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常聽老輩們說,「地裡處處埋著寶」,那時還的確天真,以為真有什麼「元寶」,所以常在沒人的時候,偷偷挖了好幾回,然而,結果都是空空如也,如今想想連自己都笑了出來,孩子時期的想法,真的好純真。
後來長大後,筆者才真正地明白,原來老輩們口中的「寶」,便是所指植物的根莖。說到這裡,可能有些夥伴們不太理解,那咱們就打個比方吧,就像今天我們要科普的這種植物,它的根莖便是「寶」。
草石蠶的草本知識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它的植物知識,從筆者上傳的圖片中,大家發現了什麼?是不是有著兩種不同的植物呢?是的,一種是我們種植的蔬菜,而另一種則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主人公,也是地裡常見的一種野草。
這種野草的名稱叫「草石蠶」,有些地方也叫它「甘露子」、「蠶蟲」或是「地蟲」等等,它是唇形科的一種多年生草本,在農村除了會生長於地裡外,像野外、荒地,以及山坡草地等都可以見到。
不過在我們家鄉這裡,還是地裡比較多,而且地裡的也比較大棵,葉子很是暗綠。也許是地裡的肥料比較充足吧,所以才導致比其它地方生長的好。
分布範圍
「草石蠶」的分布範圍很廣泛,據了解,如:江蘇、安徽、浙江、四川、雲南、貴州、河北、山西、福建等都有生長。從它的分布範圍來看,可見「草石蠶」的繁殖能力還是很強悍的。
草石蠶的根莖
下面即將進入今天的主要話題點,也就是「草石蠶」的根莖,大家看看圖片,它的外貌是不是與「蠶蟲」特別的相似呢?可以說不管是顏色,還是體態都像一個模裡烙出來一樣,而且還都是生長在地下。
記得小的時候,第一次跟隨母親到地裡除草,我便被這種植物的根莖給嚇到,畢竟女孩子都比較害怕蟲之類的動物。後來母親告訴我,它是「草石蠶」的根莖,只是外貌與「蠶蟲」很相似而已。
此外,母親也告訴我們,這種根莖是可以食用的,而且味道清脆且甘甜,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偶爾吃上幾個,很是解渴。也是從認識了「草石蠶」後,我們只要有時間,都會去地裡採挖,當然,村裡的人們都是如此,畢竟在過去那個年代,物質是比較缺乏的,有的吃就已經是一件相當開心的事了。
無人問津
而如今不同了,現在我們村裡的「草石蠶」基本都是當雜草處理,可以說是無人問津。像最近筆者在很多地裡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蹤影,大部分都是被拔掉,並扔在地旁,等到太陽曬乾了,再拿去給農作物當肥料。
那麼為何會這樣呢?主要還是跟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著很大的關聯。現在的孩子們想吃什麼都有,而且大人們都是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們,所以就更別說跑去地裡採挖「草石蠶」了。
其次,現在的人們對於各種植物的認知也比較弱,當然,這裡要排除老一輩的人們。其實,關於這方面,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不管在任何一個村裡,要談到植物的話,那基本都是老輩們比較熟悉。
草石蠶的價值
那麼「草石蠶」有何價值呢?據了解得知,「草石蠶」的根莖不僅可以生食,而且還可以製作很多的美味,比如:製作泡菜便是一種很受人們青睞的美食,此外,它還可煎湯,蒸食或是煮食等。
更為重要一點,此根莖還含有很豐富的營養,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以及多種礦物質、維生素和膽鹼。而且據目前的市場所知,現在的「草石蠶」根莖可達12元一斤不等。
夥伴們,那你們認識這種野草植物嗎?你們小的時候可曾吃過它的根莖呢?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交流探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