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額溫槍:三倍高價卻出自三無廠家

2020-12-23 和訊

一場疫情造就了無數人的痛苦,卻也成就了小部分人的狂歡。曾經不被人所重視的醫療產品——額溫槍竟深陷「羅生門」:倒爺囤貨高賣、虛假貨源不斷、小廠家捨身求財。由於正規醫療品牌缺貨,消費者轉身投入朋友圈賣家的懷抱,以數倍之高的價格為套路埋單。

只要造的出就能高價賣

人們還來不及思考,為什麼全世界的口罩都缺貨,但微商們總能拿出成百箱的現貨時。

額溫槍也重蹈覆轍了。

某醫療器械公司的董事長表示,目前全國能夠完成批量生產額溫槍的企業只有個位數,更何況還面臨著原材料緊缺、春節供應商放假的難題。儘管大型醫療設備企業具備迅速擴大產能的能力,但在核心元件不足的情況下,每日產量其實相當有限。

這並未妨礙反邏輯的額溫槍數量充斥市場,經由所謂「渠道商」的層層兜售一躍成為高價緊俏貨物。

相關人士以2019年的產能為計算參數:除去過去一整年的全國產量總和,當前的額溫槍缺口約在500萬臺左右。事實上,醫療企業有些在除夕當日就開啟了春節生產計劃,有些則在政府組織下於年初八積極復產。

但是,真正具有生產資質和資格的醫療企業很早就受到政府管控,能進行商業支配的數量少之又少,反映到市場上則表現為發貨慢、供應不足。

記者在某消費者投訴平臺上觀察到,一些用戶由於遲遲等不到發貨開始宣洩不滿。這種複雜的情緒波折卻讓諸多商家與「倒爺」看到了機會。

自2月初起,在經營範圍中增加「口罩與額溫槍的生產經營」的企業激增。他們中一部分是「急中生智」進行轉產,更多的則是霸王硬上弓——在簡陋的工作室裡徒手組裝。

圖片來自於網絡:某額溫槍生產廠家

某知情人向記者透露,其所在的廠家原為服裝代工廠,在2月初轉做額溫槍。「因為技術較為成熟,外觀模仿也不難,把大品牌的拆開再照樣組裝就可以了。」

當被問及售賣渠道時,此位知情者表示,有很多賣家高價掃貨後再加幾倍賣給小區、個人、企業,供不應求。

10天趕出的額溫槍或成擺設

額溫槍作為強制要求的復工配備,目的在於篩查疑似患者的同時避免交叉感染。如果產品穩定性差、品質粗糙,那麼這道必要程序則成了擺設。

由於受到氣溫環境、操作方法、人體狀態等情況幹擾,額溫槍度數誤讀難以避免。但當測量場所固定時,額溫槍的偏差能夠被算法把控或糾偏。

記者在採訪額溫槍供應主力之一——魚躍醫療(002223,股吧)時得知,醫療設備企業會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對關鍵工藝做到100%的全檢驗證,尤其是在測量精度和抗幹擾能力方面。

「魚躍額溫槍核心器件選擇的是高靈敏度和高穩定性品牌,MCU晶片的處理能力要滿足醫用標準。充足的臨床算法與驗證數據只是基礎,這之上還要通過設計使得設備具有糾錯能力。」某研發負責人向記者解釋。

圖:魚躍醫用級額溫槍yt-1 plus

與隱藏的技術含量一樣,小廠商硬體能力上的落後也無法直接反映在產品上。

額溫槍是二類醫療器械,除製造商必須有醫用三證外,還要求要在10萬級或以上潔淨車間進行生產,且從淨化生產、潔淨安裝到注塑包裝、消殺滅菌,嚴格按照國家標準。

這較之於3天出圖、5天投模、10天出貨的趕鴨子式廠家有著天壤之別。而這些出自玩具廠、服裝廠、食品廠的「手工額溫槍」卻以高價流入市場,不僅加劇了消費者對醫療品牌的誤解,也無法在真正意義上起到防控作用。

