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一種「奶包」野菜,含鈣量超牛奶?兒時的零食,如今一斤98元

2020-12-24 農情萬家

文|農情萬家

導讀:農村一種「奶包」野菜,含鈣量超牛奶?農娃的零嘴,一斤達98元!

過去的農村和現在真是不一樣,幾十年前的孩子們,如今早已走出了農村,融入了車水馬龍的城市,而這一代人反而擁有了最珍貴的無憂無慮的童年。

那時的農村,電子設備還很少,沒有什麼讓人分心、走神的「幹擾因素」,生活的純粹,學習的也純粹,而友誼也白得像一張紙,孩子們在荒野中撒歡,在房頂上數星星……

如今,很多人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我想,幸福可能就是一種心態的「滿杯」。

荒野

農村的山花爛漫、綠影婆娑,既是記憶,又是美好,在農村成長是人生一大幸事,人在簡單的環境中「注意力」會更集中,更容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如果說城市是人員的聚集地,則農村則像更靠近大自然的「植物樂園」,農村植被品種遠多於城市,甚至加上城市周邊。雖然在農村長大,但我慶幸自己的這種境遇,這讓我認識了很多種植物,並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大自然中植物叢生

01鄉間一特殊野菜

可能有朋友還記得,有這麼一種特殊的「野菜」,它相對其它植物來說比較耐旱,這樣的環境水也貧瘠的多,它是農村孩子們的「零食甜品」;是典型的藥食兩用「奶包」野菜;是孩子們都喜歡吃的野味;牛羊自然更不會放過它。它就是「地稍瓜」,很多的放牧人會特意地為羊群尋找生長有「地稍瓜」秧子的地方。在生活困難的時候,地稍瓜也曾是人們重要的解餓食物,苦盡甘來,地稍瓜如今終於顯現出了其自身的價值。

野生地稍瓜

02地稍瓜的簡介

地稍瓜,一種生長在農村野外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有蒿瓜子、稍瓜瓢、奶瓜瓜、山地瓜、掛籠、沙瓜瓜等等,還有的地方叫它「刀創藥」,更有叫豬宗的地方,估計是把它當作「餵豬菜」了,但如今已很難見到,有的地方恐怕已多年未見了。

地稍瓜是多分枝,半直立型草本旱生植被,成株高15-25釐米,其葉修長且對生,由於上下葉間莖較短,所以地稍瓜看上去感覺葉子茂密,這也是其具有較強生命力的原因,營養儲備充足呀!

草本植物地稍瓜

初夏地稍瓜的小黃花綻放,聚傘花序,花生葉腋處,花莖挺拔。地稍瓜的花開非常耐人尋味,它是少有的花果同生類型,要知道大多數植物是葉落結果的,而地稍瓜則打破了這個規律。果實紡錘狀,初時「青嫩」而後「老乾」。

地稍瓜在我國的分布很廣,其主產地在甘肅,密集地分布在海拔700-2200米的祁連山山地林區、溪流旁、石礫灘、草叢等地,如今地稍瓜早已走遍大江南北,但野生的確很少見到了,稍有遺憾。

老乾地稍瓜

03地稍瓜的價值

1、地稍瓜營養價值。地稍瓜影響豐富,其百克果實中含鈣74.5毫克,超過牛奶的含鈣量!維C為122.3毫克,在維C水果中至少排在前十!其它的營養物質更不在話下,如此驕人的表現,讓人不得不對它刮目相看。

2、地稍瓜食用價值。但凡兒時見過地稍瓜的朋友,基本上都食用過,村裡很多的老人了解這種「野菜」,但用於食用的都是其青嫩階段的果子,老了就不能吃了,硌牙!呵呵……

青嫩地稍瓜

3、地稍瓜藥用及觀賞價值。成熟後的地稍瓜果實很「老」,不能食用,但確是中藥材之一,根據目前有關市場的反饋信息,有的地方一斤地稍瓜的價格高達98元,這麼好的事情,如果你在自家房前屋後發現它,可要另眼相待了,冷不丁就撿個寶,可別不知道。同時地稍瓜由於外形獨特,具有非常高的觀賞簡直,有不少朋友會在陽臺及院落裡種植一些,既能欣賞又能解饞,這是個非常完美的結果。

地稍瓜

小結:如此看來,大家總知道為何地稍瓜如此珍貴了吧?誰又能想到曾經的「羊草料」竟會有如此價值呢?事實證明,我們的生活中永遠不能缺失了學習和對事物未知的探索,大家覺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你身邊關於地稍瓜的訊息。

