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ASLA學生獎作品最詳細解析.

2021-02-17 UA設計學堂

導語:ASLA學生競賽的獎項分類逐漸穩定,主要分為綜合設計類(GeneralDesign)、住區設計類 (Residential Design)、分析和規劃類 (Analysis and Planning)、研究類 (Research)、交流類(Communications)、學生社區服務類 (The Student Community Service Award)、學生團隊合作類(Student Collaboration)7個大類,每個類別設置一個傑出獎(Award of Excellence)和若干榮譽獎(Honor Awards)。當然每年的獎項設置都會因作品內容和質量而有一定的變動。本次解析主要關於general design類的五個獲獎項目的具體內容,圖紙以及分析點評,residential和planning 類別將會在之後幾天與大家見面。

Award of Excellence/General Design

「Y」 Shape Jetty System: A SustainableSolution for Coastal Ecosystem Protection, Population Retreat, and GlobalTourism Development

更多詳情請進入ASLA官網查看:https://www.asla.org/2019studentawards/685537_Y_Shape_Jetty_System_A_Sustainable_Solution_For_Coastal_Ecosystem_Protection.html

Photo credit: SongYi 尤卡坦半島沿線障壁島的形成及發展現狀

1.1 Project statement

該項目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提出建立一個新的以海岸-瀉湖-大陸為基礎的生活圈,而不是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狹窄的海灘地帶。鹽湖工業、漁業、划船、生態旅遊、餐廳、酒店將圍繞這個位於瀉湖中心的碼頭項目,作為連接海岸和大陸的過渡連接。在這個新的擴展的生命周期內,更多的地方人民、團體和政黨可以共同參與其中,為社會正義的發展作出貢獻。

Photo credit: SongYi 現場附近的當地社區案例的啟發,證明三步策略具有可行性

 

1.2 Background and Site

不斷增長的全球旅遊業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沿海地區減少貧困的主要途徑,但許多有價值的地區被開發成世界各地富人的房地產度假勝地。這樣,沿海開發不僅沒有促進減貧,反而增加了社會的不公平,因為個人財產切斷了海灘這一公共資源與公眾的聯繫,也造成了嚴重的海灘侵蝕。因此,如何重新定位旅遊壓力,建設一個包容不同社會階層的社區,對於實現減貧和可持續旅遊發展的最初目標意義重大。


 Photo credit: SongYi 分階段實施的策略和相應負責的利益體

 

1.3 Design Strategy

設計方法是先強化現有脆弱的生態系統,然後在其上置入一個可持續的生活方式。「Y」型碼頭是由天然碼頭和人工碼頭沿羅薩達瀉湖連接而成的混合碼頭系統。在羅薩達瀉湖,由於交通不便,許多資源被切斷。就像鹽塘工業只存在於瀉湖的一邊,人口只能定居在瀉湖的一邊,面臨著洪水的威脅,社會服務也很差,遊客只能參觀Xcambo,一個古老的瑪雅遺址。造成這種失望的所有原因都是因為人們不能方便地到達瀉湖的另一邊。因此,「Y」型碼頭系統的核心是一個以運輸為基礎的綜合體。它不僅提供了交通的選擇,而且在瀉湖的中部有明顯的吸引力,可以作為一個過渡,引導人們到另一邊,瀉湖的內側有更多的城市發展和旅遊機會。

Photo credit: SongYi 分別在大陸,瀉湖和海岸線的設計策略

具體的設計策略有三個。首先,是堰洲島上的新出口,把瀉湖的沉積物運送過來。這在瀉湖系統中特別重要,因為瀉湖由於高沉積率而正在縮小。在打開出口後,這些沉積物會被潮汐作用帶出瀉湖,然後進入海灘的下側進行補沙。

 

二是通過在堰洲島上開鑿水道來軟化堰洲島。通過這樣做,我們不僅可以恢復紅樹林,還可以為魚、海鳥和虎蝦提供棲息地,而這些都是尤卡坦半島最重要的漁業產業。

 

最後是通過人工碼頭系統連接自然碼頭模式。這個連續的防波堤屏障可以保護紅樹林生長過程中沉積物的損失,可以作為防波堤道路,一個運輸系統。

 

