口吐《陽光彩虹小白馬》的大老師,也抑鬱!

這些看似幽默、正能量的人平時以笑容示眾,可獨自一人的時候也許痛苦的要死。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講過一個段子:

一天,一個得了嚴重抑鬱症的人去看醫生。醫生說:「最近我們城裡來了一個特別幽默的人,已經在街上連續講了三天三夜的笑話,這幾天全城的人都特別開心,我建議你去找找他。」這個人說:「我就是那個特別幽默的人…」

抑鬱等精神疾病的痛苦除了本身症狀帶來的痛苦外,就是他們需要不斷的偽裝,需要戴著一個面具來面對外人。

電影《小丑》有句經典臺詞:「這個世界的人總是希望精神病人以正常方式來對待生活」。

臺灣作家林奕含生前在婚禮上說過一段讓無數人沉默的話,多人都知道她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其中描述了被強姦改變的人生,後因為不堪折磨自殺。

她說:「重鬱症(重度抑鬱症)這件事情,它很像是失去一條腿或者失去一雙眼睛。人人都告訴你,『你要去聽音樂啊、去爬山啊、去散心啊、跟朋友聊聊天啊』,但我知道,不是那樣的。」

關於為何人們總是無法理解抑鬱症這個問題,國外很多專家有研究,抑鬱症研究者Greg Henriques 博士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那是因為人們壓根沒把抑鬱症看作「疾病」。

所以抑鬱症患者通常被看作是危險人物(toxic person)因為他們充滿了「負能量」。做什麼事永遠都想到最壞的結果,敏感的玻璃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與不合群。

這些都會造成抑鬱症患者的二度傷害,其實說的專業一些,這些不當言論就是對抑鬱症的汙名化,就像開頭那個老師認為抑鬱症就是吃苦太少導致一樣。抑鬱症康復師Carrie Barron MD指出,所謂抑鬱症汙名化就是否認抑鬱症作為一種疾病的正當性,因此造成對患者的不尊重與歧視,說白了本質上就是認為抑鬱症根本就不是個病。

為了戰勝抑鬱,他徹底改變

今天看ins時發現了一位英國老哥的故事非常勵志分享給大家,這位老哥Paul Matthew 結束了8年戀愛後發現自己患上嚴重抑鬱症。

患上抑鬱後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認為他只是想太多,太矯情導致的,所以無奈的他嘗試多次自殺未果,後來決定開始改變。

為了戰勝抑鬱症,他辭去工作,開了一家紋身店,並在那裡遇到了現在的妻子瑞秋。

Paul戰勝自己抑鬱的方法有點極端,他以改造自己身體的方式來面對抑鬱的痛苦。

他用各種方法改造自己的身體,甚至在背上植入了三維矽膠顱骨。

這些改造技術就花掉他 1 萬多英鎊(10萬人民幣)。

嘴唇上戴著一個 38 毫米的塞子,鼻孔上穿了 16 毫米的洞,脖子後面有一個「噴燈、不鏽鋼釘頭、鉗子」做的烙印。

很多人認為做這些紋身一定會很痛,而Paul卻表示只有這些痛才能抵消抑鬱帶來的痛苦。

關於紋身有些人認為這些只是人們凸顯個性的方式而已,但對於Paul這類人來說,紋身也許是重生。

之前我在很多新聞都看到過有人用紋身對抗抑鬱的報導,有很多在接受藥物治療的抑鬱症患者,會把多巴胺、5-羥色胺的分子結構刻在自己的身上

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擺脫藥物,是一種寄託,也是一種鼓勵

JK 羅琳在未成名之前,自己也長期遭受抑鬱症困擾。

她沒有工作,婚姻失敗,一文不名,靠失業救濟金勉強度日,甚至想到了去死。

她曾說:「抑鬱並不是覺得有點悲傷而已。它是一種什麼也沒有的感覺,令人不想再活下去」。

《哈利波特》中的攝魂怪就是抑鬱症的象徵,而咒語 Expecto Patronum 正是用來對抗攝魂怪的。

希望那些正遭受抑鬱侵蝕的人可以找到自己戰勝抑鬱的方法,也希望大家對待抑鬱症患者可以更加科學的視角來看待,而不是簡單的說出那些「想太多、太矯情」等這類無知又傷人的話。

