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造就了無數人的痛苦,卻也成就了小部分人的狂歡。曾經不被人所重視的醫療產品——額溫槍竟深陷「羅生門」:倒爺囤貨高賣、虛假貨源不斷、小廠家捨身求財。由於正規醫療品牌缺貨,消費者轉身投入朋友圈賣家的懷抱,以數倍之高的價格為套路埋單。
只要造的出就能高價賣
人們還來不及思考,為什麼全世界的口罩都缺貨,但微商們總能拿出成百箱的現貨時。
額溫槍也重蹈覆轍了。
某醫療器械公司的董事長表示,目前全國能夠完成批量生產額溫槍的企業只有個位數,更何況還面臨著原材料緊缺、春節供應商放假的難題。儘管大型醫療設備企業具備迅速擴大產能的能力,但在核心元件不足的情況下,每日產量其實相當有限。
這並未妨礙反邏輯的額溫槍數量充斥市場,經由所謂「渠道商」的層層兜售一躍成為高價緊俏貨物。
相關人士以2019年的產能為計算參數:除去過去一整年的全國產量總和,當前的額溫槍缺口約在500萬臺左右。事實上,醫療企業有些在除夕當日就開啟了春節生產計劃,有些則在政府組織下於年初八積極復產。
但是,真正具有生產資質和資格的醫療企業很早就受到政府管控,能進行商業支配的數量少之又少,反映到市場上則表現為發貨慢、供應不足。
記者在某消費者投訴平臺上觀察到,一些用戶由於遲遲等不到發貨開始宣洩不滿。這種複雜的情緒波折卻讓諸多商家與「倒爺」看到了機會。
自2月初起,在經營範圍中增加「口罩與額溫槍的生產經營」的企業激增。他們中一部分是「急中生智」進行轉產,更多的則是霸王硬上弓——在簡陋的工作室裡徒手組裝。
圖片來自於網絡:某額溫槍生產廠家
某知情人向記者透露,其所在的廠家原為服裝代工廠,在2月初轉做額溫槍。「因為技術較為成熟,外觀模仿也不難,把大品牌的拆開再照樣組裝就可以了。」
當被問及售賣渠道時,此位知情者表示,有很多賣家高價掃貨後再加幾倍賣給小區、個人、企業,供不應求。
10天趕出的額溫槍或成擺設
額溫槍作為強制要求的復工配備,目的在於篩查疑似患者的同時避免交叉感染。如果產品穩定性差、品質粗糙,那麼這道必要程序則成了擺設。
由於受到氣溫環境、操作方法、人體狀態等情況幹擾,額溫槍度數誤讀難以避免。但當測量場所固定時,額溫槍的偏差能夠被算法把控或糾偏。
記者在採訪額溫槍供應主力之一——魚躍醫療(002223,股吧)時得知,醫療設備企業會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關鍵工藝做到100%的全檢驗證,尤其是在測量精度和抗幹擾能力方面。
「魚躍額溫槍核心器件選擇的是高靈敏度和高穩定性品牌,MCU晶片的處理能力要滿足醫用標準。充足的臨床算法與驗證數據只是基礎,這之上還要通過設計使得設備具有糾錯能力。」某研發負責人向記者解釋。
圖:魚躍醫用級額溫槍yt-1 plus
與隱藏的技術含量一樣,小廠商硬體能力上的落後也無法直接反映在產品上。
額溫槍是二類醫療器械,除製造商必須有醫用三證外,還要求要在10萬級或以上潔淨車間進行生產,且從淨化生產、潔淨安裝到注塑包裝、消殺滅菌,嚴格按照國家標準。
這較之於3天出圖、5天投模、10天出貨的趕鴨子式廠家有著天壤之別。而這些出自玩具廠、服裝廠、食品廠的「手工額溫槍」卻以高價流入市場,不僅加劇了消費者對醫療品牌的誤解,也無法在真正意義上起到防控作用。
依照目前全球疫情傳播的態勢,額溫槍的缺口會繼續擴大。只有完善市場監管與信息對稱才能讓炒作者遁地無形,還原醫用額溫槍緊缺的真相。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