在這種修復之後,基於這種新的生態系統提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Y」形碼頭接頭不僅是一條細線,而且是一塊具有房屋建造能力的碼頭用地。餐廳、商店、酒店、鹽池旅遊、湖划船,所有這些功能和活動可能發生的「Y」形土地上。因此,隨著碼頭用地的開發,旅遊壓力可以從海岸向瀉湖過渡,使得政府和當地群體可以在較小的社會經濟壓力下恢復海灘生態系統。

 

1.4項目點評

一般來講,沿海岸線都會被作為設計的重點。但是這個項目提出沿海應該被著重為生態恢復提供場地,將旅遊發展的壓力轉嫁到內陸地區。



Award of Honor/General Design

A Plastic Tide

更多詳情請進入ASLA官網查看:https://www.asla.org/2019studentawards/682668_A_Plastic_Tide.html

2.1 Project statement

在南海沿岸國家,也就是中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海洋垃圾問題最為嚴重。通過賦予土著村莊權力、設計設備來鼓勵自發的塑料回收利用,從而扭轉這一局面,使得海洋垃圾可以在一個高效的景觀系統中被開採、粉碎、清潔、乾燥、烘烤和冷卻。

 

2.2 Background and Site

從廣義上講,「回收」這個話題不僅描述了個人的日常生活,我們把用過的塑料瓶存起來,扔進回收箱,它還涉及一系列複雜的程序,從收集、分類、清洗、乾燥、切碎、染色,到加工和製造。這些過程可以制度化,並成為一個盈利的行業。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收集的60%的塑料垃圾被運往東南亞國家進行進一步的回收利用。

 

目前的垃圾回收體系存在著問題。首先,當前的回收模式將重點放在機器上,而這些機器的成本很容易高達數百萬美元。它需要更少的勞動力和更簡單的流程來回收。其次,現在在東南亞的港口有越來越多的塑料垃圾等待處理。第三,這些車間生產的回收託盤質量太好,太乾淨,成本太高,不適合大規模低收入市場。換句話說,他們是一種奢侈品,在當地人的環境中看不到任何大規模的應用,所以它並沒有帶來很多經濟效益。

 

因此,這些看似強大的車間實際上以當地和環境的巨大成本工作,因為它剝奪了國內循環利用的主動性,使利潤如此微薄。塑料潮仍然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Photo credit: WileyChi Wai Ng Kampung水鄉的土著村落多以海為生

 

塑料潮的受害者之一是被稱為Kampung的土著水鄉。它們是建在淺水上的吊腳樓。從廣義上講,這些土著村落曾經是馬來文化的中心。整個定居點都建在從鄰近森林中收穫的木樁上。村民多為漁民,或以海為生,多以漁網捕魚。

 

2.3 Design Strategy

這個社區被塑料潮嚴重襲擊,所以他們不僅有充分的理由來收集垃圾,而且有能力擁有這些業務。本設計論文也借鑑了回收廠內部的技術特點,借鑑了小型塑料回收的最新成果。一系列的車間和設備被建議安裝在景觀中,試圖複製在回收工廠的過程,同時利用景觀的力量來幫助鍛造或加工回收塑料。


A Recycling Plant

Mechanized production with imported plastic wastes

Photo credit: WileyChi Wai Ng Kampung,一系列關於垃圾回收的設備和工作坊被設計成不同的尺寸來植入到村落當中,使得居民受益。

A Manufactoring Landscape

Community-fueled landscape machine

Photo credit: WileyChi Wai Ng Kampung,垃圾回收中的幾個過程重新植入場地。

Photo credit: WileyChi Wai Ng Kampung,垃圾分類中六個流程

 

例如設置垃圾捕集器系統,它的角度深度是在一組參數下生成的。

 Photo credit: WileyChi Wai Ng Kampung,根據目前的塑料潮汐數據,捕集器每月可捕獲多達20公斤的塑料。

 

設置分類站。某些類型的塑料如PET或PVC在加工過程中可能產生有害氣體。此外,將不同類型的塑料混合到這種材料中,可能會產生劣質的產品,這些產品具有不良的材料性能。

Photo credit: WileyChi Wai Ng Kampung,一些類型的塑料,如PET或PVC,在回收過程中產生有害氣體。混合塑料可能產生材料性能不良的劣質產品。分揀中心為加工加工塑料提供了一個更安全的工業空間。

 

