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堅持」引領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培根鑄魂」

2020-12-17 閃電新聞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時,深刻闡述了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所肩負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是為國家、為民族「培根鑄魂」的重要工作,提出文學藝術創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做好「培根鑄魂」工作必須遵循的「四個堅持」,為新時代文藝界和社科界指明了方向,對推動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投身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培根鑄魂」:新時代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的新擔當

優秀的文化藝術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哲學社會科學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其發展水平反映了一個民族的思維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界、社科界賦予「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時代使命任務,要求做好「培根鑄魂」的工作,在正本清源上展現新擔當,在守正創新上實現新作為,不僅是對文藝界、社科界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發揮「明方向、正導向,轉作風、樹新風,出精品、育人才」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對文藝界、社科界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的時代要求。

做好「培根鑄魂」工作必須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因而不能是抽象的、形式的工作落實,而應該是實際的、具體的奮鬥創新。高起點、高質量、高水準的文學藝術作品和主體性、原創性、創新性的研究成果,意義不僅在於其本身的成功,更大的意義在於精神層面的力量,為黨和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激勵。要通過激發文學藝術工作者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創作激情,深入淺出地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

「四個堅持」:新時代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的新要求

立足於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用「四個堅持」系統概括了新時代文學藝術創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思路、目標、方向和任務,為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肩負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做好「培根鑄魂」工作賦予了新時代的新要求。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長期而艱巨的偉大事業。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這個偉大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堅持與時代同步伐,其寓意在於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尤其是文學家、藝術家和理論家必須在各自領域譜寫新時代的新篇章、貢獻新時代的大智慧。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中,「人民」二字出現極為頻繁。僅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現過203次。改革開放40年我國取得世界矚目的成績,一條重要經驗就在於,我們確立了一套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在總結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時指出:「既通過提出並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更是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尤其是文學家、藝術家和理論家的初心和使命。

「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就在於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奉獻於民。一方面,精品應該取之於人民,新時代的精品應該汲取來自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反映現實、觀照現實的作品,闡釋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成果。另一方面,精品必須奉獻於人民,新時代的精品必須是反映現實、觀照現實,有利於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能夠深入人民精神世界、觸及人的靈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作品和成果,人民的需要是文化藝術和社科研究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文學藝術創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關鍵所在,就是要走進實踐深處,觀照人民生活,表達人民心聲,用心用情用功抒寫人民、描繪人民、歌唱人民,將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

「堅持用明德引領風尚」。「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曾專門解釋過,蘇東坡稱讚韓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而韓愈的文章所憑藉的就是「道」,就是文以載道,這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寓意在於,先做人後做文、先立德後立言是文化文藝創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遵守的準則。志存高遠的文藝工作者,必須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通過對光明的歌頌、對理想的抒發、對道德的引導,鼓舞人民前進;有理想、有抱負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該立時代之潮頭、通古今之變化、發思想之先聲,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執筆:雲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鄭繼承)

