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城牆,東南西北四個大門分別是什麼門

2020-12-17 行者da春

長樂門,西安城牆的正東門,位於東城牆中部偏南。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至1378年),擴建西安府城時新建長樂門,後歷清代、民國,沿襲至今。今長樂門存甕城、箭樓、正樓及二重門洞,另於城門兩側各開闢三個券洞,供車輛行人通行。

永寧門是西安城牆的南門。永寧門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建於隋初,當年它是皇城南面三座城門中偏東的一座,原叫安上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留作南門,明代改為永寧門。現永寧門為環島交通,門外有南門廣場,門內為南大街,門外接長安北路。 在中國民間,百姓都認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為避火災,爐灶一般不開往南面。南門永寧之意,就是向火神禱告,勿起火災,永保安寧。

安定門是西安城牆的西門,建於明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安定」二字暗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安定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現城門內為西大街,門外為西關正街。

安遠門俗稱北門,明代建城牆的時候建造。「安遠」二字是中原漢族朝廷對邊遠少數民族釆取的安撫政策,希望邊遠的少數民族對朝廷知恩歸順。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清,安遠門城樓被毀。198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

相關焦點

  • 來西安的第一眼和最後一眼都是西安的城牆。城牆的遊玩指南在這裡
    西安明城牆可以說來西安必須要打卡的地方了吧。西安明城牆是西安的王牌地標,西安南門永寧門接待過海內外名人不計其數。西安作為周秦漢隋唐在內的十三朝古都,歷史上存在過的城牆和城門不計其數,但留下的最完整的只有西安明城牆了。
  • 古城牆,西安城裡輝煌雄偉的風景線!
    西安,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一個十三個王朝的古都,到此旅遊,就是在讀一本厚重的歷史書,讓人增閱歷,長知識。當我從西安火車站對面看過去的時候,我看到了這個雄偉壯觀的古建築,這麼高大!這麼壯觀!我在這個古建築的高大城門裡走出走進,心裡滿是震撼!我是在一個現代都市的鬧市區嗎?
  • 陝西省資訊|去西安,你不能不去的古城牆,一個見證了西安跌宕起伏的...
    陝西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去西安,你不能不去的古城牆,一個見證了西安跌宕起伏的醒目標誌西安古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城牆內人們習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公裡,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端為便當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據統計,這段城牆從早到晚分為五個時期。唐末五代,古城牆由原來的1.5米加厚到2.5米以上,頂部也增加了近1米。
  • 位於關中平原中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現在還保存有多少古城牆?
    西安城的建城歷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在當時就有了城垣的雛形,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都城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古都(另外三個是羅馬,比如我國的古都北京、西安和南京等城市都保留有部分古城牆。
  • 明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大同古城牆,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
    到大同旅遊,大同古城牆是必去的旅遊景點之一。公元398年,南北朝時期的北朝第一個王朝,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天的大同市),大同進入了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在接下來近百年時間裡,這裡都是北魏的首都,直到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作為一處戰略要地,城牆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看到的大同古城牆,是明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
  • 南京、西安、大同都翻修過城牆你更喜歡哪一座,為什麼
    南京、西安、大同都翻修過城牆你更喜歡哪一座,為什麼,南京、西安、大同都是中國歷史濃重厚彩的城市,很巧的是三座城市都去過,我以自己多年的旅遊經歷和親身體會來描述一下三座城市城牆給我的感覺,首先要明白這三座城市的古城牆都是明代修建的,至於那些講述城牆更久遠的事,我感覺沒有必要,因為那不是城牆給予你最直觀的效果和體驗
  • 西安遊記:白天騎車繞城牆,夜晚欣賞城牆燈展
    點了招牌菜大盤雞,我最愛的羊肉、牛肉串,當然還有解膩的老酸奶,完美 其他什麼菜我就不記得了嘎嘎。在 西安 過年,感覺以前過的是假年。過了很多個沒有年味的年,到 西安 ,第一次覺得原來春節可以這麼喜慶這麼熱鬧。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潮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新春的喜悅,大家笑著迎面而來,無所謂認不認識。北廣場有市區內最著名的廣場,有號稱 亞洲 最大音樂噴泉。
  • 有人說大同古城牆修復後可以和西安古城牆一比高下,你認為如何?
