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文化】城陽一中:文化育人,培根鑄魂

2021-02-19 青島市教育局

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後,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先後印發了《全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優化提升行動方案》等文件,召開了全市中小學「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提出建設校園文化要堅持政治性與引領性相統一、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和針對性與實效性相統一的「六性三統一」原則。全市中小學校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學校「特色辦學、精緻管理、品質立校」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湧現出一批校園文化建設典型學校。近期,市教育局將推出「校園文化」建設專題,帶領大家走進中小學校園,通過典型引領,為全面提升全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整體水平提供樣板和參考。

城陽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蘊深厚。學校佔地135畝,共有教職工320人和學生2900人。

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加強學校文化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為此,城陽一中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根據市局 「六性三統一」的要求,努力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彰顯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讓「教學更有智慧、學校更富美感、師生更講道德」,奏響學校文化建設的動人旋律。

突出重點,構建不同層面和不同主線的文化陣地,做到「點、線、面」相融合,凸顯黨的教育方針和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落到實處。

1.做好「點」布局。校園顯著位置和主要活動場所都有黨的教育方針、十九大、全國教育大會會議精神以及核心價值觀的政治性引領。校門口設有原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先生題寫的「修德求真」大型石刻景觀和各類大型展牌,主要包括「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九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學校天問樓外牆設置「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宣傳牌。各教室、辦公室以及圖書館、餐廳、操場等處處有黨的教育方針和核心價值觀的展現。

2.進行「面」規劃。學校通過分區域、分樓層規劃,形成文化建設典型區域。在學校致遠樓東側建有名人園,利用魯迅、童第周等名人雕塑和事跡介紹,激勵師生奮發進取。在致遠樓二樓設有抗疫先模人物牆,用「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的典型事跡和愛國情懷,引導學生存愛國情、立強國志、踐報國行。

3.注重「線」提升。以東西向的主幹道聚賢路為線,設置習近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講話、毛澤東同志對青年人的激勵語、鄧小平同志「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等內容,讓偉人思想啟迪靈魂,引領行動。以省課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的模式、途徑和方法」研究為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代精神等貫穿教育教學過程中,讓愛國主義和時代精神融入學生血脈和靈魂。

城陽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經過多年傳承、總結、提煉,形成了「人本立校,和諧發展」的辦學思想、「為學生人生幸福奠基」的辦學理念,「人文、誠信、和諧」的校風和「修德求真,和而不同」的校訓。

學校按照理念認同、精神激勵、校友文化三個方面建設包涵愛國、責任、卓越意蘊的特色學校文化。建設文化大道,廣為宣傳學校辦學思想和理念,使其為師生認同,成為行動自覺。學校歷經100多年發展,湧現出大批為國為民奮鬥和犧牲典型人物。抗戰時期,大批師生千裡迢迢奔赴延安參加革命。為了發揚「敢於擔當、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學校續編校志,建設榮譽室,分思源、耕耘、收穫、展望四個板塊建設校史館,讓黨員教師給學生講校史,激勵學生奮發成才。在二樓連廊建設校友牆,定期舉行優秀校友報告會、優秀畢業生報告會,激勵廣大學子成為 「品學兼優、眼光自信、敢於擔當、關心社稷」的優秀人才。

以青島市 「十個一」項目行動計劃為引領,堅持多元發展、全面發展、人人成才,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對理想和真善美的孜孜追求,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獲得發展的快樂,享受生命的精彩。

1.德育文化活動,激揚青春夢想。建設感恩勵志浮雕牆,開展感恩教育、勵志教育和責任教育報告會,建設「感恩、勵志、責任」德育品牌。每年的感恩勵志報告會,都有青年學子青春無悔的激情宣告,學生和教師、父母面對面親情互動;每次升旗儀式,都有「一中以我為自豪」的錚錚誓言;節假日,都有城陽一中學子走向社會參加社區服務、綜合實踐,宣傳綠色低碳生活新風尚。

2.「十個一」活動,繪就多彩人生。結合學校常態化紅色講堂、研學旅行、志願服務、學工學農等活動和每年一度的校園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體育節,積極落實「十個一」行動計劃,建立「十個一」課程,集中展示「十個一」成果,通過活動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錘鍊能力和品格,增強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

3.主題教育活動,厚植家國情懷。開展重大節日和紀念日主題教育,結合「國學講堂」「詩詞大會」等傳統文化活動,讓愛國主義和傳統文化教育落地、生根,引領學生立志成才,擔為民之責,當行業精英,做大國工匠,成國之棟梁。成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學生社團,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活動,讓永遠跟黨走,做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成為青年學生的信念和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說,「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我們將努力建設一流的校園文化,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奮發有為培根鑄魂,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供稿 | 思想政治與德育工作處、城陽一中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青島市教育局政務新媒體「青島市教育局」(微信號:qdsjyjxcc)


