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肺氣道畸形(CPAM)
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
左肺後前位片示左下肺I型先天性肺氣道畸形,局灶含氣多囊腔結構。一個大的含氣囊腫(箭)周圍環以多個較小的含氣囊腫。
CT示右下肺I型先天性肺氣道畸形之多囊結構,大的含氣囊腔周圍環以多個較小的囊腔,囊壁較薄,無結節成分。
定義
先天性肺氣道畸形(CPAM)
目前已認可的術語
影響氣管支氣管樹各級分支及其遠端氣道的一組疾病
伴有不同程度囊性變的異常肺組織腫塊
與氣管支氣管樹相通
典型者具有正常的血供和靜脈引流
先天性囊性腺瘤樣畸形(CCAM)
過時的術語,一些病變並非囊狀,大部分病變並非腺瘤樣
影像表現
總體特徵
最佳診斷線索
胎兒、初生兒或嬰兒的多房囊性肺病變
過了嬰兒期極少被診斷,因為慢性炎症阻礙了明確的組織學診斷
發病部位
通常累及單個肺葉
可伴發其他先天性疾病
大小
不定
較大的病變可導致肺發育不全、胎兒水腫,甚至胎兒死亡
形態學
囊性CPAM最常見;多房厚壁或薄壁囊腔;放射學分類:大囊型,多數囊腔>2.5cm;小囊型,多數囊腔≤2.5cm
實性CPAM罕見,為較大軟組織腫塊
成像推薦
最佳成像工具
超聲或MR產前診斷
單側肺部多房囊性病變;可顯示較大的囊腔
罕見的;可有實性病變
一些病例於出生後行CT檢查可進一步發現病變特徵
CT表現
肺葉內多房囊性病變
囊腔被薄或厚壁分隔
囊腔大小不:較大的囊周圍環以較小的囊,2型病變中囊腔大小均勻
病變內間雜有正常肺實質
含氣、含液或氣-液平面囊腔:可一開始即為液性;滯留的胎兒期液體
肺葉內實性病變:可取代肺葉或肺並形成腫塊效應
平片表現
單側透亮性肺部病變
薄壁囊腔可不顯示
進行性膨脹;縱隔移位,肺不張
多房囊性病變
多發薄壁囊腔:含氣、含液或氣-液平面
單個較大囊腔環以較小囊腔
薄壁;厚壁來自液性成分和(或)鄰近肺不張
具有大小均勻的小囊腔的不均質氣腔疾病:2型病變
均勻軟組織病變
囊性CPAM;源於瀦留液的實性表現
分型:
0型:累及全部肺葉,不能存活;肺小而密實
1型:大囊型。累及單個肺葉,囊腔互相交通,大囊周圍環以小囊
2型:小囊型。病變較小,小囊腔,大小0.5-1.0cm
3型:實性病變。大的、密實的、塊狀病變,可累及肺葉或全肺
4型:無襯覆的囊性病變。累及單個肺葉,大的外周性薄壁囊腔
臨床表現
產前影像檢查偶然發現
急性進行性新生兒呼吸窘迫
生長遲緩,反覆感染
女性略多見
年齡:新生兒、足月兒、早產兒
治療
有症狀者手術切除
多發無症狀病變亦應切除
對伴發胎兒皮下水腫或積液的較大病變應行宮內切除或胸腔-羊膜腔分流術
診斷備忘
於圍產期發現肺囊性病變應考慮CPAM的診斷
於圍產期發現較大實性肺病變應考慮3型CPAM的診斷
左圖:1型CPAM,左肺多囊樣結構,肺增大及腫塊效應,後部高密度成分代表含液囊腫(直箭)。縱隔右移(彎箭食管)。
右圖:1型CPAM,左肺多囊樣結構,內部多發氣液平面,CPAM在出生時可全部為液性充填。
左圖:1型CPAM,左肺上葉大的含氣囊腔;右圖:2型CPAM,較大囊腔周圍環以多發小囊腔和正常肺實質。
左圖:先天性肺葉過度充氣伴發1型CPAM,CPAM可伴發其他先天性疾病。
右圖:3型CPAM。CT增強示右肺不均質軟組織腫塊,有佔位效應。
鑑別診斷:
先天性肺葉充氣過度:出生後肺葉不斷增大,過度透亮的增大肺葉不伴囊變
肺隔離症:較大兒童或成人,位於下葉,囊實性,體循環供血
支氣管源性囊腫:縱隔內或肺內,單發含氣或液性囊腫
囊性和實性發育性肺病(先天性肺葉充氣過度、葉內型肺隔離症、葉外型肺隔離症)
來源丨熊貓放射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