相關焦點

  • 貓咪抑鬱的幾個特徵
    在網絡上一搜貓咪自殺,會有很多「跳樓、撞車、絕食」等等字眼出現,而和這些聯繫最多的,是「抑鬱」一詞。 不要覺得貓咪抑鬱是天方夜譚,已經有鏟屎官表示自己家貓因為抑鬱過度舔毛,而將自己舔傷。
  • 白巖松:5年抑鬱,3次想自殺,卻因為曾國藩的一句話醒悟
    他曾經自曝自己患有抑鬱症,3次想要自殺。因為工作、生活等種種壓力,1992年,白巖松就有了明顯的抑鬱傾向,常常夜不能寐,覺得自己周圍的人,乃至整個世界都不理解他。,也曾多次想自殺。但當時太平天國正處於困境之下,曾國藩自殺未遂,但是他想通了,人生不需要非常完美,只管往前走,剩下的就交給老天了。
  • 想自殺無數次,終於知道,抑鬱症可以被治癒
    惋惜已經離開的人,心疼努力生活的抑鬱患者,未來,你一定要快樂。身處抑鬱的人,大多用悲傷的眼光看世界,不滿的眼光看自己。抑鬱症患者很消沉,就像獨處在一座孤島,拒絕所有人的進入,也堅決不會邁出。他們獨自忍受深夜的痛苦,獨自承擔崩潰時的無助。
  • 真實案例:多次撞頭自殺,抑鬱還是精神分裂症?
    她沒有好好服藥,病情逐漸加重,壓抑的情緒讓她喘不過氣來,於是撞牆自殺。筆者將何阿姨收入院,並確定了以下治療方案:抗抑鬱藥物改善抑鬱情緒、助眠藥物治療睡眠障礙,並結合心理治療的綜合性治療方案。1個月後,何阿姨情緒好轉,出院了。 雖然抑鬱症狀已經改善,達到出院指標,但沒有子女、丈夫癱瘓、缺乏足夠家庭支持,何阿姨的社會心理因素仍然存在。
  • 日本人自殺韓國人抑鬱,經濟發達換不來國民幸福,東亞鄰居怎麼了
    新冠疫情的蝴蝶效應在日韓兩國逐漸顯現出來,比疫情更讓人絕望的是抑鬱和自殺。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日本10月份自殺人數超過全年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數總和,韓國抑鬱患者10年內翻了倍。截至11月30日,日本全年因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為2110人,因自殺死亡人數有17219人。而僅在十月份,自殺人數為2158人,其中男性1306人,同比增長40.2%,女性852人,同比增長82.8%,已經超過了新冠疫情的總死亡人數。男女自殺人數均創四年來的新高,女性自殺率攀升十分明顯。
  • 人類對抗抑鬱的歷史已很漫長 但對它還知之甚少
    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依然大流行的背景下,抑鬱症發病率呈直線上升,也推高了自殺率,成為又一大公共衛生危機。最近《半月談》雜誌刊文提示,要高度關注學生群體的抑鬱高發情況,避免抑鬱症進一步低齡化,不要再用「病恥化」的視角看待抑鬱症。其實,每每有抑鬱症的相關報導,各大媒體都會如「新知」一般對其進行科普,因為確實還有很多人對抑鬱症完全不了解或者充斥錯誤的理解。
  • 懷疑抑鬱了怎麼辦?這份心理評估表來幫你,可確定抑鬱的嚴重程度...
    懷疑抑鬱的人在首次就診過程中,醫生會先詢問相關病情,然後用精神心理量表進行評估,完成一個可量化的測評。 用於抑鬱障礙輔助診斷的量表有很多: 有的簡單、便捷,可供患者和家屬自測,多用於初篩; 有的比較複雜,一般需要由醫生進行評估,但結果更權威,是幫助醫生診斷的有力「武器」; 還有一些量表可用於確定抑鬱的嚴重程度、自殺風險,以及和其他疾病鑑別。
  • 有輕生念頭屬於幾度抑鬱?抑鬱纏身該怎麼辦?正確看待,重視治療
    因此,許多個性的一面被隱藏,被束縛,這就是抑鬱。 抑鬱發作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出現這些問題,需要多加關注! 憂鬱,絕望,自信凋零,自卑,自責,抑鬱,嚴重的人會產生自殺的想法和行為。 抑鬱是一種十分嚴重而又普遍存在的精神疾病。那麼,有輕生念頭屬於幾度抑鬱?
  • 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區別是什麼?心理學家教你如何識別
    我們所有人都有過「抑鬱情緒」因為失去戀人,因為親人離世,因為遇到挫折……但這些都是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但有些人會因為缺乏抑鬱症的相關知識,錯把一段時間的心情低落、悲觀消極認為是抑鬱症。其實,這種一般都只是正常的情緒波動而已,也就是抑鬱情緒。
  • 治療抑鬱好醫院 抑鬱掛什麼醫院
    核心提示:治療抑鬱好醫院 抑鬱掛什麼醫院 北京治療抑鬱好醫院,抑鬱北京掛什麼醫院呢,抑鬱症屬於精神科看診疾病,北京精神科好的醫院有德勝門中醫院精神科,看診抑鬱症也很多年了,積累了一定的豐富經驗,解決了不少家庭難題,是百姓口碑好的醫院。
  • 「微笑抑鬱」: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
    呂明 攝  醫生直言,這個在大家眼中「用生命在搞笑」的「段子手」其實是個「孤獨的奮鬥者」,時常壓抑著自己的低落和不安,用搞笑掩蓋內心的傷痛。而薛之謙本人也坦言,自己確實存在抑鬱傾向,最嚴重時甚至有過跳樓的念頭。  在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的今天,有類似困擾的不僅僅是聚光燈下的明星,還有許許多多努力生活的普通人。
