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扒一扒西安古城牆到底有多厚?

2020-12-11 古城西安歷史

生活裡大家肯定聽過這樣一句俗語:那XXX臉皮跟城牆一樣厚!沒聽到這樣的說辭,小編不由會聯想到:西安的古城牆到底有多厚?今天我們就一起談談你不知道的西安城牆到底有多厚?

西安城牆通高12米,頂寬12-14米,底厚15-18米,輪廓呈封閉長方形,周長13.74千米,橫切面為一個梯形,勾股定理很好計算出城牆從上到下的拐角厚度為16.97-25.46米。厚度大於高度,不得不說,這樣的「臉皮」真的是太厚了。

西安城牆在古代是軍事防禦系統,擔負著抵禦外敵、保護百姓的重任,這樣「厚」的「臉皮」才讓城中百姓人更有安全感。

城牆裡居然藏著糯米?

有說法西安城牆城磚是用糯米汁粘合的,有相關文獻記載稱,「築京城,用石灰秫粥錮其外……(朱元璋)任意指一處擊視,皆純白色……」;但史書記載,朱元璋在筑西安城前,就要求轄區內禁止種糯米,以防止民間過度釀酒。之前,這兩種說法一直都沒有最終定論。近年,對西安古城牆城磚粘合物進行科學鑑定分析,認定並證實了「灰縫有糯米成分」。

西安城牆像「包子」?

我們現在所說的西安城牆,一般是指西安明城牆,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牆的牆體則是由城磚+夯土組合而成,牆芯是從隋唐、宋元、明清到近代累積而成的夯土,外面包著一層磚。這種「磚包土」的建築結構,被網友趣稱為「包子」。其實,城磚包夯土的結構更加費時費力,但也正因為這樣的結構,才讓西安城牆厚度大於高度,屹立千年,穩固如山,成為古城西安的標誌。

風化、沉降、鼓脹、裂隙……西安城牆從歷史中走來,向未來走去。歷代守護者的細心呵護,讓她在千年風雨中依舊昂首挺胸。歲月鉛華,她始終都在。

西安城牆見證了西安數千年的興衰榮辱,已經融入到每個西安人的骨髓裡。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耀在西安古城牆上時,也喚醒了這座城市裡的人們。他如一位智者般,陪著我們遙看古城的詩與遠方。

