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西安最古味系列——東門城牆篇

2020-12-20 西安古西樓

提到西安,就能想到傳統文化;提到傳統文化,就能想到古老的城牆、建築、風味。

由此,西安古西樓開啟「尋找西安最古味」的系列文章,帶大家領略西安最古味!

今天終於來到了最後一站——西安東門:長樂門。

長樂門

明代,長樂門誕生,為什麼要起名「長樂」呢?

因為明代都朝位於西安的東側,故而將東門改名為「長樂門」。

有萬年長在,長久不衰,祝願大明江山長久快樂之意。

漫步

這一晚我們又來到了東門,已是晚上9點,人群把城門口包圍地嚴嚴實實。

西安的夏季是燥熱的,即使在夜晚,吹的熱風也讓人的體表溫度,又上升了幾度。

但無論何種天氣,也阻止不了西安人繼續熱火朝天的生活。

這不,社區的戲曲表演完全不會因為天氣炎熱,而臨時中斷。

四面八方聚集起來的觀眾,和演員一樣期待這次表演。

如果不是怕夜深了會擾民,這熱度就會直逼宋丹丹小品形容的情景: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說這些都是為了給環城公園門口跳廣場舞的大爺大媽們襯託一下,點讚他們的生活態度!

路過城門口,靜默的城牆配合著閒散漫步的人群,整個畫面在厚重的城牆下,描繪出了西安這座城市夜景的慵懶愜意。

這時的西安城牆就好像一個剛卸下厚重盔甲的將軍。

找一處飯館,坐在店門外吃罷飯,左右無事地端著小酒,愜意地在路燈與樹影交織下,半眯著眼睛,晃著小酒杯,聽著遠處傳來了一陣秦腔。

跟著秦腔傳來的放下,走過聽秦腔、納涼的人群旁,驚奇地發現城牆東門南北走向上,很多老舊的小區已經加上了圍擋,這預示著「城牆復興計劃」的號角已經吹響了。

回想著前幾天走過的西門、南門、北門周邊的環境,我感覺整個「城牆根的文化」已經基本形成。

當然,就目前來看,南門的文化氛圍比較濃厚一些。

但西門、北門、東門的文化氛圍的增長只是時間問題,假以時日,同樣會煥發別樣的生機。

如果讓我用一種兵器來形容西安,那一定是一把重劍,因為西安人很犟。

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兒,聽聽街頭巷尾的方言,還有這裡獨特的文化韻味,你會明白這個城市的脾性。

如果用一種性格來形容西安這座城市,那麼西安無疑是中國最男性化的城市。

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座城市裡。

站在西安城牆下,看著巍峨的角樓,齊整的垛口,胸腔之中會升起一股豪邁之氣,令人熱血沸騰。

愛上這座城。

因為這座城中居住著你愛的人 ;

因為在這裡有一次美麗的相遇;

因為走過的街道邊有濃濃的綠蔭;

因為走過城門時的迴響;

因為經過小店時正巧放著你愛的音樂。

遇見西安,遇見那個古風古韻的你。

關注西安古西樓~

在這裡,你不必成為別人,我們只帶你遇見靈魂深處的你自己!

