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聊起抑鬱症,很多人可能覺得內向、敏感、負能量的人才會抑鬱。
實際上,周星馳抑鬱症、黃渤抑鬱症、金凱瑞抑鬱症、憨豆先生抑鬱症、卓別林抑鬱症…
就連那個放蕩不羈、口吐《陽光彩虹小白馬》的大老師,也抑鬱!
這些看似幽默、正能量的人平時以笑容示眾,可獨自一人的時候也許痛苦的要死。
喜劇大師卓別林曾經講過一個段子:
一天,一個得了嚴重抑鬱症的人去看醫生。醫生說:「最近我們城裡來了一個特別幽默的人,已經在街上連續講了三天三夜的笑話,這幾天全城的人都特別開心,我建議你去找找他。」這個人說:「我就是那個特別幽默的人…」
抑鬱等精神疾病的痛苦除了本身症狀帶來的痛苦外,就是他們需要不斷的偽裝,需要戴著一個面具來面對外人。
電影《小丑》有句經典臺詞:「這個世界的人總是希望精神病人以正常方式來對待生活」。
臺灣作家林奕含生前在婚禮上說過一段讓無數人沉默的話,多人都知道她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其中描述了被強姦改變的人生,後因為不堪折磨自殺。
她說:「重鬱症(重度抑鬱症)這件事情,它很像是失去一條腿或者失去一雙眼睛。人人都告訴你,『你要去聽音樂啊、去爬山啊、去散心啊、跟朋友聊聊天啊』,但我知道,不是那樣的。」
關於為何人們總是無法理解抑鬱症這個問題,國外很多專家有研究,抑鬱症研究者Greg Henriques 博士對此給出的解釋是——那是因為人們壓根沒把抑鬱症看作「疾病」。
所以抑鬱症患者通常被看作是危險人物(toxic person),因為他們充滿了「負能量」。做什麼事永遠都想到最壞的結果,敏感的玻璃心,極度缺乏安全感與不合群。
這些都會造成抑鬱症患者的二度傷害,其實說的專業一些,這些不當言論就是對抑鬱症的汙名化,就像開頭那個老師認為抑鬱症就是吃苦太少導致一樣。抑鬱症康復師Carrie Barron MD指出,所謂抑鬱症汙名化就是否認抑鬱症作為一種疾病的正當性,因此造成對患者的不尊重與歧視,說白了本質上就是認為抑鬱症根本就不是個病。
為了戰勝抑鬱,他徹底改變
今天看ins時發現了一位英國老哥的故事非常勵志分享給大家,這位老哥Paul Matthew 結束了8年戀愛後發現自己患上嚴重抑鬱症。
患上抑鬱後很多人都不理解他,認為他只是想太多,太矯情導致的,所以無奈的他嘗試多次自殺未果,後來決定開始改變。
為了戰勝抑鬱症,他辭去工作,開了一家紋身店,並在那裡遇到了現在的妻子瑞秋。
Paul戰勝自己抑鬱的方法有點極端,他以改造自己身體的方式來面對抑鬱的痛苦。
他用各種方法改造自己的身體,甚至在背上植入了三維矽膠顱骨。
這些改造技術就花掉他 1 萬多英鎊(10萬人民幣)。
嘴唇上戴著一個 38 毫米的塞子,鼻孔上穿了 16 毫米的洞,脖子後面有一個「噴燈、不鏽鋼釘頭、鉗子」做的烙印。
很多人認為做這些紋身一定會很痛,而Paul卻表示只有這些痛才能抵消抑鬱帶來的痛苦。
關於紋身有些人認為這些只是人們凸顯個性的方式而已,但對於Paul這類人來說,紋身也許是重生。
之前我在很多新聞都看到過有人用紋身對抗抑鬱的報導,有很多在接受藥物治療的抑鬱症患者,會把多巴胺、5-羥色胺的分子結構刻在自己的身上。
希望自己能夠早日擺脫藥物,是一種寄託,也是一種鼓勵。
JK 羅琳在未成名之前,自己也長期遭受抑鬱症困擾。
她沒有工作,婚姻失敗,一文不名,靠失業救濟金勉強度日,甚至想到了去死。
她曾說:「抑鬱並不是覺得有點悲傷而已。它是一種什麼也沒有的感覺,令人不想再活下去」。
《哈利波特》中的攝魂怪就是抑鬱症的象徵,而咒語 Expecto Patronum 正是用來對抗攝魂怪的。
希望那些正遭受抑鬱侵蝕的人可以找到自己戰勝抑鬱的方法,也希望大家對待抑鬱症患者可以更加科學的視角來看待,而不是簡單的說出那些「想太多、太矯情」等這類無知又傷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