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暢通關!法治創新提升海關治理效能

2020-12-14 湘湘帶你看社會

編者按:

深圳是一座務實尚法的城市,近年來更不斷將法治政府建設推向縱深,打造「水深魚躍,城強賈興」的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法治獲得感。2020年,深圳榮膺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從成果中提煉經驗,從過往中再起序章,深圳奔跑步伐從未停歇。此次深圳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巡禮將細緻、深入梳理深圳法治政府建設先進典型案例,去蕪存菁,發現亮點,推進改革與法治雙輪驅動,引領深圳法治政府建設持續創新,一路向前。

「輕關易道,通商寬農。」通關便利化對於地處改革開放最前沿交匯點的深圳而言尤為重要。近年來,深圳海關持續加強法治建設,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出一系列「管得住、放得開、效率高、成本低」的創新制度,加快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將法治創新轉化為海關治理效能,使通關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速」,為深圳創建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增添助力。

依法把關:保障防疫物資有序通關,奉獻「深關智慧」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後,深圳海關第一時間落實最新制度規範並先後出臺5個疫情防控規範文件,整理匯總37部法律法規,為現場執法明確標準,讓依法戰疫與依法行政並行互通。為保障疫情防控物資有序通關,深圳海關成立專班到一線口岸深入調研,向海關總署上報監管制度研究成果,為全國海關加大醫療物資監管提供了「深關智慧」。

通關提速:力推「組合拳」式改革

為對標國際標準,迎接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測評,深圳海關積極落實海關深化改革框架方案,在陸海空口岸全領域推廣「提前申報」併疊加「兩步申報」和「兩段準入」,推出進出口通關提速「組合拳」。深圳海關實施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優化通關模式,同時打造了「掌上海關」,並進駐「i深圳」地方政務平臺,實現通關業務「指尖查」「掌上辦」。

▲深圳海關免稅進口科研設備流動監管模式改革新聞發布會

深圳海關推出免稅進口科研設備流動監管制度,在確保科研用途的前提下,允許免稅科研設備擴大使用範圍,支持深圳科技創新城市建設。申請單位可以在海關網上辦事大廳進行報備,海關在線審核,有效提高科研設備的使用效率。

為推動遊艇自由行,深圳海關主動引入關稅保證保險制度,允許企業以商業保險公司的《關稅保證保險單》作為遊艇稅款擔保,每月擔保費率不足遊艇涉稅金額的千分之一,大幅降低遊艇通關成本。

身處全國最大的水果進口口岸之一,深圳海關按照進口水果的種類、來源等因素,實施「簡易查驗、常規查驗、重點查驗」3種查驗模式,在提高查獲率及疫情檢出率的同時,也加快了進境水果的通關效率。

▲深圳海關正在查驗進口水果

便民利企:清理證明事項,優待「高認」企業

依法行政是海關工作的基本準則和生命線。為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圳海關推動海關業務證明事項清理工作,對深圳關區事權及業務涉及的74項證明事項嚴格開展清理。經過清理,各類證明事項不再驗核率達67.5%,通過數據共享核查率達28.4%。同時,該關積極開展分類施策,在技術升級、跨部門協調中找出路,配套出臺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將「取消後辦」理念嵌入執法過程。

為繼續擴大高級認證企業的便利受益面,在海關企業信用管理制度體系下,深圳海關對「高認」企業實行減少查驗、優先辦理、綠色通道、縮短時間、專人協調、理性執法、優先改革等7大類20項通關便利措施,採取「一企一策」,開設綠色通道,實行即來即辦,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先行先試:「MCC前海」新物流模式提升自貿區影響力

深圳海關按照「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原則,在前海灣保稅港區綜合運用「先入區、後報關」「跨境快速通關」「貨物按狀態分類監管」「非侵入式查驗」等通關便利措施,打造「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實現各類貨物在區內自由集拼、有序分撥中轉。企業可按照貨物流向、商業安排,在前海灣保稅港區內對全球各地進口、中轉貨物進行拼裝,實現全球攬貨、中轉分撥、進出口集拼等一站式物流,大大提升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影響力。

法治創新推動監管升級,深圳海關在依法把關的同時提升治理水平,讓關口更加通暢便利。實施監管新措施後,深圳海關「高認」企業海關現場作業時長壓縮近90%,水果海關查驗作業時間同比縮短50%,關區海運進、出口標準品整體通關時間大幅縮短,陸運出口標準品邊境合規時間穩定在1小時以內。「MCC前海」新物流模式被評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企業最具獲得感的十大制度」之一,施行一年來累計完成近萬個標準箱的分撥集拼業務,創造了百億元貨值的外貿增量。