依照目前全球疫情傳播的態勢,額溫槍的缺口會繼續擴大。只有完善市場監管與信息對稱才能讓炒作者遁地無形,還原醫用額溫槍緊缺的真相。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天天被額溫槍對著頭,如果它是三無產品怎麼辦?
    經過半個月的奮戰,貝斯曼研發的額溫槍已經樣品送檢、應急審批中,即將可以出廠。從復工到三月初,短時間內完成額溫槍的從無到有,不得不說,是一項超高難度的任務。但是,貝斯曼做到了!2020年的額溫槍一直以來,貝斯曼設計產品的標準是歐盟標準。在此標準下研發生產出的額溫槍與現在市場上充斥的三無額溫槍相比可謂是天壤之別。小小的額溫槍每個部件單列開來所需要的技術含量並不高,但是組合成為一個醫療產品所隱藏的技術含量不是隨便一個工廠臨時突擊研發就能掌握的。
  • 瘋狂的額溫槍正降溫:價格回落 黃牛甩貨
    日前,多位市民發現,原本花高價也「一槍難求」的額溫槍價格已下探到300元以下。記者調查發現,商家直接擁有現貨、不用預約的趨勢愈發明顯,大量曾哄抬熱炒額溫槍的黃牛黨敏感地嗅到風向的變化,急忙甩貨。隨著市場監管進一步收緊,消費者逐漸回歸理性,「瘋狂」的額溫槍市場正逐漸回歸至常態。
  • 「瘋狂」的額溫槍:「冷門」行業發「高燒」囤貨炒貨和詐騙行為加劇...
    隨著防疫和復工需求加大,額溫槍從成品到主要元器件價格翻了數倍甚至數十倍,市場缺貨,新「玩家」不斷加入……《經濟參考報》記者調查發現,額溫槍市場爆熱和亂象的背後,除了產能不足、供應鏈不穩定外,部分針對額溫槍及其元器件的囤貨炒貨和詐騙行為也加劇了供求矛盾和焦慮情緒。
  • 額溫槍倒賣亂象:三無產品號稱能洗白,價格像坐過山車
    這些三無產品大多以網絡售賣的方式流入市場。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近期,隨著市場「退燒」,聲稱囤貨數萬件的「倒爺」開始連續降價,甚至虧本甩賣,標價三四百元一支的額溫槍已經降到百元左右。在額溫槍交易群中,有「倒爺」發布額溫槍零部件,表示每天都可以組裝發貨。
  • 額溫槍為何「一槍難求」?「10倍暴利」下,核心部件依賴進口
    但目前,額溫槍的核心部件紅外感應器的供應成為了生產商難題,我國額溫槍中使用的紅外感應器大多依賴進口,如今,這一部件的價格從平常的2-3元,最高漲到了200元,飆漲了100倍。 去年年產30萬,如今需求量或達2.3億部 額溫槍被認為是當前防疫的第一道關口。
  • 記者臥底額溫槍倒賣群:三無產品號稱能洗白,價格像坐過山車
    今年3月中旬以前,額溫槍市場價一度飆至400餘元每支。新京報記者臥底多個額溫槍交易群發現,在此期間有些不法商販通過生產、銷售三無額溫槍牟利,甚至有人通過網絡交易「空手套白狼」,一次詐騙數百萬元。由於無法獲得國內審批資質,有「倒爺」通過中介購買認證書,或辦理其他無效的市場認證進入市場。一名認證中介聲稱,近期額溫槍市場火熱,花費兩萬元,最快3天就能拿證,「產品質量無所謂。」
  • 風口上的額溫槍:市面一「槍」難求,廠家訂單排滿
    東興證券研報稱,國內額溫槍大部分組件可由本土廠商提供,但紅外傳感器產品多依賴海外進口。目前主流產品基本採用從比利時進口的MLX9064傳感器,價格已從平時的2-3元漲到200元左右,漲幅達100倍。缺貨「緊箍咒」額溫槍屬於電子體溫計的一種。
  • 風口上的額溫槍:市面一「槍」難求 廠家訂單排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風口上的額溫槍:市面一「槍」難求,廠家訂單排滿導讀:多重因素疊加導致整個額溫槍行業形成「斷點」,不是有生產資質的廠商但沒有主控晶片,就是有主控晶片但沒有傳感器。額溫槍訂單滿天飛,最後仍落不了地,供需之間「剪刀差」造成其價格飛漲。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而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導致市場上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魚目混珠,甚至一些「三無」產品利用花錢買證「洗白」,矇騙消費者。本期的e查到底就為您揭開額溫槍測不準背後的隱情。額溫槍壞了,還是人「壞」了?據北京晚報報導,3月初,市民盧先生在小區入口處,被物業測出了33℃的體溫。
  • 「發燒」的額溫槍何時降溫?
    原本100元左右的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俗稱「額溫槍」),價格早已翻番。 「額溫槍漲價那麼快,肯定跟有人惡意囤貨有很大關係。」額溫槍生產企業魚躍醫療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所有零配件和整個生產鏈都在漲價,公司額溫槍也有所漲價,但漲價沒這麼高。
  • 市場呼喚額溫槍單獨立標
