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收現金?這是違法!消費者舉報電話請收好

2020-12-24 浙江在線

2020-11-16 18:59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朱承

你是否經歷過飢腸轆轆、手機沒電,使用現金付款被拒收的情況?你是否曾經因為旅遊景區拒收人民幣現金而壞了遊玩的好心情?你是否遇到過商家「我們店沒錢找零,掃碼方便些」?

消費者們注意了,此類拒收現金的行為,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已經構成違法,您有權進行投訴和舉報。

日前,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聯合多家商業銀行共同開展的「百城千家萬名拒收現金宣傳」現場活動在杭州火車東站廣場正式啟動。

據了解,中國人民銀行在2018年就針對各地存在的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發布了〔2018〕10號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強調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以進一步規範社會經濟主體對支付方式的選擇和應用,保障廣大消費者尤其是部分弱勢群體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

針對各類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於2020年11月10日至12月10日在全省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凡存在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的,一經查實,將依法予以處罰。

消費者如果遇到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法律規定,一定要注意保全證據,有效維權。其中浙江省內公眾可向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投訴、舉報,也可向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投訴舉報。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投訴電話:0571-12363。

針對本次整治行動,人民銀行主要有以下五項具體措施:

一是強化宣傳引導。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將組織全省銀行機構線上、線下並舉,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工作相關政策宣傳。

二是牽頭形成整治合力。聯合行業主管部門對重點場景和行業開展聯合執法檢查。

三是開展重點領域摸排。實行網格化管理,組織銀行機構開展拉網式排查,對舉報線索多的地區和場景開展重點摸排。

四是嚴肅查處拒收現金行為。對有效線索及時予以立案查處,對典型案例公開曝光。

五是堅持標本兼治。一手抓拒收行為整治,一手抓銀行機構現金服務優提升,為商戶收現提供更好支持。

此次整治行動,以下小知識請了解:

1.拒收人民幣現金為何屬於違法行為?

答: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因此,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2.拒收人民幣現金有什麼後果?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違者或將面臨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為什麼要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

答: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則是保障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尤其不習慣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是保障廣大消費者尤其是弱勢群體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踐行金融為民理念的重要體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應有之義。   

