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賠款美英等國竟然超索,中國索要,美國什麼態度?

2020-08-01 作家李書緯

晚清時代的「留美散兵」和女子留學雖然見證了中美文化交流的歷史,但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的交替之際,中國留學生留學美國一直未形成熱潮。這種現象既有清政府的原因,也與美國政府的排華政策有一定的關係。

在中國留學史上,美國是最早接受並樂於接受中國留學生的國家,但美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拒絕接受中國軍事留學生。1890年,容閎曾擬送數名中國學生入美國陸海軍學校學習,遭到美國國務院拒絕並輕蔑地說:「此間無地可容中國學生也」,[1]容閎因之深感弱國孑民的屈辱。

美國政府不願接受中國派遣軍事留學生,但又很希望中國留學生到美國留學。在這種尷尬的局面中,身為駐美公使的梁誠,得到這樣一個訊息。他聽說,列強超索庚子賠款,美國政府正在討論超索部分的去向。梁誠得此消息,立即向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提出退回庚子賠款超索部分。梁誠的積極努力,不僅為中國爭得了利益,也使得陷入低谷的留美教育走向高潮。

庚子賠款美英等國竟然超索,中國索要,美國什麼態度?

1900年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


對於庚款,根據《辛丑條約》規定,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總額達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連利息滾成9.8億兩。當時,中國人口約4.5億。這樣折合起來,每人要承擔2兩白銀的賠款。但是當時各參戰國提出的賠款數字總額高達4.6億多兩,比後來合約規定的數字總額高出1000萬餘兩。因此,各國就賠款的分配問題繼續談判。談判期間,美國政府表示願意按比例消減賠款,並指示美國駐中國公使康格轉告各參戰國,美國政府願意在庚子賠款消減到4.5億兩後,繼續做進一步的消減,前提是其他參戰國也同意作等比例的消減,美國政府的這個建議,沒有得到各參戰國的回應。各參戰國只是同意按比例將賠款消減到4.5億兩,而不同意作進一步的消減。

4.5億兩的巨額賠款,美國約得總數的5%,折合美金2500萬元。對於這個數字,無論是美國國務卿還是當時的美國駐華公使康格以及參與條約談判的駐華全權代表柔克義都明白,美國分得的庚子賠款這個數字,包含了超出美國贏得的部分。對與這個數字,美國國務卿海約翰說,中國應該賠給美國的實際款數只是條約規定的一半。他曾給柔克義的信中說,「我們準備把我們的要求縮減一半,如果其他列強也這樣做的話」。[2]當時,條約正在談判階段,柔克義認為在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問題,有點不恰當,容易引起列強的不滿,因而就沒有提及。1903年2月,梁誠赴美出任駐美公使,很快獲得這一消息。當時,美國官方也沒有確認超索庚子賠款的消息。

庚子賠款美英等國竟然超索,中國索要,美國什麼態度?

1945年5月,顧維鈞參加舊金山聯合國制憲大會。照片左一為中國大使顧維鈞與法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外交官


梁誠到美國之初,他奉朝廷之命主要是就庚子付款問題進行交涉,當時交涉的主要內容是用金還是用銀支付。朝廷傾向使用銀支付,為此,1904年12月1日,梁誠拜唔海約翰,力陳「中國財政支絀……現籌賠款已窮羅掘,一概還金,勢須加增租稅,民間艱於負荷,仇洋之念益張,大局或有動搖,禍患何堪設想」。[3]對此,海約翰表示有些為難,他婉轉地說,恐怕議會不會同意用銀支付,他將把此事告知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當全力促成此事。但又說,西奧多·羅斯福總統剛剛蟬聯,此事也不可操之過急。

