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四層樓房說倒就倒了,原因是說「鄰居挖的地基太深,影響了自家房子的基礎。」鄰居背鍋,多少有點冤啊!不論是私自改造,還是農村的新房倒塌,這樣的事情並不是第一次出現,而且這段時間也不是第一次聽到。
一、農村四層樓房的倒塌
這是一個建好三個多月的新房,一樓是一個門面房,所以前面沒有牆體和柱子。有人說是磚混結構,但看到更多的只是磚砌體的牆,上面是一圈混凝土的圈梁,也就是說一樓的承重結構是兩面山牆和後面的一堵牆。
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底層的兩面山牆往一個方向傾斜,我們都知道長方形的結構不穩定,稍微一推,就可能出現變形。這個樓底層的牆體也是這個到底,後面的那面牆作用比較小,並沒有阻止兩側牆體的傾斜。
底層的牆體失穩以後,由於是四層的樓房,上面的重量比較大,也就加快了房子倒塌的速度。或許剛開始有預兆,所以人們都跑了出來,並沒有人員的傷亡。但房子直接的倒塌,卻值得我們重視,如果我說不僅僅是鄰居挖地基的錯,你信嗎?
二、幾個明顯的問題
現在說原因是鄰居建房挖地基太深,導致了這邊房子的地基不穩,所以也就引起了房子的倒塌。我卻覺得這並不是一方的錯,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四層房的建築結構
房子不同的層高、不同的總高,對應的結構形式也不一樣。比如一兩層的結構用砌體結構沒什麼問題,三四層就要用磚混結構、框架結構,七層以上就要加剪力牆了,也就是框剪結構或者剪力牆結構,超高層用的核心筒結構等等。
但該農村四層房屋,看不出有鋼筋混凝土柱,或者是砌體柱子的加強。如果僅僅依靠磚砌體承擔荷載,前面又開這麼大的洞,確實不利於結構的承重。
2、鄰居挖地基太深,並沒有做防護
有人說我有為鄰居開脫的嫌疑,我並不知道所說的鄰居地基挖太深是怎麼樣的一個標準,但肯定是有影響的。
既然上面是磚砌體結構,農村的地基一般也都是磚砌的條形基礎,旁邊的地基的開挖,不論深淺都會影響現有地基,和現有地基的距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所以,鄰居建房地基的開挖,肯定是脫不了干係,只不過是責任大小的問題。
3、施工隊的不專業
所說的施工隊不專業,是和那些建築工地相比來說,缺乏了相應專業知識的指導。首先,我並沒有看不起農村施工隊的意思,我是農村走出來的,也知道農村建房子是什麼樣。
包工頭和大工往往也是「技術人員」,和房屋主人口頭商量敲定方案,準備相應的材料,按照心裡的圖紙,開始了施工。我相信這個四層樓房也是這個流程,所以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問題,鄰居挖地基的施工隊也不夠專業,沒有考慮對旁邊建築地基的影響,這都是很大的忌諱。
小結:問題也就很明顯,倒塌房屋並沒有進行結構設計、專業施工隊的施工,鄰居家的挖地基也沒有經過仔細的思量,說不定是拍腦袋就人工開始鏟土了。這些綜合原因,引起了地基的變形,牆體的傾斜,房屋的倒塌。
三、農村建房程序「簡陋」
為什麼我說農村建房的程序「簡陋」呢?我是大學專業是土木工程,現在也是建築行業從業人員。像正常的一個項目,都要經過一個完整的程序:方案立項、地質勘察、初步設計(有些沒有)、施工圖紙設計、工地施工、後期的驗收。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有監理的全程跟蹤,勘察、設計、消防等多個專業和部門的驗收。
農村建房有什麼?施工隊一拍腦袋憑感覺,其他的都沒有。我並不是說農村工人師傅的經驗不夠豐富,而是農村施工隊的技術參差不齊,缺少相應的技術指導,建築的質量也就容易出現問題。
在相關規範中,有個概念叫做「抗連續倒塌」。打個比方來說,如果框架結構有一個柱子或者一面牆倒了,不能引起整個結構的倒塌,一定程度上留給人們跑出去的時間。但這個四層樓顯然沒有達到標準,屬於一次性整體的倒塌。
就說上面這個例子,一個合格的施工隊,在挖地基的時候肯定考慮對旁邊房屋地基的影響,還要考慮開挖引起的沉降。距離旁邊地基的距離,開挖的深度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必要的時候要做防護,而他們都沒有,只是憑感覺而已。
四、那些不同的聲音
我是在一兩年前開了自己的房產領域的自媒體,第二篇文章就是《農村建房鋼筋用的越多越好嗎?》,也是在說農村建房存在的一些問題。後續也有其他的幾篇文章,也提到了相關的一些問題,當然也有支持和反對,這裡對我印象比較深的幾個評論說一下。
1、為什麼我家幾十年的房子都沒事?