1605524396000

相關焦點

  • 老人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拒收現金涉嫌違法!
    拒收現金,只能手機支付,這樣的行為合法嗎?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 實際上,這起事件不僅暴露了工作人員的態度問題,還涉及法律問題。
  • 拒收現金屬違法行為!中國人民銀行:請撥打這個電話舉報
    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獲悉,該行從2020年11月至2020年底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如果遇到類似行為,請公眾保全證據,有效維權。近年來,行動支付的便捷性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逐漸改變了商家的結算習慣,有些商家甚至掛出了「不收現金」的標示牌。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表示,「不收現金」的做法是一種違法行為。
  • 市民若遇到拒收現金 可撥打電話投訴舉報
    市民若遇到拒收現金 可撥打電話投訴舉報每日甘肅網11月26日訊據蘭州晚報報導 「我掃你,還是你掃我」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收付款習慣。隨著行動支付方式覆蓋面的擴大,現在使用現金的頻率越來越低,但現金支付仍不可或缺。
  • 拒收人民幣現金違法!最高罰款200萬
    11月17日下午,在縉雲縣新區永寧星座舉辦了浙江省「百城千家萬名」整治拒收現金宣傳活動暨縉雲縣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現場宣傳活動。  近年來,非現金支付方式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消費者支付需求多種多樣,現金支付習慣和偏好仍然普遍存在,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廣泛使用造成了一部分消費者在某些場合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這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你們如果到一些店裡面消費,如果他們不收,這是不行的。
  • 有人值守停車場拒收現金屬違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6日訊(記者 汪慧)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場所、菜市場、停車場等場景消費時,遇到拒收現金的情況。
  • 拒收現金?別鬧了,違法會被罰的!
    真相為何暫且不說,我們先聊一下「拒收現金」的行為。 「給現金被拒」,咋說呢?遇到了很鬧心,有時老闆也擺出一副實在找不開零錢的表情,讓你也沒轍。 不過,老闆或企事業單位拒收現金合法嗎? 當然不合法。
  • 「拒收現金」,整治!
    雖然現在非現金支付越來越普遍,但,這就可以拒收現金嗎?N0!最近安吉就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整治拒收現金專項行動。   答: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因此,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為屬於違法行為。   2、拒收人民幣現金有什麼後果?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定: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在中國境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人民幣現金。
  • 拒收現金?你違法了!
    拒收現金?你違法了!據媒體報導,11月23日,湖北宜昌一老人冒雨來交醫保,卻因窗口不收現金被拒,現場工作人員稱:「要麼告訴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看到這令人心酸的一幕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氣憤
  • 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公眾被拒收可舉報
    來源:北京青年報原標題:央行: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公共服務機構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 公眾被拒收現金可保留證據投訴、舉報今後,不方便使用手機支付的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繳費、坐公交車、購物時將不用擔心拒收現金。
  • 拒收人民幣現金?湖北出手了!
    近年來,行動支付的便捷性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逐漸改變了商家的結算習慣,有些商家甚至掛出了「不收現金」的標示牌。人民銀行武漢分行表示,「不收現金」的做法是一種違法行為。《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從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角度來看,「拒收現金」也侵犯了消費者選擇採用合法正當方式來支付的權利。
  • 浙江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 遇拒收現金可撥打12363投訴
    但當下,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消費時出現被拒收現金現象,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為此,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行動」,以進一步規範社會經濟主體對支付方式的選擇和應用,保障廣大消費者尤其是部分弱勢群體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積極踐行金融為民的理念。
  •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附舉報電話)
    江西一設區市出手整治拒收現金行為!(附舉報電話) 2020-12-02 19:5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向拒收人民幣現金說「不」
    11月16日下午,寧波銀行慈谿中心區支行在美華中心一樓大廳正門開展「百城千家萬名」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11月17日下午,寧波銀行江北支行在來福士廣場舉行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近日,在人民銀行寧波市中心支行統一部署下,寧波銀行多家網點行動起來,開展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宣傳活動
  • 「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背後:央行已三令五申不得拒收現金
    拒收人民幣不是違法的嗎?針對老人繳納現金被拒事件,網友也紛紛加入吐槽,「一點沒有人情味兒,隨便來個工作人員收了老人的錢,幫她手機支付一下不就行了,也不是什麼大事兒,能費多少工夫?」近年來,流通領域人民幣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群眾反映強烈。如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幣現金,既損害了人民幣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
  • 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 人民銀行金華市中心支行在行動
    針對廣大市民朋友關於拒收現金的疑惑以下十個快問快答請大家多多了解1.拒收人民幣現金是否屬於違法行為?答:人民幣是我國的法定貨幣,包括紙幣和硬幣,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依法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情形除外。
  • 現金被拒收?人民銀行發文規範現金收付行為
    第10號公告明確了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發展、尊重消費者選擇權的整治拒收現金工作總體目標;第18號公告重申了這一總體目標,在此基礎上兼顧國家治理和服務效能需要,進一步明確了服務消費、暢通支付流通環境、保障民生等新要求。二是內容更加全面和具體。
  • 「拒收現金被記過」是必要糾偏
    時下,隨著多樣化支付方式廣泛運用,也出現了少數商戶為圖方便只接受非現金支付、拒收人民幣硬幣甚至紙幣的現象,給部分消費者帶來了困擾。眼下,伴隨行動支付的普及,買賣交易開始步入了「無現金社會」時代。人們開始慢慢習慣由隨身攜帶現金轉為行動支付,「一部手機走天下」已然成為現實。
  • 醫保部門拒收現金不僅是懶政而且違法
    老人不會刷健康碼被趕下車,94歲老人辦社保卡被抱起來刷臉……這段時間以來,這些新聞給人的感覺是,老人為適應這個日益信息化的社會,不容易。 尤其是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似乎成了很多老人最難適應的一道坎。第三方支付對在網際網路上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可能不存在障礙,也體會到了它所帶來的方便與快捷,但對老人而言,意味著首先要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並把錢從傳統銀行裡取出來放到網上銀行裡。
  • 興業銀行鎮江分行開展整治拒收現金宣傳活動
    興業銀行鎮江分行根據人民銀行鎮江中心支行的工作部署,近日開展了整治拒收現金宣傳活動。近年來,行動支付的便捷性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逐漸改變了商家的結算習慣,有些商家甚至掛出了「不收現金」的標示牌,這不僅損害了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也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 江西處理90餘起拒收現金事件
    「看到停車場很多地方都標有手機支付的提示牌,我就等手機維修好再付費離場。」湯先生表示,「平時手機正常,使用行動支付覺得挺好的,現在手機壞了,就感到有所不便。」此外,湯先生離場時還發現,自助繳費機上註明可使用微信、支付寶和現金繳費,但卻「禁投硬幣」,那這是否意味著拒絕接收現金?11月15日,新法制報記者驅車前往銅鑼灣廣場地面停車場進行了實地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