相關焦點

  • 【健怪不怪】人的臉皮到底有多厚?
    人們通常用「臉皮比牆還厚」來形容厚顏無恥、死皮賴臉之人,雖然這是誇張的說法,但你有想過自己的臉皮到底有多厚嗎? ▽▽▽ 人的臉皮與身體其它部位皮膚差不多,也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一般來說,表皮厚度平均在0.1~0.3毫米之間,真皮厚度大約在0.3~2毫米。因為皮下組織裡面有脂肪堆積,所以每個人之間會有些差別。但即使把皮下脂肪算進去,人臉皮膚的厚度也只在1~4毫米之間,相當於3張A4紙的厚度而已,由此可知,人的臉皮並不厚。
  • 有人說大同古城牆修復後可以和西安古城牆一比高下,你認為如何?
    大同作為北方的軍事重鎮,古城自然是非常的氣派也很有歷史,在經歷過近代的失落之後,大同古城在耿彥波市長的堅持下,重新修葺復建,最終成為了大同市的一座新的城市名片。大同古城牆的底蘊很深厚,它的夯土城牆有北魏,遼金元朝的遺存,明代在大將軍徐達的主持下,截去城池的南之半,增築南城牆,形成流傳至今的大同古城牆格局。
  • 陝西榆林古城牆三天兩崩塌 民房被推倒群眾被埋
    昨天,陝西省榆林市古城牆再次發生崩塌。此次崩塌距上次古城牆崩塌僅隔兩日。  12月13日晚7時30分,榆林市大壩頭40多米高、30多米寬的古城牆突然崩塌,城牆邊5間民房被推倒,3間房內的6名群眾被埋。  事發後,榆林公安、武警、消防、醫療及當地群眾千餘人趕赴現場緊急營救。
  • 西安城牆與西安人:情感的守護
    在上世紀50年代初討論西安城牆存廢問題時,正是這一看似荒誕的理由,阻擋了來勢洶洶的拆除。西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商子秦聽當時的西安城建局長談起過這段歷史。商子秦告訴本刊:「一五」期間,西安進入快速的工業擴張期,中西部地區接受蘇聯援助的35個軍工項目中,有21項安排在川陝地區,這對囿於城牆內的古城西安是個大機遇。
  • 勁道:老銀川的城牆哪去了?
    探秘老銀川:無語的「半殘牆」銀川中山公園肯定大家都去過,但公園西門南側有兩段古城牆有誰留意過呢或許是太不起眼了,這憨頭憨腦的土墩子無法引起人的注意,或許是已經司空見慣,很多人沒不覺得這東西有什麼稀罕。可我要告訴您,這土城牆是咱銀川留下的為數不多的老家底時,您會作何感想?寧夏史學家常說的銀川文化遺蹟「兩塔兩閣一樓一門一廟半殘牆」中的半殘牆,指的就是這裡。
  • 「每日一詞」:厚臉皮
    生活中,有人臉皮「厚如城牆」,而有人臉皮卻「薄如紙片」。「厚臉皮」,中文俗語,比喻某人的言語行動不知羞恥(shameless),或形容面對批評面不改色的人(someone who is not easily hurt by criticism),英文可以翻譯為「thick-skinned,cheeky」。成語「厚顏無恥」便是指「臉皮厚,不知羞(have no shame)」。
  • 南京、西安、大同都翻修過城牆你更喜歡哪一座,為什麼
    南京、西安、大同都翻修過城牆你更喜歡哪一座,為什麼,南京、西安、大同都是中國歷史濃重厚彩的城市,很巧的是三座城市都去過,我以自己多年的旅遊經歷和親身體會來描述一下三座城市城牆給我的感覺,首先要明白這三座城市的古城牆都是明代修建的,至於那些講述城牆更久遠的事,我感覺沒有必要,因為那不是城牆給予你最直觀的效果和體驗
  • 吞噬星空:張昊白的臉皮有多厚?通過物理公式計算,超乎你的想像
    導語:形容一個人臉皮有多厚怎麼形容呢?厚的像城牆?子彈都打不透?現在貌似還要再加上一條,那就是羅峰的拳頭都打不穿。 大家好,我是舒心,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吞噬星空的相關劇情。
  • 陳菊誇蔡英文兩岸工作做得好被諷:睜眼說瞎話,臉皮城牆厚
    儘管蔡英文當局一再表明維持現狀、抱有善意,但未見有任何改善兩岸關係的動作。然而高雄市長陳菊卻稱讚蔡英文在兩岸和年金改革方面做得最好,且加了「穩健」的評語。此言一出,島內輿論一片嘲諷。  臺灣三立新聞網稱,高雄市長陳菊13日接受媒體專訪時稱,這幾年來沒有哪一個人的施政能讓民眾百分之百滿意,而蔡英文到目前為止的表現都非常「穩健」,其中最好的部分是兩岸關係及年金改革。
  • 尋找西安最古味系列——東門城牆篇
    提到西安,就能想到傳統文化;提到傳統文化,就能想到古老的城牆、建築、風味。由此,西安古西樓開啟「尋找西安最古味」的系列文章,帶大家領略西安最古味!如果讓我用一種兵器來形容西安,那一定是一把重劍,因為西安人很犟。不論是對人還是對事兒,聽聽街頭巷尾的方言,還有這裡獨特的文化韻味,你會明白這個城市的脾性。如果用一種性格來形容西安這座城市,那麼西安無疑是中國最男性化的城市。
  • 陝西省資訊|去西安,你不能不去的古城牆,一個見證了西安跌宕起伏的...
    去西安,你不能不去的古城牆,一個見證了西安跌宕起伏的醒目標誌西安古城牆又稱西安明城牆,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中心區城牆內人們習氣稱為古城區,面積11.32平方公裡,著名的西安鐘鼓樓就位於古城區中心。西安城牆主城門有四座:長樂門,永寧門,安定門,安遠門,這四座城門也是古城牆的原有城門。從民國開端為便當出入古城區,先後新闢了多座城門,至今西安城牆已有城門18座。據統計,這段城牆從早到晚分為五個時期。唐末五代,古城牆由原來的1.5米加厚到2.5米以上,頂部也增加了近1米。