12月5日,梁誠再次拜會海約翰。這一次,海約翰說,總統和議員們都認為,收銀之說,難以實行。因為政府不能不考慮民意的趨向。這樣,梁誠再次向海約翰闡明中國政府的困難。如果一定要用金支付,將給中國百姓造成的負擔,因之而造成的仇洋情緒,是美國政府也不願意看到的。梁誠又說,庚子賠款對於美國的軍費、商民教會撫恤各項開支是微不足道的,而對於中國人民卻是巨大的負擔。為此,他建議美國政府將賠款數目重加勘算,將賠款核減。這次拜見,梁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海約翰為之動容,他沉默了一會兒,似乎思考該不該說下邊的話,但他還是說出,「庚子賠款原屬過多」[4]的話。這是海約翰第一次向梁誠談及庚子賠款的真相。見海約翰承認庚子賠款列強超索,梁誠把話題從用金還是用銀支付方式轉移到超索部分能否退賠上。梁誠說,美國「如能倡首,義聲所播,興起聞風矣」。[5]

庚子賠款美英等國竟然超索,中國索要,美國什麼態度?

本文根據《少年行》改寫


梁誠明白,如果能夠說服美國政府把庚子賠款的多餘部分退還中國,比起還錢用銀支付,好處要多得多。梁誠的建議,海約翰認為很有道理,答應將幫助促成政府退還超收的庚款。對海約翰的承諾,梁誠當天即電告了清政府外務部。此後,梁誠放棄付金或是付銀問題的交涉,他多方奔走,要求美國政府考慮超索庚款的退還。



[1]容閎:《西學東漸記》第 140 頁,嶽麓書社 1985 年版。

[2]梁碧瑩:《梁誠與近代中國》第 249 頁,中山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3] 《清華大學史料選編》第 1 卷,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74 頁。

