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90年代以前農村長大的娃們來說,昆蟲是童年時不可缺少的一種「玩具」,畢竟在那個年代的農村裡,很多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很不好,根本買不起什麼像樣的玩具,所以那個時候很多農村只能去野外找一些可以玩的野草或小昆蟲來玩。
比如狗尾巴、蒼耳子、牽牛、知了等等,相信很多農村娃都玩過,而且也很好玩,不過並非所有昆蟲都能玩,有些昆蟲不僅農村娃見到就怕,就連大人們見到也怕,並且還非常痛恨。而在農村的農田就有這麼一種臭蟲,很多人見到就怕,因為它不僅臭,碰一下還會起水泡,但是見到就賺了,因為它如今很值錢,千元一公斤。
想必很多朋友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昆蟲?其實這種昆蟲很多農村朋友都見過,它就是「斑蝥」,在民間也將其稱為臭屁蟲、花斑蝥、花殼、豆花蟲等等。那麼這斑蝥到底有哪些害處?為什麼如今又會這麼值錢了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直以來,斑蝥都不受人們待見,別看它個頭小,但是危害卻很大。
首先,它對農作物有著巨大的危害,斑蝥的幼蟲以蝗蟲卵為食,這時候危害還沒體現出來,反而還有一點益處,但是等斑蝥長大為成蟲的時候,農作物就要遭殃了。斑蝥的成蟲主要以豆科植物的花、葉為食,如黃豆、大豆、土豆等農作物,從而造成這一類農作物減產。
其二,在人或其他動物觸碰到斑蝥時,斑蝥會分泌出一種黃色毒液出來,這種毒液接觸到皮膚之後,會刺激皮膚及黏膜,從而使得皮膚起水泡並伴有劇烈灼痛感,所以捕捉斑蝥的時候,一定要戴橡膠手套或用竹製夾鉗捕捉,或用蠅拍打落,然後再用竹筷夾入布袋內。
其三,在人或其他動物觸碰到斑蝥時,它的尾部會放出極其難聞的臭氣來。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斑蝥,人獲得之,尾後惡氣射出,臭不可聞。」而魯迅先生也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介紹過斑蝥,原文是這樣的「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會拍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
也是因為斑蝥的這些害處,使得農民朋友對它痛恨不已,尤其是在農田裡種地的時候,生怕一不小心碰到斑蝥,被它分泌出的毒液毒到,又或是被它臭到,同時也怕它禍害農作物,故而很多農民朋友一旦見到斑蝥,都是把它打到地上,然後一腳踩死。
但是現在再見到它的話,可別害怕,也別嫌棄,因為見到就賺了,現如今斑蝥這種臭蟲已經變得非常值錢了,其養殖品都已經賣到了上千元一公斤(如圖,今年斑蝥的價格走勢)。而斑蝥之所以會變得如此值錢,是因為它如今成了一種十分貴重的中藥材,並且還是多種製藥原材料。
而因斑蝥的價值突然變得昂貴起來,也使得不少農民朋友不再討厭它,反而開始大量捕捉它,再加上農村裡農藥的使用,現在也野生的斑蝥已經不多見了,為了緩解製藥原材料需求量的日益劇增,斑蝥目前已經開始人工養殖了。
但是現在斑蝥的人工養殖基地還不是很多,市場貨源有供不應求之勢,價格不斷攀升,市場上有的斑蝥一隻能賣到5到10元,養殖前景非常可觀!
最後,筆者提醒一句,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很好的斑蝥種源,所以大家不要去市場上高價購買種源,想養殖的話,可以自己去田間大豆地裡獲取。
各位朋友,你們見過斑蝥嗎?你覺得它有養殖前途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