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正文釋(2)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就是說觀世音菩薩時常觀察世間的音聲而予以救度。世間的音聲就代表眾生遭受痛苦、遭遇危難、生命財產安全受威脅的時候而發出種種呼救的心聲或聲音,觀世音菩薩以千眼遙觀,千耳遙聞,尋聲救度。本來聲音是耳朵聽的,怎麼說是觀呢?這說明觀世音菩薩能夠六根互用,有無量的威力,有廣大的神通,六根互用能觀察音聲。

另一解釋,言觀世音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不緣外塵,觀察此聲真性,真性即如來的真性;因聽外面六塵境界,易觸境生情,所以觀世音在修行過程中反觀自性,證得真如妙理,故稱觀。這兩種解釋是相通的。重頌云: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觀世音菩薩悟道後,在世間能尋聲救苦,觀察音聲救度,故稱觀世音。

「菩薩」是印度語,「菩提薩埵」的略稱,譯為漢語意為「覺有情」,就是能自覺又覺他的有情。對菩薩的理解認識也應該加以澄清,不要把城隍、土地、無常都叫做菩薩,他們只能叫「神」。菩薩必須具足大智大悲大願,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才叫菩薩。有些居士受過菩薩戒就應該知道此道理,好好學習經典,生起正見,具足無我智,要有「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的無我慧。

另外最重要就是要有大悲心,要隨時憶念眾生的疾苦,不捨棄眾生,處處饒益眾生。除我的父母親友外,與我平常有交往者以及冤家仇敵都能幫助他,慈悲饒益他,不捨棄他,這才是菩薩的大悲精神,必須要具足這一精神,才能稱菩薩。反之,你對於眾生不修悲心,瞋心很重,一念無明就要罵人、打人、惡口咒人,這就不叫菩薩。即使你受了菩薩戒,也不能證明你就是一個合格的菩薩。

菩提薩埵就是「覺有情」。「覺」即覺悟,覺悟真理,以無我慧能自覺覺他叫菩提。「薩埵」就是「有情」。有情是什麼呢?即所有一切眾生,一切眾生都是有情感知覺的,故稱之為有情。菩提代表智,薩埵代表悲,有智又有悲才叫菩薩。你們看,菩薩的境界是很高的呀!雖然境界很高,大家只要能發悲心,發大願,就已經是資糧位菩薩、有願力的菩薩了。

什麼叫普門?「普」就是普遍,門即能通過的一條路。「普門」就是通達觀世音菩薩大悲大智的一種普遍的法門,一直通到佛果位。這就不像世間法的三惡道和人天善,三惡道和人天善都不叫普門。它們以什麼為門?地獄、餓鬼、畜生都是以五逆十惡為門,地獄以瞋恚為門,餓鬼以慳貪為門,畜生以愚痴為門。地獄受刀山劍樹之苦,餓鬼受飢餓燒燃之苦,畜生受鞭打殺戮之苦。我們要記住不要走那些門。

人天的門通於世間善法,指修五戒十善。人間是苦多樂少,天上雖快樂多,但是天福享盡了,五衰相現前時還要墮下來,這是世間法(世間善),所以這些門不名為普。只有大乘菩薩法,修大智大悲,像觀世音菩薩這種法門,能以觀世音菩薩之心為心,觀世音菩薩之行為行就通於佛道。如此才能恢復真心,真心恢復了就有很大的功德,心如太虛,量周沙界。其境界廣大難思,遍於一切,此時發揮的心力不可思議,所以這個法門稱普門。

據祖師們的有關著述,有以下十種普門:

(一)慈悲普門,修無緣慈、同體悲。

(二)宏誓普門,宏誓即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三)修行普門,修即修六度四攝之行,六度四攝萬行以五戒十善為基礎,逐步引發四無量心,修廣大菩薩行。

(四)斷惑普門,在實際行動中根據自己的病、自己的煩惱,進行對治,斷除自心的煩惱。

(五)如法普門,修習戒定慧,證得一切三昧的境界,悟入佛法的大海,得了智慧,如理作意,如法精勤,就叫如法普門。

(六)神通普門,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六種,到此時能自在地發揮主人公的作用,不像我們凡夫常為外境所轉,而反過來能支配物質、轉化外境。

(七)方便普門,即以大悲心修方便行,根據眾生的需求,進行解救,隨機應化,於調伏眾生方便無礙。

(八)說法普門,通達經典,辯才無礙,以善巧的智慧解說佛法,使眾生都能悟入真理,破除煩惱、所知二障。

(九)供養普門,普賢菩薩十大願裡有廣修供養,供養十方諸佛菩薩,供養三寶,具有舍心,平等一味。供養也是一種修行方法,入於佛法大海叫供養普門。所以不要輕視供養,有力量就多出一點力量,力量少就少出,哪怕一枝花、一杯水都很好,關鍵看你的心。你有這個心,就有此行動,就可以入於佛法大海,以此因緣可以證得佛果,叫供養普門。