相關焦點

  • 野菜中的佼佼者,含鈣量高,農村稱為「鳳尾草」,城裡一斤10元
    其實在農村能夠食用的野菜有很多,像我們常見的薺菜、香椿芽、魚腥草,在城裡都享有盛名,它們的價格也都不低,像香椿芽今年春天都賣到了上百元一斤。這些野菜安全沒有經過汙染,就算是沒有蔬菜的口感好,但是有新鮮感在,很多人都願意購買。
  • 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
    導讀:這種白色「蟲子」,兒時當零食吃,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做泡菜以前的農村生活不好,很多農村娃沒有錢去買零食吃,所幸那個年代農村環境十分的好,在野外有十分多的好吃的可以用來解饞,所以兒時那會,嘴巴饞了,就去野外找好吃的
  • 農村一種野菜,過去農民不理睬,如今城裡一斤80元,大量出口日本
    在地大物博的農村,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去發現的好東西。只不過我們雖然生活在農村,但是對農村的了解還是少之又少。那麼今天筆者來介紹個有意思的野菜吧,這野菜過去不被重視,農民見了不理睬,誰知今天城裡一斤80元,大量出口日本呢。這野菜叫香椿芽,是春天從香椿上長出來的嫩芽。
  • 農村1種長在地下野菜,酷似蠶蛹,曾經一挖幾十斤,如今20元1斤
    摘要:可生吃也能做鹹菜,曾經一挖就幾十斤,農村娃愛吃,如今20元1斤 文/農夫也瘋狂 春節剛剛過去不久,在這個春節期間估計不少人吃多了大魚大肉,反而對於農村的一些野菜、鹹菜更感興趣了。說句實在話,相比有大魚大肉這些過於油膩的食物,農村的鹹菜反而更下飯。
  • 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
    導讀:含鈣量是水果之最,市場常賣20元一斤,卻被農民認為是種植騙局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大多在兒時那會吃過不少野果,主要是因為在那個年代水果種類不像現在這麼豐富,而且那個時候農村生活條件也差,農村的朋友們為了解饞,只能吃野果了
  • 名字「炸毛」的植物,價值卻極高,請不要忽視它,含鈣量超牛奶
    導讀:名字「炸毛」的植物,價值卻極高,請不要忽視它,含鈣量超牛奶「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吃都是人們最基本的需求,而能吃的東西很多,但有一類食物卻自古流傳,它們就是野菜。食用野菜,一直是我國普通老百姓飲食文化中的一部分,由最初的物質條件不夠豐富,只能靠野菜果腹充飢,到後來人們對營養和食材的研究,野菜都從未離開過人們的飲食文化。在古時的農耕文明初期,就有著「尋菜於山野,求蔬於荒蕪」。可食用的野菜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人,偏好也不同,北方人多愛吃薺菜,南方人多愛吃馬蘭頭,而在中部地區,有一種名為「刺兒菜」的野菜,卻俘獲了人們的心。
  • 兒時當零食吃,含鈣量非常高,如今成了稀缺貨,一斤最高達百元
    那個時候物質匱乏,野果就成為了兒時的零食。由於生活在農村,野果的品類非常豐富,至今仍念念不忘,但是卻很少能夠見到。幸運的是,有一些野果的價值被挖掘出來,並且得到了精心栽培,從而走向了市場,而且價格還挺高。在北方,兒時常見的一種野果叫做地梢瓜,但是隨便都可以採摘很多,長大後就很少再吃。不過,地梢瓜現在又開始流行起來。
  • 人稱「狗屎梨」,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
    導讀:人稱「狗屎梨」,曾是農村娃的零食,如今10元一斤常用來泡酒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知道,在農村的野外有許多好吃的東西,現如今比較受人們喜愛的當屬野菜、野生菌,不過時間若是回到30、40年之前,要說什麼最受農村朋友的喜愛
  • 在農村,這種野菜比牛奶含鈣量還高,而且非常的珍貴
    本文由青維說事獨家發布,歡迎翻閱往期文章~在農村,這種野菜比牛奶含鈣量還高,而且非常的珍貴在農村地區,許多的野菜和野草可謂是遍地都是,對老一輩的人們來講,在之前那種貧窮的年代裡,食物非常的匱乏,所以山地裡的野菜和野果,便是他們充飢的食物。
  • 在山裡一挖幾十斤,曾是兒時的零食不值錢,現做成醃菜一斤40元
    #三農#我們知道在農村最多的應該是各種各樣的野菜,不管是在平原,還是在山區,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數都數不完的野菜,這些野菜有的可以直接食用,而有的野菜是重要的中藥材,這些野菜讓農民朋友們多了不少的食材,有些野菜以前並不值錢,而現在隨著人們認識的加深,很多野菜的價格也是越來越高。
  • 山裡野生泛濫,一挖幾十斤,如今醃成鹹菜30元一斤,以後別錯過
    導讀:兒時小零食,山裡一挖幾十斤,如今被做成醃菜,一斤高達30元! 在農村地區,有著數之不盡的野生植物,而山區的野生資源最為豐富,古語有云「靠山吃山」,足以說明山區資源的富有程度。我從小就很嚮往山區,因為總感覺山區有吃不完的野果和美食。
  • 我國盛產的野菜含鈣量比牛奶都高,如今是日本人眼中的「長壽菜」
