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

2020-09-03 江西校園網

江西是中國紅色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具有紅色文化得天獨厚的優勢。紅色文化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構成了江西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動力源泉,為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提供了豐富內容和多元載體。

開設紅色文化課堂 堅定師生理想信念

江西省以紅色文化進課堂為抓手,加強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旨在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定理想信念,保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確方向,引導廣大師生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回答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江西省教育廳組織編撰的《紅色文化》系列教材、江西師範大學編撰出版的《旗幟引領方向》《我們的紅色基因·蘇區精神篇》等讀本,為全省職業學校紅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提供了有效載體。

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長期堅持探索,創設了「三三三一一」工程(即:「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三走」,走社區、走農村、走企業;「三研」,研教材、研課題、研紅色體驗活動;「一一」,十一個活動載體,如紅色文化教育專題課、紅色舞臺劇演出、紅色電影展播、紅色文化宣講報告團、紅色書庫、紅色文化長廊、紅色文化體驗活動、紅色文化廣場、紅色志願服務隊、紅色文化育人公眾號、紅色畫冊等)紅色文化育人新模式,讓紅色文化看得見、說得清、感受得到、講出來、走出去,立德樹人,立心築魂。

江西藝術職業學院結合專業特點將紅色文化融入音樂、舞蹈、戲劇、戲曲、美術各專業教學的理論闡釋和專業實踐中,將紅色劇目融入畢業大戲的教學改革,創排了贛劇《江姐》,讓參演師生和觀眾共同接受蕩滌靈魂的愛國主義教育。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改革思政理論課教學,建設了「江西省職業院校思政課移動雲教學大數據研究中心」,要求思政課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設置若干參與性比較強的話題,供學生現場思考和討論,思政理論課告別了「填鴨式」教學。《形勢與政策》課程採取了翻轉課堂模式,把傳統的課堂授課改為「脫口秀」式訪談節目。學生的出勤率高了、聽課時的低頭族少了,與教師的互動更強了,思政理論課更「活」了。

江西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第一時間啟動了「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成立了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實施「思政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計劃」,啟動校級「課程思政」改革試點項目的遴選,並舉行了「課程思政」專題講座、課程思政示範網絡通識課、課程思政教學設計競賽等活動,課程思政改革成效顯著。

開展紅色文化實踐 品讀初心牢記使命

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讓職業院校學生在重溫崢嶸歲月中感悟英烈初心、讀懂歷史使命,是培育職業院校學生初心使命的有效渠道。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與北京舞蹈學院聯袂打造原創舞劇《井岡·井岡》,以平民化的視角,再現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的艱苦卓絕和波瀾壯闊畫面,以培育學生樹立新時代為黨的事業奮鬥的信仰。每年組織新入職教師上井岡山進行體驗式教學,讓新老師們深刻理解井岡山精神的實質與內涵,激發乾事創業的熱情;定期組織「青馬工程」學員、學生骨幹班、紅色勵志班前往井岡山參加現場教學,通過瞻仰革命烈士陵園、參觀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聆聽紅軍後代講述紅色故事、真實體驗紅軍生活,使其能真切地感受英雄先烈投身革命的那段歷史,增強了紅色文化的感染力和對紅色文化的認知程度。

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啟動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專項課題,著力於研學旅行系列制度、研學課程的設計、以研學旅行為方向的專業教學改革、研學輔導人才培養體系的研究,提出了「建成職業院校培根築魂的育人高地」目標。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在江西省建立了服務全國的職業教育紅色文化課程研究中心,分類型分層次打造一批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情懷的紅色文化課程思政教材,建立了一整套適應職業院校學生和教師的紅色文化傳承教育的工作方法。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牽頭成立了職業院校紅色文化研究與教育聯盟,構建職業院校思想教育新環境,實現紅色文化教育在高職院校的傳承與發展。

開闢紅色文化陣地

高揚文化立校育人主旋律

紅色文化陣地包括設立理論研究陣地和宣傳教育陣地。江西省通過開闢紅色文化陣地,對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進行精準闡釋,對地域紅色文化進行深度挖掘,旨在使紅色文化在創新發展傳承弘揚中高揚文化立校的育人主旋律。