(十)成就眾生普門,什麼叫成就眾生普門?就是以實際行動,使眾生蒙受佛法的廣大無邊的利益。經中講到觀世音菩薩隨類現身,不管是三惡道、人天道,無論在哪一界他都可以現身。你們現在經常看到的觀音菩薩像是女身女相,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菩薩還要現將軍身、羅漢身、宰官身、居士身、沙彌身、比丘尼身、童男、童女等等身。為救度地獄眾還現身,什麼身呢?現「面然大士」身,就是一般叫的鬼王。見了多可怕呀!但是他不現這個身,就降伏不住那些惡鬼,就不能在地獄度眾生。佛教道場放焰口時首先就要禮拜面然大士,就是請觀世音菩薩鎮壇。隨類現身主要是根據慈悲心修方便行、成就眾生的利益。

總的來說,修學觀世音菩薩法門,就是要具足大慈大悲大願,既能自利又能利益眾生,自他一體故。這個法門能深入佛道,具足此功德,就會遍於一切,無有障礙,故稱為普門。

慈悲、宏誓、修行、斷惑四普門屬於自行自利,是自己修證得解脫;如法、神通、方便、說法、供養、成就眾生六普門是屬於利他。自利利他十種普門任運自在,所以觀世音菩薩又叫普門大士。

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不單是口裡持誦而已,還要從內心了解和體會觀世音菩薩的精神,發此心願,落實到實際行動。

