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6月決定考試,真正努力的時間從9月開始,並一次性通過高項考試,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在學習的技巧方面很多考過的同學已經分享過了,而且野人老師總結的經驗也非常實用,公認的學習要點我不再贅述,而是只說一些個人獨有的學習方法,我的方法不一定適配所有人,如果能幫到一、二位備考的同學,那就沒有白寫。
首先,我備考的核心思想:從論文入手。
對我來說,在明確了整個考試的方式、內容之後,三千字的論文是我最大的考驗,因為我寫字又慢又醜。於是在9月份的時候我開始練字,每晚拿出兩個小時的時間來抄寫範文。到10月初的時候,由於我進度較慢,十月初才剛剛看完第一階段視頻,但已經把十篇範文每個抄了兩遍。
在抄的過程中,我發現論文中的那些過程,幾乎囊括了案例除了計算之外要考的所有東西,於是針對我剩餘時間很少的情況,我給自己定下了從論文入手的學習方法。
首先十大管理的過程必須全部背熟(這個真的很簡單),然後充分理解,這樣論文在框架上至少不會出問題,這對案例分析,甚至很多的單選題都很有幫助。具體的方法,拿我第一個準備的論文來舉例:進度管理。
進度管理的每個過程都要展開敘述,例如出現了進度落後了我該怎麼辦,結合著實際情況,一系列描述結束之後,竟寫出了一套標準的變更流程。隨後,我將論文中每一個步驟,都對應著案例中的考試要點來寫,論文因為更偏向於口語化,就好像是一個為自己解釋定義的過程,結果就是即掌握了案例重點,又寫出了一篇切合要點的論文。
隨後,我將這篇結合實際而不是參照範文的論文作品發給野人老師審閱,野人老師也給出了高度的肯定,這就更堅定了我的學習方式。
我一共準備了質量、範圍、進度、採購四篇論文,都是按照上述方式來完成的,而其他的六大管理,為了掌握案例重點,我也都按照上述方式進行了紙面上的逐步闡述,並歸納總結,儘管沒有真正成文,但卻印象很深的印在了腦子裡。所以當我發現最後考試的題目是從採購和成本二選一,而採購子題目中又出現了我完全不懂的「招投標」時,我毫無壓力的選擇了沒準備的成本管理,因為我論文和案例結合學習的方式,臨場讓我選任何一個管理來寫,其實都壓力不大。
第二,說完學習核心,再說心理建設。在臨考1個月的時候,最起碼半個月,要在心裡搭建出適合的學習環境。
這裡的學習環境指的並不是客觀環境,而是來自自我。要讓高項的內容充斥腦海,除了工作之外,讓那些知識點在腦海中儘可能的翻滾。
我的具體做法就是不論做什麼,只要有可以放空思維的時候(比如睡前、吃午飯、上下班的路上),就去想高項的考試要點,隨便什麼要點都行,記不清楚的就大概的想。這並不是為了記住更多的要點,而是為了讓自己在心理上有一個適配,就好像我們高中之前的生活,除了課餘時間就是學習,這樣在真正學習的時候,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會很大程度的排解臨考壓力。
第三,英文題一定要掌握,案例一定要寫滿。
針對上午試題,如果付出和最後的得分有比例的話,那麼英文題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題目了,不要被複雜的詞彙嚇住,毫不誇張的說,只要臨考前一天,拿出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掌握住野人老師總結的那些關鍵單詞,五道英文題至少能拿到三分,這簡直太划算了好麼!
再就是案例一定要寫滿,別空著,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以上就是我給總結的個人學習心得,「從論文入手、搭建心裡環境、英文題很關鍵」,可能有些另類,大家可以結合著他人更普遍的學習心得來吸收,希望能幫助到與我契合的小夥伴,祝大家考試順利!