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溫槍為何「一槍難求」?「10倍暴利」下,核心部件依賴進口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市界

作者 | 市界 可楊

編輯 |朗明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導,一部額溫槍的成本總體預估在30至40元,而現在額溫槍的售價已飆漲至三四百元,更有甚者標出了七百元高價。

除了價格高漲,「一槍難求」成了額溫槍的標籤。在國務院防疫物資對接平臺上,仍有許多關於額溫槍的需求。根據新京報報導,2019年,我國手持紅外體溫儀的年產量為30萬,而目前,我國面臨著至少55萬的額溫槍需求。

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這個數字可能會不斷增加,根據西部證券測算,國內手持式紅外體溫槍的總需求量或達到2.3 億部,而遠期全球配置數量則將達到8.6 億臺。

但目前,額溫槍的核心部件紅外感應器的供應成為了生產商難題,我國額溫槍中使用的紅外感應器大多依賴進口,如今,這一部件的價格從平常的2-3元,最高漲到了200元,飆漲了100倍。

去年年產30萬,如今需求量或達2.3億部

額溫槍被認為是當前防疫的第一道關口。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長王偉在2月初的發布會上曾預測,全國手持式測溫儀的需求量約為55萬臺。隨著復工復產的不斷推進,對於額溫槍的需求也在水漲船高。

據新京報報導,我國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在2019年時的年產量為30萬臺,而根據工信部2月公布的數據,目前額溫槍的最高日產能將達1.5萬臺/天,以此計算,額溫槍最高可實現月產45萬臺,則三月中旬,即可滿足全國的需求量。

不過從目前來看,額溫槍仍處於「一槍難求」的狀態。在淘寶上,此前僅賣100多元的額溫槍價格漲至四五百元,最高甚至漲至700餘元。據悉,一個額溫槍的部件包括紅外測溫傳感器、MCU晶片、存儲器、蜂鳴器、液晶屏、電池、PCB、外殼及包裝等。根據中國質量新聞網報導,一部額溫槍的成本總體預估在30至40元,批量成本可以做到更低。

東興證券在其發布的一份研報中表示,從目前企業工廠訂單情況來看,額溫槍的市場需求可能不止55萬。以魚躍醫療為例,該公司2月時曾表示,額溫槍產品在近10天已生產了公司近3年的量。而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另一家額溫槍生產的主力企業目前九安額溫槍日產已突破1萬臺,產能同比提升3倍左右。

但需求的同樣在增加。根據西部證券測算,國內手持式紅外體溫槍的總需求量或達到2.3 億部,而遠期全球配置數量則將達到8.6 億臺。

此外,隨著疫情被控制,開工率和社會活動將會增加,不過人們的防範措施和意識並不會突然減弱,因此對於各類測溫儀的需求會持續存在。

從生產端看,魚躍醫療曾表示,不同於口罩等防護產品的生產流程,額溫槍生產的供應鏈更長,所需零配件更多,產量難以在短時期內釋放出來。

核心部件仍依賴進口,價格飆漲100倍

紅外傳感器和MCU晶片是手持測溫槍的核心部件。

測溫槍上的紅外傳感器通常採用熱電堆型傳感器。熱電堆傳感器能夠將溫差與電能相互轉化,感受到體表的熱輻射後,產生微弱的電勢信號,傳入MCU,再經由屏幕顯示體溫。

按照製作規定,體溫槍熱傳感器醫療級別為±0.2度,用於人體測溫的體溫槍必須採用±0.2度的醫療級別傳感晶片。

東興證券在研報中提到,目前額溫槍的大部分關鍵產品都已實現國產化,但核心的紅外傳感器還只能從國外進口,且目前主流產品基本採用的比利時進口MLX90614傳感器,價格從平時的2-3元漲至200元左右,漲幅最高達到了100倍。

除了價格的大幅上漲,由於疫情期間海外廠商產能、運輸以及海外市場需求影響,熱電堆傳感器在國內供給或將持續吃緊。根據西部證券的數據,國內全年的熱堆型傳感器需求通常在800萬支/年,而今年2月全國單月需求已達800 萬支,預計3 月單月需求將突破千萬支。

目前,全球供應熱電堆傳感器的主流企業有德國海曼、瑞士泰科、美國安費諾、日本石冢、國內包括漢威科技、燁映電子以及臺灣眾智等。

國內首家掌握紅外體溫計傳感器核心晶片技術的企業燁映電子創始人徐德輝1月在接受集微網採訪時曾表示,燁映電子已接收的訂單累計超過230萬支。此外,該公司已在官網上表示,疫情期間,公司生產的紅外傳感器不漲價、不停工。

同時,國產適合額溫槍的MCU產品同樣面臨供貨緊缺,已排產到5-6月。不過東興證券認為,目前市場有ST、Microchip等的存貨,MCU 產品不會像MLX9064 一樣漲價。

