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0%的慢性腎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 出現這六大預警信號需及時就醫

2020-12-24 瀟湘名醫

腎臟病已經成為繼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之後,又一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12月12日,江蘇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2020學術年會暨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南京腎臟病論壇在南京圓滿閉幕。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東南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中華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主任委員劉必成教授指出,目前我國慢性腎病患病率高,知曉率和治療率卻很低,僅10%的慢性腎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很小一部分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專家提醒,40歲以上人群尤需警惕慢性腎臟病這個「沉默的殺手」。

慢性腎臟病現狀不容樂觀

隨著人口老齡化,慢性腎臟病已經成為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成人患病率高達10.8%,住院患者中由高血壓和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臟病佔比已高達48%,遠遠高於腎小球腎炎佔比,每年新發腎衰患者超過200萬人。

「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免疫異常、衰老等均可以導致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疾病會影響到人體正常毒素的代謝,而且會影響到廢物的排出。」劉必成教授介紹,慢性腎臟病早期臨床症狀往往不明顯,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人群中對慢性腎臟病知曉率僅10%,有30%患者首次就診時已是慢性腎衰,10%會進展至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因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十分重要。

快擦亮眼,看清兩大認識誤區

專家指出,我國腎臟病患者在認識上主要有兩類誤區:一種是對腎臟病防治不重視,抽菸、喝酒、熬夜,也不注意鍛鍊控制體重。服藥不遵醫囑,吃吃停停,不積極治療和腎臟病相關的疾病;另一種是過度關注,濫用藥物,進行過度不適當的治療。濫用藥物引起的腎臟損傷在中國佔相當的比例。有些病人查出腎臟病後,就病急亂投醫,找秘方、偏方,或是亂吃中藥引起腎損傷發展到慢性腎衰。

劉必成教授強調,對腎臟病首先要有基本認識,它病程較長、纏綿不愈、進展緩慢、治療困難,這就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努力,積極與慢性腎病鬥爭到底。

出現六大信號,不要掉以輕心

慢性腎臟病表現得更為隱匿,多數患者起病時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不容易引起重視。一旦出現以下症狀要警惕早期腎病:小便泡沫多,長久不消失,說明尿液中排洩的蛋白質較多;尿變色,呈濃茶色、醬油色或渾濁如淘米水,說明裡面可能有紅細胞或者白細胞;尿量過多或過少;夜尿增多,很可能是腎臟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現;早晨起床後眼皮或臉部水腫;無明確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劉必成教授指出,其實發現腎臟病並不困難,定期檢查尿常規、腎功能和腎臟B超很容易發現腎臟問題。尿液異常是腎臟病最早出現的表現,尿液中發現蛋白和細胞增加就應該引起重視。腎功能檢查只有在腎臟損害較明顯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改變。腎臟B超檢查是無創性檢查,可以了解腎臟的大小、形態、有無結石、積水和囊腫等情況。

養成好習慣,定期體檢早發現

對於普通健康人群如何預防腎病的發生呢?專家建議在飲食上,低鹽、清淡飲食,不暴飲暴食增加腎臟負擔;適當多飲水,不憋尿;堅持體育鍛鍊,控制體重;戒菸,避免酗酒;避免高血壓、高蛋白飲食、感染、亂用藥等危險因素。

專家提醒,40歲以上的健康人群都要定期進行尿常規、腎功能和腎臟B超等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另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已發生的腎病也可以防止病情進展。即使發展到了尿毒症階段,通過透析等腎臟替代治療,患者也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病情穩定時可以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崔玉豔)