相關焦點

  • 文化育人 培根鑄魂!綿陽一中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四川新聞網消息(何丹 卿招)綿陽一中是綿陽市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學校,文化積澱深厚。學校發軔於1740年(清乾隆5年)。清綿州知府在學校現址(文昌祠)延師課讀,名為「文昌書院」。1802年(嘉慶7年),設立綿州試院。1840年(道光20年),擴建綿州試院,更名為「左綿書院」。
  • 三科統編教材如何培根鑄魂,立德樹人?
    11月26日下午,在美麗的旗山腳下,福州一中舉辦培根鑄魂,立德樹人——三科統編教材育人模式改革研討會。他說,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語文課程對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的創新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 以文化的力量鑄魂育人
    近年來,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實施「文化鑄校」工程,將文化的種子播進育人沃土,精心培育,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核心文化體系,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高職育人典範。
  • 【淅川五小·藝術節·培根鑄魂】
    胡蘿蔔兔兔關注2019-12-28 閱讀194 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之「培根鑄魂」成功舉行。  12月27日,淅川縣第五小學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之「培根鑄魂」在《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歌聲中隆重舉行。 首先是一年級少先隊入隊儀式,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自豪地走上臺。
  • 「四個堅持」引領文化藝術和社會科學「培根鑄魂」
    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時,深刻闡述了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所肩負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是為國家、為民族「培根鑄魂」的重要工作,提出文學藝術創作、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做好「培根鑄魂」工作必須遵循的「四個堅持」,為新時代文藝界和社科界指明了方向,對推動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堅定文化自信
  • 「校園文化」膠州市第二中學:多角度構建,多維度思辨
    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召開後,市教育局高度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先後印發了《全市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優化提升行動方案》等文件,召開了全市中小學「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提出建設校園文化要堅持政治性與引領性相統一、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和針對性與實效性相統一的「六性三統一」原則。
  • 以文化的力量鑄魂育人——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育人創新典型案例...
    近年來,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大力實施「文化鑄校」工程,將文化的種子播進育人沃土,精心培育,構建了獨具特色的核心文化體系,為實現偉大夢想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和強大的精神力量,也為我們樹立了一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高職育人典範。
  • 【校園文化】嶗山區實驗小學:和美育人,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價值
    「提升校園文化品位 推進陽光校園建設」現場觀摩推進會,提出建設校園文化要堅持政治性與引領性相統一、共性與個性相統一和針對性與實效性相統一的「六性三統一」原則。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將「六性三統一」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以「規範+特色」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實施路徑,對照《全市中小學文化校園建設實施細則》,全力打造和美教育特色學校,提升校園文化育人價值。育人之本,在於立德鑄魂。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建設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重要作用。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在「雙一流」大學文化專項支持下,實施「文化引領」戰略,連續五屆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連續五屆榮獲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2017年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為了鞏固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成果,學校自2018年起特別設立「雙一流」大學文化建設專項,從校園公共景觀建設、樓宇文化建設、校園導視系統建設、學術文化空間示範點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學校也於2019年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泰山學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
    泰山學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 泰山學院位於五嶽獨尊的泰山腳下,在探索以「泰山文化」鑄魂育人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為了鞏固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成果,學校自2018年起特別設立「雙一流」大學文化建設專項,從校園公共景觀建設、樓宇文化建設、校園導視系統建設、學術文化空間示範點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學校也於2019年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 奚美娟委員:文化文藝工作者應擔起培根鑄魂重任
    文化文藝工作者應擔起培根鑄魂重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4日下午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  總書記的講話深深鼓舞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奚美娟。
  • 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
    江西是中國紅色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具有紅色文化得天獨厚的優勢。紅色文化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跨越時空的時代價值。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構成了江西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動力源泉,為引領新時代江西職業教育淬火鑄魂提供了豐富內容和多元載體。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奮力打造特色校園文化結碩果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為核心文化理念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構建「校省國世」四級技能競賽體系,提升整體育人水平。2007年,學校對文化建設制定了宏觀規劃,確定了「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的特色辦學方向;同時又在《校園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關於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工作的意見》等綜合性指導文件中對文化育人提出了具體要求;相繼配套出臺了《大學生文化活動項目化實施辦法》《「青青時政」學習平臺實施方案》《「立雪」品牌活動實施方案》《職業技能競賽管理辦法》等制度,進而制定了《校園文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 【淅川五小·「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
    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成功舉行。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淅川五小成功地舉行了「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根鑄魂--淅川五小第六屆走進經典校園文化藝術節」。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900餘人共同觀看了本次系列展演。
  • 立德樹人培根鑄魂 文明之花綻放校園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惠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著重從構建育人機制、營造育人環境、健全育人體系等方面入手,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時代好少年」「小手拉大手」等主題活動,同時大力推進鄉村(城市)學校少年宮、文明校園、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建設等
  • 發揮好哲學社會科學培根鑄魂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時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鄭州市金水一中舉行校園文化周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深化學校課程改革,構建具有特色的校園文化,促進學校內涵發展,向家長、社會全面展示學生綜合素質和學校的育人成果,提升辦學品位,優化育人環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根據金水區教體局關於開展第十三屆學校文化周展示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學校實際,5月25日-31日 期間,鄭州市金水一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周活動,這次活動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推進了德育建設,提高了學校的發展層次,構建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
  • 陽新一中第七屆校園體育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
    本報訊(記者 馮小剛 楊銳/文 黃健/攝)11月28日,冬雨連綿、冷風入骨,也擋不住陽新一中全體師生和校友的熱情,在陽新一中新校區的運動場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陽新一中(教育集團)第七屆校園體育科技文化藝術節開幕。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華黃河,副縣長蔡暖心出席活動。
  • 「三色文化」育人 「四賽體系」育才 - 《中國教育報》電子版...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學校以「三色文化育人、四賽體系育才」為核心文化理念進行的探索與實踐——以紅色文化鑄魂、綠色文化培根、藍色文化強技,構建「校省國世」四級技能競賽體系,提升整體育人水平。    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創辦於1953年,2002年4月升格為高職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