  • 西安行,一,觀古城牆之感嘆
    驗過門票,我沿著西安火車站一側的寬大鋼梯,攀登上了仰慕已久的長安古城牆。在寬有15米多的古老舊城牆上行走,腳踏在透著青灰色調的古老磚塊上,想著那十三朝古都,都先後在此建都,各朝各代是你來我往,輪番登臺統領華夏民族的廣袤疆土,那段充滿血雨腥風的歷史,令人感慨萬千。
  • 明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大同古城牆,比西安城牆還高2米
    山西大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不僅戰略地位重要,歷史上是拱衛京師的屏障,還曾經做過近百年的都城,留有許多重要的歷史古蹟。到大同旅遊,大同古城牆是必去的旅遊景點之一。作為一處戰略要地,城牆是必不可少的。今天看到的大同古城牆,是明初大將軍徐達修建的。公元1372年,徐達在元故城牆舊土城上修建了今天的大同古城牆,這一處城牆的牆體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城牆表面包磚。大同古城的城牆,高14米,比西安古城牆還要高兩米,周長7.24公裡,大體呈正方形。
  • 古城牆城市設計_2020年古城牆城市設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中國修築城牆的歷史非常悠久,古城牆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中華文明歷代傳承的有力見證。現存較完整的中國城牆有北京城牆、西安城牆、南京城牆、荊州城牆、襄陽城牆等多處,它們都見證著一段段不可磨滅的歷史。        1、西安城牆陝西省西安市古城牆,是明朝洪武3年到洪武11年,在唐代和元代城牆基礎上擴建。平面呈長方形,頂寬12-14米,底寬15-18米,周長約13.7公裡。城牆外有寬20米、深10米的護城河。牆面用青磚包砌,厚重堅實,東西南北四面均開設城門。
  • 流行語:"厚臉皮"用英語這樣說
    生活中,有人臉皮「厚如城牆」,而有人臉皮卻「薄如紙片」。「厚臉皮」,中文俗語,比喻某人的言語行動不知羞恥(shameless),或形容面對批評面不改色的人(someone who is not easily hurt by criticism),英語可以翻譯為「thick-skinned,cheeky」。成語「厚顏無恥」便是指「臉皮厚,不知羞(have no shame)」。
  • 西安遊記:白天騎車繞城牆,夜晚欣賞城牆燈展
    在 西安 過年,感覺以前過的是假年。過了很多個沒有年味的年,到 西安 ,第一次覺得原來春節可以這麼喜慶這麼熱鬧。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潮裡,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新春的喜悅,大家笑著迎面而來,無所謂認不認識。北廣場有市區內最著名的廣場,有號稱 亞洲 最大音樂噴泉。在大雁塔的映襯下是對古今結合的最美詮釋。反正我是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站著,跟錄完視頻。
  • 關於西安城牆你不知道的事兒
    我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無敵小編想起回憶的傷,在閒暇的時候,點擊我的內容,會讓你開心到懷疑人生,原來看文章是這麼的美好,每天安排的任務就是給大家送來不一樣體驗的娛樂小新聞,好了現在是到給大家送消息的時間了,大家可以通過小編的這一篇文章盡情去享受閱讀的快樂哦,所以不要停下你的雙手,可以動一動你們的手指點讚關注哦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你的意見是我最大的認可和幫助,來啊,別客氣!
  • 走讀│南京城牆與西安城牆有何不同?
    一、從級別來說。南京是京師(首都)城牆,朱元璋將次子朱樉(shǎng)冊封為秦王,西安只是王城城牆。正因為規格不同,所以兩處城牆有較大的差別。1、建築時間不同。建南京城牆前後花了約30年(1357年--1386年),西安城牆約5年(1374年-1378年)。2、長度高度都不同。明代的南京城牆有四重,第一重、第二重、第四重已經不見,目前看到的是第三重京城,平均高約21米,最高有26米,長約35公裡,現存有25公裡,大部分是原牆體。
  • 西安城牆上的除草人 一年爬城牆近千次繞20多圈
    趙師傅平均每天要在12米高的城牆上爬上爬下20多次,每月需要5到6天才能把周長13.74公裡的城牆清理一圈。  城牆是西安的名片,它的存在讓這座古城厚重的歷史有了最顯而易見的依據。古城牆歷經風雨,對它的保護也是牽動著許多人的心。
  • 拆了古城牆修馬路?唯一倖存者告訴你,這是真事,不用懷疑
    民國時候大規模的搞城市建設,廣州古城牆被夷為平地,拆下來城牆的地基和城磚剛好用來修建馬路。現存明朝古城牆因在越秀公園內,所以得以保留。明朝古城牆城牆用堅硬的紅砂石做城基,堅固牢靠,城磚是厚大的青灰色城牆磚,明城牆會為二段,一段在進門處,一 段在鎮海樓外。鎮海樓的城牆是明朝嘉靖年間所修,距今也500年有餘。鎮海樓的古城牆是建立在鎮海樓主體基座上的,離地面高二十多米,主要是防禦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