醫用額溫槍生產門檻高,三無產品「現身」

除了受紅外傳感器、晶片等核心部件缺貨影響,額溫槍的生產門檻也是制約其產量增加的原因。

不同於眾多企業跨界生產口罩的情況,額溫槍作為二類醫療器械,製造商必須持有醫療生產許可證和計量證,同時還要求在10萬級或以上潔淨車間進行生產,且從淨化生產、潔淨安裝到注塑包裝、消殺滅菌,嚴格按照國家標準。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顯示,目前國內具備醫用紅外體溫計生產批號的僅有9家企業,而能夠生產紅外體溫計的企業則不到30家。

疫情之下,魚躍、九安等長期生產醫用級別額溫槍的企業產能有國家政府部門統一分配,首先保證疫情供給,故能夠流向市場的額溫槍較少。

在價格和需求同時水漲船高的背景下,市場上開始湧現一批三無額溫槍生產商,各路微商也開始售賣額溫槍,已有不止一家媒體曾報導打著品牌的旗號售賣假貨,額溫槍廠商倍爾康此前則直接在該公司官網首頁打假。

百度額溫槍吧儼然成了求購和出售額溫槍的交易地,曾有網友在貼吧中發帖稱:「各位二手掌柜,請你們別再哄抬價格。」並稱,額溫槍一手價格根本沒有那麼昂貴,「多少企業單位為了復工花了多少冤枉錢。」