    生活在山邊的農民過去都是喜歡吃野外的野菜,而生活在海邊的漁民卻是喜歡吃海裡的野菜。說到海裡的野菜,相信大家都比較陌生。我們平時說到的野菜一般都是農村野外的野菜,而海裡的野菜一般就是海藻,海帶這些。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今天小優要說的這種野菜就是海裡的一種植物,它在小優老家那邊是叫做羊棲菜。
  • 含鈣量超過牛奶,葉子香脆可口,嫩莖醃製美味,人稱「千金菜」
    田野上有幾隻綿羊點綴著,好像有一種風吹草地現牛羊的畫面。一大早就有幾個農民從筆者身邊走過,不用猜想都知道專門去挖野菜的。這時最美味的莫過於菜園子裡的時蔬和田野上自然生長的野菜了。奶奶在菜園子裡種最多的就是當季的萵苣菜,一顆顆提拔站立在菜園子裡,像一顆顆小型的熱帶喬木一樣。說起萵苣菜,不得不說它那嫩莖的美味了。請問你們認識萵苣菜嗎?
  • 長得像「竹筍」,農村娃常吃,到城裡成高檔野菜,一斤15元
    每年的冬季都是吃冬筍的季節,它的食用口感很是脆爽美味,其營養成分很多,其中的維C成分比較多,因此多年來一直是高檔食材,市場一斤可賣20多元。其實今天要說的這種野菜,它的嫩苗和竹筍比較相似,過去一直是農村娃的美食,如今在市場上也變成了高檔野菜,一斤高達15元,它就是虎杖。
  • 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6、7元一斤,包餃子是一絕
    導讀:過去常用來餵豬,如今成上佳野菜,6、7元一斤,包餃子是一絕「尋菜於山野,求蔬於荒蕪。」吃野菜,一直是我國普通老百姓千百年來日常飲食的一部分,不過吃野菜也隨著時代的不同,呈現出了不同的結果,最早的時候,是由於物質條件不夠豐富,需要靠野菜果腹充飢、補充體力,所以那個時候的野菜是救命菜。到如今,隨著人們對營養和食材的研究愈發深入,發現很多野菜中所富含的物質能給人體帶來非常有益的影響,因此野菜也慢慢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寵兒。
  • 農村一種農作物,鈣含量是牛奶的5倍,為啥種植的農民越來越少?
    導讀:農村一種農作物,鈣含量是牛奶的5倍,為啥種植的農民越來越少?在農村,有很多植物,有的植物價值很大,但是卻少有人知道,比如有一種植物,它的含鈣量是牛奶的6倍,就值得留意。鈣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都是比較重要的一種元素,老人缺鈣容易骨質疏鬆;小孩兒缺鈣可能不愛長個兒。而人們補鈣常見的就是煲豬大骨頭湯,或者乾脆讓喝牛奶。
  • 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
    #野生植物知識#導讀:過去農民用來驅蚊,如今卻成美味野菜,20元一斤,很多人想種植我國有著十分的多的野生植物,特別是在農村野外,隨處可見,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野生植物可能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對於熟悉野生植物的人來說,很多野生植物卻是寶貝,因為它們很多不僅可以作為野菜來食用,還能作為草藥來治病,可以說價值十分的高。
  • 曾經當農田雜草,如今成高檔野菜,8元一斤,很多人來農村買
    在眾多野菜裡,最受歡迎的野菜有馬齒莧、車前草、冬葵、皇帝菜等,還有一種最受城裡人歡迎的鼠麴草。可能這野草的沒名字少有人聽過,但它卻是農村最普遍的野草之一,生活在農村的人基本都見過。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曾經當農田雜草,如今成高檔野菜,8元一斤,很多人來農村買。對許多農民來說,鼠麴草只不過是很尋常的野草而已,每年都會長遍田野、田間、田坎上。
  • 此種「蠶蟲」,兒時見了就挖,如今36元一斤,卻荒在地裡
    摘要:此種「蠶蟲」,兒時見了就挖,如今36元一斤,卻荒在地裡。在過去的時候,由於我國經濟較為薄弱,特別是農村地區在物質方面都比較缺乏,因此,作為小孩子的我們,只要有時間,我們都會跑去山裡或是地裡採摘或者採挖一些可以食用的野菜野果以及植物的地下根莖。在印象中,就有一種植物頗受筆者的懷念,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也是地裡一種相當常見的野草植物,而且在我國大部分的省份都有生長,不知道夥伴們認不認識。
  • 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
    導讀:農村田邊的「香腸」,過去農村娃當玩具,如今20元一斤成稀罕野菜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對於農村野外的野生植物肯定不會陌生,尤其是那些長得很有特點的野草,基本上都能說得出來它的一兩種作用。而由於有些野草的價值不低,以至於在如今還有很多農民朋友會專門種植它們,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作物,並且還很受歡迎。下午筆者去村裡田邊散步的時候,就在一處水田裡,看到鄉親種植的一種特殊經濟作物,它就是「香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