設置清潔站。廢物需要衝洗以去除汙物和雜質。由於清潔劑在海洋中不能很好地發揮作用,所以建議將清洗活動限制在池塘中,以避免任何生態危害。

Photo credit: WileyChi Wai Ng Kampung,池塘中的垃圾清洗活動。

 

此外還包括乾燥器,冷卻器等一系列設備。

 

2.4項目點評

該提案提出了一個聰明的、低介入的解決方案,允許這些定居點模仿工業回收設施,「開採」汙染社區的塑料垃圾,並將其加工成經濟上可行的形式。它有意義地探討了景觀可以以什麼樣的程度介入到環境中。

Award of Honor/ General Design

Engaging Hallowed Ground: Re-envisioningthe Arrival Ground of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更多詳情請進入ASLA官網查看:https://www.asla.org/2019studentawards/685560_Engaging_Hallowed_Ground_Reenvisioning_The_Arrival_Ground_Of_Arlington_National_Cemetery.html

3.1 Project statement

阿靈頓國家公墓是一個莊嚴肅穆的地方,人們在這裡緬懷自1864年建立以來美國武裝部隊的男女將士所作的犧牲。然而多年來功能的不斷增加和遊客人數的快速增長給墓園入口的容量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原本優雅的到達體驗現在變得支離破碎、混亂不堪,無法體現墓園的美。該提案試圖重新定義這一旅程的起點,通過仔細的垂直分隔和高程變化,該方案擴大了場地的容量,容納並增強了所有人的到達體驗。該方案還解決了入口的管理功能,包括車輛控制、安全檢查站、人群疏散和葬禮服務安排。


 Photo credit: AmandaTon,對歷史檔案的研究,以了解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中,隨著城市基礎設施的增加和現代化的幹預,到達阿靈頓的順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2 Background and Site

阿靈頓國家公墓是美國最大的軍事公墓,是40多萬男女的最後安息之地。該公墓建於1864年,是為了容納美國內戰中大量的死難者而建的。多年來不斷增加的功能和快速增長的遊客人數對墓地入口的容量產生了巨大的負擔,新實施的安全檢查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目前,公墓只有一個入口,即從華盛頓特區到阿靈頓的軸心紀念大道。雙向道路與沿路新設的安全檢查站一道,形成了交通瓶頸,給到達地面帶來了沉重的交通負擔以及行人和車輛的衝突。在悲痛的時刻,參加葬禮的人不得不穿過車流,在基本的控制點停下來,接受入境檢查,而排著長隊的車輛和旅遊大巴在後面不耐煩地等著。路標和交通錐標不足以克服混亂的交通流量,墓地不得不嚴重依賴人力來確定方向。除了複雜和重疊的交通系統,規模過小的行政建築也被包括遊客安全掃描在內的集群管理功能所累。參加葬禮的人、行人、私家車、公交車、遊客、旅遊團,都混雜在一起,混亂不堪,一度優雅的到達體驗,現在變得支離破碎、混亂不堪,無法體現墓地的美。


Photo credit: AmandaTon,混亂的交通流線。

 

3.3 Design Strategy

提出的設計包括一個新的交通圈,作為紀念大道軸線的轉向符號,將交通分散到不同的目的地;歡迎廣場和圓形劇場;地下的歡迎中心包含安全檢查和教育展覽,屋頂被部分下沉的紀念大道切成兩半;出殯人員和行政區域,周邊植被密集,視覺上屏蔽所有旅遊活動;三層停車場,供旅遊巴士、遊客及員工停車;最後是墓地之旅的電車車站。

Photo credit: AmandaTon

 

設計的中心是被提議的下沉式紀念大道,它切入景觀,同時也是提議的地下歡迎中心。人類與地面的關係是深遠的,尤其是在阿靈頓國家公墓,人們將他們的親人埋葬在那裡。受進入地面時產生共鳴的固有情感的啟發,設計使用海拔變化來為相互衝突的遊客身體創造獨特的空間體驗和物理分隔。為參加葬禮的人保留了軸向下沉的紀念大道。沿著坡道的過渡牆和水景,樹木的線條軟化了軸線的堅硬邊緣和線性。

Photo credit: AmandaTon,下沉景觀大道

 