江西省電子信息工程學校以「做人為本、技能立身」的育人理念,實現既傳技又育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擔大任的「能吃苦、守規矩、有耐心、不計較」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實施了一系列有深度有溫度的德育活動,引導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宣講活動,由宣傳部牽頭,思政部精心制訂宣講計劃,學校黨委書記、思政課老師、輔導員等組成「十百千宣講團」宣講團,做精移動課堂,形成學校文化活動,定期組織優秀思政課面向全校學生示範巡講,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傳承紅色基因,體驗「文化的溫度」,實現文化育人。

吉安職業技術學院坐落於井岡山腳下,緊緊依託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將井岡山紅色文化與學校建設發展相結合,充分利用井岡山紅色文化資源的特質和學生接受方式的特點,將井岡山紅色文化融入建築、教材、培訓、實訓、專業、實訓、社團、舞臺,創設了具有特色的「融入式」紅色文化育人體系,賦予了井岡山紅色文化在當代職業教育新的表現形式,對提高學校在新時代背景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針對性與實際性具有重要意義;創辦了「紅色文化研究社」「紅色文化勵志班」「紅古綠社團」,組織學生深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東固革命教育基地等地,參觀革命舊址、紀念館、烈士陵墓,訪談健在老紅軍,將實踐經歷以文字圖片形式記錄下來,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紅色文化;廣泛開展紅歌會、紅色故事會、紅色詩詞吟誦比賽、紅色文化知識競賽、紅色題材情景劇表演等類型的節目,將紅色文化緊緊融入校園文化,將「井岡山精神」與「工匠精神」融入到人生觀和價值觀中。

進入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以紅色基因傳承為特色,強化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江西職業院校培根鑄魂的育人高地,持續為服務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力支持和智慧保障。