相關焦點

  • 西安東門城牆下的交易市場,至今為何還有人稱為「鬼市」
    西安鐘樓照片西安,古稱長安,陝西省省會,絲綢之路起點,13朝古都,它的身上有太多太多的標籤。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東門名為長樂,建於明代,長樂二字寓意大明江山長久歡樂,萬年不衰。西門名為安定,明代擴建,暗意西部邊疆「安泰康定」。北門名為安遠,繼承中原漢族朝廷對邊遠少數民族採取的懷柔安撫政策。南門名為永寧,這座城門資格最老,沿用時間最長,建於隋朝。也是大家最熟悉的一道門,畢竟你要是想去小寨和省體育場,都要路過南門。
  • 老西安都不知道的小眾景點,東門裡、城牆下,館藏珍寶免費開放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西安城牆根兒下有一座非常小眾的博物館,小眾到很多老西安人都不知道。它的前身是一座900多年的古廟,雖然面積不大,卻成為鬧市中一處清幽之地。它就是位於西安東門裡——西安民俗博物館。西安民俗博物館的前身是東嶽廟,一座距今900多年、始建於始建於北宋時期(1116年)的古廟宇。前幾年,我在遊覽華山西嶽廟時,無意間聽人提起,西安還有一座祭祀東嶽泰山大帝的廟宇名叫東嶽廟,就位於城牆東門內的昌仁裡。
  • 位於關中平原中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現在還保存有多少古城牆?
    西安古城牆在冷兵器時代,人類的城市在防禦敵人進攻方面,一方面會依託天然的屏障,比如高山、峽谷、河流等自然障礙,另一方面也會修建堅固的城牆來抵禦敵人的攻擊,而這些高大的城牆也會保留下來,成為歷史的印記,比如我國的古都北京、西安和南京等城市都保留有部分古城牆。
  • 有人說大同古城牆修復後可以和西安古城牆一比高下,你認為如何?
    大同古城牆的底蘊很深厚,它的夯土城牆有北魏,遼金元朝的遺存,明代在大將軍徐達的主持下,截去城池的南之半,增築南城牆,形成流傳至今的大同古城牆格局。大同古城與西安古城本質上沒有太多的可比性,西安古城牆的文化底蘊可能是大同古城牆望而項背的,根本不具備可比性,而且西安古城牆對於西安城市的發展作用和文化也是非常的重要。
  • 當「西安城牆」遇上「國際大牌」……西安文創的「跨界」之路,就是...
    產品「跨界」當西安城牆遇見法國嬌蘭西安城牆在文創的路上已經探索了10年,聯合臺灣知名設計團隊等文創團隊,陸續開發出城牆文化等為主題創意的多個系列的產品法國嬌蘭第五代調香師作為代表來到西安,了解西安的歷史,想通過這座城市獲得更多靈感。目前研發工作也在日程中。「這次合作將推動西安文化遺產的知名度,帶動城市營銷,對西安歷史文化底蘊進行推廣」,王恬說。|「西安年·最中國」亮相巴黎嬌蘭之家|如果讓您選擇,您覺得西安味道應該是什麼味呢?
  • 西安這座始建於宋代的廟離城牆很近,鮮為人知,壁畫精美規模大
    西安這座始建於宋代的廟離城牆很近,鮮為人知,壁畫精美規模大,我國祭祀文化源遠流長,許多王朝對山區祭祀規模盛大,可以說是有意義的, 山嶽祭祀,最有名的不過是古代帝王祭東嶽,在陝西省,也有曾經尊崇王室祭祀的山嶽,但現在經濟不景氣,只能通過古代典籍知道, 關於東嶽祭祀,儘管離西安很遠,但留下了西安留下的關於東嶽祭祀的遺蹟
  • 西安遊記:白天騎車繞城牆,夜晚欣賞城牆燈展
    點了招牌菜大盤雞,我最愛的羊肉、牛肉串,當然還有解膩的老酸奶,完美 其他什麼菜我就不記得了嘎嘎。在 西安 過年,感覺以前過的是假年。過了很多個沒有年味的年,到 西安 ,第一次覺得原來春節可以這麼喜慶這麼熱鬧。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潮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新春的喜悅,大家笑著迎面而來,無所謂認不認識。北廣場有市區內最著名的廣場,有號稱 亞洲 最大音樂噴泉。
  • 你的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扒一扒西安古城牆到底有多厚?
    生活裡大家肯定聽過這樣一句俗語:那XXX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沒聽到這樣的說辭,小編不由會聯想到:西安的古城牆到底有多厚?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你不知道的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厚?有說法西安城牆城磚是用糯米汁粘合的,有相關文獻記載稱,「築京城,用石灰秫粥錮其外……(朱元璋)任意指一處擊視,皆純白色……」;但史書記載,朱元璋在筑西安城前,就要求轄區內禁止種糯米,以防止民間過度釀酒。之前,這兩種說法一直都沒有最終定論。近年,對西安古城牆城磚粘合物進行科學鑑定分析,認定並證實了「灰縫有糯米成分」。
  • 恆春古城牆,全臺灣僅存的一座完整古城
    只是離海邊有點距離的恆春古城,是個列外,因為它是全臺灣唯一保存下來的完整古城,還有一大段古城牆。恆春的地名由來,據說來是清朝同治時期的欽差大臣沈葆楨。當年他奉旨來寶島的最南端巡視,發現這個地方四季如春,便把這裡取名為「恆春」。恆春鎮的年平均氣溫為25度,最熱的七月僅28度,最冷的一月為21度,所以在恆春,一年四季都能穿一件短袖出門。
  • 陝西省資訊|去西安,你不能不去的古城牆,一個見證了西安跌宕起伏的...
    去西安,你不能不去的古城牆,一個見證了西安跌宕起伏的醒目標誌西安古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是中國現存範圍最大、保管最完好的古代城垣。城牆內人們習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公裡,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端為便當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據統計,這段城牆從早到晚分為五個時期。唐末五代,古城牆由原來的1.5米加厚到2.5米以上,頂部也增加了近1米。