各個家庭的候診室與葬禮的等候車道相鄰。無盡的一排排墓碑和阿靈頓之家的背景景觀被借用來創造一種寧靜的感覺。土墩和樹木的線條在視覺上起到分隔的作用,為沉思和反思提供了一個安靜的時刻。遊客被引導到地下的歡迎中心,通過廣場設計提供一個優雅的體驗和易讀性。位於落客區旁邊的遊客到達廣場的地形模仿了墓地的語言。蜿蜒曲折的小路雖然封閉但卻能讓人平靜下來,它的設計初衷是為了給人一種期待的感覺,並驅散大量的遊客。鐫刻的混凝土路邊與JFK墓地遙相呼應,提供了沿途的視覺趣味。下沉式廣場將從停車場底層出發的遊客與迎賓中心連接起來,為人流提供便利,並提供不同季節的視覺趣味。

Photo credit: AmandaTon,歡迎廣場和地下接待中心

 

3.4項目點評

圍繞著一個簡單的願望,創造一個功能強大但引人注目的空間,優先為死者家屬提供一個有尊嚴的、優雅的到達體驗,同時承認和提供遊客參觀這個國家最神聖的神社的能力。該方案通過仔細的垂直分隔和空間配置,擴大了場地的容量,容納並增強了所有人的到達體驗。

Photo credit: AmandaTon

Award of Honor/General Design

Remix: Imagine the Resilient Future forPeddocks Island in 100 Years

更多詳情請進入ASLA官網查看:https://www.asla.org/2019studentawards/686107_Remix_Imagine_The_Resilient_Future_For_Peddocks_Island_In_100_Years.html

 

4.1 Project statement

在過去的30年裡,由於當前的氣候變化,全球海平面持續上升,波士頓港島在歷史上遭受了嚴重的侵蝕和棲息地的破壞。以波士頓港為背景,從可達性、侵蝕、未來海平面和棲息地的範圍進行研究,發現Peddock島位於港口侵蝕帶之下,並將在2050年及以後受到風暴潮的較大影響。尤其是在下個世紀,風暴將會加強。


Photo credit: LingyiXu, ; Yi Yang; Songyi Zheng,受到海平面上升威脅的波士頓港島

 

設計意圖是一個建設一個新島,同時增強它的彈性。保護-適應-更新的策略將適用於不同的情景,以實現地貌的逐步轉變和生物群落的建設。


Photo credit: LingyiXu, ; Yi Yang; Songyi Zheng,保護-適應-更新的策略。

 

4.2 Design Strategy

已經開發出工具來進一步支持地貌的表現。第一個工具是浮動的能量發生器。這些單元將被放置在受侵蝕的那一面,並關閉在重型輪渡路線上,這將導致頻繁的波浪,加速邊緣的侵蝕。工具二是從植物的根系統中提取形狀,多孔結構,將被放置在漂浮的小徑下,幫助捕獲沉積物和逐漸建造沙地棲息地。

 Photo credit: LingyiXu, ; Yi Yang; Songyi Zheng,兩種工具的使用來幫助建立地形

階段一在於過渡區和能量收集器的建立。隨著海岸線的後退,水邊較大的樹木將會消失。然而,隨著沙堤的逐步修建,新的內陸電站開始出現。耐鹽草在水邊種植,向內向外擴展以穩定侵蝕邊緣。在博物館一側,浮波能量收集器安裝在草坪邊緣的前面,以吸收過往船隻產生的能量。

Photo credit: LingyiXu, ; Yi Yang; Songyi Zheng,階段一策略

階段2:鹽沼改良+生產性地形。未來,由於海平面上升,鹽沼將直接與大海相連。水邊被海灘草和海草加固。隨著棲息地的不斷建立,像大藍鷺、海鴨這樣的候鳥會來到這個地區覓食和棲息。

Photo credit: LingyiXu, ; Yi Yang; Songyi Zheng,階段二策略

Award of Honor/ General Design

Visible | Invisible: a SuccessionalLandscape Approach Towards Holocaust and Jewish Cemeteries Memorial

更多詳情請進入ASLA官網查看:https://www.asla.org/2019studentawards/685507_Visible_Invisible_A_Successional_Landscape_Approach_Towards_Holocaust_And_Jewish_Cemeteries.html

 

5.1 Project statement

波蘭克拉科夫南郊坐落著前普拉紹夫集中營(Plaszow),可以說是波蘭最重要的大屠殺遺址,作為過去70年的自然保護區,普拉紹夫地區現在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因此,記憶和/或遺忘是當前的緊迫問題。有沒有可能在考慮當地社區的情況下,找到一種合適的記憶方式?