【來源:深圳市司法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用法治定規矩 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其中包括「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國家行政體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發揮,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顯著提升」。可見,政府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具體目標,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是國家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內容。
  • 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著力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個總抓手,緊緊扭住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堅持頂層設計和法治實踐相結合,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 【陝西社科】加強法治建設 提升國家治理效能
    西北政法大學 汪世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十四五」時期要努力實現的目標之一,是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的提升。全面加強法治建設對於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強化治理目標、彰顯治理效果,具有積極意義。
  • 2019年民航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
    一、加強組織領導,統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2019年,民航局成立民航法治建設領導小組,局長馮正霖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加強對法治政府建設的統籌規劃和組織領導,並主持召開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深入學習並全面落實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各項工作要求,全面安排部署民航法治建設工作,提升民航行業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 將社會主義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局,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建設法治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歷史性任務第一次載入黨的文獻。
  • 學習網評:發揮好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效能
    近日,《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文章強調,要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法治的作用不斷強化。
  • 法治周末:法治政府建設進入深水區
    《報告》通過對2014年至2019年「百城評估」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總結了6年來地方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的成就、面臨的挑戰,並對未來法治政府建設進行了展望。法治周末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6年來,被評估城市的平均得分整體呈上升趨勢,在法治政府建設的一些核心環節和關鍵要素層面進步明顯,彰顯出地方政府依法治理意識和水平的不斷提升。
  • 我省全面推進高等教育法治工作切實提升治理效能
    我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遵循,貫徹落實《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法治工作的意見》,深入推進高等教育法治工作,不斷加強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以高質量法治建設推動高質量高校建設。
  • 法治政府|500米!光明「法治超市」就在家門口
    編者按:深圳是一座務實尚法的城市,近年來更不斷將法治政府建設推向縱深,打造"水深魚躍,城強賈興"的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和法治獲得感。2020年,深圳榮膺全國首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此次深圳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巡禮將細緻、深入梳理深圳法治政府建設先進典型案例,去蕪存菁,發現亮點,推進改革與法治雙輪驅動,引領深圳法治政府建設持續創新,一路向前。讓法律服務近在咫尺,深圳市光明區自2019年起創新打造"500米公共法律服務圈",推動街道、社區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為民眾提供"零距離""點單式"的法律援助服務。
  • 【地評線】映象網評:把法治優勢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深入回答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視野宏闊、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體現了深遠的戰略思維、鮮明的政治導向、強烈的歷史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是指導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獻。
  • 肥城:落實三項制度 提升執法效能 努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政府
    肥城:落實三項制度 提升執法效能 努力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政府 2020-12-01 21: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海關聚力特色法治文化品牌建設
    為更好地執法為民,打通服務企業「最後一公裡」,南京海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力優化營商環境,聚焦為民服務解難題,探索建立「企業問題清零機制」。截至今年11月,全市備案企業達15220家,備案企業進出口總值佔江蘇省總值超七成,一對一解決疑難問題283個。「企業問題清零機制」入選「2019年全國普法依法治理創新十大案例」。
  • 我市加快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為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日前,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2020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要點分七個部分20條內容,對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進行分解落實。要點指出,2020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明確重點任務,確定落實措施,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法治保障。
  • 中國法治實施報告2019:法治實施全面邁向「數字法治」
    12月19日,《中國法治實施報告(2019)》在京發布。中國法學會副會長江必新指出,「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關鍵在於全面提升法治實施效能。項目旨在圍繞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法治建設新階段的中心任務,聚焦法治實施,記錄中國法治發展歷程,為法治中國實踐提供系統的「年度體檢」,為加快法治中國建設出謀劃策。迄今為止,項目已持續運轉8年,出版7部年度報告。
  • 以治理能力強化治理效能
    注重法治能力法治水平是社會治理效能的重要體現,法治能力是影響社會治理效能的關鍵。提高基層社會治理主體的法治能力,一是要從源頭引導,增強基層社會治理主體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法治的基本邏輯是藉助國家能力建立權威性的或剛性的規則,以保障法律對象行為的理性化和規範化。
  • 加強信任資源建設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把社會治理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社會治理表現為一定的運行方式,離不開信任這一社會治理運行方式的重要機制,加強信任資源建設對於促進社會治理效能提升至關重要。
  • 習近平: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
    第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完善法律規範、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和黨內法規體系,汲取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精華,吸收借鑑人類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堅決抵制西方錯誤思潮錯誤觀點影響,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
    第三,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不斷完善法律規範、法治實施、法治監督、法治保障和黨內法規體系,汲取中華傳統法律文化精華,吸收借鑑人類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堅決抵制西方錯誤思潮錯誤觀點影響,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 今天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解讀 , 關注「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對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提出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一系列新部署,為今後5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法治建設指明方向。
  • 定西市通渭縣:法治政府建設蹄疾步穩
    本網訊 2020年,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堅持將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重要工作來抓,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按照法治政府建設的總體要求,以落實法治政府建設主體責任為突破口,以營造法治環境為抓手,不斷創新思路舉措,依法行政穩步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成效顯著,為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