    大同古城牆的底蘊很深厚,它的夯土城牆有北魏,遼金元朝的遺存,明代在大將軍徐達的主持下,截去城池的南之半,增築南城牆,形成流傳至今的大同古城牆格局。大同古城與西安古城本質上沒有太多的可比性,西安古城牆的文化底蘊可能是大同古城牆望而項背的,根本不具備可比性,而且西安古城牆對於西安城市的發展作用和文化也是非常的重要。
  • 西安古城牆被掏建"辦公樓"?省文物局稱未收到申請
    西安城牆景區管委會下屬的幾個部門,低調搬進城牆辦公半年有餘。新的辦公地點位於朝陽門,南側夯土內被掏出一個可以容納百餘人同時辦公的四層空間,各種辦公設施一應俱全,用「別有洞天」這個詞形容也毫不誇張。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現存較完整的中國城牆有北京城牆、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荊州城牆、襄陽城牆等多處,它們都見證著一段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1、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裡。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
  • 尋找西安最古味系列——東門城牆篇
    提到西安,就能想到傳統文化;提到傳統文化,就能想到古老的城牆、建築、風味。由此,西安古西樓開啟「尋找西安最古味」的系列文章,帶大家領略西安最古味!路過城門口,靜默的城牆配合著閒散漫步的人群,整個畫面在厚重的城牆下,描繪出了西安這座城市夜景的慵懶愜意。這時的西安城牆就好像一個剛卸下厚重盔甲的將軍。
  • 步行西安城牆有感:沒有建過城牆的城市,算不上真正的歷史城市!
    對未來、對城市一無所知的我,在火車站廣場上迷茫地呆了幾個小時,就被挾裹著離開了西安。從此,很長時間裡,西安只是我路過的中轉站,只是我臨時落腳的一處休息點。 後來,隨著在外面漂泊地方的增多,對於城市有了一些膚淺的知識,並不能說是了解,更不談不上深入,因為一直都生活在軍營中。
  • 古老的西安城牆,四個主要城門,見證歷史的變遷
    長樂門,乃建造明城牆時構築,也稱"東門",是西安歷史最長的城門之一。長樂門最初的建造目的是軍事防禦和進攻,因此長樂門附近的城樓構造齊全,包括閘樓、城樓、箭樓。明清時長樂門是西安東面進出的唯一通道。長樂門,是西安城牆的正東門,開闢於明代,現存城樓、甕城以及南北兩側六個門洞,面東朝陽,內接東大街,外接東關正街;位於城門之上的城樓,歷史悠久,是非常珍貴的古建築文物。永寧門,俗稱南門,是西安明城牆的正南門,也是西安城門中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如今的永寧門為環島交通,門外有南門廣場,門內為南大街,門外接南關正街。
  • 西安翻譯學院留學生喜獲西安古城牆國際越野賽冠軍
    4月9日,由韓亞銀行西安分行舉辦的西安古城牆國際越野賽隆重舉行。此次比賽由韓亞銀行西安分行的領導和員工、韓國領事館、多家韓資企業、韓國民間團體、韓國留學生代表等200多名參賽者共同組成。
  • 你的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扒一扒西安古城牆到底有多厚?
    生活裡大家肯定聽過這樣一句俗語:那XXX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沒聽到這樣的說辭,小編不由會聯想到:西安的古城牆到底有多厚?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你不知道的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厚?有說法西安城牆城磚是用糯米汁粘合的,有相關文獻記載稱,「築京城,用石灰秫粥錮其外……(朱元璋)任意指一處擊視,皆純白色……」;但史書記載,朱元璋在筑西安城前,就要求轄區內禁止種糯米,以防止民間過度釀酒。之前,這兩種說法一直都沒有最終定論。近年,對西安古城牆城磚粘合物進行科學鑑定分析,認定並證實了「灰縫有糯米成分」。
  • 恆春古城牆,全臺灣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
    只是離海邊有點距離的恆春古城,是個列外,因為它是全臺灣唯一保存下來的完整古城,還有一大段古城牆。恆春的地名由來,據說來是清朝同治時期的欽差大臣沈葆楨。當年他奉旨來寶島的最南端巡視,發現這個地方四季如春,便把這裡取名為「恆春」。恆春鎮的年平均氣溫為25度,最熱的七月僅28度,最冷的一月為21度,所以在恆春,一年四季都能穿一件短袖出門。
  • 登西安古城牆,上長安鐘鼓樓,這座古都的風情盡收眼底
    提起西安,大家會想到什麼呢?是那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秦兵馬俑呢,還是它是六朝古都的風姿?出了西安火車站之後,映入眼帘的是暗灰色的城牆,一股濃烈的厚重感和歷史氣息撲面而來,這樣聳然而立的城牆,昭示了這座城市的古老程度。習慣了高樓大廈的城市人,倏忽間看到這樣的建築、受到這樣的歡迎方式,是一定會對這個城市產生好感的。我也不例外,因為火車站外面的這一角城牆,我深深地被這座城市給打動了。歷史給予了這個城市深厚的底蘊,建設它的人們給了這座城市謙卑的姿態。
  • 通化門、明德門、開遠門,這些名字西安人都知道,但「門」在哪?
    西安可能是歷史文明與現代文明融合得最好的一座城市了,現在市區內還有完整的城牆遺址,西安人所說的「西安城」或者「老城區」,指的就是以鐘樓為中心,直到明城牆的這一塊區域。西安的城牆有四個正門,分別是長樂門(東門)、永寧門(南門)、安定門(西門)、安遠門(北門),另外還有朱雀門、勿幕門、含光門、玉祥門、尚武門、尚德門、解放門、尚儉門、尚勤門、朝陽門、中山門、建國門、和平門、文昌門,這14座側門,共計是18個城門。
  • 西安城牆與西安人:情感的守護
    在上世紀50年代初討論西安城牆存廢問題時,正是這一看似荒誕的理由,阻擋了來勢洶洶的拆除。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商子秦聽當時的西安城建局長談起過這段歷史。商子秦告訴本刊:「一五」期間,西安進入快速的工業擴張期,中西部地區接受蘇聯援助的35個軍工項目中,有21項安排在川陝地區,這對囿於城牆內的古城西安是個大機遇。
  • 關於西安城牆你不知道的事兒
    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區整體呈長方體。   主城門有四座:東----長樂門,西----安定門,南----永寧門,北----安遠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始為方便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   1961年3月4日,西安城牆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