Photo credit: DongZhang,場地的歷史記憶。

5.2 Background and Site

近年來,美國各地發生了一系列關於拆除聯邦紀念碑的事件,這些事件表明,在公共場所建立紀念碑現在可能被解釋為象徵當局(通常是國家或獨裁者)自身或其意識形態,並影響該地區的歷史敘述。因此,這個項目採用反紀念碑的方法來開發解決方案。

Photo credit: DongZhang,採用反紀念碑的方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景觀痕跡自然地從可見到不可見,而場地現有的主要特徵則從較不可見到較明顯。

 

5.3 Design Strategy

首先制定了營地的戰略和總體規劃。進一步的設計幹預和詳細的計劃,然後集中在兩個戰前的猶太人墓地。

Photo credit: DongZhang,總體規劃和詳細設計

 

主要設計目標如下: 傳達普拉紹夫集中營在兩個活躍的猶太人墓地上建造的褻瀆的背景;建議在兩個戰前猶太人墓地範圍內的適當行為;通過不同的地點和景觀體驗,在新舊墓地之間創造對比,同時保留一些共同點,體現出它們的本質。最後,對墓地給予尊重,從而記住所有在普拉紹夫被埋葬或被殺害的人。

Photo credit: DongZhang

 

Conclusion

從這屆general design獲獎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這一類別的項目都要求不管是一個細節的置入到景觀中的device,還是整體區域性的規劃都要有所涉及考慮。基本上每個獲獎作品都有從局部equipment到宏觀planning的變化,體現了設計者對於綜合類景觀設計的把控。

另一方面,這幾個作品大部分都講述了如何將景觀建設的權力分配到本地各個社區,社區為中心的方法是如何激勵廣大民眾積極參與,成為活力社區生活的發動機。將社交與生態結合,最終上升到社區的尺度。自治的景觀有利於未來將會對自然資源的分配和利用實施更加嚴格的規定以應對越來越嚴峻的全球環境汙染和資源緊缺問題。

- END -

||-往期精彩內容:

2020ASLA學生獎公布,北大天大華南農安徽大等八校獲獎。

2020 IFLA AAPME官方獲獎作品集錦新鮮出爐。

2020艾景獎開題:景觀引領健康生活(附上屆獲獎作品解讀)