[4]梁碧瑩:《梁誠與近代中國》,第 248 頁,中山大學出版社 2011 年版。

[5]崔志海:《關於美國第一次退還部分庚款的幾個問題》,《近代史研究》2004 年第 1 期。

相關焦點

  • 1900年侵華八國哪國最無恥?看看在庚子賠款中的吃相就知道了
    百科故事大家知道,甲午戰爭後,戰敗的晚清與日本籤訂了喪權辱國《馬關條約》,讓當年的世界一片譁然:一個小小的日本島國,竟然讓大清帝國認可了如此顏面掃地割地又賠款的條約,可見大清國已經衰弱到了何種程度。這也標誌著中國夢魘的開始。於是,帝國主義列強們開始紛紛在中國劃分勢力範圍,甚至組團瓜來分中國。
  • 李敖:美國退還庚子賠款是好心?真是用心極其險惡
    通過清華大學建成的歷史就能清楚一點,這座學府當初的建成確實離不開美國的支持,美國自動退還庚子賠款不僅對中國釋出善意,還為培養人才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只是憑藉這兩點,已經讓美國成為了善意的化身,這一做法也無可指摘。
  • 李敖:美國退還庚子賠款是好心?真是用心極其險惡
    庚子賠款而設立的留美預科學校,這一協議是美國與清政府於1908年籤訂的,所以這座學府當時被看作是美國和中國文化交流的紐帶,也是優秀學子前往美國發展的捷徑。就這樣,1900年八國聯軍開始進攻北京,清華戰爭正式打響。同年8月,清朝陷入危機當中,慈禧太后為了逃命,帶著眾人撤離紫禁城,只留下李鴻章負責和洋人談判。就這樣《辛丑條約》籤訂了,條約當中規定,清朝需要賠付4億5萬兩白銀,這就是今天所提到的備受爭議的庚子賠款。
  • 1901年庚子賠款中最無恥的國家是誰?直到1937年,還在要求中國賠款
    慈禧太后本以為義和團能打扮八國聯軍,可是聯軍只用3天時間從塘沽攻入了北京城,結果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只能西逃,這就是「庚子事變」。自然戰敗了,八國聯軍也不是吃素的,秋後算帳他們也學會了。1901年9月7日,重病中的李鴻章與英法日俄德等國在北京籤訂了《辛丑條約》。
  • 清華大學與美國的淵源:用庚子賠款建成的大學堂,培養留美預備生
    但有很多人並不知道,清華大學最早卻是由美國人創建的。美國人為什麼要在中國創辦清華大學呢?要說到這件事,就不能不提到辛丑條約,不能不說到庚子賠款。因為,清華大學的開辦經費,就是來自於庚子賠款,清華大學是由庚子賠款中,美國的退還部分而建立起來的。
  • 誕生於庚子賠款的清華大學
    梅貽琦校長就在1907年12月3日,也就是梅貽琦就任清華校長的24年之前,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國會年度諮文裡,首次提出以庚子賠款援助中國教育事業。是為美國退還賠款之議之肇端。羅氏又云:此邦[美國]宜竭力助中國之教育發達,使此地大人眾之帝國,能振拔以適於今日之競爭世界,即如招致中國學生來此邦留學高等教育,亦達此目的之一法也。據此則賠款遣學生,其議實創自羅氏也。 不過,促成退款遠非總統一人之力,有兩位幕後英雄值得一提:傳教士明恩溥與駐美公使梁誠。
  • 清華大學與庚子賠款關係
    辛丑條約籤訂但現在有很多人把美國退還了部分「庚子賠款」並導致發展出清華大學的歷史事件解讀為美國的「善意好心」,甚至以此要證明「列強侵略中國無罪而有功」,甚至以此為美國大唱讚歌。1904年12月上旬,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就中國的賠款是用黃金還是用白銀一事,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據理力爭。談話間海約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賠案實屬過多。」這一信息立刻被梁誠捕捉。這說明美政府已發現其有關部門在上報庚子之亂的損失之中,有「浮報冒報」的現象。梁誠非常機敏地放棄了談判戰略,不再去和海約翰糾纏賠款用金還是用銀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歸已失之利」。
  • 庚子賠款為何只賠了一半?有個國家幫了大忙
    1900年,英、法、德、俄、美、意、日、奧等八個國家聯合侵華,侵略軍沒費什麼力氣就打進了北京,迫使清政府籤訂《辛丑條約》,賠償在義和團運動中的受害國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高達10億,史稱「庚子賠款」,直到民國時期中國仍然在償還這筆債務。不過這筆巨額賠款雖然本息高達10億,但清政府和後繼的國民政府實際只支付了5億7600多萬,佔賠款總額的一半多一點,剩下的4個多億並沒有償還。
  • 臺清華大學校長: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
    據臺「中央社」報導,清華建校源自庚子賠款,百年後,這筆款項仍在運作。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說,即使到現在,新竹清華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清朝政府因八國聯軍之役慘敗而有「庚子賠款」,清華就是清廷將美國退還尚未付足的庚子賠款而設立。1924年,美國國會通過決議,用庚子賠款的退款成立「中國文教促進基金會」,掌管的金額為1254.5萬美元。