有人說:「我家的房子也是幾個人一個月就建起來了,到現在幾十年了也沒有問題,你別在這兒嚇唬人了。」
我:農村一兩層的房屋比較常見,房屋因為比較低,承重要求沒那麼高,結構也比較簡單,也就不容易出問題。而且有些房子幾百年還有健在的呢,但房子倒塌一次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有句話叫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把意外出現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不好嗎?
2、建房子哪有什麼標準,還不是有很多豆腐渣工程?
這個知識還是應該普及一下,房屋從剛開始的立項、勘察,一直到房屋的入住、拆除,中間都有很多的規範、標準要求,並不是一拍腦袋,大家坐一起商量一下就出來了。豆腐渣工程屬於有疏忽,有人沒有負起責任,或者是施工偷工減料。
工廠一個機器生產出來的產品還有誤差呢,建築這類東西無可避免可能或出現一些問題。但經過設計、勘察的工程,總比拍腦袋出來的質量要高很多吧?
3、鋼結構不比鋼筋混凝土結實?所以鋼筋越多越好。
在說鋼筋多少問題的時候,評論區的反應比較大,很多人表示鋼筋越多越結實,這是不容置疑的問題。之所以不全部用鋼結構,主要是因為太貴。鋼結構和混凝土結構是兩種不同的建築形式,住宅很少用鋼結構並不僅僅是因為貴,自然也不能說混凝土中的鋼筋越多越好。
首先,鋼筋過多,混凝土的澆灌、振搗都是問題,可能在混凝土中留下縫隙。再者,鋼結構後期需要養護,防腐、防鏽的檢查、處理,在後期都是不小的投資。最後,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是有要求的,多了反而可能有隱患,這個涉及到理論、規範的規定,說起來就比較多了,這裡不細說了。
4、農村哪有錢做設計,哪有專業的施工隊?
這個是比較現實的問題,我也是農村長大的孩子,在我們建房子的時候,如果有人說做設計,我爸媽一定覺得是在騙錢。如果有兩個施工隊,我們一定會選擇那個出價更低的。農民掙錢不容易,這都是人之常情。
這確實是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我不知道是大家不重視,還是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又或者是避而不見。或許有些東西不給我們找藉口的機會,一旦出現就會有很大的損失。
五、結語
「你一定是讀書讀傻了,農村自建房哪有這麼多事兒,只不過是自己嚇自己罷了。」這是一個家人給我說的,讓我無力辯駁。
我們農民掙錢不容易,蓋房子也不容易,有時候設計、專業的施工隊反而能省錢。他們做的結構也更加合理,房子也更好看,耐久性也會更好。但現在農村還沒有這些配套的人員,人們從心裡也不願意花「冤枉錢」。經過這些教訓,還是希望有人會重視吧,我覺得農村建房一樣需要規範化。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僅希望我們能夠重視農村自建房中間出現的問題。若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指出。我是建聞君,喜歡就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