2020ASLA景觀競賽解題與2019學生獎作品解析

相關焦點

  • 2020 ASLA學生獎獲獎名單-八項傑出獎作品分享
    一年一度的景觀屆奧斯卡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又拉開了帷幕,9月3日ASLA公布了2020年學生類的獲獎名單!有35個作品從560個參賽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大獎,國內院校共計5個作品獲得ASLA學生獎。
  • 2020ASLA專業獎綜合設計類作品欣賞
    一年一度的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近期發布了2020年專業獎獲獎名單,有31個作品從567份評選作品中脫穎而出。ASLA專業獎共頒發7個項目類型的獎項:綜合設計、城市設計、住宅設計、分析與規劃、通信交流和研究類別。此外,每年頒發一次地標獎。
  • 2019 D&AD學生獎(新血獎)作品徵集
    1962年,D&AD英國設計與藝術指導協會(簡稱D&AD)是由一群設計師及廣告業界的藝術指導所成立,為一教育公益組織,致力於創意、設計、廣告…等領域發展推廣,英國D&AD所舉辦的競賽可說是當代最具代表性的創意設計競賽指標
  • IF學生獎及獲獎作品盤點
    每年舉辦一次的IF學生獎在今年發生了小變化,組委會整合了iF所有學生獎項成為單一獎項:iF設計新秀獎,並且每年舉辦兩次。       iF 學生設計獎的前身就是iF概念設計獎,原先是對所有設計師開放的設計獎項。概念設計獎是iF諸多獎項裡面一個公益性質的存在,基本不收取參賽費用,對比普通的iF獎的參賽費用前前後後加起來大約要3-4萬人民幣,所以很多設計師甚至企業就會選擇將自己的作品提交為概念設計,以規避高昂的參賽費用。
  • 2020值得關注的全球景觀獎及報名時間
    ASLA – 美國景觀建築師協會美國風景園林師聯合會獎(ASLA獎)是美國乃至全球最高級別的風景園林獎項,成立於1899年,目前已擁有15000多名會員,分為專業組(ASLA Professional Awards)和學生組(ASLA Student Awards)。
  • 2020傑裡科爵士獎獲得者俞孔堅作品欣賞
    世界景觀設計師與風景園林聯合會主席、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教授James Hayter祝賀俞孔堅教授獲得傑裡科爵士獎,介紹了世界景觀設計師與風景園林聯合會的發展歷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績。James Hayter表示,俞孔堅教授是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景觀設計師之一,設計作品、巡講與教育活動極大影響了專業人士、學生以及廣大民眾,積極改變了人們對景觀設計行業的認知。
  • 2019 C-IDEA 設計獎作品全球徵集
    今年第九屆臺灣創意之星獎將與2019 C-IDEA設計獎一同發掘更多具有潛力的設計界明日之星,提升新生代視覺設計之創意與能力。擴大國際青年設計人才交流與互動,提供學生展現設計實力的舞臺。國際評審團2019 C -IDEA 設計獎大賽評審團隊邀請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歐洲等國家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大咖和行業傑出人士組成,通過具有國際視野的評審標準及跨領域的多元思考,評選出具有未來設計發展潛力和商業價值的作品。
  • 「最受歡迎獎」投票 | 第五屆中英文字體設計大賽入圍作品揭曉(學生組)
    >2019年10月,組委會將公布金獎、銀獎、銅獎、評審獎及優異獎等各獎項。>件 「最受歡迎獎」將以微信投票的形式從159件入圍作品中誕生(具體操作詳見後文「投票說明」)具體評選規則本文公布的是學生組入圍作品 2019年8月13日11時59分前
  • 2020 ASLA學生獎公布,哪些學校火了?
    9月3日,ASLA官網公布了2020ASLA 學生獎(美國景觀設計師協會)獲獎名單,獲獎圖紙和作品強勢來襲!作為景觀界的奧斯卡,今年雖有疫情,但是作品質量和競爭激烈程度卻一點未降!2020ASLA學生獎總計有560份作品參賽,最終選出了35份獲獎作品!國內院校表現優異,中國面容強勢霸屏!
  • 2019 C-IDEA設計獎(學生組)入圍作品名單揭曉
    C-IDEA設計獎組委會組織了為期10天的第一輪初評,邀請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39名不同領域的著名設計師和專家分組對不同類別的1783件參賽報名作品進行了認真評議,評選出36個國家的269件初評入選作品,組委會已逐一通知了第一輪初評入選者,並在收回作品規格信息表後,第一輪初評入選作品已成功進入第二輪複評環節。
  • 2019金門國際和平海報獎作品徵集
    邀請全球設計師以此為主題,透過現代的海報設計語彙傳遞和平的意念,藉此試著撫平過去的歷史傷痕,同時也教育著現代人知足感念此刻擁有的美好,讓我們共同學習放下仇恨,以寬容消弭對立,遠離戰爭的陰霾,追求永久和平,這才是此次競賽最重要的意義。競賽主題以「金門=和平」為主題的相關海報創作均可參賽。
  • 2019年藝術生申請韓國弘益大學語學院詳細解析