    業界分析,額溫槍市場需求量將突破百萬。隨著疫情發展,國內一些知名廠家陸續接到海外訂單,轉戰海外市場。業內人士預測,額溫槍等紅外體溫檢測設備的市場需求具有持續性,未來市場空間仍巨大。疫情前曾賣百元左右額溫槍,如今在各電商平臺售價200-300元不等,為此,一些企業如服裝廠家、玩具廠家也紛紛轉產額溫槍。
  • 疫情下末日狂歡額溫槍中介:傳感器價格炒高10倍,賣不出貨砸手裡
    據時代財經了解,隨著額溫槍終端銷售價一路水漲船高,熱電堆傳感器也從不到10元一顆暴漲至115元左右,漲幅高達1000%以上。除了市場上遊供應鏈緊缺,部分中介受「金主」僱傭囤貨居奇,營造市場急缺用貨的假象,更加劇了額溫槍生產原料的緊張。在國外疫情漸重以及後續各地學生返校複課,額溫槍仍將有不小的市場。
  • 搶手的額溫槍背後:廠家加碼生產仍不足,稀缺資源成「倒貨」
    來源:鈦媒體摘要: 現在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的推進,對額溫槍的需求只增不減,疫情期間的需求量是此前年產量的三倍。鈦媒體註:疫情期間,醫療資源持續緊缺,以口罩、消毒液為代表的防疫物資,無論在線下店還是網店,都處於預定無現貨的狀態。
  • 有人稱能從廠家拿到額溫槍,一外地客商在廣州被騙上百萬元
    口罩過後,額溫槍成為疫情當下的搶手貨。近日,外地客商李先生稱,自己南下廣州採購額溫槍,因聽信一騙子稱有一批「倍爾康額溫槍」,自己及朋友因而上當受騙。報料人李先生稱,他個人被騙154萬元,其朋友被騙37萬元和6萬元,共被騙近200萬元。目前,李先生及其朋友已經報案。警方正在調查中。
  • 醫用額溫槍測溫儀生產廠家
    萌鍵科技的友倍康紅外線體溫槍在外觀設計上非常簡潔大方,裝上電池後機身僅有一個實體按鍵,獨特的3D探頭技術,不僅能測耳溫,也能秒變額溫計。只需對準額頭,安全又快捷,當然也能夠識別耳道的彎曲及入耳的方向,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智能自動校準。
  • 額溫槍價格回落,賣家著急甩貨,傳感器還未退燒
    額溫槍價格回落,賣家著急甩貨,傳感器還未退燒過去兩個月,原本不足百元的額溫槍在瘋狂的時候,一天一個價漲至四五百元。南都記者此前調查發現,額溫槍價格暴漲背後,上遊莊家大量囤積現貨並發展出「倒爺」空手套取差價,最終導致下遊真實買家上當受騙。隨著產能的提升,額溫槍市場開始「退燒」。
  • 額溫槍體驗!樂普佳感Ⅲ額溫槍超強性價比
    目前市面上體溫類產品主要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額溫槍,耳溫槍等。其中水銀類的體溫計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危險,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而額溫槍在今年疫情背景下迎來了蓬勃發展,其無接觸、快速測溫等特點深受大家歡迎,現已經成為了主流體溫測量產品之一。但市場上的額溫槍品牌也很多,很多人的選擇尷尬症估計都要犯了。這裡小編整理了一份常見品牌的額溫槍測評,僅供大家參考。
  • 為何一「槍」難求、價格暴漲?——近期額溫槍市場「高燒」調查
    部分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向新華社記者反映,當前能夠便捷用於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額溫槍」貨源短缺、價格暴漲,新華社記者就此展開調查。(小標題)「炒客」瞄準額溫槍及其生產元器件「額溫槍啊,我們店沒有。」日前記者走訪了廈門多家藥店,均得到額溫槍已無貨的答覆。
  • 「發燒」的額溫槍:「倒爺」狂炒、廠商加碼生產、上遊傳感器缺貨……
    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額溫槍是企業必備產品,不少企業為求通過復工審核,不惜以600元甚至700元的高價買一把額溫槍(編者註:疫情前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普通款額溫槍價格約為100元)。李敏眼看著額溫槍價格被炒高,最後拿出家裡小孩兒用的額溫槍枝援工廠。企業復工、公共場所防疫是額溫槍的兩大重要需求來源。
  • 額溫槍產業鏈:「發燒」過後,會有更大的應用場景嗎?
    春節期間,額溫槍主要是政府採購,同時生產企業還有部分庫存,額溫槍並未像口罩一樣成為大家眼中的稀缺物品。但從各地著手復工開始,企業、商超、餐館等開始大量採購,額溫槍成為繼口罩、消毒液之後的搶手貨,短時期內需求暴增。產業鏈上「跟不上」的問題也逐漸凸顯。額溫槍關鍵元器件紅外測溫晶片、傳感器等的價格更是被炒到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