相關焦點

  • 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培根鑄魂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四個堅持」是什麼?
    在文章中,總書記提出了做好新形勢下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需要的「四個堅持」。那麼,這「四個堅持」的內涵有哪些?關於這「四個堅持」,總書記在不同場合都做出過哪些重要論述?一起來看!  ——習近平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
  • 【淅川五小·藝術節·培根鑄魂】
    胡蘿蔔兔兔關注2019-12-28 閱讀194 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之「培根鑄魂」成功舉行。  12月27日,淅川縣第五小學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之「培根鑄魂」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歌聲中隆重舉行。 首先是一年級少先隊入隊儀式,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自豪地走上臺。
  • 【校園文化】城陽一中:文化育人,培根鑄魂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提出建設校園文化要堅持政治性與引領性相統一、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和針對性與實效性相統一的「六性三統一」原則。校園顯著位置和主要活動場所都有黨的教育方針、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會議精神以及核心價值觀的政治性引領。校門口設有原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題寫的「修德求真」大型石刻景觀和各類大型展牌,主要包括「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九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學校天問樓外牆設置「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宣傳牌。
  • 三科統編教材如何培根鑄魂,立德樹人?
    11月26日下午,在美麗的旗山腳下,福州一中舉辦培根鑄魂,立德樹人——三科統編教材育人模式改革研討會。王兆芳從語文學科的課程、教材、教學三個方面出發,闡釋觀點。他說,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的創新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 奚美娟委員:文化文藝工作者應擔起培根鑄魂重任
    文化文藝工作者應擔起培根鑄魂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總書記的講話深深鼓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奚美娟。
  • 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
    江西是中國紅色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具有紅色文化得天獨厚的優勢。紅色文化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構成了江西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動力源泉,為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提供了豐富內容和多元載體。
  • ...精神】把握好建設文化強國戰略要義 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推動作用
    我們要著眼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精神動力作用;著眼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培根鑄魂作用;著眼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對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內在支撐作用。
  • 如何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四川社科界專家這麼說
    我省社科工作者將如何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堅持與時代同步伐、以人民為中心、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nbsp&nbsp&nbsp&nbsp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劉呂紅教授認為,積極開展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對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進而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重要意義。"
  • 新中國文藝70年:百花競放七十載 培根鑄魂譜華章
    原標題:百花競放七十載 培根鑄魂譜華章(逐夢70年) 文藝是探察時代變化的敏感觸角,也是鼓舞時代前進的響亮號角,總是在重大歷史關頭髮時代先聲   開創文藝新天地,要在準確把握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中反映時代新風貌,滿足人民新需求;在順應歷史潮流中銳意創新創造,奉獻精品力作;在實現理想徵途中追求德藝雙馨,培根鑄魂,引領社會風尚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文化、熱愛藝術、富有創造精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築就了一座座光耀古今的文藝高峰,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不可磨滅的獨特貢獻
  • ...紅色動力」——延安能源化工集團黨委用延安精神培根鑄魂激發活力
    作為根植於延安紅色沃土的國有企業,延安能源化工集團黨委高舉「紅色旗幟」,堅持國企姓黨,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用延安精神強根鑄魂,引領企業快速健康發展。集團黨委先後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首批基層黨建綜合示範點」等榮譽稱號,樹立了延能新形象。
  • 培根鑄魂 學深做實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要以《綱要》為導引,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深刻領會貫穿其中的理論邏輯和實踐邏輯,真學真用、活學活用,努力把這一光輝思想融入血液、鑄入靈魂、化為行動。  ——堅持學深悟透,不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根鑄魂。
  • ...中原英才計劃」—中原青年拔尖人才(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
    ,可被推薦為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類中原青年拔尖人才人選。主要包括文藝表演團體、場館、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藝術教育機構、文化藝術研究機構、文物保護管理和科研機構、文物商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含電視劇製作發行)、電影創作生產單位(電影廠)、電影發行放映單位(電影公司、電影院、院線公司),以及其他文化藝術單位或部門中從事文藝創作表演、理論評論、展覽展示、傳承保護等工作的人員。
  • 通榆九中「培根鑄魂,魅力吉林」研學之旅
    不僅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豐富知識,還能學到在書本上、教室裡學不到的知識,既是對同學們生存能力的一次挑戰,更是對大家身心素質的一次全面檢驗和提升。讓我們更好的領悟生活的真諦和實現自我價值。8月31日早七點,同學們準時的來到了通榆火車站,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準備踏上研學之旅。
  • 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
    近年來,全省哲學社會科學戰線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哲學社會科學的重要論述精神,圍繞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理論研究、著力正本清源,圍繞服務江蘇改革發展建設新型智庫、積極資政建言,圍繞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推進學術創新、打造學術品牌,社科強省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為「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立德鑄魂·奮進擔當丨天津師範大學優秀教育工作者張家瑋:以信仰的力量引領學生與祖國同向同行
    堅守師範初心,培根鑄魂、強基固本、涵養師德,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育人使命中,他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率先垂範,堅守教育報國初心;他們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奮進擔當,擔築夢育人使命;他們堅持「停課不停教」,迎難而上,堅守工作崗位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 「四有」好老師的光榮形象,用愛和奉獻爭做學生的引路人和築夢人
  • 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用心編好每本教材
    如何紮實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人民教育出版社老中青三代人在思考,在踐行。他們的故事和心聲,是對總書記囑託的熱切回應,是對教育強國建設的堅定誓言。
  • 房偉、王嘯峰作品研討會在園區公共文化中心舉辦
    為繁榮園區文學藝術事業,推動本地青年作家培養,4月20日上午,「房偉、王嘯峰作品研討會」在蘇州工業園區公共文化中心召開。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房偉和王嘯峰的作品進行了深入坦誠的交流。房偉和王嘯峰是新時期以來國內湧現出的青年新銳作家,有著比較好的創作潛力,他們創作態度嚴謹,作品關注大眾生活中的點滴,並引入自己的思考,同時將個人經驗和新時代緊密聯繫,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將更有助於兩位作家的快速成長。
  • 高山景行 弦歌不輟——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藝術教育成果展
    中國藝術研究院直屬文化和旅遊部,是我國唯一一所集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藝術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藝術智庫為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依託「五位一體」的發展格局,中國藝術研究院現擁有15個科研和智庫機構、7個藝術創作機構、14個期刊出版機構,及研究生院、藝術與文獻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機構,承擔和完成的國家級、部級、院級重點科研項目近萬項。回望歷史,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在20世紀50年代成立的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繪畫研究所、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二十集《文化鑄魂》
    《我們走在大路上》第二十集《文化鑄魂》 2019-09-26 15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中華文化之所以堅韌勇毅,就在於它有著經過血與火的淬鍊、苦和難的磨礪,用無數先烈鮮血染紅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