  • 治療抑鬱焦慮的方法又是什麼呢?
    作為精神病理現象的焦慮具有以下特點:①焦慮是一種情緒狀態,患者基本的內 心體驗是害怕,如提心弔膽、忐忑不安,甚至極端恐慌或恐懼;②這種情緒是不快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種迫在眉睫或馬上就要虛脫昏倒的感覺;③這種情緒指向未來,它意味著某種威脅或危險即將到來或馬上就要發生;④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威脅和危險,或者用合理的標準來衡量,誘發焦慮的事件與焦慮的嚴重程度不相稱
  • 26歲準媽媽因產前抑鬱自殺——產前抑鬱同樣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
    產前抑鬱越來越多 什麼是產前抑鬱? 產前抑鬱是一種發生在妊娠期間的心理健康紊亂和負面情緒狀態。近年來,產後抑鬱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但而產前抑鬱 (也稱孕期抑鬱) 常常被忽視。最新證據顯示, 產前抑鬱在妊娠婦女中發生率高達8.3%到25.0%。而這一數據幾乎與產後抑鬱持平, 甚至更高。更嚴重的是,產前抑鬱會對母親、新生兒及整個家庭造成不良影響, 會對母親及嬰兒造成嚴重後果。
  • 前主治醫生:馬拉度納死因或是抑鬱 曾在古巴自殺未遂
    來源標題:前主治醫生:馬拉度納死因或是抑鬱 曾在古巴自殺未遂  馬拉度納前主治醫生阿爾弗雷多·卡伊20日在接受美洲電視臺採訪時,分析了馬拉度納的死因,認為他很可能會因為抑鬱而停藥斷食,並稱其曾在古巴試圖自殺。
  • 抑鬱症自我測評——你是否也感到抑鬱呢?
    一項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每20人當中,至少有1人罹患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鬱,有四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將會經歷抑鬱。 抑鬱有多種表現形式:傷心、悲痛、失望、自責、期望過高或希望改變不可能改變的事物。「抑鬱」這個詞有時會被濫用,很多人常會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 如果你也懷疑自己患上了抑鬱症,那麼對自己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
  • 《2020抑鬱症患者群體調查報告》——抑鬱研究所
    很多青少年抑鬱以食慾減退、疲乏無力、入睡困難等表現為主,常被臨床醫生誤診為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淺表性胃炎、神經性頭疼等,進行了不必要的檢查和治療,不僅浪費金錢和時間,更加重了患者的思想負擔。青少年抑鬱症常見的症狀包括煩躁、易怒、悲傷、失眠,甚至可能出現自我傷害、自殺等傾向,因為兒童青少年抑鬱的表現除了常見症狀外,更容易出現的是一種「易激惹」狀態。
  • 「微笑抑鬱」 比抑鬱還可怕,常出現這3種表現,希望你一個沒有
    大多數人都認為抑鬱症是太過矯情,其實抑鬱症患者根本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抑鬱症現如今已經成為中國疾病負擔的第2大病,需要大家的關注與幫助,他們會經常獨處的時候悲觀到懷疑人生,因為他們會有微笑來隱藏自己抑鬱的事實。
  • 《阿凡達》世界太完美 讓影迷抑鬱想自殺
    點擊查看更多雙語新聞 (Agencies)藍色外星人居住的田園般的星球是電影逃避主義的理想之地,但科幻巨著《阿凡達》中的虛幻世界太完美,以至於讓很多人因無法真正生活在這樣的星球而感到抑鬱,部分影迷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 你抑鬱嗎?看看這道測試題,就知道答案了!
    全世界每年自殺人數近80萬,每40秒就會有一個人因自殺失去生命,每年自殺身亡人數已經超過戰爭和自然災害致死人數總和,而自殺未遂的人數更加龐大,這意味著也許每一秒都有人嘗試結束生命。專家還表示,臨床上看,不少悲劇的發生,都是平時情緒沒有能夠及時疏導造成的,以近年來偶見的學生自殺事件為例,看起來是做作業補課中的批評、沒收手機等具體事件,其實是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一味的滿足物質方面需求,對心裡關懷少了一些,使他長大以後在產生抑鬱情緒時不能面對複雜的社會現象。想知道自己有沒有抑鬱的傾向麼?
  • 怎樣才能走進抑鬱的人的心裡?
    抑鬱≠抑鬱症,我們需要將情緒抑鬱的人與抑鬱症患者分開討論。 如何走進【情緒抑鬱的人】的心裡? 內源性抑鬱症一般症狀更嚴重,更難治癒,更容易復發。 這裡得說一個壞消息了:你可能沒有辦法走進一個內源性抑鬱症患者的心裡。如上文描述的那樣,內源性抑鬱症患者幾乎生來就處於「被開水壺燙到然後一直疼痛」的狀態,他們的社交防禦系統一直是開著的,開關在哪兒、怎麼關,他們自己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