「品」代表類別,這一品就是專門讚揚觀世音菩薩功德的。

相關焦點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好處
    《普門品》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由於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單獨流通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本。讀大悲咒,讀普門品念菩薩名號三位一體的相結合,普門品原來是法華經中的一品,傳說在一千七百多年,有個國王生病了,全國的御醫都沒有辦法。病了一個月,這時候觀音菩薩救託夢給他。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繪畫 欣賞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又稱《觀音經普門品》、《觀世音經》、《普門品經》等。《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十五品。為觀音菩薩說普門圓通之德者,示現三十三身普使一切眾生圓通於佛道也,故名普門品。本品主要宣說觀世音菩薩的普門示現。長行敘述無盡意菩薩和佛的兩番問答。初次問答觀世音菩薩得名因緣。二次問答觀世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方便。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
    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流通緣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法華經》的一部分,這個單行本是如何產生的呢?後漢明帝時,佛教傳進中國,從後漢到東晉,這幾百年間都是中印的高僧大德翻譯佛經、附帶講學的時期。一般四大不調的病用醫藥可以治療,業障病就不行,必須仗佛菩薩的力量,通過讀誦經典、禮拜懺悔,來消除宿世冤業。若是邪魔纏繞,那就必須靠佛菩薩的經咒力量來驅逐邪魔了。這就是醫病的三種方法。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 全文
    【生字注音版】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與「觀音經變」圖像
    佛教經典中對觀音菩薩的記載集大成者,見於《妙法蓮華經》,其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的第二十五品,集中記錄了諸多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示現事跡,由長行和重頌即偈語兩部分組成。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變,又稱觀音經變,是根據《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而繪製的,也就是說「觀音經變」原本是法華經變中的一品,是和法華經變中的「觀音普門品」與單獨的「觀音普門品變」相似的,主要的區別在於,一是作為法華經變中的一部分而出現的,另一則是獨立出現,並在經變畫的中心位置出現了觀音的說法像,形成了表現觀音為主題的經變。這也是《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獨立流行而成《觀音經》的結果。
  • 《奉經之路》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不可思議功德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世間的盛行,源於北涼國主沮渠蒙遜得了一場大病,在醫無良策,藥無療效的時候,來自印度的譯經法師曇無讖勸告他誦讀《觀音菩薩普門品》可消除病患。於是,沮渠蒙遜聽從曇無讖法師的勸告,虔誠誦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結果,他的大病不治而愈。
  •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講述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這一品名叫做普門品,有很多的意思。現在先講這個』藥珠』。因為』藥珠』,所以說』普門品』。 什麼叫』藥』呢?』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就等於這棵藥王樹,這顆如意珠,能遂心滿願。只要你能誦念普門品,所求的事情,就能滿願。但可不是今天念,明天就有功效。必須先打一個穩固的基礎,如造樓房要先打好地基,地基打不好,樓房也就沒有法子建造了。』普門品』雖然好像藥王樹和如意珠這麼靈感,這麼不可思議,可是你要先念普門品,天天念,念得觀世音菩薩他認為你合格了,認為你有這個誠心了,然後你就所求如意,遂心滿願。
  • 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好處
    法華經共有七卷二十八品,觀世音普門品,是第二十五品,既非全經,何以此品單行呢?因有非常靈感故。當初晉末北涼沮渠蒙遜病篤,醫藥罔效,曇無讖尊者謂此是業障病,必念法華經的普門品,即可痊癒。蒙遜依之持誦,未數日,其病果瘥。因此單行流通,而各處講解甚多。因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與我娑婆世界的眾生,緣深緣熟故,無人不知曉,無人不恭敬的。
  • 深入經藏: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菩薩不能成就人的貪念
    誰有病,我勸人念南無地藏王菩薩名號,用念佛的功德回向給自己。誰要是有啥難處,生死攸關的時候,誦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聞到有求救的音聲,肯定會救度。別有點啥事都找觀世音菩薩,菩薩不是人的奴僕,記住。若想讓觀世音菩薩幫助、救度,用什麼作為回報呀?我們平時要多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和菩薩結緣,積聚功德。怎麼積聚功德?
  • 有苦惱,有煩惱,多念普門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
    這裡推薦一個去除苦惱的好方法,請多念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云: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以上經文出自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很多人聽說過普門品,知道成佛的法華經。
  • 心中有怨,嗔恨心重,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念誦普門品
    只要我們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可以了,經常念誦妙法蓮華經普門品就能實現了。這裡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常念觀世音菩薩,二是恭敬觀世音菩薩。所謂常念,就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分辨世間一切的音聲──善聲、惡聲、苦聲、樂聲、是聲、非聲。觀世音菩薩有大智慧。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開示】觀音大士像讚大士法身,非男非女。菩薩是汝,非畫非像。又復應知,自他不二。能如是觀,真不思議。【略解】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是中國乃是東南亞國家家喻戶曉的大菩薩,在中國古時候更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景象。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求子感應錄
    去年問過您我舅舅家要小孩的事情,婚後多年都懷不上,您指點的讓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現在我舅媽懷孕了,好像是正月懷的。。全家人都好開心,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您呢。夢知身是客 (15:41:20):對呀 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想先來感謝您呢 之前他們不敢確定是不是懷孕了 後知後覺的呵呵今天確定了趕緊來感謝您。。。。您先忙吧!
  • 常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福氣運氣都會好。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花經》中的第二十五品,主要是展現觀世音成菩薩時所立的十二大宏願。觀世音不僅有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的神通、也能普現三十三種應化身,千處祈求千處現,苦海常作渡人舟。能使困苦中的你得以解脫,能於急難中救你於危厄。
  • ...法華經》《金剛經》《楞嚴經》《地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妙音蓮社福慧論壇倡印《法華經》《金剛經》《楞嚴經》、《地藏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簡體字注音釋義版)。倡印緣起:為遍益初機,俾令更多學者導歸淨土,成就無上福德偉業。福慧論壇、般若佛學論壇發起倡印《金剛經》、《妙法蓮華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釋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內容簡介**觀世音菩薩,他示現佛身來度一切應該成佛的眾生,也現菩薩身來度一切應該成菩薩的眾生,也現天上的天王身來度一切眾生。總而言之,這個眾生應該以什麼身得度的,觀音菩薩就是示現什麼身,來給這一類眾生說法。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觀音信仰不僅貫穿整個中國佛教歷史,更是形成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觀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難災厄的時候,許多人會第一個想到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
  •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求子感應錄
    去年問過您我舅舅家要小孩的事情,婚後多年都懷不上,您指點的讓念《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現在我舅媽懷孕了,好像是正月懷的。。全家人都好開心,不知道該怎麼感謝您呢。   夢知身是客 (15:41:20):   對呀 一聽到這個消息就想先來感謝您呢 之前他們不敢確定是不是懷孕了 後知後覺的呵呵今天確定了趕緊來感謝您。。。。您先忙吧!
  •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不可思議
    經常會有人說某處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很靈驗,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我們應該知道,對於菩薩來說,何處不是道場?何處不可度眾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觀世音菩薩如一月在天,影現眾生,隨處示現,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誠心祈請,不論是哪個地方,菩薩總會如約而至。
  • 農曆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
    觀世音,音譯阿縛盧枳低溼伐羅,是以慈悲救濟眾生為本願之菩薩,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窺音菩薩,略稱觀音菩薩,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音譯阿唎耶跋盧枳羝鑠筏囉,則為聖觀世音之義。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同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三者合稱西方三聖。遇難眾生誦念觀音菩薩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故稱為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