相關焦點

  • 江西職業教育「提質擴容」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盧翔)近日,教育部、江西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大會在江西南昌舉行。這標誌著繼東部山東、西部甘肅之後,第三個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在中部地區落地。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講道,教育部結合區域發展需要,確立「因地制宜、同步推進」的工作思路,在東部「提質培優」,在中部「提質擴容」,在西部「擴容提質」。
  • 江西計劃編寫出版「紅色文化」系列教材:下至幼兒上至大學
    江西計劃編寫出版「紅色文化」系列教材:下至幼兒上至大學 2017年12月18日,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與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籤署紅色文化系列教材編寫合作協議。
  • 江西工會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啟動
    接過省總工會領導送上的金秋助學金,於都中學高三年級畢業生劉青山激動地說道,這是江西工會開展「金秋助學 鑄魂圓夢」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中的感人一幕。8月27日,2020年江西工會「金秋助學 鑄魂圓夢」傳承紅色基因教育活動啟動儀式在瑞金舉行,同時,全省各級工會也同步啟動該項活動。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
    原標題:「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結碩果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為核心文化理念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構建「校省國世」四級技能競賽體系,提升整體育人水平。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創辦於1953年,2002年4月升格為高職院校。
  • 「四個堅持」引領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培根鑄魂」
    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時,深刻闡述了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所肩負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是為國家、為民族「培根鑄魂」的重要工作,提出文學藝術創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做好「培根鑄魂」工作必須遵循的「四個堅持」,為新時代文藝界和社科界指明了方向,對推動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結碩果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為核心文化理念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構建「校省國世」四級技能競賽體系,提升整體育人水平。2007年,學校對文化建設制定了宏觀規劃,確定了「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的特色辦學方向;同時又在《校園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工作的意見》等綜合性指導文件中對文化育人提出了具體要求;相繼配套出臺了《大學生文化活動項目化實施辦法》《「青青時政」學習平臺實施方案》《「立雪」品牌活動實施方案》《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等制度,進而制定了《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實驗區紅色教育...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魏海政)11月17日至18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課程教材研究所實驗區紅色教育現場會在山東省臨沂市舉行。會議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黨和國家關於革命文化傳承的相關要求,進一步深化紅色教育內容,拓展紅色教育方式,讓紅色教育更具時代性、實踐性、創新性和引領性。
  • 冷水灘區開展「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紅色教育公開課大比武活動
    紅網時刻8月22日訊(冷水灘站記者 楊雅涵)8月21日上午,「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紅色文化」——冷水灘區紅色教育公開課大比武活動在冷水灘區圖書館舉行,全區共9支隊伍參加比賽。參賽者圍繞「紅軍長徵在永州、湘江戰役、斷腸明志——陳樹湘、永州紅色人物故事(李達、蔣先雲、何寶珍等)」四個方面的主題進行上課。選手們或通過慷慨激昂的語言,或通過生動感人的故事,回顧革命風雲歷程,追思先輩豐功偉績,讓現場的觀眾接受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激發了大家強烈的紅色情懷。他們多樣的表現形式、生動的現場講課,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 立德樹人為中國教育鑄魂
    一是加強以理想信念鑄魂。推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是以理想信念鑄魂。面對國內外的新形勢新情況,我們要居安思危、長遠謀劃,更加重視對青年理想信念的教育,引導青年樹立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共同理想,樹立服務人民、奉獻國家的崇高理想,樹立貢獻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
  • 湖南機電職院:特色引領強根基 樹德鑄魂促發展
    開展主題黨日+紅色教育活動,到中共「一大」會址和南湖革命紀念館,弘揚「紅船」精神;到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芷江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韶山等地,重溫革命故事,感受偉人情懷,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激勵不忘初心再奮發的鬥志。
  • 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引領堅守紅色公益初心
    縣綠文公益中心 劉彭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持續發揚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公益初心,讓我們肩負起「一代更比一代強」的責任,讓「追求卓越、守正出新、富於創造、大氣包容、美美與共、奮鬥奮進」的時代內涵煥發社科理論界氣息,當好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的堅定傳承者、自覺踐行者,讓社科理論之花在「重要窗口」中綻放絢麗光彩。
  • 教育部、江西省啟動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
    新華社南昌8月24日電(記者陳毓珊)教育部、江西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大會24日在江西南昌舉行。這標誌著繼東部山東、西部甘肅之後,第三個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在中部地區落地。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教育部結合區域發展需要,確立「因地制宜、同步推進」的工作思路,在東部「提質培優」,在中部「提質擴容」,在西部「擴容提質」。
  • 王金髮教授:立心鑄魂 立德樹人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1月13日-14日,2018-2019
  • ...紅色動力」——延安能源化工集團黨委用延安精神培根鑄魂激發活力
    作為根植於延安紅色沃土的國有企業,延安能源化工集團黨委高舉「紅色旗幟」,堅持國企姓黨,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用延安精神強根鑄魂,引領企業快速健康發展。集團黨委先後獲得「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首批基層黨建綜合示範點」等榮譽稱號,樹立了延能新形象。
  • 以青春之名 傳承紅色薪火——江西百萬大學生在「紅色走讀」競賽中涵養愛國之心
    對「紅色走讀」文化主題藝術作品進行巡展;舉辦大學生紅色文化論壇;啟動「我為江西紅色文化打call」……12月1日,江西省教育廳舉辦「紅色走讀」1+4活動,將「紅色走讀」競賽活動推向深入、推向高潮。「紅色走讀」文化主題藝術作品進行巡展精選200餘件作品,集中展示青年大學生在雲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數字展館和實地走讀紅色場館後迸發的心得與創意,通過巡展方式,讓更廣大青年學子汲取紅色精神,砥礪青春擔當。紅色資源是江西最寶貴的愛國主義教育元素,為拓展紅色文化傳播空間與時間,發揮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教育服務功能。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95%以上,並在全省排前三……近年來,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治校水平顯著提升、特色辦學成果豐碩。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為核心文化理念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構建「校省國世」四級技能競賽體系,提升整體育人水平。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創辦於1953年,2002年4月升格為高職院校。
  • 堅定紅色文化自信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
    歷史走進新時代,各種以「紅色」為主題的活動更是深深嵌入了社會生活:紅色經典亮閃螢屏,紅色歌曲唱響神州,紅色收藏持續升溫,紅色展陳豐富多彩,紅色旅遊成為時尚,紅色激情處處洋溢……「紅色」日漸成為主流文化的重塑、英雄主義的再造、家國情懷的復歸,紅色文化作為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放射出璀璨奪目的光芒,煥發出朝氣蓬勃的生命力。  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是什麼?
  • 韶山:紅色文化引領紅色德育
    「我們學校的教材和其他學校的不同,講了很多紅色故事,我非常喜歡。」 近年來,韶山依託得天獨厚的紅色資源,深度挖掘紅色文化的獨特價值,努力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品牌,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韶山特色的紅色德育經驗。
  • 江西螺旋上升開設紅色文化課程
    構建大中小幼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格局 2019-11-03 來源:《中國教育報》 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 江西省教育廳  江西深挖革命老區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聯合教育部編撰出版了涵蓋大
  • 科左中旗保康鎮:「紅色文化」引領文明鄉風
    科左中旗保康鎮:「紅色文化」引領文明鄉風 2020-07-01 0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