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針那些事兒,送你4步單手退針 5大固定要點 3條封管注意
話題
@小洽
我是才輪轉到骨外科病區的護理小白,病區裡手術病人很多,科裡要求所有做手術的患者,都要留置留置針,可我翻遍護理教科書《基礎護理學》,並未找到專門講述靜脈留置針的使用相關篇章,想請教下各位老師,靜脈留置針的臨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謝謝!
解 讀
現在,靜脈留置針在臨床上已經很普遍,在ICU、急診、手術病人以及兒科,留置針已經普及應用,醫院內隨處可見手上、胳膊上留置有留置針的患者,留置針可謂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基礎操作。
可是,正如上面的護理小白@小洽所說,我們的教科書《基礎護理學》上,關於靜脈留置針的內容極少,翻遍全書,就只在密閉式周圍靜脈輸液法中輸液注意事項裡,提及一條:
「若採用靜脈留置針輸液法,要嚴格掌握留置時間。一般靜脈留置針可以保留3-5天,最好不要超過7天。嚴格按照產品說明執行」。
下面,我們就靜脈留置針的穿刺方法、固定要點和封管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解讀,給大家分享關於留置針的具體內容。
一、穿刺準備篇
穿刺部位的選擇
原則:由近心端向遠心端,選擇管徑≥3mm、粗直、血流充盈、富有彈性、易固定,且避開關節、硬結、受傷感染的靜脈。
部位首選上肢,其次為下肢。因下肢靜脈血液回流緩慢,藥物滯流時間長,對下肢血管刺激性大,血栓形成機率高於上肢,尤其是長期臥床者血栓形成機率是上肢的3倍。
如有特殊情況需要選擇在下肢靜脈穿刺,輸液時可抬高下肢20°~30°,以加快血液回流,縮短藥物和液體在下肢靜脈滯留時間,減輕對下肢靜脈的刺激,同時減少發生下肢靜脈血栓的機率。
靜脈留置針的選擇
外科系統病人通常血管較粗、直,留置針選擇可以較大型號,以外套管柔韌度好、刺激性小、可隨意彎曲回彈性好、適宜型號的留置針為宜,減少留置針與血管壁之間的摩擦,降低機械性損傷靜脈炎的發生機率,可相對延長留置時間。
二、留置針穿刺篇
留置針穿刺時,進針之後見回血,開始送軟管,退出針芯,固定即成。
但有點護士會出現這種情況,留置針穿刺總失敗:明明回血很好,怎麼一送針就不行?
可能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進針時剛進血管,見到回血,換左手扶住針柄右手退針芯,同時推送套管,這時因為有鬆開繃皮膚的手然後又繃緊皮膚的動作,這個過程中因為原來留置針進入血管不多,再繃緊時外套管已經滑出了血管。
第二種,患者血管脆性大,送套管時外套管觸碰血管內壁導致血管破裂。
破解之道是,操作者可以練習單手送套管,這樣沒有換手的動作,血管固定拉直,有助於套管送入,且進針和送套管動作輕柔。
留置針穿刺:四步掌握單手退針法
四步單手退針法
第一步:打開留置針,除去針套,鬆動針芯,右手將膠塞與持針手柄置於同側,持針手柄位於下方,左手繃緊皮膚,針頭斜面朝上與穿刺點皮膚成 15~30°在靜脈上方或側方進針。
第二步:見回血後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方向鋼針和導管再進 1~2 mm,確保此時軟管已經完全進入血管。
第三步:確保軟管進入血管內,這時候來到關鍵一步。右手大拇指向前頂住連接軟管的膠塞處,而食指則後退持針手柄 1~2 mm 以確保鋼針此時進入軟管內,這時候我們便沿著血管方向繼續將軟管完全推送至血管內。
第四步:軟管全部送入血管內,這時我們繼續上述方法單手退針至最大限度,此時鋼針未完全拔除。
此時,我們可以將連接延長軟管的膠塞與持針手柄翻動到兩側,左手固定膠塞,右手繼續拔出鋼針。然後,就是固定嘍!
三、留置針固定篇
需要指出的是,固定留置針,曾經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的彈力繃帶固定留置針等血管通路的方法不再被推薦。
彈力繃帶對關節和被固定部位的加壓作用來自於繃帶的張力,因此包紮時必須保持均勻適當的力量來拉緊繃帶。
但臨床應用不當,就會出現上述圖片中的不良影響,處理應對不利,極易誘發醫患糾紛。
固定留置針,這種常用方法別再用了!真實案例請注意
留置針固定都有哪些值得護理人員注意的地方?
1.留置針固定和保護的最佳方案,應考慮患者年齡、皮膚張力和完整性、既往的皮膚損傷以及穿刺部位的滲液。
2.避免使用膠布和縫合線,它們無法有效取代固定裝置。
3.不可使用有彈性或無彈性的卷繃帶來保護任何類型的血管通路裝置。因為它們不足以保護血管通路裝置,並會掩蓋併發症的症狀和體徵,甚至會破壞血液循環或液體輸入。
4.更換固定裝置時對皮膚進行檢查;評估由於年齡、關節運動及出現水腫導致的皮膚損傷的潛在風險。
對於留置針的固定,寧波董明芬老師更有獨到心得:真人示範:5大留置針固定要點,分分鐘就掌握
概括成一句話。留置針固定:一個中心,5 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貼膜以穿刺點為中心進行固定。
要點 1:貼膜封閉隔離塞;
要點 2:延長管 U 型固定,Y 型接口向外;
要點 3:肝素帽位置須高於導管尖端;
要點 4:固定時使用高舉平臺法;
要點 5:封管夾靠近穿刺點。
最後,輸液完畢,就要進行留置針的封管環節了。
四、留置針封管篇
輸完液,封管之後,護士和患者都要面對一個現實命題:為什麼都封管了,留置針管內依然會有回血?
明明都封管了怎麼又回血?看這幾點你做到了嗎?
破解之道:使用正壓技術,儘量減少血液回流至血管通入腔。每次使用後立即封住外周留置針。
a. 衝管過程中,普通注射器(非預充式導管衝洗器)中應剩餘少量衝管液,大約 0.5 到 1 ml。 以防止出現血液返流,且無需持續推壓注射活塞。預充式導管衝洗器也可以用於防止出現反流。
b. 按所用的無針接頭的類型確定順序進行衝洗,夾閉和脫管,預防脫管回流。
c. 使用脈衝式衝管技術,以短暫停頓的脈衝式衝管技術,每次輸注 1 ml 液體,連續十次,更有利於固體沉積物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