  • 西安城牆吸引力有多大,美女採取這種方式爬城牆,爬到一半腿發軟
    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盛世大唐,也都有一個盛世長安城,而來西安旅遊,要想體驗盛世長安和盛世大唐的感覺,西安城牆是必遊的景點之一,在大家遊玩西安城牆的經歷中,大多是從永寧門(南門)或其他入口拾級而上登上西安城牆吧。
  • 西安有一個平平無奇的景點,同類城市繁多,為何會成獨特打卡點?
    其中,南京古城牆的京城城牆段長達35.3千米,現仍完整保存25.1千米,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城牆,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併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牆,而京城外的外郭城牆更是超過60千米,圍合面積逾230平方千米,為世界歷史之最。但是奇怪的是,這些城牆並沒有太過於被遊客看中,隨之還被稱為平平無奇的景點!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瀏覽數:235 現存較完整的中國城牆有北京城牆、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荊州城牆、襄陽城牆等多處,它們都見證著一段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1、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裡。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
  • 來西安的第一眼和最後一眼都是西安的城牆。城牆的遊玩指南在這裡
    西安明城牆可以說來西安必須要打卡的地方了吧。西安明城牆是西安的王牌地標,西安南門永寧門接待過海內外名人不計其數。西安作為周秦漢隋唐在內的十三朝古都,歷史上存在過的城牆和城門不計其數,但留下的最完整的只有西安明城牆了。
  • 西安城牆內,有哪些值得去的「免費公園」,可以看看
    環城公園一角01、環城公園了解西安,追尋西安的古城痕跡或者文化,到環城公園走走,是個不錯的選擇。環城公園,圍著古城牆一圈就是,是周圍市民遊賞、休閒的好去處。雄偉壯觀的城牆,一股厚重的歷史文化,一路撲面而行,在城牆的另一邊是清澈、悠長的護城河,行走在河與城牆之間,清風徐徐,無比的愜意。
  • 明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大同古城牆,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
    到大同旅遊,大同古城牆是必去的旅遊景點之一。公元398年,南北朝時期的北朝第一個王朝,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天的大同市),大同進入了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在接下來近百年時間裡,這裡都是北魏的首都,直到公元493年孝文帝遷都洛陽。作為一處戰略要地,城牆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看到的大同古城牆,是明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
  • 步行西安城牆有感:沒有建過城牆的城市,算不上真正的歷史城市!
    譬如,漢武帝時,從蜀地方向開拓去西方尋找身毒國的漢朝使者,在被時人所稱的西南夷滇國和夜郎國,都會被問到這個「漢朝和我國相比,哪個大?」的問題。 《長安十二時辰》裡,張小敬抱著蕭規,從唐長安城頭上的那一跳,在我的心裡埋下了對西安城牆登訪的潛意識。這次,臨時起意的想走城牆的想法出現後,趁著有閒,於下午15時許,就乘公交車趕到了東門外的售票點。購了票,一個人登上城牆,準備徒步繞行一周,隨意地看看,隨便地走走,胡亂地想想。
  • 登西安古城牆,上長安鐘鼓樓,這座古都的風情盡收眼底
    對於西安這座坐落在秦楚大地上的城市來說,它其實承載了很多的美好和厚重,很多人都前赴後繼的想要來到這座城市裡面,去看一看被提到過好多次的秦兵馬俑,去體味一下這個城市的歷史感,去體驗一次登上華山,看到日出的經歷,好像大家對西安這座城市,總是有著很多的期待和嚮往。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去西安遊歷一番,好好感受一次古都長安的無盡風情。
  • 古城牆,西安城裡輝煌雄偉的風景線!
    這個讓我震撼的古建築就是西安城牆。西安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從地圖上看,它就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古代城垣。我們來看看西安城牆的前世。西安城牆最早在隋朝開始修建,叫隋朝大興城。迄今有1400多年歷史。
  • ​初遇西安,最有特色的一個風景地,應該是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牆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地方它的名字叫做西安,一提到西安,大家可能首先就會想到兵馬俑,其實西安除了兵馬俑,還有其他的景色呢,那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都是什麼。大家都清楚,西安是陝西的省會和十三朝古都,在我國歷史上,以至於現在它都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小編覺得,西安是一個特別淳樸卻莊嚴而且非常好吃的城市,我以前有幸在大學期間去過幾次,每一次去這個地方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我以前去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