【來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身體出現這六大預警信號 謹防腎病找上門
    東南大學醫學院院長、東南大學腎臟病研究所所長、中華腎臟病學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醫院協會血液淨化中心分會主任委員劉必成教授指出,目前我國慢性腎病患病率高,知曉率和治療率卻很低,僅10%的慢性腎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很小一部分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專家提醒,40歲以上人群尤需警惕慢性腎臟病這個「沉默的殺手」。
  • 慢性腎病發展成尿毒症需要多久?專家:建議關注這3個預警信號
    慢性腎病大國,需引起足夠重視 目前,就中國大陸而言,慢性腎臟病患者已達1.3億,大約每10人中就有1位是慢性腎病患者。 腎病發病原因比較複雜 對於慢性腎病,通常病程較長,長期不痊癒,時間超過三個月,而且病人的尿液和相關的血液指標會出現異常,如果腎臟病理學、影像學發現異常,或腎臟的腎小球有效濾過率低於60%等,這些情況都可統稱為"慢性腎病"。
  • 專家公布腎病6大信號
    人們吃進去的食物,特別是動物蛋白,會產生代謝廢物,若不能及時清除就會堆積起來危害人體。腎臟一旦出問題,就可能患上某些慢性腎病,並有轉化為尿毒症的風險。   慢性腎病有六大高危人群   據統計,我國腎病的發病率為10%~13%,全國約有1億名患者。兒童、青壯年、老人等都可能被慢性腎病纏上。
  • 近期尿液突然有這三種情況,當心是慢性腎病發出的信號,別忽視
    這三種的確是我國較為高發的慢性疾病,近些年還有一種慢性病較為高發,我國現有的患病人群已經達到了近1.3億人,中國人總患病率高達10.8%,它就是:慢性腎病!腎臟是人體內的代謝器官,它同時還承擔了內分泌工作。
  • 慢性腎病患者謹記不能吃這7類食物
    慢性腎病危害著我們的健康,如果我們一旦發現自己患了慢性腎病,那麼一定要及時的就醫,除此之外在飲食上也需要多加的注意,有幾類食物是不能吃的,那麼你知道哪些是不能吃的嗎?下面小編就為您一一介紹。
  • 慢性腎病患者至少該弄清這「4個數字」,這關乎著用藥與判斷預後!
    慢性腎病是指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持續時間超過三個月,患者白蛋白尿和血肌酐異常,同時伴有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只要被診斷為慢性腎病需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了解以下4個數字,能關乎腎病治療用藥和判斷預後。 慢性腎病患者需了解哪幾個數字?
  • 若有這3種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腎篩查
    中國現有的慢性腎病患者約1.3億人,患病率高達了10.8%。而如果慢性腎病未能在早期發現、沒有進行科學治療,患者後期還可能會發展為腎衰、尿毒症! 所以,對男性朋友而言,與其苦苦追求所謂的性能力,倒不如多關心腎臟本身的健康狀態。
  • 上海慢性腎病發病年輕化但知曉率低 患病女白領常問「我可以生孩子...
    原標題:患病女白領常問「我可以生孩子嗎」  今天是世界腎臟日。據中國首次腎病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慢性腎病的總發病率為10.8%,患者約1.3億。而上海的慢性腎病的發病率更高,相關數據顯示為11.8%,這意味著在上海,每8-9人中就有1個腎病病人。
  • 感冒後眼瞼浮腫別大意 這可能是慢性腎病的信號
    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曾任北京中醫藥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50餘年。擅長治療各種急慢性腎病、腎囊腫、腎功能不全、腎病症候群、慢性腎衰、尿毒症、各部位息肉、泌尿系統疾病等。出診時間為每周二、五、日上午、周四下午。
  • 三成青光眼患者因病失明 嬰兒眼球過大需及時就醫
    目前,本市青光眼發病群體出現年輕化趨勢,家長如發現新生兒眼球出奇大,畏光、流淚,需及時就醫,排除原發性青光眼。在全世界所有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中,青光眼的致盲性佔首位。青光眼是由於眼球內眼壓非正常升高,導致視神經損害,進而引發失明。同仁醫院青光眼科副主任醫師李樹寧介紹,我國40歲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為2.6%,致盲率約30%。青光眼導致的失明無法逆轉,甚至比白內障更可怕。
  • 三種女性極易招惹腎病 尿液是最早的求救信號
