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化學中,特別是儀器分析實驗中,經常用某物質已校正的標準曲線來求相應物質的未知濃度。標準曲線通常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被測組分含量可從標準曲線上求得。以分光光度計法為例,某特定波長的光經過某物質,可以被該物質吸收、反射等,並且其濃度(c)與吸光度(A)之間在一定濃度範圍內符合朗伯-比爾定律。
但有時由於人為操作誤差、儀器系統不穩定等因素,所有的實驗點往往不在同一條直線上,這就需要用數理統計方法找出各數據點誤差最小的直線,對數據進行用最小二乘法分析,求出回歸方程,然後繪製回歸曲線。標準曲線法和標準加入法是大家經常會搞混的方法。簡而言之,標準曲線法適用於組成較為簡單的大批量式樣測定,操作比較簡單;標準加入法能有效消除集體不同造成的誤差,提高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但工作量大。也稱外標法或直接比較法,是一種簡便、快速的定量方法。與分光光度分析中的標準曲線法相似,首先用欲測組分的標準樣品繪製標準曲線。
具體方法是:用標準樣品配製成不同濃度的標準系列,在與待測組分相同的色譜條件下,等體積準確進樣,測量各峰的峰面積或峰高,用峰面積或峰高對樣品濃度繪製標準曲線,此標準曲線應是通過原點的直線。若標準曲線不通過原點,則說明存在系統誤差。標準曲線的斜率即為絕對校正因子。在測定樣品中的組分含量時,要用與繪製標準曲線完全相同的色譜條件作出色譜圖,測量色譜峰面積或峰高,然後根據峰面積和峰高在標準曲線上直接查出注入色譜柱中樣品組分的濃度。
標準曲線法的優點是:繪製好標準工作曲線後測定工作就變得相當簡單,可直接從標準工作曲線上讀出含量,因此特別適合於大量樣品的分析。
標準曲線法的缺點是:每次樣品分析的色譜條件(檢測器的響應性能,柱溫,流動相流速及組成,進樣量,柱效等)很難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現較大誤差。此外,標準工作曲線繪製時,一般使用欲測組分的標準樣品(或已知準確含量的樣品),而實際樣品的組成卻千差萬別,因此必將給測量帶來一定的誤差。 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檢驗儀器準確度的測試方法。這種方法尤其適用於檢驗樣品中是否存在幹擾物質。
具體方法是:將一定量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加入待測樣品中,測定加入前後樣品的濃度。加入標準溶液後的濃度將比加入前的高,其增加的量應等於加入的標準溶液中所含的待測物質的量。如果樣品中存在幹擾物質,則濃度的增加值將小於或大於理論值。標準曲線法適用於標準曲線的基體和樣品的基體大致相同的情況,優點是速度快,缺點是當樣品基體複雜時不正確。標準加入法可以有效克服上面所說的缺點,因為他是把樣品和標準混在一起同時測定的(「標準加入法」的叫法就是從這裡來的),但他也有缺點就是速度很慢。標準曲線法可在樣品很多的時候使用,先做出曲線,然後從曲線上找點,那樣方便。而標準加入法,適合數量 少的時候用。在製備標準曲線時,標準液濃度選擇一般應能包括待測樣品的可能變異最低與最高值,一般可選擇5種濃度。濃度差距最好是成倍增加或等級增加,並應與被測液同樣條件下顯色測定。
標準液的測定:在比色時,讀取光密度至少讀2-3次,求其平均值,以減少儀器不穩定而產生的誤差。配製兩個標液:一個是10ppb的鉛 一個是50ppb的鉛,來做標準曲線法和標準加入法的對比。
試驗一:我用50ppb的鉛 做了一條標準曲線 15 ,20,30,40,50做了一標準曲線,相關係數0.999,測量10ppb的鉛,得到的結果是11.2ppb;
試驗二:我用50ppb的鉛當成儲備液,把10ppb的鉛當成未知樣品,進行標準加入法測量,做了三個點,第一個點加入10ppb,第二個點加入20ppb,第 三個點加入了30ppb,相關係數是0.9989,得到的blank(就是10ppb的樣品)結果是9.1ppb;
試驗三:我用50ppb的鉛當成儲備液,把10ppb的鉛當成未知樣品,進行標準加入法測量,做了五個點,第一個點加入10ppb,第二個點加入20ppb,第三個點加入30ppb,第四個點加入40ppb,第五個點加入50ppb,相關係數是0.999,得到的blank(就是10ppb的樣品)結果是10.1ppb。(備註:試驗一樣品取20微升,稀釋液10微升,基體改性劑5微升;試驗二和試驗三樣品取10微升,稀釋液取10微升,基體改性劑取5微升。)1.標準加入法和標準曲線法測同一個樣出現了三個不同的結果(9.1,10.1,11.2),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3.標準加入法的相關係數是不是要一般要達到多少才可以出數據?不確定度如何評估?這幾個數據是不是都是正常的?試驗一:未將樣品濃度包含在標準曲線內,所以偏差大;標準加入法取的點數跟標準曲線法的一樣,都是要5個點(因為你是要出報告,需要很正規。在平常我們做實驗看看數據,就不會用到那麼多的點)。吸光度的值在0.2~0.5A之間,在石墨爐中吸光度還是不要太高,要不然曲線很容易彎。置信度的要求跟標準曲線法一樣,火焰R=0.999以上,石墨爐R=0.995以上。順便說一下,標準加入法一定要用線性擬合。要用標準加入法要滿足三個條件,一是校正曲線必須是線性的。二,幹擾是固定的,即幹擾效應的大小隻取決於幹擾組分的絕對量。三,標準曲線取的點數多少,包括樣液本身,不過也有說是四點以上,有說是五點以上。
(本文由實驗與分析編撰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評論本文請拉到底部哦
實驗與分析品牌隸屬於德國弗戈媒體集團,起源於擁有38年歷史的德文專業技術期刊LaborPraxis,專注於為化工、製藥、食品、環保、農業、電子產品等分析測試領用戶提供分析技術和實驗方法等專業知識和解決方案,涉及出版、數字媒體、微媒、活動會議等服務平臺,同時為企業定製包括活動、視頻等品牌營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