    2019年藝術生申請韓國弘益大學語學院詳細解析。韓國弘益大學的語學院擁有優秀的教育,學生在語學院的教育滿意度在90分以上。老師也會設立課後免費補充輔導課程及時解答學生課後問題。學生接受語言教育是也會體驗韓國的文化習俗,更快的融入韓國的生活。
  • 導師抄襲學生作品獲國際獎 已被暫停系主任職務
    前天,網友「濤哥哥YE」在微博上發帖稱:「導師抄襲同學作品,國際紅點設計大賽中榮獲至尊獎,有圖有真相!」稱湖北某高校藝術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教授石元伍抄襲自己2009年畢業同學的作品,獲得了紅點設計大賽至尊獎,微博同時曬出了兩人作品的照片,話題不新,但因「紅點獎」的國際地位,一時激起千層浪,在網上被迅速轉發和評論。
  • 關於2017—2019年度對外宣傳甘肅優秀工作獎和優秀新聞作品獎評選...
    關於2017—2019年度對外宣傳甘肅優秀工作獎和優秀新聞作品獎評選結果的公示根據中共甘肅省委宣傳部《關於開展2017—2019年度對外宣傳甘肅優秀新聞作品獎評選工作的通知》(甘宣辦〔2020〕6號)要求,為充分發揚民主
  • 天津大學新工科項目制課程《設計與建造I》 2019級學生作品競賽...
    本站訊(通訊員 張文龍 劉慈 康榮傑)10月23日下午14:00,天津大學新工科項目制課程《設計與建造I》學生作品競賽在北洋園校區鄭東圖書館新技術體驗區舉行。2019級智能平臺班和智能製造專業的學生參加了此次競賽。《設計與建造I》是全校第一門新工科項目式課程,課程擺脫了「先知識、後實踐」的傳統教學模式,從入學開始就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設計、自我創造的能力。為全面展示同學們的設計思想和成果,本次競賽除了一二三等獎,還設有最佳外觀設計、最具競爭力、最佳人氣三個獎項。
  • 2019「陳設中國·晶麒麟獎」入圍作品今日誕生
    2019【陳設中國·晶麒麟獎】自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徵集歷經270天時間 4個組別收集作品2300餘件其中通過審核他們是最嚴格的把關人有了他們的付出今天才能見證這161件作品背後優秀的你們!組委會將邀請大眾參與到「為你喜愛的設計投票」環節中,我們將根據網上投票通道,截止到10月7日,從入圍初評的四個組別中分別選出 「最受網友歡迎的設計作品」 (空間陳設美學獎前十名、陳設藝術品獎前十名、空間光影設計獎前三名、未來獎前十名),並頒發證書,歡迎大家積極參與,為中國原創設計獻出您寶貴的一票。
  • 學院獎秋季巡講廣州站圓滿告捷,創意熱潮席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玩轉創意,解析命題命題代表為現場同學們帶來詳細的解析,臺上臺下熱烈互動,快來感受下現場氣氛吧!,幫助優秀作品團隊完成二次創作,讓你的作品出個街。接著闞京昊先生又與現場同學積極互動,風趣的為大家講解了潔寧的命題理念與品牌需求,希望每個學生在創意過程當中,站得角度你不是一個創作者,而是一個消費者,始終了解消費者什麼樣的狀態。期待同學們創作出更多有趣有創意的作品。
  • 優秀學生抄襲別人作品,居然還得了設計獎?
    這年頭誰還抄襲啊,LOW不LOW,現在都流行直接搬運,就是把你直接設計好的作品複製,粘貼,甚至還去參加設計比賽,甚至還得了獎!就問你怕不怕?近日博主均川在微博發布了一條求助帖,稱自己辛苦設計的作品,居然被人直接拿去參加比賽,還獲獎了!原作品發布於2018年9月附有作品簡介,和本人作品介紹,以及作品圖片,並且作品用作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8年畢業季。
  • 淮南9名學生書法作品獲全國總決賽最高獎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日前,在剛剛落幕的第五屆「華夏萬卷杯」少年書法家總動員創評活動中,淮南市中小學生表現尤為出色,9名學生的作品榮獲全國總決賽最高獎。負責本次活動安徽賽區組織工作的安徽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熊黎明介紹,在這次高手如林的全國少年書法家現場創評盛會上,淮南小作者成績優異:趙梓楠、劉沛時、苗伊一、胡潤、王懷鈺、李禕寧、吳謹明等9位同學作品名列榜首榮獲特等獎,還有40名同學的作品分獲金獎和銀獎;在小書家寫作文「杭州榜」點評活動中,淮南少年也是盡顯風採:韓其君、丁瑋博、吳辰宇、徐可冉、王若萱、朱心怡等8位同學榮獲優秀作者稱號;
  • 2019金點獎及金點概念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揭曉
    2019金點設計獎及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出爐!經過嚴謹的評選及討論後,最後評審團選出64件「金點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7件「金點概念設計獎年度最佳設計獎」入圍名單。世界設計組織(World Design Organization)主席路易莎.博切多(Luisa Bocchietto)表示,從今年入圍作品中看到許多永續設計,相當不錯,期待未來有更多設計師及企業投入參與。tonychi 創辦人季裕棠提到,若作品有強烈的自我反射、感受到設計師的創作初衷,最能受到他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