不過在這條帖子的回覆中,仍充斥著高價出售額溫槍的信息。

相關焦點

  • 「一槍難求」,騙子橫生!「發燒」的額溫槍何時降溫?
    黃志偉(通訊員) 線上線下「一槍難求」「昨日你對我愛答不理,今日我讓你高攀不起。」原本100元左右的非接觸式紅外體溫計(俗稱「額溫槍」),價格早已翻番。 「額溫槍漲價那麼快,肯定跟有人惡意囤貨有很大關係。」
  • 「一槍難求」的額溫槍哪裡好?
    也有人覺得撤不撤沒差別,因為那個額溫槍有時候並不準。能量君在自己家小區測溫度就是,東北現在還是很冷的,不戴帽子下樓感覺頭皮都涼颼颼。保安大哥把額溫槍對準我腦門的時候臉上都閃過一絲疑惑。我一摸自己腦門,冰涼,只能和保安大哥尷尬一笑。
  • 為何一「槍」難求、價格暴漲?——近期額溫槍市場「高燒」調查
    新華社廈門3月3日電題:為何一「槍」難求、價格暴漲?同日下午,一位額溫槍「炒客」在名為「廣東額溫槍體溫槍批發」的QQ群內滾動發布交易信息。「買不到額溫槍,工廠達不到防疫要求就無法復工。」一位泉州的加工製造業企業負責人曾多方購買額溫槍無果,最終只能從微信朋友圈中一名「微商」處,以550元的價格購買原價一百多元的測溫槍。記者發現,這並非孤例。
  • 風口上的額溫槍:市面一「槍」難求,廠家訂單排滿
    (原標題:風口上的額溫槍:市面一「槍」難求,廠家訂單排滿)
  • 風口上的額溫槍:市面一「槍」難求 廠家訂單排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風口上的額溫槍:市面一「槍」難求,廠家訂單排滿導讀:多重因素疊加導致整個額溫槍行業形成「斷點」,不是有生產資質的廠商但沒有主控晶片,就是有主控晶片但沒有傳感器。額溫槍訂單滿天飛,最後仍落不了地,供需之間「剪刀差」造成其價格飛漲。
  • 疫情下末日狂歡額溫槍中介:傳感器價格炒高10倍,賣不出貨砸手裡
    但時代財經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2019年額溫槍行業實際產能預計在100萬~150萬臺左右,從現有訂單數量看,測溫行業目前的實際需求至少已經飆升到了1500萬臺。巨大的供需缺口,使得整個測溫產業從核心元部件到測溫儀都經歷了烈火烹油般的熱炒,包括額溫槍核心元件溫度傳感器在內的上遊原材料價格出現快速上漲。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快速測量體溫的額溫槍成為復工復產和社區防控的「標配」。人們上下班、進出小區、乘坐地鐵,都要被它來上「溫柔一槍」。然而,不少人發現,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忽高忽低,測量結果與實際體溫偏差較大。新華社圖片。
  • 各種場所驗溫的額溫槍,它的準確度,你懷疑過嗎
    還是懷疑額溫槍的準確性?如流入市場的額溫槍是假冒產品,那豈不是這關卡形同虛設?親,您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況了嗎?疫情下,我們可謂每天生活在「槍林彈雨」中,而「出門一『槍』,去辦公室一『槍』,進超市一『槍』,回家還要補一『槍』」已成為生活常態。現在隨著復工潮的到來,額溫槍更是走在「一槍難求」的路上。
  • 硬派玩家|額溫槍輻射傷眼?每天都被射好幾次的擔憂
    現在大家出行的標配是,出去門衛一槍,上公交車一槍,超市一槍,菜市場一槍,回來再補一槍,槍槍「爆頭」。全民享受電影《無間道》中劉德華待遇,額溫槍的使用場景也因此成幾十倍放大。感嘆華仔附體的同時,也有不少人開始擔憂,如此頻繁地被額溫槍照射,會不會有副作用。
  • 瘋狂的額溫槍正降溫:價格回落 黃牛甩貨
    日前,多位市民發現,原本花高價也「一槍難求」的額溫槍價格已下探到300元以下。記者調查發現,商家直接擁有現貨、不用預約的趨勢愈發明顯,大量曾哄抬熱炒額溫槍的黃牛黨敏感地嗅到風向的變化,急忙甩貨。隨著市場監管進一步收緊,消費者逐漸回歸理性,「瘋狂」的額溫槍市場正逐漸回歸至常態。
  • 額溫槍亂象下,晶片企業親歷的騙局與陷阱
    所有技術員工還在加足馬力趕製熱電堆紅外測溫晶片和傳感器——那是額溫槍的核心元件,疫情期間一顆難求。進入5月,疫情得到了控制,瘋狂的額溫槍市場已經大幅降溫,價格從最高時500多元一把腰斬至200多元,其核心部件紅外傳感器的價格也從最高時100多元一顆降至20元左右一顆。
  • 搶手的額溫槍背後:廠家加碼生產仍不足,稀缺資源成「倒貨」
    同樣,隨著各地復工復產的推進,各企事業單位和社區都需要檢測員工及住戶體溫,這使得當前便捷測量體溫的紅外溫度計「額溫槍」出現一槍難求的現象。在迫切的返工及小區管理需求下,企事業單位及各個社區均在尋購額溫槍。有報導顯示,近日額溫槍市價已經被炒到四五百元,價格被抬高將近5倍。更出現倒賣額溫槍的欺詐事件。
  • 「發燒」的額溫槍:「倒爺」狂炒、廠商加碼生產、上遊傳感器缺貨……
    而現在,還有一樣防疫物資比之前的口罩還難買,這就是額溫槍,正式點兒可以稱為「手持式紅外線測溫儀」,是利用熱輻射原理快速測量體溫的設備。發熱是新冠肺炎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在各地逐步復工的大背景下,額溫槍變得「一槍難求」,而「出門一『槍』,去辦公室一『槍』,進超市一『槍』,回家還要補一『槍』」也已成為生活常態。
  • 額溫槍生意退燒:還有最後一輪機會?
    一月初50元包郵,現在價格高到400元——額溫槍「一支難求」,隨之帶動市場售價急劇暴漲,以往一支價格在數十元、一兩百元,一度衝到600元之上。如今,伴隨著國內疫情逐漸退潮,額溫槍銷售似有退燒趨勢,市場售價普遍集中在300元到400元區間。
  • 市場呼喚額溫槍單獨立標
    ……近期測體溫已是出行標準動作,每天進出小區、辦公樓、超市、地鐵等,都會被門口的工作人員對著額頭或手腕「打上一槍」,而這一槍引發的體溫不準問題頻遭消費者吐槽、疑惑。對消費者而言,最大的爭議就是 「我的體溫才33℃?額溫槍到底準不準」。
  • 瘋狂的額溫槍:三倍高價卻出自三無廠家
    曾經不被人所重視的醫療產品——額溫槍竟深陷「羅生門」:倒爺囤貨高賣、虛假貨源不斷、小廠家捨身求財。由於正規醫療品牌缺貨,消費者轉身投入朋友圈賣家的懷抱,以數倍之高的價格為套路埋單。只要造的出就能高價賣人們還來不及思考,為什麼全世界的口罩都缺貨,但微商們總能拿出成百箱的現貨時。額溫槍也重蹈覆轍了。
  • 探訪藥店:酒精消毒液供應充足 口罩額溫槍普遍缺貨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29日走訪了解到,目前街頭藥店中口罩和額溫槍仍然是普遍缺貨的狀態。28日下午18時許,楊女士手機登錄合肥醫保微信公眾號,點擊預約口罩購買,但是發現家附近的定點藥店都已預約滿,「有的甚至3、4天後的都預約滿了」,她說,家裡此前儲備的口罩用得差不多了,也不知道疫情要什麼時候過去,所以要再儲備一些口罩。
  • 額溫槍中那些技術原理
    關注、星標公眾號,不錯過精彩內容 直接來源:小熊派開源社區 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大家都知道口罩脫銷了,消毒酒精脫銷了,其實醫用的額溫槍也脫銷了,一槍難求,因為其快速測溫
  • 額溫槍體驗!樂普佳感Ⅲ額溫槍超強性價比
    上至3、4百元,下至幾元的體溫類產品多種多樣。那麼到底體溫類產品怎麼選擇?選擇哪款?可能是大家比較常見的問題。 目前市面上體溫類產品主要有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額溫槍,耳溫槍等。其中水銀類的體溫計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危險,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而額溫槍在今年疫情背景下迎來了蓬勃發展,其無接觸、快速測溫等特點深受大家歡迎,現已經成為了主流體溫測量產品之一。
  • 無標準的額溫槍:別讓它誤傷,也別讓它放水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業內呼籲應對該行業加大監管力度,規範市場準入,促使額溫槍行業回歸正常(3月10日中國青年網)。此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很多社區、企業、公共場所門口,都安排了專人負責測量進入者的體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