  • 庚子賠款中的美元白銀邏輯
    【財新網】(專欄作家 郭棟)回顧1900年庚子賠款的歷史,美國庚款退回是近代中美政治經濟關係的重要事件。從國際貨幣演變的視角,金銀複本位體系下的舊美元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白銀邏輯,庚款退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穩定美國白銀貨幣流通秩序。文獻研究發現美國白銀集團利益博弈和金銀複本位制的內生缺陷對美國接受白銀計價的賠款存在制約。
  • 美國率先退還庚子賠款,建立清華、教會學校、協和醫院、派飛虎隊
    率先退回庚子賠款清政府慈禧太后無視近代文明國際規則,清軍和義和團違反國際公約,圍攻外國使館,焚燒教堂,捕殺援華的教士,包括婦女兒童,圍攻駐京外國使館,引起國際公憤,八國派出聯軍為使館解圍。聯軍攻下北京之後,籤訂了最為屈辱的《辛丑條約》,在庚子賠款4.5億兩紋銀的分配比例中,俄國所獲最多,達2.84億盧布,佔庚子賠款總數的28.97%;其次為德意志帝國,佔總數的20.02%;其他各國的分配比例為法國15.75%,英國11.25%,日本7.73%,美國7.32%,義大利5.91%,比利時1.89%,奧匈帝國0.89%,荷蘭0.17%,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挪威四國各佔0.025%。
  • 庚款留學,美國想從精神和知識上影響中國,從而「控制中國的發展
    庚子賠款中,有超索的部分。駐美公使梁誠了解到這個情況後,即向美國政府提出交涉。美國政府統一退賠,但是需要用於庚款留學。1906年冬,美國各教堂籌備慶祝威廉斯鎮祈禱大會一百周年紀念,董事會在各大城市召開一連串的會議。組織者邀請了在中國傳教的歐叟.H.史密斯博士回美演講。他對中國的情況比較了解,歐叟.H.史密斯博士在演講中多次談到中國的庚子賠款問題。
  • 庚子賠款的1.5倍!
    抗戰時期,中國經濟遭受極大的破壞,人民生活困苦。抗戰結束後,聯合國安排救濟二戰受害國,中國是其中最大的受援國。1945年10月至次年3月, 正式運抵中國的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簡稱聯總)救濟物資達16.8萬噸, 其中糧食即達14萬噸, 其他還有衣物、農業物資、工業物資和醫藥衛生器材。中國向聯總要求的善後救濟援助額為9.45億美元,但聯總只援助6.75億美元(其中11 250萬美元為運費)。據美國白皮書所言, 聯總對中國的援助總數為65 840萬美元,美國承擔了約72%, 即47 400萬美元。
  • 美國有對叔侄總統,叔叔退還庚子賠款,侄子幫我國抵禦日軍
    在美國的歷史上,有一對總統對中國甚是友善,兩人甚至被譽為對華最友好的叔侄總統。叔叔退還庚子賠款,侄子幫我國抵禦日軍。羅斯福在任期間和清政府有過多次接觸,他在1907年為我國減免了部分庚子賠款,還將美國手裡的一部分賠款退回,希望提高我國的科學教育水平。
  • 臺灣清華大學每年仍能收到庚子賠款支票
    核心提示:新竹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24日說,清華大學建校源自庚子賠款,百年後,這筆款項仍在運作。現在新竹清華每年還收到庚子賠款支票。他證實這筆基金僅撥給新竹清華。
  • 同樣得益於晚清賠款,清華大學和京都大學,誰更勝一籌?
    八國聯軍總兵力最多時達到了12萬,實際參戰的兵力也就僅僅三四萬左右。但,他們相對中國,兵種齊全,戰術現今。考慮到長達39年的還款期限,算上高額利息,清政府竟然要總計賠償白銀9. 8億兩之多。那麼如此巨額的賠款,列強們是怎麼瓜分的呢?
  • 庚子年會發生一些大事?以往的庚子年,都出現過什麼大事呢?
    與此同時,一種說法甚囂塵上,說是因為今年是庚子年,所以才會發生這種事。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罷了!在2003年時,世界範圍內還爆發過非典,但2003年卻不是庚子年。也就是說,病毒的爆發,並不會挑一些特殊的年份。 那什麼是庚子年呢?庚子年是農曆一甲子中的一個,比如1840、1900、1960、2020、2080……(60年為一周期), 即所謂農曆的幹支紀年。
  • 庚子年有什麼特別之處?歷史上的庚子年,發生過哪些大事呢?
    與此同時,一種說法甚囂塵上,說是因為今年是庚子年,所以才會發生這種事。其實,這不過是人們牽強附會罷了!在2003年時,世界範圍內還爆發過非典,但2003年卻不是庚子年。也就是說,病毒的爆發,並不會挑一些特殊的年份。那什麼是庚子年呢?庚子年是農曆一甲子中的一個,比如1840、1900、1960、2020、2080……(60年為一周期), 即所謂農曆的幹支紀年。
  • 勒索中國賠款最多的國家,相當十幾年收入,還用來侵略中國
    鴉片戰爭打開了清朝的國門,此後東西方列強接踵而來,古老的中國備受列強們蹂躪。在各種侵略方式中,有一種比較直接,更讓人們認清了他們的真面目,這就是戰爭賠款。自《南京條約》開始,到《辛丑條約》為止,清朝籤訂了很多涉及賠款的不平等條約,那麼哪個國家勒索中國的賠款最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