    在早期發現腎臟疾病的方法中,尿液是腎臟疾病的「窗口」,一旦發現尿蛋白、血尿、血肌酐升高,須及時就醫。A、中國1億多慢性腎臟病人其中200萬人會發展為尿毒症腎臟自身的炎症和疾病或當身體患有某些全身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時,可引發腎臟組織損傷,嚴重者可導致腎臟功能減退。當腎臟結構或功能異常≥3個月,即意味著患有慢性腎臟病。
  • 我國尿毒症患者接近300萬!出現4處異常,再忽視,腎要廢了!
    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慢性腎病的患病率達到了10.8%!按照我國現有人口計算,也就是說慢性病患者高達了1.3億人!在眾多的慢性腎病患者中,最終將會有3000萬逐漸發展到腎衰、尿毒症!但如果近期在睡醒後,出現了持續存在的眼瞼水腫、雙下肢水腫,這就可能是腎損傷的信號,也是慢性腎病的典型表現。由於腎小管功能損傷,導致鈉離子、水分無法被正常代謝,繼而發展為了水鈉瀦留,大量水分滲透到了細胞組織間隙中,水腫因此出現。
  • 尿色發紅泡沫多警惕腎臟病 慢性腎病知曉率僅25%
    近日,中科院院士、南方醫科大學知名腎病專家侯凡凡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雖然人們常常會談起「腎」,但其實大部分人都不夠關注自己的腎臟健康,對如何預防腎臟系統方面的疾病也不慎了解。「目前很多人對腎臟方面的最初症狀比如尿道感染等並不了解,有的人尿路感染出現不適,還以為自己是上火,喝點涼茶就好了,這些認識誤區導致腎臟疾病不能早發現早治療,病情進一步發展。」
  • 濮陽哪家中醫院看慢性腎病比較有名?
    核心提示:腎病在我國是屬於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調查表明,我國約有百分之十的人患有慢性腎病。而慢性腎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就可能慢慢變成尿毒症。腎病在治療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上的問題,如果飲食不恰當,不僅影響治療,還可能加重病情。
  • 什麼是梗阻性腎病?該疾病後期會危害患者的腎臟功能,要及時治療
    導語:梗阻性腎病(obstructive nephropathy)是由於患者的泌尿結構,或者是腎功能被改變,從而引起的一種疾病。這類疾病會導致患者的尿液無法正常排出,這種現象會導致患者出現腎功能損害,通常也是急性腎炎或者慢性腎炎的罪魁禍首之一。
  • 腎病女性越來越多?女人注意早期6信號?注意4件事,避免病情加重
    事實上,得腎病的女性越來越多,慢性腎臟病(CKD)正在影響著約1.95億的女性同胞,並造成每年60萬人死亡! 少不了這6信號! 信號1、夜間排尿次數和尿量的增加 慢性腎衰竭病人早期可能僅僅表現為夜間排尿次數和尿量的增加。健康人如果睡前沒有多量飲水,夜間睡眠後應不排尿或僅排尿1次,如果經常夜間排尿2次以上,應到醫院檢查尿常規和腎臟功能。
  • 夜尿頻繁未必是慢性腎病的信號,也可能與這幾個原因有關
    1、水分攝入過多:偶然出現一次夜尿頻繁,可不是疾病到來的信號,而是你當天攝入水分太多了。比如吃下了大量含水的食物、喝下大量水之後,腎臟濾過和生成尿液的速度也會因此加快,夜尿變得頻繁是正常表現,不需要過度擔心;2、泌尿感染:女性高發的尿路感染、膀胱炎,男性高發的前列腺炎等疾病,都可造成夜尿次數增多出現,除此外患者還會有尿急、尿痛、尿不盡等症狀,臨床將這類表現統稱為「尿路刺激症」。
  • 北京友愛醫院專家魏茂國:得了腎病6大早期症狀很明顯
    在每10個人當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腎病患者。腎病如果沒有及早發現、治療,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可以發展為尿毒症。許多早期腎病患者症狀都不明顯,北京友愛醫院魏茂國專家提醒,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要儘快到醫院的腎臟專科就診。
  • 慢性腎病患者的自我修養
    尿毒症是在各種慢性腎臟病基礎上,經年累月,出現腎功能衰退,導致身體內代謝的尿毒症毒素 和水分不能通過腎臟排出體外而引起的全身毒素性反應。 高血壓是導致腎臟損傷的重要原因,血壓控制的好不好,與腎病發展的快慢有明顯關係。長期高血壓 的患者,肌酐、尿蛋白都會居高不下,腎功能迅速下降。所以腎病患者控制血壓,要正確服用降壓藥、低鹽飲食、保證合理體重、限制飲酒並進行血 壓監測。
  • 身體出現這12個異常表現,是癌症信號,別大意!
    審閱者: 周鑫莉(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當身體出現異常情況時,可能會發出一些"求救"信號。癌症也不例外,如果身體內出現腫瘤,往往會出現一些信號。 下面這些癌症信號,不論對於男性還是女性都很重要,應該格外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